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時候感覺童年時的自己才是“活著”的?

李進


童年沒有壓力,不用考慮生活品質,工作,人際關係……只管吃好喝好身體好學習就好,所有的事情都被父母及親人給處理好了,童年的自己只需要接受就好。所以很多時候大家都會說:小的時候盼望長大,長大後想回到童年。


蛋蛋媽的生活錄


大家好!我是暴脾氣妞,很高興回答這個的問題

我也常常回憶自己的童年,長大了就特別懷念兒時的甜蜜記憶。我常常是通過味覺、視覺、聽覺、感覺來回味童年時光。

1、從味覺上可以感覺到;我發現我小時候對甜的東西特別嚮往,相信很多跟我一樣的同齡人都深有感觸,特別是93年以前,糖是很少見的,只有過節時候才有,那時候記得的糖還是沒有包裝的糖球,帶包裝的大白兔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有,後來就是金絲猴奶糖,大大泡泡糖,總之兒時對味道我基本都體現在甜味上。

2、從視覺上可以感覺到:小時候的顏色並沒有很多,一件白色公主裙是我最想得到的,父母衣服的顏色也比較單調,我小時候希望得到的東西都不容易。所以記憶深刻。

3、從聽覺上可以感覺到:我記得小時候家裡有一臺錄音機,分為三層,第一層可以放唱片,黑膠。中間層是收音機,早上7點的時候一定要聽《早餐前後》,不知道你們還記得嗎?最下層可以放磁帶。那部三合一的錄音機是我兒時的最愛。上了初中一後一次期末考試得了第一,我爸獎勵我一臺索尼的隨身聽,400多塊當時,對於當時的物價來講,很貴很貴了。

4、從感覺上來說:小時候的人感覺都好淳樸,從供銷大樓裡買東西沒人還價的,那真的是一口價,人與人之間也很真誠。那時候的廣告最有意思,“省優,國優,部優”是最能打動消費者的口號。

其實,看了你的提問,我覺得你長大後並不快樂,兒時傳遞給我的都是甜蜜,為了迎接考試前的緊張,考試結束後的撒歡,與家長一起出去走親戚,串門,與鄰居家的姐姐妹妹一起做遊戲,如果說有煩惱,那就是何時能夠長大。可長大後呢?獨自面對社會,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的房子,陌生的人,自然苦澀大於甜蜜,這就是成長的代價,成年人的苦痛。希望你快樂起來~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我是正在考核期的暴脾氣妞,

85後心理學專業的軟件碼農,言詞犀利,狙擊破碎情感夢魘。如果我的回答可以打動你,可以關注我,歡迎評論、點贊、轉發!

暴脾氣妞


看到問題突然想起餘華的一本書《活著》,當然此《活著》肯定非彼“活著”,前者有太多的壓抑,苦難,被生活扼住了咽喉,卻還要向陽而生。題主的“活著”是所謂童年的萬物生長,成長有痛,但畢竟痛還快樂著,所以此刻的你懷舊童年,倒也沒錯。

童年可以活在父母的臂彎裡,活在課本里,活在大自然裡。但成年的你,不能。

童年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是半自由的生命體,童年是因為好奇而探索,可以上樹下河,掏鳥摸魚,不管做什麼,時間都過得那麼慢,那麼有知有味。年輪的進度條始終像蝸牛一樣盤旋,數不盡的星星,使不完的力氣,做不完的夢。

成年卻被生活所束縛,沒有了記憶裡童年的那種簡單的快樂和自由。

都說男人回家前喜歡車裡獨坐那麼一會,不想下車,因為那是一個分界點。推開車門你就是柴米油鹽、是父親、是兒子、是老公,唯獨不是你自己;在車上,一個人靜靜,抽根菸,這個軀體屬於自己,亦如小時候逃學不想回家的你。

回過頭來,童年又是轉瞬即逝的,慢慢人生路彷彿才真正的開始,活著確實不易,彷彿失去生命之初的那種簡單的快樂和自由。耳畔雖然依舊迴盪著小時候的你在為現在打call的聲音,好想對小時候說聲:你等我。可我們的腳步聲卻離小時候漸行漸遠,難以尋覓。

有人說,武俠小說是成年人的童話,細品,一點不假。刀光劍影,俠骨柔情,沒有車貸,網貸,房貸,永遠行走在江湖的路上,不為生計所牽絆,不為生活所煩惱,恣意灑脫愛誰誰,要麼人生大計,要麼兒女情長,爽啊!那才叫做生活比電視劇還精彩。

雖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人生道路上既有艱難險阻,亦有柳暗花明,不論你是徐福貴還是徐伊萬,能真正做到活得通透,隨心所欲,要麼是一種狀態,要麼是一種心態。要麼披荊斬棘,拔劍四顧,心不茫然。要麼和童年和解,說好了吧,我們江湖再見。





默默吾文


同感,越往後,越覺得沒有感覺時間過去時間就過去了,越來越快,記住的事兒越來越少。可能是搜索機制導致的吧,人的腦子存儲東西,就像電腦硬盤存儲東西,存好的記憶會生成一張清單,後來回憶就是通過這張清單去搜索……童年的美好回憶,包括一些特別的事情,記憶裡很久遠了,但是清單上對應的對象可能被我們時不時查詢,所以搜索它們的路徑特別通常,甚至很多跟清單上有一點類似的東西都會喚醒我們的記憶……但是,記憶量實在太大,很多東西需要記憶,可能以後根本沒機會被喚醒,因為太多的類似,差不多的,而且處理的數據量越來越大,腦子已經沒辦法想形成回憶小時候的事情那麼通暢的記憶路徑了……這就給我們一個感覺:小時候我們很快樂,日子特別有意思

早起的紅蟲兒


小時候的快樂很簡單,無憂無慮,不用每天面對形形色色的人,不用每天帶著面具生活,沒有生活的壓力,為了生活每日加班加點,忙得沒有時間陪伴家人,沒有時間換洗衣服,沒有時間好好休息一下,每天疲憊不堪,但掙來的那點工資總是無法讓自己過上體面的生活。《我的前半生》裡有這樣一句話:路要自己一步步走,苦要自己一口口吃,抽筋扒皮才能脫胎換骨,除此之外沒有捷徑。

每個人的一生都要經歷一些苦和難,沒有哪個人是能舒舒服服的過一輩子的,如果真有,那種一成不變的舒服也會成了一種痛苦。只有當你在經歷了種種折磨,最終找到一種屬於自己的活法的時候,痛苦也不再是一種痛苦,而會慢慢變成你人生經歷中的寶貴財富,只會讓你的內心更加強大。

當你依然感到生活痛苦不堪時,請默唸茶茶說過的一句話“餘生,願你靠自己,努力生長,眼裡長著太陽,笑裡全是坦蕩



南極光Aurora


這個要看你對“活著”兩個字的理解了。

科學的解釋:大腦中接收信息量的多少。童年的時候每天吃喝玩樂以及學習除了書本以外的知識,更多的是想了解身邊的一切,重複的信息會相對較少,時間的概念就會拉長。成年之後每天重複的事情,無論學習還是工作都會讓記憶減少信息存儲,之所以會覺得一年時間過的很快,是因為記憶缺少了變化,總量在減少。

現實的解釋:童年的單純,輕輕鬆鬆放飛自我。成年之後真的就是為了“活著”而活著了,生活中多是赤裸裸的壓力,能喘口氣已是不易。

人總是在矛盾中成長:童年的時候想快點長大,可以像大人一樣什麼都不受約束。成年後又想回到童年,童年可以無拘無束。


從心開始的你我


每個人都經歷過童年時光,回憶童年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人生彷彿就是一部電視連續劇,童年就是這部人生劇情的開始階段。

童年是快樂無憂的,無論你是幾零後,無論你出生在富有或貧困的家庭,童年時光總是讓你難以忘懷。

之所以認為童年的自己才是“活”著的感受,是因為那個時候最真實,人性也是最單純的。在成年人看來表面上毫無意義的兒時趣事卻是最真實最動人的人生演繹。

如果說婚姻初戀是最令人回味的,那久人生童年就是最今人追憶的。








都市過客


因為童年時,頭腦比較簡單,想法很少。想法少,人的情緒就少,情緒少了,幸福感就多了。成長的過程也是社會化的過程,社會中的各種要求,各種期望,各種評價人的標準會不斷地影響我們,使我們產生現實狀態和理想狀態的落差感,進而滋生出各種念頭,產生出各種負面情緒,使人活得很累。因此世界上最寶貴的不是金錢,不是名利,而是一顆童心。


風格依然


1.童年無憂無慮。

2.童年的一切都是純潔的。

3.童年有靠山。



Lorenlee


大了責任多了,真不能只為自己活著,因為有老有小,有愛人有親人朋友所以有時或多或少都要想想,當然也可以自私的誰都不想,只為自己,但是這種無愛的日子不知道會怎樣,所以小時候因為天真什麼都不想,所以才是最初也是我們永遠回不去的童年,所以童年如果是出生在愛的家庭,大都都是快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