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被判腰斬的死刑犯知道自己一定要死,為何他們還要笑著賄賂劊子手?

瘋癲冬瓜


看電視劇《步步驚心》的時候,與若曦稱為好姐妹的玉檀,在四爺上臺之後,因犯下大錯而被當眾蒸了……這個刑罰不僅讓觀者不適,更讓現代人畏懼古代,甚至直呼:軍閥時期的老虎凳、辣椒水等相比古刑也絕對是小巫見大巫。確實如此,古代有太多刑罰恐怕是你只聽一聽就會汗毛直立的,比如腰斬。

腰斬之刑的起源

腰斬,這是一種什麼刑罰?見字生意,就是將犯人攔腰截斷。這說起來是極方便快捷的,但真正施刑起來,那可能就是生不如死了。

為什麼有這樣的結果呢?這就要追述到相對久遠一些的時代,比如殷、商、周等朝代,那時最為利害的兵器通常來自於青銅製造。限於原材料密度不大的問題,做出來的兵器是並不鋒利,攔腰砍人的過程可謂漫長,被砍者幾乎就是求生不能,欲生不得。

這時就有人奇怪了,既然沒有好利器,幹嘛要發明腰斬之酷刑呢?問的好,就是讓你好受!事實上也可以理解古人的苦衷,人家這已經是升級版本的刑罰了好嗎?因為在腰斬還沒有出現之前,最極致的刑罰更可怖,比如醢、脯、炮、鑊烹等。

這是些什麼刑罰不知道吧?簡言之:剁肉泥,做肉乾,活人烤熟,放進鍋內蒸熟!這感覺怎麼那麼像對待動物呢?還真就是這樣,古人當時科技不高,讓他們的想象力受到限制,烹煮蒸烤就都上陣了。

一直到了周代時期,這些動不動將活人烤熟的刑罰開始被“昇華”起來了。應運而生的就是斬刑、車裂、殺頭刑罰,其中車裂大家都知道,最著名的案例當數商鞅。而殺頭則是直接將頭砍下來,斬刑便是腰斬之刑了。

不過,這等刑罰被稱為極刑,不是普通一個人犯錯就施以如此之重刑的。其中賣國的、背叛的、謀逆的等往往會被判這樣的大刑。另外它多數不會針對普通百姓,反而更是那些高官厚祿之人,出了錯常會是大錯,這些重刑就會用在他們身上了。

腰斬者多選擇行賄

通常,被施以腰斬之刑的犯人,自己心裡是有數的,所以多半會選擇給劊子手送點禮,為的就是速戰速決,痛快一點送他們歸西。

說起來腰斬也不過是處死,只要劊子手手法夠熟練,一刀下去就什麼都不知道了。但這個前提是取決於劊子手的心態。假如有人吝嗇,想一毛不拔,這就會惹惱劊子手:死都要死了,還留著錢幹什麼!於是,他們左一刀右一刀,反正就是砍不死你,讓你慢慢疼死。

說到這裡,野史記載過一個受腰斬之刑最慘烈的案例。這個人叫方孝孺,原本是明朝忠臣一枚,號稱天下第一大儒。

可惜朱允炆被朱棣給滅了,朱棣便讓方孝孺寫一道召告天下的降文,說他自願降伏,效忠朱棣 。誰知道方孝孺當朝大罵朱棣,說他篡位。這下惹惱了朱棣,讓人割裂方孝孺的嘴,且拍著桌子大叫:我要誅你九族!

滿嘴流血的方孝孺真是文心硬骨,回嘴說:誅十族又怎麼樣?你就是燕賊篡位!這下朱棣忍不下去了,真的誅了方孝孺十族,且判其腰斬之刑。

方孝孺事件嚴重,別說他來不及行賄,估計真的送禮劊子手也不敢收。結果就是被斬完了卻沒死,他竟然撐著上半身,用自己的鮮血寫下十二個半的“篡”字。然後連疼帶血盡,才在憤怒中死去。

當然,這只是野史,沒有證據,不足以為信。但從中卻可以看出一個事實:腰斬之刑不到位,後面簡直讓人活受呀。為了死個痛快,還是快送點錢吧,花錢買個好死。

腰斬酷刑的廢除

雖然說送禮可以死的快點,也是為了自己感受上的利索乾淨,但想來怎麼都讓人不爽吧?天下還有為著快點死去而花錢買死的事嗎?

這就不得不說古人的行業之操守問題了,殺人這件事其實並不是劊子手們很情願的,如果有飯吃,能掙錢,誰沒事會去殺人呢?畢竟殺多了晚上睡覺時也有點心虛。

但身在其位就不自由了,為了活著,只好“殺”死別人。既然就是為了活,當然他們就要開發在殺人這一行業上的“發家”潛力,或者說是規矩:送禮的人死的就輕巧多了,一刀下去身斷兩截,瞬間斃命;不送禮,絕對不介意多施點惡意,讓你死的更難受一些。

這也就說明一個事實:至兵器到了鐵時代時,主刑讓人難過的就不再是死亡本身了,而是手握利刃卻讓你欲死不能的劊子手。

有資料顯示,面對不送禮的犯人,劊子手往往在身體下半段動手剁下去,在傷不到臟腑的情況下,人是不那麼容易死去的,就是疼。有的甚至還會將已經剁掉了下半身的犯人放置於桐油板上,這樣犯人不會出大血,從而在疼痛中慢慢煎熬至死。

據說在清朝雍正時期,有一個高官叫俞鴻圖,因為營私舞弊,收受賄賂,被雍正判了腰斬,立即執行。這下劊子手沒辦法收禮了,只好讓這個貪官慢慢的活受。

於是,俞鴻圖被斬斷下半身之後,一直不能嚥氣,自己在地上用血寫下了七個“慘”字,然後才嚥下最後一口氣。

這件事傳到了雍正的耳朵裡,雍正很不是滋味,《正說清朝三百年》中記載:雍正帝亦惻然不忍,遂宣佈廢除腰斬刑。

雖然說這段記載並沒有在正史中出現過,但從清朝的記錄來說,這之後是沒有腰斬的人犯了。而俞鴻圖也算為以後的犯人帶來了福利,讓自己成為了最後一個受腰斬之刑的人。

就古代刑罰而言,腰斬這樣的酷刑到底有沒有威懾力呢?想來是讓膽小的人真心害怕的。但若是針對那些常常置於死地而後生的人來講,卻又真的沒什麼用途。畢竟刑罰再殘酷,犯罪的事從來沒有間斷過不是嗎?


汗青正浩


如果不賄賂劊子手,就會落得個不得好死的下場。

腰斬酷刑

腰斬,從腰部把身體截成兩斷的酷刑。身體的主要器官都集中在上半身,當執行腰斬的時候,死刑犯並沒有立即死亡。據說這種酷刑執行完後,將上半身移到銅油板上進行止血,由於不會大量出血,會延續2-3個小時才斷氣。這個段時間是面臨著不得好死的慘痛過程,死刑犯清醒的遭受這種折磨。

殺豬徒弟

劊子手都有一套絕活,有的能一刀斃命,讓死刑犯來個痛快。舉個例子自己看過的例子。有一次村裡的屠夫殺豬帶了個徒弟,老師傅就琢磨的讓徒弟練練手,讓徒弟來殺。徒弟拿起殺豬刀,手不停的發抖,一刀下去,結果沒有殺死,豬的那慘叫聲,整個村子的人都可以聽到。連續來了好幾下,都沒把豬殺死,那些按豬的人破口大罵。這時候老師傅拿起那把殺豬刀,一刀進去,總算了事。其實想想死刑犯就像帖板上的那頭豬,如果沒有賄賂下劊子手,不曉得這死的過程得多受多少罪,想想都可怕。

來個痛快

賄賂後,劊子手稍微往上偏一偏,這死刑犯就可以死得痛快一些,不需要忍受死亡時候的那種黑暗。在臨近鬼門關的時候,還得使勁痛苦的掙扎,久久咽不過去,在這段時間簡直是活受罪。雖然知道要死,但是還是希望痛痛快快的死。

歷史過程

腰斬應該從周朝就開始有了,起初使用的銅製的斧鉞,由於銅比較軟,會做成比較厚,這個一斧下去才能一刀兩斷。從執行的力道、角度、姿勢,就像苞丁解牛一樣,能找到置命的關鍵部位,讓死刑犯儘快死去。要不就像殺豬徒弟一樣,好幾刀都死不了,想想都可怕。到鐵器逐漸的普及後,開始用刀了;再後面發展成鍘刀,更便於操作。

所以說,雖然知道要死,打點下可以讓自己死得痛快一些。


閒玩間


古代的刑罰可以說十分的殘忍,各個都讓人很害怕,對於腰斬的酷刑,很多犯人會選擇去賄賂劊子手,主要一方面還是為了減輕自己本身的痛苦,如果不去賄賂劊子手,那麼被腰斬的人,很有可能會被劊子手用鈍刀施行,那麼犯人的痛苦就會加倍。



被實行腰斬的人,在很長的時間裡都不會死去,他們會忍受上下肢分離的痛苦,如果劊子手再使用鈍刀,無疑是加重了犯人的痛苦,所以犯人的家屬或者是犯人本人,都會選擇笑著賄賂劊子手,以此來減少行刑的痛苦,被腰斬的人最後會因為流血過多而死。


在古代追求的是全屍,所以賄賂劊子手,讓犯人的上下肢可以不完全斷開,可以獲得一個全屍,全屍是古代死刑犯的追求,也是他們的唯一要求。

腰斬這一刑罰,直到雍正皇帝在位年間才真正的廢除,當時因為考試舞弊的案件,當時主管的官員俞鴻圖被雍正皇帝判處了腰斬,當時的監斬官告訴了雍正皇帝了現場的慘狀,雍正皇帝也是有點不忍心犯人受到這樣的折磨,就下令將這個刑罰徹底的廢除了。


歷史小呆呆


腰斬位居中國古代殘忍酷刑之首,犯人除非是觸犯什麼大罪,不然不會被判腰斬之刑。最可笑的是腰斬的發明人李斯卻死在自己的傑作上。

在古代為了維護國家法律和權威,方便劊子手操作,行刑時大多讓犯人跪著。那為什麼會有死刑犯笑著去賄賂劊子手呢?難道是為了讓劊子手對他們手下留情,放他們一條生路嗎?

古代的腰斬最開始用重斧,重斧是由青銅製作而成的,因為青銅不夠鋒利,所以只能做成斧鉞。等到鐵普及後,刀成為了主要的刑具,刀雖然鋒利,但是容易磨損。所以行刑時要看劊子手的技術了,即便是力氣很大的劊子手也不能一次搞定,如果找不準位置,會給犯人帶來極大的痛苦。所以那些被判腰斬的死刑犯希望劊子手下手又快又準。不過後來刑具有所改進,改用鍘刀,鍘刀可比大斧鋒利多了,而且可以避免二次加工。

腰斬之酷刑不能立刻讓人死亡

近代醫學說明,腦死亡才能算真正的死亡,人的器官都集中在上身,如果劊子手從腰部及腰部以下的部位砍成兩段,犯人是不會立刻死亡的,如果劊子手想讓犯人多受點罪,會選擇腰部以下的部位,這樣犯人可以存活一段時間。

如果劊子手想讓犯人受盡折磨,可以把犯人的上半身放在桐油板上,這樣犯人可以存活幾個時辰,讓人痛不欲生,有些犯人嗷嗷慘叫,悽慘之極。

這麼殘忍的酷刑是誰發明的呢?

李斯出生於公元前284年上蔡縣(河南上蔡)的貧窮人家,是秦朝著名的丞相,協助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忠臣。

李斯其實是一個非常有抱負的人,為了幹出一番事業,來到秦國,秦相呂不韋非常器重他,在秦國還當上了小官。秦王下定決心統一六國時,李斯為秦王出謀劃策,得到秦王的重用,所以說李斯是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功臣,為秦國立下汗馬功勞。

秦始皇有個非常寵信的權臣趙高,趙高是出了名的奸臣,他獨攬朝綱,把秦朝的暴虐政策推向巔峰,加速了秦王朝的滅亡,秦朝滅亡跟他有非常大的關係。

秦始皇去世後,趙高想擁立胡亥(秦二世)為帝,所以想拉攏李斯,李斯是開國元老,又跟隨秦始皇多年,在朝廷有良好的聲譽。趙高認為想要篡位,必須得到李斯的支持。公元前210年趙高與李斯發動“沙丘之變”,篡改秦始皇遺詔,逼迫公子扶蘇自殺。

後來趙高與李斯爭權,趙高設計陷害李斯,公元前208年李斯被腰斬於咸陽鬧市,並被滅三族。趙高是非常殘忍的,迫害同僚李斯,用丹藥迷惑秦二世,最後讓李斯受腰斬之刑,腰斬的酷刑就是李斯發明的。

衛長公主受腰斬之時,由於太美劊子手不忍下手

衛長公主是漢武帝劉徹與衛子夫的女兒,也是漢武帝最寵愛的女兒,是歷史上唯一一位被腰斬的公主。

衛長公主家族勢力雄厚,舅舅是衛青,表兄是霍去病,衛長公主非常有福氣,他的兩任丈夫都是俊才,所以她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漢武帝晚年疑心病非常重,總是覺得有人要殺他,而且還相信鬼神,詛咒之類的事情。

一次漢武帝做了一個夢,夢裡很多人用木頭棍打他,漢武帝認為是有人在詛咒他,就派人去查,結果查出來是衛長公主幹的,漢武帝腦袋迷糊覺得衛長公主在詛咒他,所以下令將衛長公主腰斬,劊子手在行刑時,發現衛長公主太美了,下不了手,換了三個劊子手才腰斬成功,為了讓美女公主不受折磨,劊子手下手既快又準。

後來漢武帝發現是自己迷失了心智,錯殺自己的女兒,不過關於衛長公主被腰斬,史料沒有明確記載。後來酷刑腰斬被雍正廢除。


小龍談歷史


沒辦法,疼啊,死也有個快死和慢死的死法啊!賄賂賄賂劊子手,讓自己少受點罪直接死去,比飽受疼痛,折磨致死強太多了!



腰斬,古代慘無人道的刑法之一,正常人看過一次行刑現場,一個月以後還會覺得噁心難受!據說腰斬是李斯發明的,可笑的是他最後也享受到了腰斬的待遇,真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自作孽不可活!腰斬大約是在雍正時期才被取消的,原因好像雍正現場觀看了一次腰斬行刑,覺得太過於殘忍了!



人活一世,明知必死,深受折磨還不如早死早超生為好!

你想吧,有人打你一下,疼嗎?疼!可是疼這一下便慢慢緩解疼痛了!有人一直打你,你便會一直疼!腰斬和這個道理是一樣的,大家都知道人體的主要構造都位於上半身,腰斬時,刀具越偏上人死的越快,越早脫離折磨!倘若你沒賄賂劊子手,劊子手從腰部著手,刀具還專門慢慢下落,就像切豆腐一樣緩緩的,你雖痛苦,越是越清醒,你在痛苦中看到自己身體分離,看到自己的五臟六腑伴隨著血留了一地,精神刺激加上身體折磨,這是何等的遭罪!



最近的一則新聞,臺灣的一位主持人飽受癌症折磨,選擇了安樂死,也是同樣的道理!其明知必死選擇了體面的死法!而被實行腰斬的罪犯明知要“享受”最慘無人道的刑法,當然也想死的痛快一些,最好是剎那間自己就死去知覺,一了百了!

總結:中華上下五千年,從野蠻到文明的人類進程!

我們是瀚海自媒體工作室,歷史的記憶由我們為您講述,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希望留下您的點贊+關注,謝謝!


瀚海說史


古代被判腰斬,是一件很殘忍的事,因為,斬在腰部以下,當時不會死的,最多也就昏迷了過去,醒來後,犯人的心和腦都還是清醒的,看著自己身體上的血,慢慢的流乾,忍受的那種無以言表的痛。一時半會的死不了。每個劊子手,都有自己的一套絕活,決定犯人死得快慢。如果死的慢,犯人,則會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犯人的痛苦就會長一點,如果死得快,那麼犯人的痛苦就會少一點。

腰斬和斬首,倒是沒有太多的說法,劊子手也沒太多勒索。因為行刑都是要求一刀,沒法勒索。但是劊子手還會要求留下屍首作為抵押,尤其是需要梟首的還要押下頭顱。人體的重要器官都在身體上半部分,所以當犯人被腰斬時,越接近上半身,死的也就越痛快。反之,犯人需要承受的痛苦也就越多。如果犯人想要少受痛苦,那必須要笑著賄賂劊子手,尋求一個比較痛快的死法。

所以會經常賄賂劊子手,期望可以少受些痛苦!


道家經典


腰斬,是古代一種殘忍的酷刑,就是從犯人的腰部開始,把人砍成兩截。

大家都知道,人的致命器官集中在上半身。因此犯人在被腰斬時,不會立刻死亡,而是頭腦清醒,清晰感受到這種痛苦,過一段時間才會斷氣。試想一下,人在平時受到一點小傷都會感覺到痛,更何況是身體分離呢,簡直是生不如死。

古裝電視劇中,經常會看到一句臺詞:“殺了我,給我一個痛快”,也就是說那人不想死前還要遭受折磨,讓殺他的人給他死得快點,少受一點痛苦。腰斬這一酷刑太過殘忍,犯人也想讓行刑者給他一個痛快。因此,遭到腰斬的犯人,他們的家屬會給一點錢劊子手,讓他行刑時從腰上面一點的部位動手,可以讓犯人死快點。反過來說,如果有人想讓犯人多受罪,給點錢劊子手,就從腰下面一點部位動手。甚至會將腰斬的人上半身拖到一塊桐油板上,讓血流不出來,犯人可以多活兩三個小時,簡直慘無人道。

歷史上受到腰斬的名人:

李 斯,秦國的左丞相,腰斬於咸陽。

晁 錯,西漢時期的御史大夫,腰斬於東市。

欒 大,西漢時期的方士,欺君被腰斬。

方孝孺,明朝時期的大臣,腰斬於聚寶門。

俞鴻圖,清朝時期的文官,腰斬於東門。

腰斬一刑在清朝被雍正廢除。俞鴻圖被腰斬時,上半身在地上打滾,痛苦不堪,用沾著血的手連續寫下七個“慘”字。雍正知道後,感覺此刑過於殘忍,因此下令廢除。


南書歷史


多圖預警 多圖預警 多圖預警


中國古代的刑法是很殘忍的,酷刑也多是給罪大惡極的人施用,重視刑罰的震懾作用。像上面提到的腰斬便是古代酷刑之一。

腰斬顧名思義就是把人一刀兩段,手足異處。

古時酷刑,將犯人從腰部斬為兩截。《史記·商君列傳》

腰斬出現於周,廢止於清雍正時。

最初使用青銅斧鉞行刑,後來鐵器時代使用刀,鐵刀不易磨損,且鋒利。劊子手結合人體腰椎骨骼知識能做到一刀人兩截。人各不同,畢竟有笨蛋,有的劊子手行刑沒斬好,一刀下去人沒斷開還得來第二刀,有損劊子手的職業操守,就改用鍘刀了。


腰斬行刑式要求犯人脫光衣服,露出腰部,俯或側臥在鍘刀旁,有點刀俎魚肉的意思。

腰斬殘忍,它不同於斬首,一刀下去人頭落地,當場死亡,一了百了。

因為人的主要器官都在腰部以上,腰斬行刑斬於腰部人不會立即死亡,還會保持頭腦清醒,掙扎一段時間待血流盡而死,期間慘痛,可以感想下。所以腰斬行刑前都會由罪犯家人給劊子手一些銀兩,請求行刑時刀口往腰部上側移,讓犯人早解脫。

相反如果有人使壞,想讓犯人受罪,也能賄賂劊子手,行刑時斬於腰下方,或者刀上塗抹桐油讓犯人血不得流出,多掙扎三四個時辰在死,殘忍至極。

最著名的被處以腰斬極刑的人物有李斯,晁錯,辯機和尚,方孝孺和俞宏圖。

李斯

李斯相秦,居功甚偉。滅諸侯,成霸業。始皇帝的千古大業,至少有李斯議一半功勞。

可是這位極人臣,功爍古今的秦相也不得不低頭於指鹿為馬的宦官趙高,且在上柬時被趙高誣陷, 判處以腰斬極刑,夷滅三族。

在腰斬行刑前看著共赴黃泉的兒子,頓時悲愴徹悟,說出願放棄一切與兒子再次追逐狡兔的話。

晁錯

漢景帝時,因為錯綜複雜的歷史原因,諸王侯的勢力強大,屢屢與王庭對抗。

御史大夫晁錯提出削藩政策,一刀切死藩王,徹底觸怒諸王利益。

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吳王劉濞首先在都城廣陵(今江蘇揚州市)起兵叛亂,並向各諸侯王國發出了宣言書,以“清君側”為名,攻擊晁錯“侵奪諸侯封地,專以劾治汙辱諸侯為事,不以諸侯人君之禮對待劉氏骨肉,所以要舉兵誅之”等等。

之後其餘六王響應,開始起兵叛亂,向西進發。史稱“七王之亂”

外亂內惑的情景之下,景帝不得已要殺晁錯以平息叛亂。

於是假借請晁錯上朝議事為由騙去長安東市,宣讀詔書,判處腰斬。

為漢室鞠躬盡瘁的晁錯就如此下場。


其他人物的事蹟大家感興趣可以去自行看一看。


史料拓展——古代酷刑


1 剝皮、2 腰斬、3 車裂、4 俱五刑、5 凌遲、 6 縊首、7 宮刑、8 刖刑、9 插針、10活埋、11 鴆毒 、12 棍刑、13 鋸割、 14 斷椎、15 灌鉛 、16 刷洗、17 彈琵琶 、18 抽腸、19 騎木驢


筆白書雄


古代的腰斬,慘!疼!

官員如果被皇帝判了腰斬,總之死路一條,接下來關鍵的是,是死的快點還是慢點了。

這個快慢的火候就把握在劊子手手裡了。

如果劊子手想讓犯人死的快點,那就得從腰部偏上一些動刀,如果死的慢點的,那就得在下面動刀。

清代的河南學政俞鴻圖,很不走運,就趕上了這個刑罰。

學政,就相當於現在的教育廳長,主管一個省的教育事務,省內的科考,也由學政主抓。

偏偏那一年,河南的科考出了舞弊案,作弊的學子們賄賂了俞鴻圖的小妾林氏以及一些下人。

俞鴻圖為考試進行了嚴密的監控,但是他的小妾林氏把作弊小抄貼進了俞鴻圖的官服裡,然後俞鴻圖穿著官服在視察考場的時候,下人們偷偷地把資料從官服裡撕下來給了作弊者。

簡直天衣無縫,俞鴻圖卻根本不知情……

結果東窗事發,俞鴻圖根本無力辯駁,沒有證據表明他不知道這事,最後只能認罪。

雍正皇帝對科考舞弊極其痛恨,在他看來,作為選拔國家人才的重要考試,出現舞弊,簡直比欺君之罪還要嚴重。

俞鴻圖最後被判死刑,為起到震懾作用,特地判了個清代罕見的腰斬之刑。

而監斬官偏偏又是老俞的親家鄒士恆,鄒士恆不忍,沒敢告訴親家是腰斬。

所以俞家就沒有去打點劊子手,以為是斬首……

結果老俞死的老慘了,等到劊子手動刀的時候,俞家人都傻眼了,但是已經來不及準備錢了。

具體情節就不描述了,總之雍正皇帝聽到監斬官的彙報之後,也是極其震驚,最後下詔廢除了腰斬。

通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知道,在臨刑前,打點劊子手是多麼重要的事情。

清末,負責殺頭的劊子手殺一個人,報酬是4個銀元,相當於普通勞動者半年多的工資。

雖然看的多,但是古代處決犯人一般都在秋天,所謂秋後問斬,春夏冬三季不能用刑,天氣不好也不能動刀,只能在晴天動刀,不然就會有凶兆。

所以劊子手一年下來,真正幹活的時間也就2個月左右,其他時間是沒什麼收入的,畢竟,劊子手在古代是被人敬而遠之的,其他活,他們想幹,別人也不會給他們幹。

這樣的話,劊子手收入就不是太穩定,畢竟官府在冊的劊子手也不少,如果這一年趕上活不多,劊子手的生計就有問題。

所以,他們就需要廣開財路,犯人的賄賂就成了劊子手收入的大頭。

當然了,一個犯人,從關入監獄開始,不管是被綁著,還是刑訊,還是羈押在牢房裡,這些都有不同的衙役負責,犯人家屬都需要打點。

如果想讓犯人少受罪,那家屬就得多準備錢,打點完一路相關人等,才能安心把犯人送上黃泉路。

最後的目的就是想讓犯人速死,畢竟,不管是斬首、還是絞刑、甚至凌遲等等,犯人死亡的快慢都掌控在劊子手手裡。

如同老俞的遭遇一樣,想死得痛快,就多多地交錢吧。


雲中史記


同樣是死刑,卻也有善刑與惡刑之分:絞死、毒死都是善刑,畢竟死得體面且有全屍;斬首、腰斬、凌遲、剝皮等則是惡刑,死前會讓犯人受盡苦楚且不得全屍。如果不幸被判了惡刑,那麼也要想方設法早點斷氣,因為不斷氣就會承受更多的痛苦。那麼誰能讓犯人快速斷氣呢,這個分寸就把控在劊子手的手中。比如斬首之刑,厲害的劊子手一刀斷頭,幾十秒鐘人就斷氣了;要折磨人的話,就會用鈍刀,砍三五下才把頭斬下來,這樣犯人就會承受更多的痛苦。比如慈禧太后就曾下旨對於戊戌變法六君子,要用鈍刀執行斬首之刑,讓他們死前多受些活罪。

腰斬俗稱一刀兩斷,是先秦時代的法定刑罰,就是從人的腰部把人砍為兩段,上部分集中了人體的大量器官,下部分則只有少部分器官,這樣就會讓犯人受刑後十多分鐘才死亡,甚至一兩個小時才徹底斷氣。判了腰斬之刑後,可以通過賄賂劊子手下刀時靠近上部一些,這樣人就會斷氣快一些,受的活罪就少一些。死則死矣,如果死前讓你受許多世間難以想像的痛苦,那麼這種死法就會讓許多的人恐懼。著名的一代丞相李斯死前備受折磨,他的兒子跟他一起上的刑場,且要先處死他的兒子,然後對李斯用了俱五刑的刑罰,最後才一刀兩斷,在地上呻吟了半個時辰才徹底斷氣。

劊子手經常執行腰斬之刑,因此他們深知如何下刀才能讓犯人少受些活罪,如何下刀可以讓犯人多受些活罪。劊子手是一個低賤的職業,一向被人們看不起,劊子手多數不會結婚生子,他們的手藝都是通過師父帶徒弟的方式傳承下去。所以劊子手十分的貪財,他們受人歧視,只能多賺錢享受生活。被判死刑的犯人的家屬為了讓自己的親人死前少受點活罪,都會笑者向劊子手行賄,希望他們能下手狠準穩,最好一刀將犯人斃命,這樣犯人就可以少些活罪了。劊子手一般拿了錢就會認真辦事,保證犯人儘早的斷氣,這樣冤魂也不會來纏他們,還可以得兩份收入,實在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