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市车坊小学陈锡全:不辱使命,永远做山里孩子的幸福守望者

武穴市车坊小学陈锡全:不辱使命,永远做山里孩子的幸福守望者


我用42个春秋浓缩教育人生,我用42年感受教育的脉动。42年来,我从一位青春焕发的民办教师走来,用扎根山区、教书人那一颗纯朴的草根之心变成了60花甲的白头翁,让更多山里孩子走出大山,奔向心中的梦想和远方是我的真实写照。

众所周知,车坊小学是一所七村联办的寄宿制村小,现有学生368人,十个教学班,其中幼儿园102人。进入新世纪,我校很多学生成为留守儿童,一旦脱离父母,一系列负面心理障碍就显现出来了:孤独寂寞、心灵空虚、心里脆弱…为了弥补“亲情”的缺失,学校推行“两开设”,“一聘请”,开设亲情聊天室,留守儿童可以与父母视频聊天;开设心理咨询室,与他们谈学习、谈生活、谈理想;周六、周日为住校的留守儿童聘请生活老师,伙食费、工资学校包了,不用学生家长掏一分钱。

我是一名校长,更是一名普通党员。党建是学校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必须抓牢抓实。我校党建工作多次得到上级党委的肯定和表扬,原市委书记郝胜勇来校调研时,不禁赞叹道:“车小是山区学校,党建工作很有特色,值得其他单位学习和借鉴。”今年,我带头签订了“党员领岗诺责、结对精准扶贫”承诺书,每位党员牵手一名精准贫困生,承担扶贫使命。我率先垂范,啃下最难的困难户---陈四友家庭,人称”四瞎子“,瞎了一只眼,老婆患有严重的精神障碍,没有劳动能力,三个女儿在我校读书,上有八十多岁的老娘。全家靠他一个人跑“摩的”养活一家人。为了解决他家庭困难,我多次与龙门冲村委会,镇民政办协商,终于把他三女儿的精准扶贫问题解决了。这样,他的家庭一年就多出了几千元的生活补助。学生王园缘也是我的帮扶对象,她父母残疾,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就是六十多岁的奶奶,生活极其困难。我多次到她家走访、慰问,积极为她家争取各项扶贫资金,有效缓解了她家困难。

回想刚到车小的时候,学校破烂不堪,教师宿舍是D级危房,低矮的厨房,校园内见不到一棵树,地面坑洼不平…我犹豫了,想打退堂鼓,是“留下”还是“溜走”,党旗在,初心在;初心在,使命在。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不能忘记入党誓词,没有理由一走了之,我毅然留下来了。

空谈误教,实干兴校。为改变山区学校落后面貌,我走遍市内相关所有单位,争取学校建设立项;拜访爱心人士、优秀企业家,行程数万公里;为吸收挽留年轻优秀教师,我费尽心思,主打“感情牌”,用最大诚意去感化,让她们在感化诚意中留任。

42载春秋献教育,无怨无悔。我唯一的遗憾是未能在母亲过世时见上一面。那时,正是学校忙于迎接省义务教育均衡验收的关键时期,忙得不可开交。得知这一噩耗,我匆匆归家,少不了弟妹们的质问。我深知,学校是一个“大家庭”,家庭是一个“小家”,“小家”杂事怎能不为“大家”事务让路呢?那一次,我流下了人生中第一次泪水,这就是“男儿有泪不轻弹”!

2018年5月30日,我校成功举行了“相约车坊、点亮未来”慈善捐助活动,黄冈·武穴商会、武汉·武穴商会、余川·商会及众多爱心企业家和爱心人士积极捐款捐物,价值达45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教学和生活条件。筹办这一大型活动,只有自己知道付出多少艰辛和劳累,吃过多少闭门羹,遭到多少冷言和白眼!我无所畏惧,因为我心中装有这所学校,装有这里的老师,装有父老乡亲的殷殷嘱托。有一天傍晚,我已与黄冈武汉·商会约定于第二天见面,晚上必须找一个地方住宿望着对面灯火辉煌的酒店,走进去一问,500元一晚,我吓跑了。学校正处于建设期,处处需要钱,我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我选择了一家100元的小旅馆。我只能这样做,才能对得起胸前闪闪发亮的党徽!

我既是学校的“管家”,又是学校的“指导员”。我常常深入教学第一线,把脉问诊,为教师的成长指引方向,保驾护航。英语教学一直是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2016年3月,我校承办武穴市小学英语学说活动现场会,正是由于取得了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原市教育局何太平局长在总结会上是这样表述的;“这是我当局长以来最开心的一天,这样一所村小,英语学说活动抓得如此突出,实在令人敬佩!”

教学质量是我校发展的生命线。强质量,严常规,多年来,我校历次考试,教学质量都在余川镇名列前茅,我校多次获得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综合考核第一名。从我校进入初中的学生,中考成绩特别突出,毫不夸张地说,我校已成为松山咀中学优质生源基地。

当一名好老师难,当一名好校长更是难上加难。为了把我校打造成武穴有地位、黄冈有影响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村小,我呕心沥血,以校为家,青丝换白发,一点也不为过。事无巨细,丝毫不敢懈怠。几十年来,每个寒暑假,我几乎在学校度过,很少在家休假。每个暑假,学校都要维修与建设,我常常在学校督导建设,亲力亲为;有时在相关联单位之间穿梭,申请项目,讨要经费。过一个轻闲的寒暑假,对于我来说,永远是一个奢望。作为校长,我知道学校的家底薄,偌大的学校单靠每年二、三万元的办公经费,远远不够用。二十年,二十多个寒暑假,为了公事,我倒贴了多少车费、住宿费,也不必计较,因为我心中永远装着这所学校,我不奉献,谁来奉献。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趁着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改(扩)建的东风,我迎难而上,学校建设步入了快车道:2013年,武穴市农村村小第一座幼教大楼在我校落成;2014年,我校教师周转房完工;2017年,学校食堂综合楼竣工了;一栋全新的现代化的三层教学大楼,今年年底即可投入使用。我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受过多少委屈,遭到多少次拒绝,已记不清了。曾经多少次想放弃,但我一次次警醒自己,千万别放过,否则就辜负了山村孩子所期待的美丽校园。

无悔的选择,42年让我收获满满。车坊小学先后被评为“武穴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武穴市最美乡村学校”、“武穴市文明单位”、“黄冈市平安校园”、“黄冈市放心食堂”、“黄冈市绿色生态校园”,我相继被评为“武穴市优秀教师”、“武穴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武穴市优秀共产党员”“武穴十佳校长”、“黄冈市骨干教师”。这些荣誉的取得离不开车小这个大家庭中全体成员的鼎力支持,我只是其中最普通一员

回顾从教42年,我只是尽了一名普通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车坊小学” 这四个字,是一本厚重的大书,在我心中的份量重千斤,重于泰山。因为我奋斗在这里,扎根在这里,这里的一砖一瓦我亲手递过,一树一草都亲自栽过,这所学校凝聚了我全部的青春、爱心和情感,只要山区教育有需要,组织上有召唤,我随时准备为山区教育奋斗终身,做一名山区孩子的幸福守望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