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蘇軾《記遊松風亭》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宋代蘇軾《記遊松風亭》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哲宗親政,章悖為相,蘇軾被貶為寧遠軍節度副使惠州(今廣東惠州)。十月,蘇軾到達惠州,居住在嘉祐寺,遊覽松風亭時作此文。蘇軾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記遊松風亭註釋:

餘嘗寓居惠州嘉祐(yòu)寺,縱(zòng)步松風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謂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間有甚麼歇不得處?”由是如掛鉤之魚,忽得解脫。若人悟此,雖兵陣相接,鼓聲如雷霆,進則死敵,退則死法,當恁(nèn)麼時也不妨熟歇。我曾經住在惠州的嘉祐寺,信步走到松風亭下,感到腿痠疲乏,很想找個能躺下的地方休息一下。抬頭望向松風亭,還在高處,心想這麼高,我可如何爬上去休息呢?就這樣想了一會兒,忽然對自己說:“這裡為什麼就不能休息呢?為何要到亭子裡才能休息。”於是心情一下子放鬆了,好像已經掛在漁鉤上的魚兒忽然得到了解脫。如果人們都能領悟隨遇而安的道理,即便是馬上就要上陣殺敵,耳邊聽得戰鼓聲聲,想到前進殺敵也是死,逃跑受到軍法處置也是死,到那時,一樣能放下顧慮,很好地休息一番。松風亭:在廣東省惠陽縣東彌陀寺後山嶺上。嘗:曾經。寓居:暫居。惠州:今廣東惠陽縣。嘉祐寺:故址在白鶴峰以東,明代改建城隍廟。縱步:放開腳步走。就:靠近。止息:停下來休息。宇:屋簷。木末:樹梢。意謂:心裡說,文中有“心想”之意。由是:因此。雖:即使。兵陣:兩軍對陣交鋒。死敵:死於敵手。死法:死於軍法。恁麼時:這時候。熟歇:好好地休息一番 。

蘇軾的主要作品有: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曉景二首、贈劉景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念奴嬌·赤壁懷古、江城子·密州出獵、江城子·江景、少年遊·潤州作、鵲橋仙·七夕、西江月·平山堂、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少年遊·端午贈黃守徐君猷、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臨江仙·送王緘、春宵、惠州一絕 / 食荔枝、洞仙歌·冰肌玉骨、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滿庭芳·歸去來兮、河滿子·湖州作寄益守馮當世、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阮郎歸·初夏、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浣溪沙·縹緲紅妝照淺溪、沁(qìn)園春·孤館燈青、蝶戀花·密州上元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