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生氣,2歲多的女兒就會抱著我說媽媽我愛你,是沒有安全感嗎?

Somnus曼陀羅


並不是,這種情況是孩子在充當父母的角色,她很明確知道媽媽生氣了,她認為是自己的責任,並且希望幫助媽媽、讓媽媽開心起來,所以她會做出種種行為來讓媽媽息怒。

但為什麼孩子會用“抱著媽媽說我愛你”的方式來安撫媽媽呢?

孩子不會無緣無故就會這種方式,我想,是不是因為媽媽在教訓完孩子之後,總會抱著孩子和孩子說我愛你呢?又或者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候,媽媽採取了同樣的方式來安撫孩子。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孩子充當父母角色的問題。我們拋開情緒來看,本來這種動作應該是父母對孩子做的,但是現在反過來是孩子安撫家長,這就是一種角色錯亂。

或許你會認為這樣的孩子很懂事很暖心,但在我看來,這樣的孩子過早地承擔起了家庭責任,壓抑了自己的需求和情緒,長期以往並不是一件好事。

在這種情況下,媽媽在暖心之餘,應該明確地告訴孩子,媽媽生氣是媽媽自己的責任,媽媽有自己的方式來宣洩情緒,不需要孩子犧牲自己來安撫媽媽。

這樣把責任釐清,孩子才能走出那份對責任大包大攬的自戀。


淅爸育兒記


年齡小的孩子,對情感的需求非常大,而且對情緒的變化也尤為敏感。

在他闖禍的時候,如果父母的情緒表示憤怒,他會覺得很內疚,如果父母表現為無所謂,他則會“嬉皮笑臉”。

同樣的,我兒子也出現過這情況,有次我和我先生吵架,我在臥室默默流淚,我兒子跑過來,輕輕抱住我,和我聊天。他知道我難過,但是也不說破,就是抱著我,因為他以前哭的時候,我也是這樣抱著他。

還有次我公婆吵架,吵得很兇,他突然抱著公公,說,爺爺奶奶我愛你們。

這是孩子情感的自然表現,他們用最淳樸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愛,只希望自己身邊的人都可以和自己一樣每天開開心心,不要吵架,不要生氣,繼續愛著自己。


檸萌的小普娃


作為一個同樣兩歲多孩子的老母親,感同身受,孩子有時候特別惹人憐愛,有時候會覺得她太懂事了,竟然能說出特別暖心的話語!


我兒子也是兩歲多,最近是我一生氣,要發脾氣,就會用可憐的小眼神望著我說,媽媽,對不起,不要生氣,我瞬間就氣消了,然後蹲下好好跟他講道理!


安全感這個東西,很多成人都會說自己沒有,其實這個東西也很虛幻,還分時候,分情況,分環境的!對於一個幼兒來說,身體各方面都沒發育成熟,但因為現在環境各方面的影響,孩子會比我們小時候要早熟!


記得第一次聽到,我兒子對我說對不起,媽媽的時候,我特別詫異,緊緊抱住了他,說他沒有對不起我,說我愛你,寶貝!孩子稚嫩的言語,有時候卻比大人還知道分寸,並不是刻意為之,恰恰是自然而發,這就是童真的珍貴,母子連心的表現!


兩三歲,是很可愛的年紀,雖然有時候調皮搗蛋,但更多的是欣慰不已,看到孩子天真的笑臉,媽媽的喊著,說著我愛你,或者對不起這樣的話語,心中只有感動!


孩子是可以治癒我們的,很多時候,我控制不住情緒,但孩子比我都強大,還能安慰我,鼓勵我!有時候我覺得自己何德何能,能夠成為他的母親?


所以,不用糾結安全感這個東西,一生氣,孩子有這樣的表現,不是更說明了孩子心中愛自己麼?那就敞開懷抱,擁抱他,好好的跟他說,媽媽也愛你!



讓我們努力做一個合格的媽媽,用自己的愛澆灌孩子的成長,陪她一起長大!


璐兒十三


媽媽生氣,孩子抱著媽媽說我愛你的時候,肯定的是孩子害怕媽媽發脾氣,因為孩子知道媽媽發脾氣非常令人害怕,孩子在你生氣的時候抱著你說媽媽我愛你,一方面是因為孩子害怕媽媽發脾氣,另一方面就是因為孩子缺乏安全感,當然,還有一方面就是孩子想要安慰你,不知道怎麼做才能讓你不生氣,就想要用討好的方式來哄你開心。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第一種原因

孩子因為你生氣產生了恐懼

寶媽會因為孩子做錯了事情生氣,孩子害怕看到你發脾氣,可能是因為你發起脾氣很令人害怕,孩子不想讓你的脾氣進一步擴大,所以就想辦法來平息你的脾氣,就是希望通過自己的討好,希望媽媽不要生氣了。

建議媽媽平時和孩子溝通,不要懂不懂就因為一點小事情而生氣,這樣會嚇到孩子的,還有就是多給與孩子一些回應,當孩子抱著你說我愛你的時候,媽媽也要對寶寶說你愛他,而且要告訴孩子你自己生氣的原因。

孩子缺乏安全感

如果媽媽經常因為孩子生氣,或者是經常因為孩子犯了錯誤而對孩子吼叫發脾氣,孩子內心產生了恐懼,也因此而缺乏安全感,認為媽媽不愛自己,所以,想要明確知道媽媽是否是愛自己的。孩子在心裡潛意識的知道媽媽一生氣可能就會吼叫自己,所以,想要在媽媽對自己發脾氣的時候趕快平息,讓媽媽高興起來。

建議媽媽平時儘量控制自己的脾氣,當然,這很難,給媽媽一個方法,就是在想要發脾氣的時候自己遠離孩子,去找點活幹。平時多給孩子說我愛你寶貝這樣的話,因為孩子想要明確知道媽媽是否愛自己。

孩子想要安慰媽媽

有這樣的寶寶真的很幸運,孩子很愛你,不想讓自己最愛的人傷心,生氣,所以,看到媽媽生氣就想辦法哄媽媽開心,但是,又不知道做什麼,就只能在媽媽身邊陪伴著,並讓媽媽知道有自己愛著她。這樣的孩子情商很高啊,很會哄人,知道抓住人的心裡。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建議和分析,希望能夠幫到你,更多育兒知識歡迎關注@小淘氣鬼日記


小淘氣鬼日記


首先,很開心可以回答你的問題,其實當我第一眼看到你的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心裡突然感覺有一點心酸的感覺,心裡很心疼這個小女孩,因為我也是一個2歲孩子的媽媽,所以感慨會比較深,你的孩子可以說很缺乏安全感,不知道你是不是經常生氣吼她,按照當媽媽的角度來說,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有的時候可以換個角度想問題,如果你最愛的人(你的老公)跟你大吼大叫,你的心情會是什麼樣子的,更何況一個孩子,才2歲,在她眼裡媽媽就是她的全部,就是她最愛的人,一個2歲的孩子內心是非常非常單純簡單的,所以你怎麼忍心把生活裡的不開心,生氣時憤怒的情緒在她面前表現出來,是不是你經常在孩子面前生氣,所以導致現在孩子非常害怕你生氣呢,記住媽媽的情緒會對孩子有很大影響,當媽媽都不容易,一起加油😊


正能量全職寶媽


事情都有雙面性。一方面,孩子很敏感,也是個聰明懂事的孩子,家長髮脾氣,她想用這種方式尋求保護,並嘗試化解緩解母親負面情緒。但是很顯然方法的不對的。

久而久之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討好型人格最大的特點就是隻在意別人的感受,而忽視自己內心的想法。應正面引導。

告訴孩子我也愛你,媽媽不會因為你做錯事就不愛你。告訴孩子自己生氣的原因,讓孩子明確哪些做法是不對的,它有哪些害處,下次要注意,如果是孩子不小心做錯,提醒孩子換個方法會不會更好。

孩子沒把關注點放在出現的問題上面,只想著刻意做些什麼來迎合父母,從而獲得原諒。久而久之,形成了習慣,以後他會逐漸的把別人的需求“內化”為自己的需求,因為在他的認知裡:滿足了別人的需求就等於滿足了自己的需求。

還有,遇到事兒,別急著發脾氣,讓子彈飛一會兒。

不要輕易跟孩子發脾氣,孩子每一次犯錯都是一次教育的機會,冷靜處理,讓孩子在犯錯、改錯過程中提高能力,增長經驗和智慧。

多一些引導和提醒,少一些指責和訓斥。


樓上高老師


分享一點不同的角度吧。

媽媽一生氣,2歲的孩子就會抱著媽媽說:媽媽我愛你。

其實你自己可以想想,當孩子說這句話的時候,你是什麼感受?感到很暖心不生氣了還是覺得更生氣,恨不得再吼孩子一頓?這個問題很重要。

沒必要孩子做出什麼舉動,就聯想到她是不是沒有安全感。真的現在太多人喜歡說“安全感”這個詞了,大人遇到問題脾氣急躁說自己沒安全感,孩子說個什麼我們覺得驚奇也會想這孩子是不是沒有安全感,有些時候真的矯枉過正了。

因為我自己多年學習心理學,平時工作也跟大量孩子打交道,對這件事情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第一,這是孩子跟你的溝通方式。你和女兒之間一定是發生了某些事情,可能她不願意吃飯,也可能她弄亂了你什麼東西,總之是沒聽你的話,沒按你的要求去做。這是母女之間的一個小小衝突,你採取的溝通方式是生氣,她採取的溝通方式是對你說”媽媽我愛你”。

小孩子的智慧遠超我們的想象,她們特別知道衝突該如何去解決,笨的是大人。

仔細的想一下,我們所追求的良好的親密關係是不是就是這樣的:你哭鬧發脾氣,男朋友或老公這時候最正確的做法是跟你說我愛你,給你一個擁抱一個支持,他這麼做你不會覺得他沒安全感吧?只會覺得他真在乎你。

同樣的道理,親子關係也是親密關係的一種,孩子用她的智慧展現了她的處理方式,我們反而不能坦然接受。會有各種擔心,是不是我太兇了,會不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為什麼我們就不能認為是孩子比我們更會處理親密關係,比我們更懂解決之道。

第二,求證孩子是不是沒有安全感這個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去改善和她的親子關係。

如果很多人跟你說,她這種表現是沒有安全感,你就可以不生氣了嗎?下次再不聽話時你就能很好的控制情緒了嗎?

並不會的,最多隻會收斂。因為你生氣的根源不在孩子,這是你習慣的解決方式。認定了孩子就是缺乏安全感,你反而會更苛責自己,在與孩子的互動中變得更小心翼翼,要知道,你的這種隱忍和小心翼翼她全都能感受的到。這會讓親子關係再多了一層不真實的味道。

如果孩子犯錯了,不帶評判的告訴他正確的處理方式是什麼,比生氣嚇唬要好的多。

第三,孩子是我們的老師,鑑於年齡太小,她可能在賺錢、處理生活瑣事上沒有我們好,但在處理情感和忠於自己的感受上比我們好的不止一點。

即使你們的相處中發現有些不一樣,有些不符合自己的認知,先別急著給孩子貼標籤,觀察一下這是不是孩子在提醒我們要注意自身什麼問題,或者用她的行動來教我們。





成長五味瓶


小孩子也是有她自己的心的,孩子小,也會看人的臉色,你要是高興,他就很調皮和你鬥,要是看到你臉色不好,不高興了,孩子就會老實,怕你不喜歡她,或者不要她,會害怕,就會抱著你說些你愛聽的話,或者是用他的小手摸摸你的臉,親親你,就像你哄她那樣來哄你,讓你開心,讓你笑,等它們看到你臉上有笑容了,你說我不生氣了,孩子才會放棄,孩子這樣做並不是沒有安全感,不要看孩子小,他們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知心姐姐生活錄


可能是害怕,也可以說是恐懼。

有可能平時媽媽生氣時,會責罵這個女兒。

當女兒發現抱著媽媽說“我愛你”時,她發現媽媽是會消氣的,然後她就每次都用這個方法,媽媽消氣了,她就可以免於責罵了。

另外就是女兒真的愛媽媽。

只要媽媽一生氣,她不想媽媽生氣,心疼媽媽生氣的樣子,她很難過。她發自內心的抱著媽媽說“我愛你”。


初心媽米


在我看來,您的孩子教育得挺好。

因為在她這麼小的年紀就能感知大人的情緒,說明你的孩子還是很聰明,你們教育孩子挺用心的。

原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家是溫馨、充滿愛的地方,父母和孩子之間應該是真誠、坦率和相愛的,這是我們家庭教育的真正目的。

我們做父母的,在孩子出生後就要用心呵護和照顧孩子,孩子同樣也能感知父母的細膩、溫柔的愛,這樣在父母和孩子之間就建立良性互動。這種美好的親子關係也是塑造孩子未來健康心靈和高尚人格的重要基礎。

如果孩子缺乏這種感知能力,其實是很可怕的。我們身邊經常能看到一些孩子小氣自私,對他人很冷漠,就是對他的爸爸媽媽也是一樣。記得有一次,我見到一對母子在餐廳吃飯,男孩大概七八歲,剛上小學的年紀,媽媽給孩子點了兒童套餐,給自己點了成人套餐,本來想著孩子飯量小,兒童套餐足夠了,但媽媽怕孩子吃不飽,把自己的成人餐給孩子吃,自己吃兒童餐。可是讓人吃驚的是,男孩大吵大鬧把媽媽跟前的兒童餐也搶過來,據為己有,不給媽媽吃飯,媽媽再怎麼勸說就是不給,最後媽媽難過的流淚了,但那個男孩還是一點反應沒有,光顧著吃著自己的飯。當時,我就想這個孩子小小年紀,就是這樣自私,長大後肯定是個自私自利、鐵石心腸的人,因為在他的世界裡只有自己,根本不會顧及他人的心理感受,即使是自己的親人。

話又說回來,你的女兒二歲就能感受你的喜怒哀樂,你情緒的變化,說明她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裡生活成長,我也相信你們家庭生活也是和諧美滿的,家人之間一定是充滿了愛和尊重。

最後,我想說的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做父母的,就應該用心培養孩子細膩的情緒感知能力,讓她體驗真誠的人際關係,讓他們學會關心、尊重他人,不要等他長大了再教育,那樣就太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