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會傳染乙肝病毒嗎?

fengyongyao


在全家人沒有因為婆婆檢查出肝硬化而全部進行了檢查以前,她也不知道每天在這個大家庭中一起吃飯,一起生活的人中就只有她一個人是“正常人”,其餘的都是乙肝病毒攜帶者。

婆婆檢查出肝硬化時已經她是一個已經過門三年的媳婦,她老公是乙肝病毒攜帶者,她的兩個小叔子也是乙肝病毒攜帶者。她兩個大姑姐都是乙肝病毒攜帶者。她公公在外地工作,檢查正常。——她還是被嚇了一跳,而且覺得自己也很幸運。

婆婆的病也不是一兩天了,由慢性乙型肝炎慢慢發展成肝硬化需要很長時間。一直都是她在照顧婆婆,沒想到是乙肝,而且是傳染病,所以沒有做任何預防措施。

農村人不講究,碗筷不分,擦臉巾也不分,甚至用一盆水洗臉洗手。吃飯都是圍在一張桌子前,吃一個碗裡的菜,毫無顧忌。

一家人只有她和在外地工作的公公沒有被傳染。因為孩子們都是圍產期母嬰傳播的結果。

上面的例子能說明乙肝不經消化道傳播嗎?當然密切接觸者應該接種乙肝疫苗,這樣才是安全的。

乙肝不經過消化道傳播,這是明確的,你不相信也沒辦法。剛剛還和一箇中年婦女爭執,她非要說筷子能傳播乙肝病毒,她堅決不與肝病患者聚餐。我幾次三番跟她溝通,她根本不會相信你。不相信醫生,也不相信書本上的知識,她只相信道聽途說,只相信謠傳。

乙肝的傳播途徑有血液傳播,性傳播和母嬰傳播。最好的預防乙肝病毒傳染的方法就是接種乙肝疫苗,產生抗體就好了。

我們總是覺得乙肝的傳播途徑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其實不然。有很多人就是不相信,她們寧可相信謠傳也不相信醫生的話,所以對乙肝傳染性的認識仍然不夠,所以才有歧視,所以才知曉率低。

乙肝防治工作的宣傳力度還有待提高,需要每個人的努力,需要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關注百姓體育,瞭解更多乙肝防治知識。


百姓體育


我也提倡用公勺公筷,甚至恢復宋代以前的傳統分餐制,但是你也不用對共同進餐、通過筷子傳染乙肝病毒的風險過於緊張。

病毒性肝炎有甲乙丙丁戊5種, 其中乙肝的傳播途徑主要是血液製品、母嬰及性接觸。

血液製品主要是獻血相關或者一些侵入性的醫療操作中發生經過血或者破損的皮膚黏膜傳播,生活中比如紋身、扎耳環、修腳、共用刮鬍刀、牙刷也有風險。母嬰則主要是在圍產期階段容易傳播,但如果經過合理醫療干預,母嬰傳播風險可以大大降低。性傳播具體就是與乙肝病毒陽性者發生無保護的性交, 特別是性伴侶比較多的情況(2014年北京佑安醫院學者調查的北京男男性接觸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率為9.0%,出現乙肝病毒感染標誌物佔26.5%)。一般我們不認為一共進餐會傳染乙肝。甲肝、戊肝才是消化道傳播。

其次,就算是不分餐的情況下可能傳染的比如幽門螺桿菌、部分肝炎,也是多種因素決定的,比如說免疫功能、消化道的完整性等等。比如嬰幼兒比較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成人風險就比較低了,而且感染幽門螺桿菌不等於一定得癌症,當然也有個別情況,比如細菌性痢疾的患者便後不洗手,拿起筷子通體撫摸之後為你夾菜……

如果你對乙肝很恐懼,可以去查一下乙肝五項,如果都是陰性,可以去接種一下乙肝疫苗,三針就好!

*顧中一,北京友誼醫院營養師,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清華大學公共衛生碩士,華西臨床醫學院營養專業本科。著有《顧中一說: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專注傳播靠譜健康知識十年,並非醫生不能代替診斷和治療,個人情況需遵醫囑。


營養師顧中一


乙肝不通過消化道傳播,這是一個有充分證據的論斷。由此而修訂的食品衛生管理法規,也不再把乙肝病毒攜帶者作為廚師的從業禁忌。所以一起吃頓飯,混用一下筷子,是不會傳染乙肝病毒的 。

以下是中國乙肝防治指南里的權威觀點:

乙肝是血源傳播性疾病,主要經血(輸血和血製品、破損的皮膚和黏膜)、母嬰及性接觸傳播。由於對獻血員實施嚴格的HBsAg篩查,經輸血或血液製品引起的乙肝病毒感染已較少發生;經破損的皮膚黏膜傳播主要是由於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醫療器械、侵入性診療操作和手術,不安全注射特別是注射毒品等;其他如修足、文身、扎耳環孔、醫務人員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鬚刀和牙刷等也可傳播。母嬰傳播主要發生在圍產期,多為在分娩時接觸母親的血液和體液傳播,隨著乙肝疫苗聯合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應用,母嬰傳播已大為減少。與HBV陽性者發生無防護的性接觸,特別是有多個性伴侶者,其感染HBV的危險性增高。

而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接觸,如同一辦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計算機等辦公用品)、握手、擁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廳用餐和共用廁所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一般不會傳染。

流行病學和實驗研究亦未發現這乙型肝炎能經吸血昆蟲(蚊、臭蟲等)傳播。

還有一個最最正能量的好事兒,就是乙肝疫苗的有效率非常高,實在不放心的話,你就不用再聽我瞎逼逼了。直接去查乙肝五項,如果全陰性,就打乙肝疫苗吧。只要打完三針乙肝疫苗,你就再也不怕乙肝病毒了。


肝病醫生閆傑


我應該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我今年30歲,有乙肝至少15年,之前因為家裡條件差,爸媽一直沒帶我治療過,2012.1.1結婚,婚檢中查出是乙肝大三陽。其實剛開始都是小三陽,因為長時間不治療,病毒量慢慢變多就成了大三陽。因為年輕貪玩,也沒要小孩,2012年年底身體突然很不舒服,看到帶油的東西特別噁心,走路也沒啥勁,本來瘦弱的我越發瘦了,我就去醫院查了肝功能,果然是乙肝病犯了,肝功能異常,在我們這個小城市也沒這方面的專家,那時候花了很多冤枉錢大概有五千,一點好轉的跡象都沒有,在這裡要告訴大家,一定要去三甲醫院掛專家號,萬萬不要相信老中醫和江湖秘方,都是騙人的。

後來我老公就問了他的一個朋友,也是有乙肝的,問他在哪裡治療的,他說在省城的三甲醫院掛的專家號。然後我老公就開車帶我去了省城,很感謝我的老公,這麼多年風雨無阻的帶我去看病。教授看了我的檢查結果,要我打幹擾素,結果不到一個月我突然發現自己懷孕了,說多了都是淚,因為這個我的孩子沒了,醫生說不能要,因為打了干擾素,看武漢的時候其實我已經懷孕了,只是我自己不知道而已因為還沒到一個月。

干擾素的副作用很大,掉頭髮但是不會禿頂,嘔吐,頭痛,有一次半夜痛的哭著喊媽,老公又帶我上醫院,醫生又給我檢查,又沒啥事,其實都是干擾素的副作用。還好我都熬過來了,干擾素的效果很好,雖然我打的是國產的,國外的效果很好,但是比較貴。打了一年干擾素,我的病毒量正常了,大三陽變成了小二陽,然後我跟醫生說我想要小孩,醫生說停干擾素半年後就可以要了,2014年10月,我懷孕了,當然不能停藥,醫生給我吃的替比,這種藥吃了對孕婦沒有任何影響。期間跟家裡人沒有區分碗筷,任然一起吃飯,老公沒有乙肝抗體,我的醫生告訴他說,放心,你不會傳染的。其實乙肝的傳播方式只有兩種,一種是母嬰,一種是血液傳播。

2015年7月我的寶寶出生,出生後馬上打了乙肝免疫球蛋白,16年給了查了乙肝抗體,他沒有被傳染乙肝,而且有了乙肝抗體,真的很開心。


蘆葦微微555


筷子會不會傳播乙肝病毒?乙肝傳播的方式主要是體液傳播,所以要知道乙肝在餐桌上,在筷子上會否傳播,就要知道筷子上是否有體液,是否有乙肝病毒。做一個這樣的假設,與乙肝攜帶者共同進餐,恰巧他體內病毒量很高,他口腔粘膜剛好有破損,乙肝病毒留在了餐具上,這個餐具沒消毒恰巧被另一個人用了,而這個人很不幸口腔又有傷口,那麼這個人再沒有抗體的話,理論上有可能傳染上乙肝。

那麼這種情況在生活中會發生嗎?可以說幾率微乎其微,所以餐館吃飯,包括共用筷子幾乎是不可能染上乙肝的,首先就是因為要有各種小概率事件疊加,在同時發生的概率已經很小,可以忽略不計。而且要感染乙肝,進入體內的病毒量必須達到一定的數量才可能。如果是注射過乙肝疫苗的人,這種情況更是不可能染上乙肝的。

再有一點就是絕大多數成年人,在感染乙肝後,由於機體的免疫功能比較健全,可以將乙肝病毒完全清除,並獲得抗體,流行病學調查,只有5%的成年人感染乙肝會發展為慢性肝炎。事實上國內大部分乙肝的感染約佔85%都是從小感染(母嬰傳播)。目前隨著乙肝疫苗的普及和母嬰傳播阻斷的實施,這種感染已經越來越少了。

那麼筷子能帶來哪些病呢?

1.幽門螺桿菌。其感染途徑主要是口口和糞口傳播,且具有家庭聚集性的特點,可以通過筷子傳播。是導致慢性胃炎,胃潰瘍的罪魁禍首。

2.甲肝、戊肝。傳播途徑主要為糞口傳播,因此如果與患者共用杯子、碗筷等,病毒有可能通過唾液等傳染健康人。 

3.手足口病。也可能通過消化道傳播。家裡如果有手足口病的患兒,家長應注重飲食及個人衛生,在幼兒園時應專碗專用,防止兒童間相互傳染。  

4.傷寒病。也以“病從口入”的方式傳播。有些病情痊癒的患者,因體內病毒未排清,仍具有傳染性。傷寒病患者的生活用品應與家人分開使用。

5.肝癌。這個主要是由於清洗方法不當、使用時間過長,都會讓入口的筷子,成為嘴邊最大的危害,甚至會滋生一級致癌物——黃麴黴素。



肝博士楊明博大夫


可以引起病毒性肝炎的致病因子有甲、乙、丙、丁、戊五型肝炎病毒,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最常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乙肝。全世界HBsAg攜帶者約3.5億,我國1億左右。我們熟知的四大天王之一劉德華就是乙肝病毒攜帶者,由於乙肝病毒的主要傳染源就是人,急慢性乙肝患者,還有乙肝病毒的攜帶者,所以大家比較關心怎麼可以不被傳染,就像問題中提到的一樣,會不會通過筷子,也就是與乙肝病人一同進餐傳染,下面我就跟大家聊聊乙肝到底通過哪些渠道傳染。



首先是母嬰傳播。我國乙肝病毒攜帶者中30%都是由母嬰傳播的,具體的傳播渠道包括宮內感染、圍生期傳播或分娩過程傳播和分娩後傳播,其中圍生期傳播或分娩過程傳播是母嬰的主要傳播方式。所以攜帶乙肝病毒的母親要定期進行乙肝病毒檢測,新生兒出生要立刻注射HBIG(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其次是血液傳播。輸血及血製品、注射、手術、針刺、共用剃刀和牙刷、血液透析、器官移植等都可以傳播,而且血液中的HBV含量很高,微量的汙染血進入人體就可以造成感染。唾液、汗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等體液也已被證實含有HBV,所以密切的生活接觸、性接觸也是HBV感染的可能途徑,不是確切途徑。



但與乙肝患者擁抱、握手、同住一室、共同進餐、共坐同一馬桶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一半不會傳播。經常共用一雙筷子是不提倡的,萬一有一方出現口腔潰瘍、粘膜潰爛,就給乙肝病毒的傳播創造機會,尊重彼此的生活方式還是要分餐更科學,與情感無關。

(作者:王芳,主管護師、國家一級公共營養師、國家健康管理師、好食營養工作室創始人、王興國特訓班5期學員)


營養百事通


右上角點擊關注我,讓我為你帶來更多的健康知識。

出門在外總免不了要跟他人一起聚餐吃飯,但誰也不會把自己有病寫在臉上,也不是次次都有公碗公筷可以使用。那麼經常這樣吃吃喝喝,究竟會不會有感染乙肝的風險的?

有的人會說乙肝的三大傳播途徑:血液傳播、性接觸傳播、母嬰傳播,這當中根本就沒有談及唾液也可以傳播(接吻、哺乳、共用餐具、咀嚼餵養等屬於密切接觸)。首先乙肝病毒可以存在於我們人體哪些體液中呢?含量最多的肯定是血液;其次可以是羊水、身體內各種積液;再次有精液、淚液、陰道分泌物、唾液等。

在與未知乙肝患者接觸當中,我們都不可避免的跟上述體液有過接觸。那麼要是在這些接觸者當中全都發展為乙肝感染者,那將會是一個多麼恐怖的數字。但事實是,根本就不會有這麼多人被感染。這是為什麼呢?最主要的現在乙肝疫苗的免費普及,幾乎大多數人都有乙肝抗體,有了抗體當然就有了保護力。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自身的免疫力非常強,進入身體內的少量病毒,被我們強大的免疫系統給清除掉了。於是在不知不覺間也度過了一場危機,這就是為什麼免疫功能強大的人群,生病的概率都是很低的。

最後一種情況也是最悲慘的,自己口腔有潰瘍或有損傷出血的地方,正巧這時候又接觸到了具有強傳染性乙肝患者用過且帶有其唾液的筷子,而自身的免疫力又下降的時候。就算是極少量的高傳染性乙肝病毒,都足以讓你感染。一旦病毒在體內大量複製,很快就可以發展成為大三陽或小三陽。當然這事出現的概率還是很低的。

所以通過筷子傳染乙肝雖然說概率很低很低但還是有可能性的。集體飲食生活用公碗公筷,及時接種乙肝疫苗是保護我們不被乙肝感染的最有效方式。


健康易加醫


乙肝主要是通過 血液 精液陰道分泌物在被傳染人皮膚或者黏膜有創面的情況下傳染.當然性生活有可能傳染.另外母嬰或父嬰傳染可能啊.預防的最好辦法就是注射乙肝疫苗.在產生抗體以前最好帶上避孕套.接吻一般不會被傳染.但是如果雙方有口腔潰瘍,接吻或進餐,共用洗漱用具就有可能傳染.所以家庭成員不要共用牙膏牙刷.日常生活一般是不會傳染的。

當然,如果可以的話,建議還是少在外面吃,畢竟家才能吃到家的味道。如果上班族,建議自己帶一套筷子,方便衛生,關鍵還環保。


半個知己


乙肝一般不會因為共用碗筷而傳播。

而共用筷子主要會傳染的是以下幾種疾病:

(1)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種類,也是最常見的細菌病原體之一。世界有多半人口受到過幽門螺桿菌的感染,而在有些國家幾乎90%的人都感染過這種細菌。

這種細菌感染首先會引起慢性胃炎,並導致胃潰瘍和胃萎縮,嚴重者則發展為胃癌。早在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就已將幽門螺桿菌列為引起胃癌的第1類致癌原。

現在醫學認為,幽門螺桿菌喜在偏酸的環境中生存,它不會通過血液傳染、空氣傳染,但會通過食物和餐具傳播。

如果家中有一人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而且你們共用碗筷,那麼筷子必然會接觸到口腔和唾液,就會增加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風險,大人小孩都不能倖免。

(2)孩子易得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多為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或糞便。6歲以下的小孩子免疫功能低下,更容易因共用碗筷導致病毒交叉感染,所以家長應儘量讓他們餐具專用,不要讓小孩共用碗筷,也不要讓大人和小孩共用碗筷,家長更不能嘴對嘴餵食,一定要做好個人用具的衛生清潔。

(3)感染部分病毒性肝炎。甲肝和戊型肝炎傳播的主要途徑就是口口傳播,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因唾液中含肝炎病毒,正常人體的消化道粘膜往往都有一定的損傷。如正常人和患此類病毒性肝炎的人共用碗筷,就容易讓病毒經由碗筷、杯子等傳染到自己身上。所以,在家庭用餐或者外出聚餐中,最好使用專用餐具,並準備一雙公筷夾菜,避免病毒傳染。

(4)還有可能感染傷寒病。傷寒病也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傳染病,主要也是以口口的方式傳播。多數這類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出現痊癒後仍然攜帶病菌。

造成這種病的傳播主要是就食衛生狀況差,水源、食物受汙染等情況。因此,傷寒病患者的個人生活用品,尤其是會與嘴唇接觸的用品應儘量與家人分開使用。

現在許多家庭都認識不到這個問題,但“分筷制”以及準備“公筷”真的很有必要,希望各位都能引起重視。即便是出去吃,也最好自帶餐具,不想這麼麻煩的話,那吃前也一定要用開水先燙碗筷,不能說絕對沒有細菌,但肯定會減少細菌,並將灰塵洗去。


湖南醫聊特約問答作者: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 腫瘤二科 鄧天好博士

湖南醫聊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種由乙肝病毒引起通過體液接觸而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一種造成肝臟嚴重損害的疾病。

大多數急性乙型肝炎會在大約6個月內好轉。

但有1/20患者會演變為慢性乙型肝炎長期存在。

隨著時間的推移,還可從沒有症狀到出現肝硬化的症狀,並增加患肝癌的風險。

當人們剛患上乙型病毒性肝炎時,僅僅會出現吃不下飯和乏力的症狀,往往會被忽視。

部分人還可能出現皮膚和眼睛變黃,這也是醫生常說的黃疸,這些症狀通常會好轉,但可能需要數週或數月的時間,甚至更長的時間。

部分患者最終演變成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剛開始也可能並沒有症狀,但當發展至肝硬化時,就會出現飽腹感,腹脹,腿部水腫,肺部和腹部積液,當積液逐漸增多,腹脹會越發明顯,還可能出現呼吸困難。

當肝臟功能進一步惡化,血氨這種人體產生毒素也會在肝臟難以分解排出體外,繼而影響到我們的大腦,出現精神症狀、突發意識模糊,甚至昏迷,如不及時治療或可危及生命。

很多患者會問,我是如何感染乙型肝炎的呢?

  • 與被感染者無保護性性交;

  • 與被感染者共用吸毒針頭;

  • 與被感染者共用牙刷、剃鬚刀或其他有可能沾染乙肝病毒的血液的個人物品;

  • 如果您的母親在懷您時患有乙肝,您也可能是從她那獲得了感染。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能正常的生活嗎?

只要避免含有病毒的血液與他人接觸基本都是安全。

  • 所以正常的擁抱和親吻;

  • 共用叉子、勺子和杯子;

  • 在他人身邊打噴嚏和咳嗽;

  • 母乳餵養;

都是安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