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爆冷奪得奧斯卡最佳電影,講述族裔隔閡外衣下的現代人交流困境

撞車》進入主流觀眾的視野之內,自然離不開

第78屆奧斯卡頒獎禮上最佳影片的“爆冷”,在很多人為華人導演李安錯失“最佳電影”大獎而惋惜的同時,《撞車》一片也得到了廣泛關注。而豆瓣上20萬+人次8.6的高分也足見影片的質量過硬。影片內容豐富、雅俗共賞,對族裔偏見與階級差異的經典母題、移民潮造成的文化隔閡、信息全球化背景下個體交流的困惑,進行了探討。

曾爆冷奪得奧斯卡最佳電影,講述族裔隔閡外衣下的現代人交流困境

如果說僅僅看到了文化衝突和族裔歧視,那尚且只是故事主題最外層的含義。《撞車》不同於一般此類命題作文的地方在於,它從族裔隔閡的外衣之下窺探出現代社會跨文化交流困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有著自己獨具特色的特質與靈魂,但都因為根深蒂固的偏見與無效的交流,困頓在刻板的外在標籤之下。除此之外,影片“多米諾式效應”情緒推進劇情的非線性敘事邏輯、簡潔高效的剪輯、迷離曖昧複雜的影調,也增加了影片的藝術性與觀賞性。

Crash:族裔隔閡外衣下的現代人精神困境

Crash的直譯即為“碰撞”,如果簡單理解為物理碰撞或是撞車,那無疑是對影片的內容主題有所矮化。事實上,影片中的crash並非最直觀、具象的“撞車”,更是一種抽象的碰撞,既泛指人類社會各種不同特徵的語言文化、精神文明的衝突碰撞與彌合互融,更是一種動態平衡的“世界大機器”寓言

:世界上的一切看似孤立的東西,都處在一種隱性的、無形的聯繫與動態平衡之中

“穿梭在城市之間,你知道嗎?你和人們擦肩而過、邂逅相遇,在洛杉磯,沒人觸摸你。我們總是躲在冰冷的金屬建築物後面。我想我們很懷念那種觸摸的感覺——我們彼此碰撞,只是為了感覺到彼此的存在。”

曾爆冷奪得奧斯卡最佳電影,講述族裔隔閡外衣下的現代人交流困境

影片探索的主題本質上是一個關於現代人普遍的生存困惑。在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科技現代化的同時,人與人之間又將如何相處與交流、溝通與磨合?它既是一個探索人類相處本質的哲學性命題,又是一個極其實在到關乎到人的現實生活的問題。

一方面,作為“民族大熔爐”,美國文化的形成即是建立在不同族裔的碰撞、交流與磨合之上,在這種群體的碰撞之中,個人往往要依賴其所處的群體而生存。因此,語言與階級、身份與種族、性別與權力,成為永遠探討不盡的話題。在社會發展、人類的交流之中,不可避免地產生偏見與歧視

曾爆冷奪得奧斯卡最佳電影,講述族裔隔閡外衣下的現代人交流困境

另一方面,現代媒介的更新、交流方式的通暢,在讓世界多元化的同時,反而使得人們對未知的人與事物陷入了標籤化、模式化的刻板認知中,缺乏了深度的溝通與思考,既不試圖多瞭解他人,也不願意敞開心扉,從而將自己蜷縮在自己的世界裡。這種渴望被關懷愛護、內在卻疏離冷漠、並用暴戾外表裝飾脆弱心靈的後現代精神困惑便因此產生。

這種困境與迷惘,在王家衛的電影中是愛的失語與自我放逐的迷失,在昆汀·塔倫蒂諾的戲謔話語下是命運的無常與身份的無序,《撞車》則將這一母題放置在時下最流行的(例如同一時期戛納電影節獲獎的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圖執導的《通天塔》)文化隔膜、族裔衝突的社會學外衣之下,發出一種面向全人類的叩問:世界上來自不同語言文化環境、階層背景之人,他們如何克服這些外在標籤進行交流融合?

非線性敘事:多米諾效應

曾爆冷奪得奧斯卡最佳電影,講述族裔隔閡外衣下的現代人交流困境

影片首先通過片頭、片尾的“撞車”事故構成首尾呼應俯拍鏡頭(上帝視角)完成一種客觀冷靜的全知視角,即法國文學批評家熱拉爾·熱奈特的“外部調焦”(完全抽離其中的客觀與理性)。因此,這是一個發生在洛杉磯的故事,也可能是發生在任何時間、地點的各色人物之間的故事。

曾爆冷奪得奧斯卡最佳電影,講述族裔隔閡外衣下的現代人交流困境

而影片的情節推動方式則是一種“多米諾效應”——極其微小的初始矛盾產生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不良情緒的感染與轉嫁。兩名非裔青年因為服務員的怠慢,自覺受到了歧視,便將怒氣發洩在路過的白人夫婦頭上;白人女性因為無端被槍指著頭遭受到了驚嚇與恐慌,便對身旁的鎖匠惡語相向以釋然這種令人不快的經歷。

曾爆冷奪得奧斯卡最佳電影,講述族裔隔閡外衣下的現代人交流困境

波斯移民因為語言不通而感覺被羞辱,當自己家門壞損的時候,他便將這種憋屈與窩火對準了無辜的鎖匠。白人警察因為父親的醫療問題對非裔女性醫務人員產生了不滿與敵意,而正當此際,執勤途中遇上了一名非裔電視片導演,因此他為了宣洩他的怒火,這名非裔導演遭受了無關刁難。

當影片展示一系列角色個人負面情緒的堆疊與傳遞的過程時,一個問題便產生了:“多米諾效應”的源頭何在?而反覆審視劇本、思考故事後便會發現,影片

通過撞車現場當晚——前一天白天——前一天晚上——當天白天——當晚的非線性敘事,消解了時間的線性與事件的因果性淡化矛盾源頭將問題根源聚焦在人物的內在因素。影片中的每一個角色,都並沒有刻意地主動引發爭端,但卻覺得自己處處被針對、時時處在一種憋屈憤怒的情緒之中,而這正是自身的恐懼自卑、偏見、猜忌、多疑

曾爆冷奪得奧斯卡最佳電影,講述族裔隔閡外衣下的現代人交流困境

鎖匠的女兒,是影片中的一個重要符號。因為生活在貧民區,時常面臨亂彈飛射的危險,父親編了個“防彈斗篷”的故事為了她解除焦慮。當波斯父親滿腔憤怒尋找到鎖匠,試圖發洩之時,她飛抱著父親為他擋槍。而波斯父親在剛放出槍發洩完憤怒的同時,他也陷入了一種自責與恐慌之中。而他並未發現,自己的子彈已經被女兒“處理”過。他懊悔地說道“女孩是他的天使”,孩童是影片的一個重要符號,她所代表的救贖意義與至純至善的精神象徵是不言而喻的

曾爆冷奪得奧斯卡最佳電影,講述族裔隔閡外衣下的現代人交流困境

白人警官(馬特·狄龍飾)因為自己的狹隘、偏執也招致了從同事到家庭的隔閡與不解,因此,秉持警察的天職——懲惡揚善、匡扶正義,他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而選擇解救之前發生衝突的非裔女性,在這一刻,他的自我救贖使他獲得了失去的友善。檢察官夫人、白人女性簡(桑德拉·布洛克飾)終日躁鬱、充滿猜忌與懷疑、總覺得萬事不遂人意,在一次意外摔倒後才發現,平日裡少有言語的墨西哥裔傭人卻在一旁悉心照料。

而每個人的問題得以解決、焦慮情緒得以平復,仍舊是自身價值觀的重塑與自我救贖。當他們摒棄掉對人的偏見與刻板印象、先入為主的淺薄認知秉持著善意與包容坦誠相待,他們收穫了內心深處的豁達與釋然

曾爆冷奪得奧斯卡最佳電影,講述族裔隔閡外衣下的現代人交流困境

無論是非線性敘事、多線並行的交叉蒙太奇,抑或是倒敘、時空交錯,在對傳統的順序結構、線性邏輯解構的同時,影片所構建的是一種基於現實生活的邏輯話語:“迷失”與“焦慮”的根源不在於某個特定的人與事,而是內心的孤寂、封閉、自卑、恐懼而產生的,唯有戒除驕縱與偏見、自卑與仇視,不卑不亢、以真實的個性面貌示人,才能從人與人的交際相處中收穫到人性的溫暖與自我認同。

疏離與溫情並存的影調

《撞車》除了獲得第78屆奧斯卡最佳電影、最佳原著劇本外,最佳剪輯也是重要砝碼。優秀剪輯所帶來的視聽語言的流暢性是好萊塢電影工業水平的體現。

曾爆冷奪得奧斯卡最佳電影,講述族裔隔閡外衣下的現代人交流困境

影片的剪輯乾淨利落,不僅在於對故事的多組人物線取捨有度、剪切得當,使得影片的節奏感頗為突出、扣人心絃。尤為突出的是,影片的場景轉換更是利用相似的動作銜接,即是用一種“動作錯覺”進行敘事上的過渡。例如,波斯父女從槍彈店開門而出後,鏡頭直接快速剪接到兩位非裔小夥從餐飲店內出來。這種剪輯技巧上的轉場思維無疑是與影片的主題是一致的,即是從動作上的相似性與內在邏輯上的聯繫性去強化“crash”這一主題。

曾爆冷奪得奧斯卡最佳電影,講述族裔隔閡外衣下的現代人交流困境

而影片在光影構圖上同樣做出了細緻的設計。不僅體現在影片高潮,鎖匠女兒穿上“防彈斗篷”試圖為父親擋子彈時,影片採取了“消音”,觀眾看到的是父親精神崩潰的表情與情緒宣洩,而哭聲則是被隱藏的,這種聲音上的留白使得悲慟更有視覺衝擊力。與此同時,小女孩奔跑出去時的強烈逆光也是影片少有的明亮鏡頭,小女孩天使般的天真純潔的象徵便通過鏡頭語言表達出來。

虛化的車燈,冷暖色調對比下的洛杉磯夜景,現代都市的繁華,仍舊填補不了個體的不安與無助。而黃色本為暖色,但昏黃色卻在溫暖中傳達著一種迷失、疏離與落寞,正像影片中那些渴望溫存卻又只得用暴戾與癲狂裝飾自我的角色

曾爆冷奪得奧斯卡最佳電影,講述族裔隔閡外衣下的現代人交流困境

影片的構圖同樣十分出色,鎖匠去白人檢察官家修鎖時,處在女主人站立視角下的邊緣地位,經常出現在條框矩形限定的狹小空間內,這也暗示了他的卑微處境。而影片中也時常強調窗戶的意象,在每一個窗戶象徵的現代都市中的最小單元——家庭之內,萬家燈火閃耀,卻都隱藏著一顆顆無處安放、迷惘失落的心。

曾爆冷奪得奧斯卡最佳電影,講述族裔隔閡外衣下的現代人交流困境

而插曲《In the Deep》無疑是影片的動人時刻,

柔軟舒緩慵懶的曲調,充滿著異域情調,帶有一種神性的悲憫情懷,安撫著內心的脆弱與隱秘。縱使絕對的理解是難以做到的,但愛與包容、誠摯與善意仍舊可以彌合隔膜,《撞車》則是傳達了導演保羅·哈吉斯對當代跨文化交流困境的一種理想化和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