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大會選手讀不懂“鋤禾日當午”,暴露了很多人背詩的一大毛病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兩句詩可以說是婦孺皆知。

可是在中國詩詞大會的第二期節目上,卻有選手在這兩句詩上栽了大跟頭。

選手讀不懂“鋤禾日當午”,暴露了很多人背詩的一大毛病。

這兩句詩出自選手姜怡伶的個人追逐賽上,她是就讀於上海戲劇學院戲劇專業的高材生,在第一期的百人團中脫穎而出。

詩詞大會選手讀不懂“鋤禾日當午”,暴露了很多人背詩的一大毛病

當時是她的第三題,屏幕上出現的是一幅《耕織圖》,而她需要從ABC選項中選出了圖片相對應的詩句。

A選項是欲羨農家子,秋新看刈禾;B選項是笑歌聲裡輕雷動,一夜連枷響到明;C選項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單看選項,可能很多人只知道C,選手估計也是如此。

她猶豫了片刻,選擇了她所熟悉的C答案,令人大跌眼鏡。

即使她沒讀過AB詩句,可是圖片呈現的很明顯是農民收割的情景,怎麼都不可能選C。

詩詞大會選手讀不懂“鋤禾日當午”,暴露了很多人背詩的一大毛病

A選項“欲羨農家子,秋新看刈禾”,是出自唐代詩人崔道融的《過農家》,其中的“刈”字很容易讓人聯想起白居易的那首《觀刈麥》,所以就算沒讀過,也應該能判斷出這是收割的場景。

而B選項“笑歌聲裡輕雷動,一夜連枷響到明”,出自南宋范成大的《秋日田園雜興》,寫的是農民打稻的場景。

雖說很多選手站在臺上腦子都會短路,但是她這短路得也太厲害了。

後來蒙曼老師點評的時候,還幫她圓場了,說是城裡的孩子不懂農活。

其實無論她選A還是B都還好,偏偏選擇了婦孺皆知的C。

C選項“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鋤”,出自唐朝詩人李紳的《憫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詩詞大會選手讀不懂“鋤禾日當午”,暴露了很多人背詩的一大毛病

這首詩是我們小學就曾學過的,即使選手不懂農活,但應該也看過課本上的配圖吧,很明顯這兩句說的是播種的過程,怎麼也跟圖片搭不上邊。

選手犯了如此低級的錯誤,只能說這暴露了很多人背詩的一大毛病——囫圇吞棗。

近年來除了詩詞大會,還有很多詩詞節目,例如《中華好詩詞》、《向上吧,詩詞》,這些節目中都少不了背詩。

但是我觀察後發現,很多選手背詩,要麼無視題目,要麼記不住作者。

很多選手還是隻停留在背詩的層面,也因此鬧了很多笑話。

詩詞大會選手讀不懂“鋤禾日當午”,暴露了很多人背詩的一大毛病

李紳的這首《憫農》是他在回故鄉亳州探親訪友時所作。

當時他偶遇了與他同榜的進士李逢吉,作為好友和東道主,李紳引著李逢吉在亳州遊玩了一番。

有一日兩人登上了城東的觀稼臺,眺望遠方,詩興大發。

李逢吉當場作了一首詩,全詩已經失傳,只知後兩句是“何得千里朝野路,累年遷任如登臺”,他希望仕途就像登臺一樣,步步高昇,從這兩句可以看出其野心不小。

而李紳的目光卻被遠處的一個場景吸引住了,他看到了什麼呢?

只見炎炎烈日下,田野裡的農民們正辛勤地勞作著,他們累得滿頭大汗,汗水順著臉頰,一滴滴落到泥土中。

李紳有感而發,於是便寫下了這首詩,表達了對廣大農民的深切同情,意在呼籲人們珍惜糧食。

詩詞大會選手讀不懂“鋤禾日當午”,暴露了很多人背詩的一大毛病

這首詩平白如話,很好理解,唯一有些爭議的是“鋤禾”,到底鋤的是什麼?

有人說是禾苗,也有人說是雜草,當然後世人更傾向於雜草。

詩詞大會播出後,我曾看到一篇文章,說“蒙曼老師解讀錯誤,走下神壇”

其實我又認真看了一遍,當時蒙老師說的是“種莊稼的過程”,並沒有錯,除草就是“種”的環節之一。

一首小學生都會背的詩,卻難倒了詩詞大會高材生,實在令人大跌眼鏡。

詩詞大會選手讀不懂“鋤禾日當午”,暴露了很多人背詩的一大毛病

曾多次聽人說“詩詞大會”就是“背詩大會”,但是從這幾期的節目來看,光背詩顯然是不夠的。

其實,無論我們是真心喜歡詩詞,還是為了其他原因讀詩背詩,都需要深入瞭解詩歌的背景和含義,如此方能真正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