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靠“撒謊”哄孩子?孫儷這方法讓孩子秒平息,網友:今天就用

Hello大家好,我是孫小弟老師。

不管你有沒有小孩,相信都遇到過小孩因為自己心愛的東西丟了、壞了而傷心欲絕、大哭大鬧、你卻不知道該如何妥善處理的情況。

你還靠“撒謊”哄孩子?孫儷這方法讓孩子秒平息,網友:今天就用

今天,孫小弟老師就給大家提供一個真實案例和一些鄧超孫儷夫婦都在用的有效解決方案給大家。

希望你能有所收穫或啟發。


01


網友@清風靛綺,她有個大兒子叫倫倫,目前5歲,馬上就要從幼兒園升小學了。


倫倫有個特點——他很難承受東西“丟失”、“不見”、“壞掉”之類的情況,從小都這樣。


比如,有回倫倫的班級組織郊外野餐,倫倫就和其他小朋友脫掉鞋子一起在野餐墊子上開心地吃著東西,結果吃完過後倫倫的鞋子就不見了!


倫倫非常傷心地哭了起來,在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幫忙的情況下依然沒找到。那天回家@清風靛綺就跟倫倫說:“鞋子肯定是跑去哪個小朋友家做客去啦,它跟著我們搬家到了新家,鞋子想認識一下新小區的小朋友們。”


這般回覆,倫倫才暫時接受,不傷心了。


但好景不長,稍微有小朋友或者誰提到這件事,倫倫又會大哭起來,@清風靛綺就說:“寶貝,鞋子只是別的小朋友家做客去啦,你要相信它回回來的。”

你還靠“撒謊”哄孩子?孫儷這方法讓孩子秒平息,網友:今天就用

倫倫眼裡流露出開心的光芒:“媽媽,只要我相信它會回來,它就一定會回來?這是真的嗎?““真的!寶貝。”然後倫倫才會安心入睡。


可一直這樣不是個辦法,總有什麼狀況使得這個謊圓不回來。


這時對於這樣的情況,就很難去平衡夢幻和理性,也不知道如何保護好孩子童真的前提下讓孩子瞭解自然世界的客觀現實。

02


我們可以看出,倫倫是非常心細而敏感的,網友@清風靛綺作為倫倫的媽媽,也非常非常心疼他,給他營造了美好而夢幻的生活環境,讓他的內心擁有童話和詩意,這些都是難能可貴的。


但是,從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網友@清風靛綺還需要改進一些教育倫倫的地方。


比如,他們好像不能忍受孩子因為某樣東西丟失或者破損而感到傷心?每次都盡力安慰孩子,然後悄悄買一個新的,裝做就是原來的那樣東西,讓孩子有一種錯覺,就是東西不會丟(自動回來了嗎!)或者破了也會變完整(確實魔法一樣變成新的了!),只要孩子哭得夠傷心。

你還靠“撒謊”哄孩子?孫儷這方法讓孩子秒平息,網友:今天就用

當孩子因為某種原因而表達傷痛時,我們第一時間要做的事情,就是傾聽他,而不是急著安慰他——


傾聽讓他感覺被理解被看見被接納,讓他可以梳理自己的感受,並且自動從情緒裡走出來。


安慰則是在“堵住”他的情緒,他的感受被忽略,久之這些情緒積壓越來越多,每一次的爆發也越來越嚴重。


其實我們可以想見一下,即便我們自己心愛的東西失而復得,也不會立刻就歡天喜地沒有情緒了。在發現“丟了”或者“壞了”的那一刻,我們內心會有很強烈的痛苦,也會想表達出來,希冀得到理解。


即便被完美無缺地補償到,最初的那種痛苦依然會跟隨我們,而不會立刻煙消雲散;甚至今後遇到同樣的情況,前邊的痛苦會翻上來,我們會格外擔憂、害怕“丟失”與“損壞” 。如果是親人走失,重逢的那一刻,很多人都會抱住大哭,而不是開懷大笑,是不是?


下一次遇到類似的情況,作為家長可以試著忍住安慰他、平息他、用魔法棒驅除痛苦、變戲法補償他等等的衝動,試著清空自己的內在,好好傾聽他。


03


恰好幾天前,我的同事在北美家長群裡,就一個孩子玩具摔壞的實際案例,做了一次傾聽的展示,這也是知名演員孫儷特別推崇的方法。

你還靠“撒謊”哄孩子?孫儷這方法讓孩子秒平息,網友:今天就用

下邊轉發一部分對話(我代入媽媽),供大家參考:

孩子:(大哭)我要我的羅旋轉!

媽媽:哦,羅旋轉掉地上了,好心疼哦!

孩子:玩兒不了啦(哭泣)!

媽媽:摔壞了,真的太心疼了!

孩子:就是,原來還是新的(生氣)。

媽媽:是啊,新的玩具,我看到你非常心愛的,一下子摔壞了,太可惜了。

孩子:再也不漂亮了,我要我原來那個新的。

媽媽:恩,原來那個是完美的,現在這個不好了。

孩子:就是,這些劃痕好醜,我再也沒有一個漂亮的羅旋轉了(生氣)。

媽媽:恩。

孩子:上次去買的時候,這款已經是最後一個了(哭泣)。

媽媽:哦,即便想買也買不到了,怪不得你這麼傷心啊。

孩子:就是(抽泣)。

媽媽:(沉默,陪伴)

孩子:我的這款,學校裡的小朋友都沒有(抽泣)。

媽媽:哦,還是最獨特的,真的好寶貴好寶貴。

孩子:是啊,再也找不到這樣的。

媽媽:恩。

孩子:我的零用錢也不夠了,學校下週有書市,我還想留著買書。

媽媽:哦,你本來想用零用錢再買一個的。

你還靠“撒謊”哄孩子?孫儷這方法讓孩子秒平息,網友:今天就用

這場對話比較長,後邊還有哥哥加入,提議給妹妹買一個新的。然後因為哥哥不耐煩妹妹哭鬧,兄妹之間還起了衝突,我這個臨時“媽媽”現場救火,用到“PET父母效能訓練”裡的“第三方調停”技巧。到最後,由於“媽媽”傾聽到位,妹妹的情緒平息下來,開動腦筋想辦法,提出讓爸爸幫助她修理劃痕,整舊如新。


就我轉發的這一部分,你可以看到,“媽媽”步步跟隨孩子,理解、共情、陪伴,沒有急於評價、安撫、提議,孩子的情緒溫度持續下降,說出來更多她為什麼如此傷心:並不僅僅因為心愛的玩具被摔壞,還有“最後一個”、“獨特一款”、“零用錢不夠了”等等理由。

你還靠“撒謊”哄孩子?孫儷這方法讓孩子秒平息,網友:今天就用

很多時候,讓孩子傷心的事情都只是表象誘因,深處可能隱藏著與表象完全無關的“內核”(我們稱之“洋蔥核”)。媽媽的傾聽,營造了一種安全的場域,讓孩子可以放鬆地表達自己,同時也會積極地想辦法解決問題。


下次你可以試著用同樣的方式來幫助孩子。當然這樣簡短的展示無法教會你如何傾聽,你可以參閱《PET父母效能訓練》,學習有效親子溝通。


最後,大家也可以試著回憶一下,你小的時候,是否經歷過與家人的痛苦分離?看護人不辭而別?


如果有,很可能是你無法忍受孩子經歷“喪失”之痛的原因所在。

你還靠“撒謊”哄孩子?孫儷這方法讓孩子秒平息,網友:今天就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