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时候感觉童年时的自己才是“活着”的?

李进


童年没有压力,不用考虑生活品质,工作,人际关系……只管吃好喝好身体好学习就好,所有的事情都被父母及亲人给处理好了,童年的自己只需要接受就好。所以很多时候大家都会说:小的时候盼望长大,长大后想回到童年。


蛋蛋妈的生活录


大家好!我是暴脾气妞,很高兴回答这个的问题

我也常常回忆自己的童年,长大了就特别怀念儿时的甜蜜记忆。我常常是通过味觉、视觉、听觉、感觉来回味童年时光。

1、从味觉上可以感觉到;我发现我小时候对甜的东西特别向往,相信很多跟我一样的同龄人都深有感触,特别是93年以前,糖是很少见的,只有过节时候才有,那时候记得的糖还是没有包装的糖球,带包装的大白兔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后来就是金丝猴奶糖,大大泡泡糖,总之儿时对味道我基本都体现在甜味上。

2、从视觉上可以感觉到:小时候的颜色并没有很多,一件白色公主裙是我最想得到的,父母衣服的颜色也比较单调,我小时候希望得到的东西都不容易。所以记忆深刻。

3、从听觉上可以感觉到:我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一台录音机,分为三层,第一层可以放唱片,黑胶。中间层是收音机,早上7点的时候一定要听《早餐前后》,不知道你们还记得吗?最下层可以放磁带。那部三合一的录音机是我儿时的最爱。上了初中一后一次期末考试得了第一,我爸奖励我一台索尼的随身听,400多块当时,对于当时的物价来讲,很贵很贵了。

4、从感觉上来说:小时候的人感觉都好淳朴,从供销大楼里买东西没人还价的,那真的是一口价,人与人之间也很真诚。那时候的广告最有意思,“省优,国优,部优”是最能打动消费者的口号。

其实,看了你的提问,我觉得你长大后并不快乐,儿时传递给我的都是甜蜜,为了迎接考试前的紧张,考试结束后的撒欢,与家长一起出去走亲戚,串门,与邻居家的姐姐妹妹一起做游戏,如果说有烦恼,那就是何时能够长大。可长大后呢?独自面对社会,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的房子,陌生的人,自然苦涩大于甜蜜,这就是成长的代价,成年人的苦痛。希望你快乐起来~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我是正在考核期的暴脾气妞,

85后心理学专业的软件码农,言词犀利,狙击破碎情感梦魇。如果我的回答可以打动你,可以关注我,欢迎评论、点赞、转发!

暴脾气妞


看到问题突然想起余华的一本书《活着》,当然此《活着》肯定非彼“活着”,前者有太多的压抑,苦难,被生活扼住了咽喉,却还要向阳而生。题主的“活着”是所谓童年的万物生长,成长有痛,但毕竟痛还快乐着,所以此刻的你怀旧童年,倒也没错。

童年可以活在父母的臂弯里,活在课本里,活在大自然里。但成年的你,不能。

童年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是半自由的生命体,童年是因为好奇而探索,可以上树下河,掏鸟摸鱼,不管做什么,时间都过得那么慢,那么有知有味。年轮的进度条始终像蜗牛一样盘旋,数不尽的星星,使不完的力气,做不完的梦。

成年却被生活所束缚,没有了记忆里童年的那种简单的快乐和自由。

都说男人回家前喜欢车里独坐那么一会,不想下车,因为那是一个分界点。推开车门你就是柴米油盐、是父亲、是儿子、是老公,唯独不是你自己;在车上,一个人静静,抽根烟,这个躯体属于自己,亦如小时候逃学不想回家的你。

回过头来,童年又是转瞬即逝的,慢慢人生路仿佛才真正的开始,活着确实不易,仿佛失去生命之初的那种简单的快乐和自由。耳畔虽然依旧回荡着小时候的你在为现在打call的声音,好想对小时候说声:你等我。可我们的脚步声却离小时候渐行渐远,难以寻觅。

有人说,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细品,一点不假。刀光剑影,侠骨柔情,没有车贷,网贷,房贷,永远行走在江湖的路上,不为生计所牵绊,不为生活所烦恼,恣意洒脱爱谁谁,要么人生大计,要么儿女情长,爽啊!那才叫做生活比电视剧还精彩。

虽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人生道路上既有艰难险阻,亦有柳暗花明,不论你是徐福贵还是徐伊万,能真正做到活得通透,随心所欲,要么是一种状态,要么是一种心态。要么披荆斩棘,拔剑四顾,心不茫然。要么和童年和解,说好了吧,我们江湖再见。





默默吾文


同感,越往后,越觉得没有感觉时间过去时间就过去了,越来越快,记住的事儿越来越少。可能是搜索机制导致的吧,人的脑子存储东西,就像电脑硬盘存储东西,存好的记忆会生成一张清单,后来回忆就是通过这张清单去搜索……童年的美好回忆,包括一些特别的事情,记忆里很久远了,但是清单上对应的对象可能被我们时不时查询,所以搜索它们的路径特别通常,甚至很多跟清单上有一点类似的东西都会唤醒我们的记忆……但是,记忆量实在太大,很多东西需要记忆,可能以后根本没机会被唤醒,因为太多的类似,差不多的,而且处理的数据量越来越大,脑子已经没办法想形成回忆小时候的事情那么通畅的记忆路径了……这就给我们一个感觉:小时候我们很快乐,日子特别有意思

早起的红虫儿


小时候的快乐很简单,无忧无虑,不用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不用每天带着面具生活,没有生活的压力,为了生活每日加班加点,忙得没有时间陪伴家人,没有时间换洗衣服,没有时间好好休息一下,每天疲惫不堪,但挣来的那点工资总是无法让自己过上体面的生活。《我的前半生》里有这样一句话:路要自己一步步走,苦要自己一口口吃,抽筋扒皮才能脱胎换骨,除此之外没有捷径。

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经历一些苦和难,没有哪个人是能舒舒服服的过一辈子的,如果真有,那种一成不变的舒服也会成了一种痛苦。只有当你在经历了种种折磨,最终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活法的时候,痛苦也不再是一种痛苦,而会慢慢变成你人生经历中的宝贵财富,只会让你的内心更加强大。

当你依然感到生活痛苦不堪时,请默念茶茶说过的一句话“余生,愿你靠自己,努力生长,眼里长着太阳,笑里全是坦荡



南极光Aurora


这个要看你对“活着”两个字的理解了。

科学的解释:大脑中接收信息量的多少。童年的时候每天吃喝玩乐以及学习除了书本以外的知识,更多的是想了解身边的一切,重复的信息会相对较少,时间的概念就会拉长。成年之后每天重复的事情,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会让记忆减少信息存储,之所以会觉得一年时间过的很快,是因为记忆缺少了变化,总量在减少。

现实的解释:童年的单纯,轻轻松松放飞自我。成年之后真的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了,生活中多是赤裸裸的压力,能喘口气已是不易。

人总是在矛盾中成长:童年的时候想快点长大,可以像大人一样什么都不受约束。成年后又想回到童年,童年可以无拘无束。


从心开始的你我


每个人都经历过童年时光,回忆童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人生仿佛就是一部电视连续剧,童年就是这部人生剧情的开始阶段。

童年是快乐无忧的,无论你是几零后,无论你出生在富有或贫困的家庭,童年时光总是让你难以忘怀。

之所以认为童年的自己才是“活”着的感受,是因为那个时候最真实,人性也是最单纯的。在成年人看来表面上毫无意义的儿时趣事却是最真实最动人的人生演绎。

如果说婚姻初恋是最令人回味的,那久人生童年就是最今人追忆的。








都市过客


因为童年时,头脑比较简单,想法很少。想法少,人的情绪就少,情绪少了,幸福感就多了。成长的过程也是社会化的过程,社会中的各种要求,各种期望,各种评价人的标准会不断地影响我们,使我们产生现实状态和理想状态的落差感,进而滋生出各种念头,产生出各种负面情绪,使人活得很累。因此世界上最宝贵的不是金钱,不是名利,而是一颗童心。


风格依然


1.童年无忧无虑。

2.童年的一切都是纯洁的。

3.童年有靠山。



Lorenlee


大了责任多了,真不能只为自己活着,因为有老有小,有爱人有亲人朋友所以有时或多或少都要想想,当然也可以自私的谁都不想,只为自己,但是这种无爱的日子不知道会怎样,所以小时候因为天真什么都不想,所以才是最初也是我们永远回不去的童年,所以童年如果是出生在爱的家庭,大都都是快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