總是把別人的情緒帶到自己身上來,老是想我是不是又做錯什麼了,該怎麼辦?

Thesamelovemakesm...


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從小就是這樣。

凡事都想著別人怎麼怎麼樣,好好學習為了讓父母高興,好好表現為了讓老師喜歡自己。

如果有人在說悄悄話,或者說了什麼不好的現象,第一反應就是“他們是不是在說我”。

為什麼我們總是想討好別人,為什麼我們總是覺得自己哪裡都不夠好?

想要轉變這種現象,靠外力沒有什麼效果,只有讓自己強大起來。唯有自己的內心足夠強大,才不會那麼在意別人的看法,才能真正做自己。



小治姐姐


這社會什麼人和事都有,出社會了獨立了,遇到什麼問題都是自己去面對。

十八九歲二十歲,別人說長說短都沒太在意,現在歲數達到能抗的程度了,無論聽到旁人說另外一個人的時候也會覺得很煩。很想去揭穿她。也很想為她打抱不平。

就拿我,領班,來說吧。基本每天都有人氣她。她也是我很好的朋友和上司,每天那些人說也說不聽,反而對著幹,再說了一個妹子能說服一個男人嗎?不可能,看她每天被氣的都心疼。

我這個脾氣非常不好,每次拿個男的對我領班,不好的,他叫我做什麼我都懟他。我知道我說不了他。但是每天總和上司吵,搞得每天雞飛狗跳的,特別是和她玩的好的。看她一天被欺負,都想把那個男的打一頓。

我們線有兩個男的很討厭,好像整條線都圍著他們轉一樣的,每天來上班,看到他們,心情就不好了,其實說沒多大的事,就咽不下這口氣

有時候替著領班去說一下的,結果又被轟了一頓,別人理解成針對他一樣,有時候幾天都不說話,你和他說話時愛理不理的,真的,那種感覺就回說,我做錯了什麼,還是說錯了什麼,都會一整天想不通,也悶悶不樂的糾結那些過去的話題。

所以我現在都是換個角度來想和幫忙,現在我上司和他們吵,過後我會安慰我上司,我上司不氣了,我就會和他們說點玩笑的,這樣感覺就沒那麼累了,也不會弄的心情不好了。

好了,朋友們,我能回答的也是這點了


農村生活小潘


這是你在受到別人情緒影響的同時常對自己做出的評價,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也可以說自己沒有定力而不能自我肯定,只有消除自我評價,建立自信心,才有可能減少

或消除受到別人的情緒影響。

自信心的缺乏造成自我定力的缺失

經常把別人的情緒帶到自己身上來,而自我信心不足,也就很難對一些事物的對與錯,好與壞作出一定的判定,一般情況下這種現象都出自於具有很強的依賴性人格的人身上,這也是由於對他人長期的依賴,而形成的一種習慣性的心理演變過程。

相對於他人情緒的釋放,對自己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在特定的環境或特定的人群當中,長期依賴他人,或在自己的某些觀點或建議經常受到他人否定的前提下,而形成了自我退縮的習慣,造成缺乏自信,而產生自我定力缺失。

其實這一心理的演變過程,多數是自我信心不足而造成的,當你他人形成對立的觀念時候,由於不自信,就會經常自我否定自己的觀點或建議,也就是經常給自己在問題上形成消極的評價,而這種評價似乎是受到外界環境或他人的情緒而影響的。

而現實中也並非如此,由於自我信心所造成的定力不足,對於自己所遇到的任何事情,包括自己隱私的事情,可能都不會做出自我的定論,甚至會主動的爭取他人給自己拿主意,也就形成了在很多事物上都需要他人幫忙的依賴心理。

當然別人在任何問題上的情緒釋放也就是觀點和建議,對自我的影響也是很大的,這也主要是自己適應了這一習慣的產生而造成的一種趨向,每當形成這種情況的時候,自我心裡就非常自然的去接納別人的情緒,而無法自主決定。

所以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自信心的缺乏和對他人的否定,已經形成了習得性的心理接納,造成了自信心缺乏而產生定力缺失,無法自己拿出主意來為自己做主,如果事情得以很好的解決還算順利,如果出現任何阻礙性的力量,這樣的人將會受到很大的打擊,容易形成失落感或孤獨感,而產生心理疾病,其主要原因就是自我負面的評價造成的。

不想受到別人情緒的影響,又該怎麼辦?

首先要逐漸的擺脫對他人的依賴,自己要嘗試的為自己做主,也就是有些事情自己去拿主意,去辦理或者解決這些事情,當需要他人幫助的時候,再求助於他人,那麼前提是自己先去嘗試,而非直接求助於他人,要改掉這種習慣。

對自己解決問題,不論是好是壞,只要適合自己就行,也可以說當這個問題解決以後,自己感覺到很滿意,就已經達到目的了,不要去在乎別人對你的評價,可以去考慮別人的建議或者觀點是為輔助性的而非主動性的。

對待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都要以正向的思維去給予評價,千萬不要否定自己的能力和行為的體現,信心也是這樣逐步的建立起來,當你能夠自我感覺到信心的力量在支撐你的時候,那麼你的定力也就逐漸的生成了。

而定力也就是你能夠獨立自主的為自己的事情或他人的事情做出你的觀點或建議性的判斷,你只有通過這樣不斷的去嘗試,才能把自己的定力維持到穩定狀態,這樣你也就會逐步消除對他人的依賴,因為自己能夠為自己做主的事情,都由你自己來解決,從中你一定能夠體驗到自我能力的體現。

結語

一個人,當逐漸的不去依賴他人的時候,肯定會遇到一定的困難,當然是因人而異,有些感覺到困難很大,還會去依從他人,但是有的人會迎難而上,逐漸的體驗到這些困難,而鍛鍊自己。

這實際上是一個適應的過程,更是一個歷練自己的過程,當自己遇到任何問題的時候,都能夠獨立自主的去論斷這些事情的因果關係的時候,你的自身價值也就體驗出來了,一個人的獨立不光是他身體上的獨立,更是他意識思維上的獨立,如果能夠形成了獨立的見解,這就是創新。

其實,每一個人從內心裡都不願意接受別人不符合自己意願的觀點和建議,那麼完全可以從這一刻開始,去鍛鍊自己的意志,建立自己的信心,完善自己的定力,只要你勇敢的完成這一過程,你一定感覺到你活出的是真實的自己,是一個有信心、有定力、有價值的自我,自然快樂也就在其中。


5分鐘心理


這個問題我在悟空問答看到了好幾遍了。本來不知道該從何說起。今天又看到了,忽然想起之前就遇到類似的情況的。

別人的情緒為何會影響我們呢?首要原因是,如果這件事或這個人對我們比較重要,我們一般會比較在乎。所以,對方的一舉一動都顯得格外清晰。是喜是悲都可以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情緒。

對方快樂的時候我們跟著笑逐顏開,多方憂傷的時候我們跟著黯然神傷。我們快樂的時候往往會感覺時間過得都很快,就不會意識到要思考快樂的原因。然而,情緒低落時,一般會感覺時間過得很慢,往往會下意識去思考為何會如此憂傷?思緒就像一團亂麻。常常自我反省的人容易會把目光轉移到自己身上,以為自己做錯了什麼?所謂關心則亂。


歡顏流


首先我想說的是,你缺乏自信了。別人是別人,你是你。你做好你自己就成。生活在一個集體中,那麼多不同的個體。你總這樣想,自己有多累,還沒有任何益處,累心的也只有自己。何苦呢?其次,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否做錯的事情,你就胡亂的想。那就涉及心理問題了。我不是心理醫生 ,可我一直對我周邊的朋友說:做自己,無關他人。讓別人說去吧,說到底,生活是自己的。和旁人有何關係呢?不解釋,因為對不懂你的人,解釋就是虛偽。對懂你的人而言,根本就無需解釋相互一笑罷了。反之,別人的情緒又和你有什麼關係呢?所以我覺得只要自己做好自己就成。至於旁人 ——風輕雲淡![微笑]





安讀時光


你的這種想法和感受很多人都有,當別人的情緒針對自己的時候,總會影響到我們,有這種情緒很正常的事。但如果總是擔心是否自己做錯了什麼,這可能就要去追尋一下我們自己的原因了。

表面看是別人的情緒影響了我們,實際上是我們內心存在深深的不自信讓我們這樣的。

那麼,我們這裡要做的就是要尋求自己不自信的源頭。你可以再想一想,是在什麼時候,你開始產生這種感覺的?那時發生了什麼?我感覺應該是你從小沒有建立起足夠的安全感使然。是否是在你的兒時,父母過度的指責,或否定,或是老師的批評、同學的嘲諷,或者在你做什麼事的時候,有人對你巨大的傷害,或成長經歷裡發生過很大的負性事件,讓你很懦弱。不敢自我肯定,成為形成現在這種性格的原因,讓你形成了敏感、多疑、小心眼的性格?總怕別人說自己做的不好,總怕自己做不好,會讓別人批評。而現在你已經長大了,沒有必要去為兒時的這種負性情緒買單,你要和兒時的這種負性的情緒建立鏈接,告訴他,你已經長大了,你現在已經能夠做我自己的主,你已經不願意活在別人的觀念裡,你要按照自己內心的想法而生活。

同時你要有意識地去決定一些事情,即使做錯了,也不妨堅持一下。其實,你發現錯了也沒有什麼了不起。這樣,你就會突破你自己,去能夠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從而遠離這種自我的否定誤區,你就會慢慢的產生一種自我決斷的意識,或者感覺。

或者當別人的情緒影響到你的時候,你可以和對方真誠的交流。你可以對他說,你的情緒,讓我感到很委屈,是否是我做錯了什麼,讓你有這樣的情緒?那麼,對方或許就會告訴你,事實的真相。它的真相,可能是他也有了負性的情緒,他不是針對你,他或許會對你說不是你的錯,是他不應該吼你、指責你。

只有當你接納了自己的不完美,不怕犯錯誤,能勇敢地面對自己,那就是你自我意識覺醒,和勇敢做真實自己的開始。加油,你一定能行!


何老師心理課堂


這些情況說明你沒有安全感,心理壓力大,內心缺乏被溫暖和關懷(需要被人關愛)。

1安全感來身父母或者老公的關愛,需要有個溫暖安全的和睦家庭。需要實現自身財務自由和精神.人身自由。2生活壓力大,需要和你的親人多溝通共同面對,共同解決。3你的內心缺乏被溫暖和關懷,缺乏被親人關愛,建議你找自己的父母.姐妹或老人多關心你,多愛你。

祝你早日走出心理陰影,充滿陽光和自信,擁抱美好人生!



人活得就是個心態


這種情況通常很多都會出現,說慚愧我也會這樣,因為都是老實人,老怕得罪人,至於怎麼辦?我覺得還是要多學習,多看書,提高自己的能力跟說話技巧,主要是能力上去,得到上級的賞識,她們就都會尊重你,討好你,等你出頭之日你自然就不會擔心人家情緒是不是你自己問題了


lisi中醫


總是把別人的情緒帶到自己身上來,老是想我是不是又做錯了什麼?該怎麼辦?

首先你這麼想:是不是你又做錯了什麼?這樣的想法沒有錯,[弟子規]說: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看見別人的缺點或不良的行為要反躬自省!檢討自己是否也有這些缺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管什麼,先從自己身上找問題。

人生活在世界是五彩繽紛的,豐富複雜的。人人各異,決定人與人之間的差別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於你的學習能力和不斷進取。

還有一點,很重要!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蟹小魚


太在意別人怎麼看你了,這樣會很累。身心都會疲累,我有時候也會有這種感覺,會覺得自己哪些話說的不好,哪些事情做得不完美,然後,出現自責的情況。這樣只會讓自己的心情變得糟糕,覺得自己不好,總是有這種心情對身體也不好。

有時候,應該想想,人哪有完美的呢。每個人都會犯錯和說錯話,只要你的本心不壞,做善良的人,偶爾的情商不在線都不是問題。

在以前我總覺得說的多,錯的多,多說無益,不如保持沉默,靜靜的聽,這是一種心態,但同樣也會讓別人覺得你不好接觸,不善表達,在工作中確實不是一件好事情。有的時候不怕你說的多,說的錯,就怕討論的時候你沉默靜悄悄的聽,這樣顯得你工作態度不積極,不重視。

所以,不妨多看看書,聽聽別人怎麼表達,看看語言的魅力,做一個自信的人,哪怕說錯了,勇於去接受和改正就好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