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數學天才,8歲高考得760分,智商超愛因斯坦,後來他怎樣了?

20世紀初期,法國心理學家比奈和他的學生一起編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套“智力量表”,表中將一般人的平均智商定為“100”,正常人的智商在“85~115”之間,只要智商超過“130”,就屬於高智商人群。

一個數學天才,8歲高考得760分,智商超愛因斯坦,後來他怎樣了?

根據後世科學家們的統計,全世界範圍內,猶太人的智商最高,平均值竟然達到125,第2名是德國109,亞洲人平均智商為105,原住民和叢林人的智商會低一些,在50~60左右。

可以說,智商高是天生的聰明,不服都不行,比如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他的智商高達230(愛因斯坦200),7歲自學微積分,7歲半出書,8歲高考得760分,14歲讀大學……他是誰?如今怎樣?

一個數學天才,8歲高考得760分,智商超愛因斯坦,後來他怎樣了?

上世紀七十年代,一對男女在香港大學相愛了,男生陶象國後來成了一名兒科醫生,女生梁蕙蘭是數學才女,做過中學數學老師,這在當時可是高級知識分子家庭,1972年,他們一家人移民到了澳大利亞,3年後,一位天才兒童誕生了,他就是陶哲軒。

有些人生來就不一般,比如陶哲軒,2歲時,別的孩子還在玩泥巴,他就對著母親的數學教材看,父母十分吃驚,詢問他在看什麼,小陶哲軒竟然說他會做上面的某些題,立刻引起了父母的注意。

一個數學天才,8歲高考得760分,智商超愛因斯坦,後來他怎樣了?

3歲那年,父母決定把他送去小學讀書,雖然對於課本知識陶哲軒可以輕鬆吃透,但他實在太小了,根本不懂得如何與大孩子們交流,一度情緒崩潰,在家裡抱著父母哭,父母立馬把他送回了幼兒園,然後平時放學由母親教他小學數學知識,事實證明,這對父母的選擇太正確了。

白天,小陶哲軒可以開心地和同學們玩,下午回家,又可以和母親探討數學知識,幼兒園畢業時,陶哲軒基本學完了小學數學課程,僅僅7歲,陶哲軒自學微積分(高等數學)並且出版了一本關於Basic程序計算完全數的書,沒錯,他出書了。

一個數學天才,8歲高考得760分,智商超愛因斯坦,後來他怎樣了?

此時陶哲軒在小學讀2年級,但那些知識根本無法滿足他了,在父母和校長的商量下,陶哲軒每天會去該校的中學部上數學課,1年後,陶哲軒進入初中上課。

結果陶哲軒又隨隨便便學完了初中課程,有空就跑去離家不遠的弗林德斯大學上數學課和物理課,當時他一時興起,就參加了一次美國版本的數學高考測試,8歲半的他竟然得到了760分(滿分800),啥也不多說了,這就是天才。

一個數學天才,8歲高考得760分,智商超愛因斯坦,後來他怎樣了?

後面的故事可能大家都能猜到了,陶哲軒在各種國際數學比賽中拿獎拿到手軟,14歲進入了前幾年聽過課的費林德斯大學,17歲拿下該大學的碩士學位,21歲拿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學位。按我國正常人的水平算,21歲差不多是大二。

雖然拿下了無數數學大獎,但陶哲軒仍然覺得自己還不夠,他將號稱數學界諾貝爾獎的“菲爾茨獎”定為自己人生最高目標,結果他在31歲時就拿到了,接受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的頒獎。

一個數學天才,8歲高考得760分,智商超愛因斯坦,後來他怎樣了?

陶哲軒的生活很簡單,也很低調,就是圍繞著“數學”展開的,平時在各大名校給學生們上上課,有些學生比他還要大幾歲,陶哲軒就像朋友那樣與他們相處,在洛杉磯加大上課的那一次,陶哲軒還收穫了愛情。

妻子叫勞拉(Laura),是他當年的學生,不過只比他小2歲,那時候她看著在講臺上講課的陶哲軒,彷彿在發著光,瞬間愛上了他。勞拉也是個相當優秀的人,現在在美國航天總署(NASA)擔任工程師,如今兩人有1兒1女,生活非常幸福美滿。

今年陶哲軒45歲,還很年輕,期待他在未來會在數學史上會有更多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