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2020年就上一年級了,需要提前做什麼準備?

小洛寶媽


從幼兒園到小學,他許多不同,首先是生活、活動要完全自理,不能再依靠。小學開始要學習文化課了,沒有更多的時間照顧孩子們的活動,應該讓孩子學生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家長要準各兒免疫接種長十卡,學校要收存。孩子也要學會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管住自己好好聽講,按老師要求會學習。


心靈美導師


我女兒是18年9月份上的小學,結合我的經驗,總結幾點:首先,要提前告訴孩子小學生活的模式跟幼兒園的區別,小學的節奏比較快,課間休息時間短,孩子小又多,所以很多學校為防止出現安全隱患課間都不允許一年級的新生出去玩兒,這樣就導致很多孩子不願意上學,覺得沒有幼兒園自由,出現剛入托時候一樣的逆反心理,所以家長要提前溝通;然後,就是還要跟孩子強調上課的紀律問題,很多幼兒園都比較開放,課上也比較自由,以至於到了小學一時改不過來,出現上課隨意走動,隨意插話,隨意跟同學聊天兒等~最後,就是提前鼓勵孩子有事兒要大膽的跟老師說,不要害怕;剩下的學習問題,每個孩子都很聰明,幼兒園也會提前學習,只要進了小學,不溜號兒,都能跟得上,畢竟才一年級,家長們不必焦慮~以上是我個人經驗,供各位家長參考


大明湖畔的劉玉芬兒


我們是19年9月份上一年級的,所以我結合自己的經歷分享一下:1、首先會在距離上小學半年的時間點,會告訴他什麼時候幼兒園畢業,為什麼會畢業?幼兒園也會在快畢業的時候舉辦畢業典禮,老師也會跟孩子們傳遞幼兒園畢業後要去另一所學校,認識新的小朋友、新的老師之類的話,所以在這期間他會聽到很多畢業,上小學等等的話。孩子自己內心會慢慢接受這個變化;2、作為家長,我感覺要多描繪小學的美好。比方說:操場更大了,隨便踢足球;有獨立的籃球場,可以打籃球;有更豐富的活動,音樂、畫畫等等,就是儘可能描述的好玩,這樣孩子不會排斥;不建議說:上學了就要努力學習之類的話,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懂。會產生排斥或者壓力吧!他們的心思還是:幼兒園最好,其他的都不好;3、因為我家距離學校很近,所以平時經過的時候,我們都會在柵欄外呆一會,看看校園的樣子……聊一聊如果在這上學的樣子……

總之,我們是這麼做的,也很順利!孩子沒有排斥過,但是總是帶著問題回家。“媽媽,上小學沒那麼好玩啊,上課時間很長,中午不能睡覺,還要打掃衛生”等等等等,你能感覺到這些問題有時候是他發牢騷,但是即使給他的答案不滿意,他自己也會消化。


發光的傳遞者


1-可以給孩子確認要上的學校,一般都是2月底截止,若果是沒有學區房的話。

2-現在寶寶就可以學練字了。剛開始我家的也沒有學,一到小學,很多人字寫的很好,我們家長為此累壞了。老師很少教你怎麼練字的都是家長的活。所以你現在可以給他報個班練練,此其他的班略重要些。

3-就是給孩子一個獨立的學習空間,如果沒有,可以準備了,讓他慢慢養成獨立學習和睡覺的習慣。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感悟,特別第二點。希望有幫助。


布魯斯的日誌


在2020年新學期一年級開學時,我們作為孩子的父母,首先要把孩子的書包給學習用的文具盒,準備好……迎接開學的到來。我們都知道孩子在幼兒園跟過度到一年級是兩個階段,因為一年級是孩子正是識數字和學拼音讀漢字時候,我說的是以前幼兒園的時候,當然現在的幼兒園已經都學開數字跟拼音了都已經超前了但越是這樣,我們越不能放鬆,要時刻叮囑孩子跟該子說:到學校一定要聽老師的話,跟其他小朋友要好好相處不要違反學校的紀律上課要注意聽講等等,一些囑託的話語,我想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上一年級的時候就應該好好學習,把基礎打好,這樣學習成績才能慢慢的跟上去,誰也不想自己孩子把成績落下來可憐天下父母心嘛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能考一所好的大學,然後找一個好的工作,確實,現在進入到中國正在高速發展的環境下。沒有文化知識是不行的,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國家棟梁之才,我們時刻要記住這樣一句話,少年強則中國強希望我們的國家以後會越來越昌盛越來越發達。強!強!強![加油]


曉明的天天生活記錄


2019入學已塵埃落定,2020入學即將拉開帷幕。明年的事,明年再準備就行?NO!

往往會有家長覺得九年義務教育,入學是水到渠成的事,並不在意。可當招生信息真正公佈的時候,才發現很多材料已經沒有辦法準備了,最終影響到孩子入學。

孩子明年就要上小學了,過渡期家長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呢?(材料、習慣養成等)

一、材料方面的準備

邁入小學是今天孩子的必經之路,考驗不在兒童,他們終歸會以自己的方式度過這一時期。

考驗在父母,適時地理解並支持到我們的孩子,是我們作為父母要交給自己的一份答卷。

學區內入學

準備材料:

1.戶口簿原件及複印件;

2.房產證原件及複印件;

3.監護人身份證原件及複印件;

4.適齡兒童出生證原件及複印件和接種證原件。

學區查詢方式:

方式一:學校公示欄

方式二:電話諮詢各學校

學區入學,報名前期或者後期會有家訪,一般家訪會在早上上班前或者晚上下班後老師來家裡家訪,主要看一看房產證,戶口本等證件。

可能也會問孩子一些簡單的問題,一般家訪都是比較簡單的,家長們做好準備即可。

外來務工入學

準備材料:

(1)戶籍證明:戶口簿、父母身份證。

(2)暫住證:父(母)雙方持有居(暫)住證且滿一年(截止到8月31日)。居(暫)住證是在即將入學的小學所在的區才可以。

(3)租房或購房證明:截至入學年的8月31日,適齡兒童父母在即將入學學校所在區的房產證或租房合同(滿一年)。

購房或者租房在其他區縣的,不在該區招生範圍。

(4)務工證明:截至入學年的8月31日,父(母)合法用工合同和單位繳納“五險”的繳費單據(或個人繳納的社保繳費單據)滿一年;或父(母)營業執照正副本滿一年。

或者出租車司機、貨車司機相關務工證件。

(5)其他證明:適齡兒童的出生證、預防接種查驗合格證明或者補種證明。

▼以下是2018年各區需提前一年準備的資料

其中天橋區、歷下區等有家長網上志願填報學校的環節,最終的錄取結合學校的學位數量及家庭積分分數分配學校。

以上材料直接決定賦分高低,決定孩子能否上學,家長們務必務必準備好以上材料

民辦小學入學所需材料

準備材料:

(1)兒童出生證明和預防接種查驗證明;

(2)幼兒園畢業證或所上幼兒園學習證明;

(3)家庭戶口本,兒童父母結婚證;

部分學校會有一些其他要求,具體看各個學校招生政策。

另外,民辦小學招生時間一般都比較早。如果有意向上民辦小學,家長要開始關注各個學校的情況。

關於濟南幼升一考試情況來說,一般來講,小學報名成功之後,學校會組織安排一些簡單的考試,主要是以面試的形式進行,對孩子的基本常識和學習能力的一個簡單檢測。

民辦小學幼升一面試

各個學校的考試安排不同,彙總一些重點小學考試情況,具體內容如下

1.個人簡介方面

讓孩子做一下簡單的自我介紹,如孩子姓名、年齡、愛好等情況簡單瞭解;

2.家庭方面

老師會問孩子的父母姓名、其他家庭成員姓名,或者問某某某是誰等家庭成員方面的問題,還有會諮詢家庭住址等內容;

3.基本常識方面

問孩子家附近的某某路在哪裡,從學校到家一般怎麼走等;

4.學習方面

會讓孩子簡單識別一下顏色的卡片,簡單的聽力測試,數學方面會數數1-100內的數字,10以內加減法,如果是雙語的學校可能會測試一下孩子26個字母認讀,數字1-10認讀等英語的基本知識。


遇見旗袍4268813


如何讓小孩子能夠快速的適應小學的節奏?這是很多家長都很擔心的事情。的確從幼兒園到小學,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階段,作為家長,需要從心態、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性格、社會交往的方面,幫助孩子,快速良性的,融入小學的學習生活情境裡面去。

我們家小孩在去讀一年級的時候,剛剛開始很不情願的進入學校,水土不服,差不多適應了一個月,才逐漸的適應下來。相信相當一部分家長也會碰到這種情況。

我覺得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讓小孩子去讀一下優秀的幼小銜接班,系統地做好從幼兒園過渡到一年級的準備。

有些好的幼小銜接機構能夠幫助小孩子至少做好這幾個方面的準備。而這些可能家長還很難做到。

第一就是健康和身體素質的新準備。小學的學習和生活節奏比幼兒園要快多了,很多忽視身體鍛鍊的家庭,在小孩子讀一年級之後,因為難以適應導致接連生病。。

第二就是心理適應能力的準備。比如說,學習的主動性,生活的自理能力,和其他小孩子的人際關係,和老師的關係處理。有一些小孩子會因為人際問題而困惑,或者因為小學老師不再像幼兒園老師那樣和自己親密接觸,就以為老師不喜歡自己,而不願意學習這個老師的課程。

第三就是逐漸完成從興趣教學向動機教學的過渡。這個階段如果能夠引導小孩產生探索和思考的興趣,學會自己提出問題和尋找答案,是可以培養他讀小學之後旺盛的求知慾、上進心和學習興趣的。

第四就是提前準備好閱讀能力,比如如何進行文字拼讀,如何使用符號,等等。因為到了小學,小孩子會面對許多學習術語和比較抽象概括的指令,有可能會產生不適應。

第五就是提前學會尊重規則。要讓小孩子知道尊重規則,會給自己帶來什麼好處,而破壞規則,會給別人帶來什麼傷害?從而懂得去控制自己的情緒行為。

其他的還有如何完成任務?具備時間觀念,具備一定的書寫能力,等等。

我覺得,家長不管送不送小孩幼小銜接,如果能做到上面的大多數。我相信您的小孩一定能夠很好的過渡到小學的學習狀態,祝你小孩在學習成長的路途上越來越順。





鄔太狼新家庭教育


孩子升入小學一年級,就意味著要開始長達十幾二十年的全天的、規範的學習生涯了。

在這段生涯裡,我們的孩子將從兒童到少年,從少年到青年。

人生中最曼妙的年華都將在這段學習的生涯中度過,許多美好的事情也將在這些歲月中發生。

孩子成為一年級的小學生,爸爸媽媽是需要先有所準備的。

這個準備,不是給買個新書包、準備好鉛筆盒這麼簡單,也沒有買個學區房居家遷徙、準備“陪太子攻書”這麼複雜。這個準備是爸爸媽媽發自內心地認同並且接納:我將是一個小學生的家長了。

爸爸媽媽,準備開啟“小學生家長”模式

1

請務必準時接送

小學的上學時間,是從上午的8點前,到下午的3點前後。

和提供全日三餐加點心的幼兒園不同的是,大部分的小學只提供午餐,這就意味著孩子的早餐和晚餐都需要在家裡吃。

準備早餐的辛勞和規劃晚餐的煩瑣,都是沒有經歷過的父母不能夠體會的。如果還有老人可以幫忙分擔一些,那就是個幸福,要珍惜。

早上送孩子,對大多數家長來說,提早一些出門上班,順便送過去就好;但是相對於通常晚飯後 5 點多才接的幼兒園,3 點左右就需要接的小學,是需要我們提前做出安排的。

如果爸爸媽媽都全職工作,身邊也沒有老人能夠幫忙接送,就會很撓頭。

一年級小學生的父母,一定要提前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時間節奏做出新的安排,力求“準時接送”。

千萬不能覺得,孩子晚到幾分鐘沒啥要緊,晚接一會兒也不影響啥。我為什麼要強調這兩個“準時”非常重要呢?

因為上學的時候遲到,在全班同學和老師的注目下進教室,孩子心裡必然會不自在;有時候,還需要向老師解釋自己晚到的原因——孩子並不知道自己對這個“遲到”到底該做什麼樣的解釋、負多少的責任,往往就會訥訥不知所言,或心懷愧疚。

這時候,正常的課堂學習往往已經開始,孩子不瞭解前面老師講解了什麼、佈置安排了什麼……等他坐下來,又要慢慢花時間來進入課堂的氛圍、跟上大家的進度,結果,這一天孩子都會過得很被動,好像總在追趕大家的進度。

所以,在一年級準時接送,對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認同感是很有幫助的。


2

請務必安排好孩子的課後生活

很多學校開設有課後管理班,或者興趣班,在放學後再合班統一管理孩子一段時間。

在一年級,孩子的家庭作業量會很少,甚至沒有書面的作業;但是,我們每天仍然需要留出最少 30 分鐘的時間,來關注孩子當天的學習和校園生活,幫助他們在逐步融入校園生活的同時,在學習上溫故知新、總結方法、循序漸進。

所以,放學接孩子、安排孩子放學後的學習生活,我們需要預先做一些計劃。


3

請務必讓孩子按時睡覺

一年級的孩子剛剛進入一種新的生活形態,興奮、緊張、好奇……多種情緒叢生;他們尤其需要按時作息,晚間的休息時間要在9點以前。

這樣才能夠保證第二天上學的充沛精力和良好狀態。如果引導得當,孩子不反感的話,把一些需要背誦的英語或者詩詞在臨睡前過一遍,會記得更牢。

大家可以算一下:晚上9 點入睡,第二天早上 7 點起床,剛剛睡夠10個小時。這是小學生需要保障的睡眠時間。不可以存著“就晚一小會兒”、“反正孩子以前也睡得晚”、“這個點,反正也睡不著吧”的想法,和孩子一起拖延時間。

無論孩子之前的睡眠習慣是怎樣的,他都要從現在開始,每天的8點前到學校開始學習。

只有按時休息,才能夠保證第二天的充沛精力和良好狀態。堅持好的生活習慣,就從進入小學的第一天開始,培養的話,應當更早。

一年級的學習任務,父母撒手不管是不行的;

一年級孩子的學習,是需要家長的參與的。

幼小的孩子剛剛暫別了任情任性、恣意玩耍的幼年,乍進入嚴肅規範的小學校園,開始端正的學習,不適應是必然的。

這時候,需要老師家長的幫助,這是他們的年齡特點決定的,也是他們進入人生新階段所迫切需要的。

一年級核心的學習任務根本就不是課本上那些知識,那是什麼呢——

是學習如何當一個學生;是瞭解並且全然接納自己作為小學生的身份;是能夠主動融入學習生活,最好還能夠樂在其中;是開始培養終生學習的習慣。


關於這樣一個任務,我們有多大把握呢?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爸爸和媽媽,誰來管孩子學習比較好?

現在的年輕父母,大多是兩個人都在全職上班。在開學伊始的時候,通常會默認:父母中誰的工作時間更靈活一些,誰在工作之餘的精力更多一些,就由誰來主要管理孩子的學習。

有可利用的時間和精力固然很重要,不過,在我這麼多年接觸了很多不同性格、不同溝通方式的家長以後,我認為這件事最好的選擇標準是:誰更願意管孩子。

讓更有意願來管理孩子的那一方來管理,因為有意願,他會更容易找到管理方法、會花更多時間觀察孩子、有更多耐心和孩子溝通、幫助孩子總結規律技巧。

如果不巧的是,更願意做這件事的一方工作比較忙碌、沒有時間每天監督和溝通,那麼雙方可以在充分討論後,協商好,好好分工。


上小學,也需要儀式感

幫助孩子走進小學生活,“儀式感”是一個好幫手。

1

關於名字的儀式感

從孩子準備上小學開始,我們可以有意識地用孩子的大名來稱呼孩子。在孩子 6 歲生日這一天,在孩子的生日蛋糕上,賀卡上寫上孩子的大名;在慶祝的同時,正式告訴孩子:以後,爸爸媽媽只會在家裡叫你的小名,在家庭之外的任何場合,任何人面前都將稱呼你的大名。

你即將成為一名小學生,你會擁有學籍卡、學生證——也就是說,你除了作為自然人擁有出生證、身份證之外,將會擁有你的第一個社會身份,你是張俊豪、你是杜景怡、你是李明澈……那麼,你和那些還在被媽媽爸爸叫作“寶寶、妮妮、玲玲、鼕鼕……”的小弟弟小妹妹們大不一樣了。

這是對你的尊重,更是認可和期許。孩子,從名字上你就是獨立的,你將是一個獨立的人。

2

關於入學照的儀式感

現在,拍照已經成為生活中很普通的行為。無論大人孩子,都可以隨時隨地地拿起手機,給別人、給自己拍幾張,拍得漂亮的話,發朋友圈曬一曬也是舉手之勞的事情。

但是,即便是在拍照已經平常得如同每天吃飯睡覺的時代,我還是想提倡年輕的父母們在孩子入學前的那個 8 月底,找個時間,帶著孩子到照相館去照一張標準的入學照片。

最好選擇傳統的老字號照相館,也就是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人們照全家福的地方,那樣的照相館自帶一種莊嚴端正的氛圍,既不同於當下時髦活潑的影樓,也不同於日常父母用手機單反記錄的生活瞬間。

如果校服已經發下來,就讓孩子穿著校服,拍一張正正經經的照片,留下自己作為小學生的第一個形象,也可以備用於入學後的各種證件照片。

這樣的照片,會讓孩子最直接地感受到即將開始的小學生活是多麼地不同於以往,從而在心裡就先莊嚴以待起來。

3

讓孩子參與入學登記報名的每一個環節

父母要從自己開始,意識到:我是一年級新生的家長了。比起知識的準備,孩子更需要我們從心理上幫助他進入到小學。

比如,提前帶著孩子上小學門口看看。如果開學的時候他才第一次來,他可能會抗拒學校。陌生的環境與不熟悉的老師都會增加他對學校的恐懼,甚至不願進校門……尤其內向的孩子,更需要早一點來熟悉熟悉。

從報名登記開始,就帶著孩子一起去學校,讓孩子更直觀地看到他將要開始的新生活。

讓孩子看一看,這是你將要讀書的校園,哪裡是教室,哪裡是圖書館,哪裡是操場,哪裡是體育館,哪裡有洗手間,哪裡有飲水間……環境熟悉了,孩子心裡就不慌了。

現在的小學一年級通常會在開學前安排班級參觀,這個參觀一定要參加。在這個機會里,認識老師和同學,孩子的心就踏實下來一大半了。

4

讓孩子參與準備學習生活用具的全過程

在購買書包、文具,準備校服和在學校使用的水壺餐具的過程中,讓孩子全程參與,並充分聽聽孩子自己的意見,會讓孩子直接產生“小學學習大不同”“我的學習我負責”的直觀感受。

這是因為小學的用具和幼兒園很不一樣。

一年級小學生的學習用品清單,請參考下表:

1. 書包,需要考慮其良好的負重性能和使用時的舒適性;

2. 鉛筆盒,需要樸素實用、容量大、拿取方便;

3. 每天削好 6 支以上的鉛筆備用;

4. 一把大的削筆刀放在家裡,削多量的鉛筆,一把小的鉛筆刀,

放在文具盒中備用;

5. 白橡皮;

6. 三個大號的文件袋,選擇不同的顏色,方便分類語文、數學、外語的相關學習資料。

一年級小學生的服裝和生活用品清單,請參考下表:

1. 春秋季節校服一套;

2. 夏季校服一套;

3. 冬季校服兩套;

4. 校禮服,根據需要購買;

5. 不同季節的運動鞋;

6. 保溫水壺和夏季水壺各一個;

7. 餐具根據學校的要求準備。

小學生在校內的服裝以運動服為主,絕大部分學校的校服也都設計成運動服的樣式,這是由孩子們活潑愛動的天性和我們體育課的重要性決定的。

同理,孩子們在學校裡主要穿的鞋也是運動鞋,這樣才能在運動中最大限度地助力和保護孩子。裝飾性比較強的服裝,可以在校外合適的場合穿著,讓孩子體驗服裝的多樣性和場合感。

只有通過這一系列細緻的準備工作,孩子才會一點一滴地體會到成為一名小學生是一件多麼莊重嚴肅的事情;而在選購過程中,讓孩子充分參與各種用品的選購,也會讓孩子對即將到來的學習生活產生主人翁意識;孩子們也就自然而然地從心裡重視起來,準備起來。


最後,我還想說的是,幼升小的準備,最重要的是爸爸媽媽在心裡認同:

我即將成為一名小學生的媽媽 / 爸爸,我清楚我們的生活,我們與孩子相處和溝通的方式,我們對孩子的關注點都將完全不同於以往,我將為之準備,並且努力嘗試。

對於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在心裡瞭解到:

我將開始一段新的生活,它不同於既往,我將承擔新的任務,它需要我付出努力但它可能會很有意思,我好好準備,並且希望它還不錯。


當然,沒有人能夠百分百準備好,我們現在就開始準備吧!


叨叨幼稚園


1、雙肩揹包:書包的選用應輕便、合適,以能裝上書為宜,不要太大、太重。不要帶拉桿書包。學校課桌抽屜較小,書包太大裝不進去,有的小學生只好放在地上,既不方便也不衛生。此外,書包裡的兜不宜太多,書本用品放得太散,小學生往往因找不到東西而手忙腳亂。

2、文具盒:文具盒的功能不要太多,簡單為好,以免分散孩子上課的注意力。文具盒裡每天至少有五支削好的鉛筆、尺子、2塊橡皮。

3、鉛筆:普通木頭鉛筆,削一頭即可,不要兩頭都削。鉛筆末端貼上名籤。此習慣對孩子非常重要,請家長高度重視。因為有時一天課上下來就能撿到許多鉛筆,又無人認領,非常可惜。

4、橡皮:買繪圖用的較軟的一種,孩子能擦得乾淨,不要用玩具橡皮或特別大的橡皮,有條件的可以在橡皮上打個洞,繫上繩子,綁在鉛筆盒上,避免橡皮丟失。

5、轉筆刀:削筆最好用轉筆刀,不要用小刀,避免劃傷。家長要教會孩子正確使用轉筆刀,鉛筆應該在前一天晚上削好。這樣上課寫作業孩子才會時間充足。轉筆刀不要帶到學校來,會增加書包重量,更容易分散學生課堂上的注意力


根知柏態


如果你家大寶開學後上一年級了,而你又不知道應該準備些什麼,應該怎麼辦呢?這段時間趁著孩子放暑假可以好好準備一下。

方法/步驟

1/6 分步閱讀

戶口本和父母身份證。上一年級的孩子涉及到入學籍,要填寫多項信息,非常繁瑣,寶爸媽們首先要做好心理準備,把戶口本和身份證準備好,不要丟失。

2/6

接種疫苗本。接種疫苗本是孩子入學和入托所必備的,以前有忘記打的疫苗是需要補上的,家長可以根據當地疾控中心的短信提醒接種疫苗。

3/6

給孩子買幾身新衣服。孩子馬上上一年級,到一個新環境中,接觸到很多新同學,給孩子買幾身新衣服,讓大寶高興地投入到新環境之中。

4/6

新書包。書包是要精心給孩子準備的,可以帶孩子去商場去選購書包,可以根據孩子喜歡的動畫形象給孩子買書包。

5/6

各種學習用品。學習用品自然不可少,削筆器,鉛筆,橡皮,文具盒,尺子等,可以讓孩子自己去選。

6/6

一雙運動鞋。除了給孩子準備涼鞋休閒鞋之外,運動鞋也要準備一雙,上體育課時穿會很方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