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練習硬筆沉不下心,覺得寫得太差,懇求老師指點怎麼樣?

李東旭hi


練習硬筆書法是個慢過程,哪有那麼快就把字練好呢?沉不下心主要是因為看不到自己的進步導致的,還有可能就是急於求成的原因吧。

我現在正好也是在學習硬筆書法,針對題主發的幾篇作品,淺談一下個人的建議,鄙人學書短淺,有講的不對的地方,還要請方家指正!

題主的上邊這幅硬筆行書,章法佈局還是可以的,行距、字間距和大的布白都是可以的,只是在結字方面和筆畫方面略顯不足。

圖中紅色圈子裡面的“痛”“我”“翼”三個字的結構太鬆散了,不夠聚。“痛”字左右偏旁之間的空隙太大。“我”字的中心區域太空了,“翼”字屬於上中下結構的字,的確應該是長方形的字形,可是題主寫的過於高了,就導致鬆散了。

另外,就是有很多不按古法走的習慣用筆。比如有幾個小紅圈子裡面的筆畫尾端,都會有一個疙瘩,這種疙瘩明顯是習慣用筆,也就是習性。

“愛”字的禿寶蓋的橫畫都沒有了,這是很主要的筆畫,如果筆畫沒有了或者是太虛了,就導致字太輕浮了。

說實話,題主練字時間應該也不短了吧,從字中能看到還是有水平的,也有臨帖經驗,但是臨帖時間應該不是很長,或者是臨帖不深入。只是有些頓筆過多,或者是橫和豎寫的不穩,導致掙整個字都是重心不穩的感覺。

上圖這幾個“心”字太隨心所欲了吧,也就是太過隨意了,導致筆畫的圓筆過多,方筆轉折太少,導致力度不夠,結構感太弱了。

“梁”字的長橫寫的太短,應該是這個字的最長筆畫了,所以感覺下面的木字拖不起來上面的偏旁!

圖中左下角的“楊”字的豎筆,拉的過長。導致左右失衡,其實這也是習慣用筆的緣故。

其實,上面這張橫式格式作品,寫的很好。單字結構和章法佈局方面都很好了。我們學習書法的朋友都知道,橫寫的難度遠遠要比豎著寫的難度大的多,題主能寫到這個水平,實屬不易了!

下面附上強哥的硬筆習作,還請方家指正!

強哥淺談。


強哥書畫


其實練書法就是一個煉心的過程。

記得當時開始練書法的時候是小升初完的暑假,那時候也是沉不下心,總想著去玩。一開始是練硬筆。鋼筆練習的時候,總覺得越寫越差,出鋒、轉筆、輕重把握簡直就是一種折磨,而且那時候就是用死力,看著老師寫出來的字鋼勁有力,就想著肯定是用力寫出來的[捂臉]。結果就是半個來小時小臂就酸了,然後就越寫越差,越來越控制不了,心態就越來越浮躁。

後來時間長了,就慢慢掌握了一點訣竅。寫字要靜心。怎麼靜心呢,可以找點詩詞或者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去寫,這樣可以讓自己心空起來,更好的排除其他的雜念。練字用力也是。練字用力最好的是整個身體在用力,而不是單獨的一個部位,用力調整好了,練完字會感覺很舒服。我沒達到那個境界[捂臉],只是練到可以整個胳膊用力,後來就荒廢了。用鋼筆練習累了,可以用鉛筆練練,你會發現難度立馬降了兩個檔位。再就是練字的時候,首先要單獨練筆畫,然後再練整字。練整字的時候,寫之前要首先觀察字的結構,心裡有大概的思路了再寫。

最後祝你字越寫越好。


博覽苑


第一,筆畫線條比結構結字好,結構要加強。字很有靈性,也有氣有勢,但不少字的結字不太和諧,粗放有餘而精緻不夠。結構的作用在於平衡,視覺的或藝術的,平衡是書法結構中最重要的元素。俯與仰,抱與合,疏與密,放與收,都有平衡點。方塊字,還是先搞好方正挺勁四平八穩,再入險峻奇絕。

第二,線條張力有了,但質感不算高端,需要進一步打磨線條質量。

字是臨過帖的,但有些筆畫寫得過於隨意而顯出了一些“江湖”特色。嚴謹的作品每筆皆有法,每個線條都要體現筆法,因此我個人特別反對所謂的“主筆”之說,漢字沒有主次筆畫,每一筆都是主角。筆畫線條質感的加強,可以通過臨摹回爐,也可以自己歸納梳理加以糾正。

第三,傳統豎式書寫要有格局觀,章法佈局有待改善。行間距過大,鄰字之間的佈置處理還不夠和諧流暢。我建議你不妨用帶豎線的書畫字先強化一段時間,重點是把握好字的間距行距,以及鄰字之間“小大之法”的空間關係,爾後再脫格書寫。



抱庸淺談。插圖為抱庸硬筆習作。


抱庸詩書


大家好,我是翰墨今香,今天我來分享一下對這三幅作品的一些看法吧。從作品中能看出來作者是有一定硬筆書法基礎的,也是練過的。不過因為練的時間還不長,在用筆和結字方面都還是有些問題的,下面分別來說說。

首先來說,值得肯定的是,寫的時候已經有意識地去注意運筆的提按變化了,我們可以看得出來線條有粗細的變化,有快慢的變化,這種節奏感是有的,這一點非常好。因為很多人寫硬筆字很容易單純的快,或者就是單純的慢,其實書法寫的時候一定要有節奏感的變化。

不足之處咱們再說說,首先就是用筆顯得生硬,特別是上面這幅作品。生硬表現在什麼地方呢?就是書寫的線條由粗到細,或者是由細到粗中間缺少過渡,比較突兀。還有就是轉折的地方或者是出鉤的地方顯得生硬。這說明控筆的能力還需要加強,這種能力急不來的,只能是靠長期的臨帖當中慢慢練出來的。

不足之處之二,就是結字還要加強,還需要多臨帖,不要自己按自己的意思來寫。練書法一定要讓人看出來,字字皆有來處。你像上圖中的“之”字,幾個“之”字作者倒是有意識地去產生變化,但是一些“之子”的寫法確實值得商榷,例如中間靠上的那個“之”,猛一看還以為是“雲”字呢,這種寫法讓內行人來看就會說你缺少法度。

而下面的三個“之”字,又寫法幾乎同出一撤,這都是要注意的地方。

上面這幅橫寫整體看起來還不錯,不過整體還稍嫌稚嫩,臨帖時間太短,字與字之間也缺少一些呼應關係。

那麼給你的建議就是,還是要多臨帖,如果想進一步在硬筆書法裡有發展的話,建議臨一些經典的名家書法作品,而不是硬筆字帖。


翰墨今香


說到寫字,我個人覺得很慚愧,我的字呀就屬於“寫字不怕醜,只要筆筆有”的那種。

不過,我卻很喜歡欣賞別人寫的字,尤其是毛筆字,如醉如痴的。頭條上,一半的時間在關注有關寫字“內容;“快手”上,關注最多的還是寫字的內容。看到別人寫出來的字流暢,輕鬆,漂亮,怎麼看就怎麼舒服。一時間,心血來潮了,自己也去擺弄了一下,“這哪對哪呢”?於是就洩氣了!

我個人認為,要寫出一手好字:

首先,要有熱愛,即我們所說的感興趣。沒了興趣,就算強逼你去做,做不好別說了,可能會越做越糟糕!

其二,要有恆心毅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很多人的成功離不開興趣,但空有一腔熱血是沒有用的,就像我一樣!

其三,要有功夫。這功夫可以通臨帖得來,最好是有名師指點,要博採眾長嘛!不過,這些都只是皮毛,要想在寫字這條路上走得更遠,還得靠自身的努力、看你自身的條件。


大中華美德


說句實實在在的話,我寫了大半輩子的字(職業即為寫字)。但是,愧對自己職業,“字”並沒有寫好。當然,這同自己沒有刻意地去“練”有關。。。

回頭在看這個問題,經驗沒有教訓倒值得總結一下。我以為:

(一)圖快練不好字。我的教訓就在執意地“趕速度”。接到任務:便一味地追求於“快”。。。在自己腦子裡,根本沒有“練”字的概念。這樣,怎麼寫出一筆“好”字呢?顯然不可能!當下,從事寫“字”的人,比過去多得多。他們寫字的條件,著實令我們這樣的老人羨慕。可是,正因為如此,他們多以“鍵盤俠”自詡,當然不可能寫出“好”字來。這些人中,有人偶爾看到我那筆連自己都不入眼的字,竟也連連道“好”!你說,他們竟然連“字”不會欣賞,哪能寫出“好”字來呢?顯然不可能。

(二)練字,是個“慢”的過程。就是說:既得有決心、也得有耐心。世上的事,沒有一上手,就能夠成功的事。常言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何況,你是在練所謂“硬筆書法”呢?哪會想象的那麼快,就能成個書法家呢?沒有一個沉下心來的決心和耐心,想當“書法家”,說句不好聽的話:是痴心妄想!別認為我的這話“糙”了些許。但是,話糙理不糙!要知道:想當“書法家” ,急於求成,自然是辦不到的。因為:“法”者一一師也!是得讓別人學習得“樣板兒”。急了,目的一定會落空。

(三)練字:需要有執著的決心和持久的恆心。得真“練”!練的路數很多。起碼要:(1)多看字。看別人寫的字;多讀帖,即向前人前輩學習。總起來說:就是首先得學會欣賞;(2)看讀得懂,主要看別人如何落筆和如何運筆。且:還得看人家,怎樣布行距、構結字等。既不能松,當然也不能過緊;(3)開始時,真得臨點帖子。臨帖子的目的,走筆形規;當有了明顯的進步後,則要培育自己的獨立性。也就是說:注意形成自己的風格,即自己的運筆風格。但是,大約在下思想有點偏,硬筆書法一一我則主張得讓人看清楚為主旨。千萬不可養成“大草狂草”。說實在話,我的吃虧正在於胡亂塗抹之。由此,寫完後不得不再請人謄寫之。所以,我認為:硬筆,得當它為一一“工具”!要真正當“書法家”,還得練毛筆字!倒不是我有自知之明;而是說:這裡所謂的硬筆,一一很難寫出什麼“肥瘦•華榮•似畫•富貴•”等等的一般效果來。它的確骨感;當然,也很是實用。但,就是略略少了一點點“藝術”味兒。。。

此想法對否?真無知!若有得罪處,還得請方家涼解指點!


奔八老翁42112


寧靜源心,書法浮雲

安徽省東至縣大渡口中學 金成道



寧靜不從心外得,書法閒雲人間來。再聰明也看不透事事,再智慧也看不懂人人;再淡泊也會有慾望,再優秀也會有缺涵。太精明易傷心,太清楚易難過,太擔心易憂愁,太明白易心累,煩惱天天有,不撿自然無。

寧靜,面對非議,無慾則心安;寧靜身遭誣陷,無愧則定神。心足,雖貧不是貧;心貪,雖富亦是貧。平常人就要懷平常心,平常路就要邁平常步,知足人就要長說知足話,知足心就要常交知足人。

寧靜是一種修養,罪從心生,還從心滅。不說無益身之語,不入無益身心之境,不動無益身心之念。知道懼怕不會危,懂得後果不會懼;甘於示弱不會傷,保持低調不會虧。願意放棄不會苦,學會忘記不會愁;遵循簡單不會累,秉承寬容不會氣。適度知足不會悔,記住感恩不會怨;懂得珍惜不會愧,勤於反思不會蠢。

心靜了,書法自然就臻於流暢,自然心滿意得。

2020年1月10日晨於渡中


大渡口中學金成道


“寫字”與“書法”看似一件小事情,實則大不相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寫字己成了不可或缺的一件事了。好比如:工作簡歷;身份信息等,離不開寫字。在寫字方面,大家的主要目的是能夠辨認出來你記錄的內容,瞭解你要表述什麼就可以了。而“書法”是根據漢字的根源,結合古人對漢字書寫的規律和要求,進行遵規蹈矩的書寫。練習硬筆書法,當然也缺不了法度。孫過庭在【書譜】中寫到“蓋有學而嗟乎,不入其門。詎窺其奧者也。又一時而書,有乖有合。合則流媚。乖則雕疏。”這裡講的乖是指思想不集中,心情煩躁。這樣書寫效果差距太大。而合是指神情相投,紙墨匹配,這樣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要想練習書法,必須要心靜如水,且有耐心方可神融筆暢,寫出一手飄亮的字。你若一味追求成績,而想一夜之間變成書法家,那是不可能的。“欲速則不達”,常寫常練掌握技法,是最簡單的方法。東晉王羲之曰“吾書比之鐘張,鍾當抗行。或謂之過。張草猶當雁行。然張精熟。池水盡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比,未必謝之。”這就是講了,張芝練習書法用功,可達到“池水盡墨”的程度。古人能在那種席地而坐的環境下如此用功,難道我們還有理由棄學嗎?(圖為龐中華字帖)



不噐書法


首先,不敢承受所說的指點,更不是什麼老師,但交流一下心得是可以的。

硬筆練字,我覺得不能急於求成,中國漢字由橫、豎、撇、捺、鉤、點等組成,通過點畫線條之跌宕漾動,成為有情緒與情感的形體,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寫好它是不容易的,必須下苦功夫,我建議學寫字先練楷書,這是寫字的基礎,因為字的肩架結構,力度的掌握全在其中。在寫好楷書的基礎才能不斷地昇華,演變其他字體。切忌一開始寫字就歪歪斜斜,潦潦草草,假以時日,你定會有長足進步。當你練成了一手漂亮的楷體時,你定會賞心悅目。在社會上也大有用處,過去有人說:“字是打門錘”,這是有道理的,因為寫好字在社會上求職等方面都會有諸多好處。

但是硬筆寫字我們只能說字寫得好壞,不要安上什麼硬筆書法,書法藝術是毛筆的專利,只有毛筆才能寫出中國的書法藝術。過去龎中華搞的什麼硬筆書法,我有不同看法,那不是書法,但承認其硬筆字寫得好。

所以,我們不僅要練好硬筆字,還要練好毛筆字,練好後向書法藝術進軍。

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探文海


總覺得自己寫字不好看,你還能進步。

我的經驗時,學以致用。當年我並沒有刻意去練習寫字,只是發現別人哪個字寫的好看就刻意地模仿,在實際生活工作中加以應運,久而久之,就寫出了一手好字。這是不想當書法家的練字方法,如果真想成為一家,那就專門練習一帖,並練用結合,應該是進步很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