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讀《大學》?以《禮記·大學》古本為依據(系列三)


怎麼讀《大學》?以《禮記·大學》古本為依據(系列三)


我們上次講第二個小螺旋時,曾經從下面這句截了一段,以為說"明"之用,而作為八條目的話,當如此處理為妥。但從文章總體來,所謂誠意就是用"明",直承亦是,省得兩次重出。


還有就是沒論格物,按道理應該先說格物。我以為原因有三:誠意並不是指內心的反省,而是心之接於物時才有落腳處,正是格物,兩相融合(參照一下佛教前五識與六識的關係);二是格物其實放在後面,從修身到平天下,以及後面更多的日用倫常;三是明德,明明德,首要的出發點是意,物-知-行-物,又是一個小螺旋!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一個自,毋自欺,可自慊,他人難知,如何如何誠,如何明?此是獨之一個方面。《中庸》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時時都能坦蕩蕩,才是明誠。


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用小人反證一下,怎麼才是誠才是明。君子有善惡乎? 自然有,一是不憚改,二是不自掩,這又是慎獨的一個方向。說到獨,慎獨,往往多釋為獨處,其實是獨知,因為君子極少數,不隨波逐流,不和光同塵也。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還是君子坦蕩蕩,此處由一個有趣的方面來顯誠意的體用。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 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說實在,此段的正心正是誠意,德潤身者,德由誠意才能得到,如此而心廣體胖,不正身之修麼?所謂身"有所",乃是意有所,心有所。誠意只是一個虛的尺度,立個不欺,其用在心,所謂意者心之動。誠則可正,正則必誠,一體兩面而已。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闢焉,之其所賤惡而闢焉,之其所畏敬而闢焉,之其所哀矜而闢焉,之其所敖惰而闢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此處一個闢,正如那個獨,值得玩味。修其身,修其行也。如果沒有獨知,不能慎獨,則行為處事齊家都易僻易偏,守不住中庸之道。


如果八條目是個大螺旋,那到此也可以說是一個小螺旋。立人先立己,達人先達己,一個小我階段,由誠而明,由誠而正,由誠而不闢,歸於一個"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