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用什麼藥有效?

用戶18037702452


腦梗是個我很熟悉的疾病,我認為越早用中藥治療,效果越好。

但現實情況是所有患者,中醫都不可能第一時間介入治療。一般輪到中醫治療,都可以說是腦梗後遺症,治療難度相對要大。

既使這樣,中藥治療腦梗的效果依然很好。

中藥治療腦梗,都是辨症論治,隨症治之。可能會有幾種常用藥物配型,但往往藥性峻烈,如果沒有經驗,並不好自己服用。

至於一種偏方或秘方,就可以從始至終的治療腦梗,這種方法我並不掌握,或者說我認為並不可信。

我並不認為這種方法完全沒有可能性,而是用這種方式取得良好效果的概率,實在太小。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去找個好中醫去治療呢?


峰林海霧


對於腦梗塞來說,他的治療方法取決於患者就診於急診的時間,若是患者可以在發病的早期就診於急診,從臨床症狀的出現到就診於急診的時間小於3個小時,最多延遲到4個小時,最佳治療方案是靜脈溶栓治療,先將血栓融開,然後在改善他的神經功能。若是重要部位的損傷,可以開展介入性治療,溶栓時間可以放寬到6個小時,但是真正能在以上所述時間就診的患者,非常少。若是超過上述時間就診,醫生能做的就是抗血小板、抗脂、控制神經功能的症狀、控制顱內壓的變化。



腦梗塞一般發生在45-70歲之間的中老年人,算是常見的腦部疾病之一,主要是因為血液中各種栓子跟隨血液進入到顱內導致顱內動脈使血管腔急性閉塞引起。腦梗塞的發生對患者的生命危害嚴重,越早醫治,康復就越好。對於腦梗患者,改善腦血管藥物也只是緩解症狀,容易再次梗阻,支架植入可以較好的恢復血液灌注。


腦梗康復以後飲食多吃優質蛋白質,如牛奶、雞鴨(最好是野生的柴雞)、魚類、蛋類(蛋黃應少吃)、豆製品,少吃豬、牛、羊肉,且以瘦肉為好。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品,如富含維生素C的新穎生果、西紅柿、山楂等;富含維生素B6的豆製品、乳類、蛋類;富含維生素E的綠葉蔬菜、豆類等。


許大胖


腦梗用什麼藥有效?這個一定要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而定,比如肝腎功能的受損程度,和胃腸道功能的狀況怎樣?還有血壓,血糖,血脂都是什麼情況?我本人就是一位腦梗塞後遺症患者,目前已經過了五年的復發危險期,病情還算穩定,以我個人的經歷和經驗來看,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腦梗塞患者根本沒有什麼特效藥可用,對於腦梗塞後遺症患者,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醫學專家,也是束手無策。所以我們也就沒有必要去幻想有什麼特效藥可以醫治我們的腦梗塞後遺症的,只要根據醫囑就行了,象阿司匹林,華法林,他汀類藥物,看各人的適應情況而定,有條件的人,可以找一箇中醫,服用一些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中藥治療方法。以我的經驗來判斷,用藥治療只是其中的一種療法,最主要的還是要配合飲食和運動的治療方法。清淡飲食,少吃多餐,儘量不碰油膩油炸和一些高熱量的食品,多食用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每天堅持三十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只有這樣才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老俞177829369


腦梗是由於腦部血液循環障礙、缺血缺氧導致的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或者軟化,其根本原因可能是由於血管壁病變,血液成分病變以及血液動力學的改變引起。

腦梗死的治療要按照病情的分期個性化治療,通常可分為急性期、恢復期以及後遺症期。在不同時期藥物的選擇是不同的。

在腦梗急性期,如果是腔隙性梗死,一般以使用改善微循環的藥物為主,對於大中梗死,以降低顱內壓,防止腦水腫腦疝形成,如果是在時間窗內,有適應症的話需要溶栓治療。

對於恢復期以及後遺症期的治療,主要是以控制危險因素,比如血壓、血脂、血糖、心臟病變等預防再次發作。

控制血壓以長效的鈣離子拮抗劑為主,比如硝苯地平緩控釋片、氨氯地平等,此類藥物能減少血壓變異性,降低腦卒中再次發生的風險。抗血小板治療也是必不可少的,首選的是阿司匹林。

其次他汀治療能夠調節血脂,穩定斑塊,防止血栓再次形成,應該選擇阿託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中強效。營養神經的藥物也可使用,如胞二磷膽鹼外,神經營養因子,但是此類藥物的作用效果並不十分明確,在動物試驗有一定療效,但尚缺乏嚴格的臨床試驗。


無名藥師


腦梗死分複流時間窗、腦水腫顱內高壓期、恢復期和後遺症期四期,針對分期不同,其處理方式也不盡相同,咱們一起來看看腦梗死後都需要用什麼藥?


一、腦梗死急性時間內處理

我們暫且把複流時間窗和腦水腫顱內壓升高期稱之為腦梗塞的急性時間內,也就是複流時間窗內處理最為關鍵,因為在6小時內發病的腦梗死,如果有溶栓適應症,那麼可以進行溶栓治療。而且如果有條件的卒中中心,還可以進行急診介入治療,這些都是挽救腦細胞,避免更多的腦損害的最好方法,而且在腦梗死的急性期,進行有效的對症處理也非常重要,比如脫水降顱壓,比如合併感染後的抗感染,比如預防其他併發症等等。

二、腦梗死恢復期處理

在腦梗死度過急性時間以後,就到了腦梗死的恢復期,腦梗死的恢復期,其主要治療就是康復治療,功能恢復以及預防再次腦梗死的發生了。急性期亞急性期的早期運動以及恢復期這一時期的康復治療,對於患者以後生活質量的影響巨大。

三、後遺症期的處理

患者的後遺症期的治療,主要是二級預防,預防腦梗死的再發,其最主要是抗血小板聚集和調脂穩定斑塊的治療,此時的康復運動對於患者以後後遺症的影響以及比較小,所以需要我們及早進行康復訓練,尤為重要。

腦梗死的用藥,在不同時期的治療方式和用藥也不盡相同,需要根據個體情況及疾病變化來調整,但大致方向相同。


親,看懂了嗎?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給你!


心健康


什麼是腦梗死呢?

腦梗死是指因腦部缺血、缺氧導致腦部血液循環障礙,引起腦組織缺血性壞死和軟化。

  1. 腦梗死的診治要根據發病的時間、臨床表現、病因及病理進行分型分期

  2. 在超急性期和急性期採取積極、合理的治療措施

  1. 一般治療:監護生命體徵,合理給氧,無特殊情況不必處理較高的血壓,監測血糖和體溫,及時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
  2. 超早期的溶栓治療,發病4-6小時內,可以使用尿激酶、rt-PA溶栓治療。
  3. 動脈溶栓,對大腦中動脈等東大門閉塞一起的嚴重腦梗死患者,發病時間在6小時內,可以動脈溶栓。
  4. 抗血小板治療,常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一般在溶栓後的48小時內口服阿司匹林,不建議24小時內應用,避免增加出血風險。
  5. 血管內治療,包括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和血管內支架植入術等,對於頸動脈狹窄>70%,可根據患者情況性血管內治療。
  6. 外科治療,腦梗死和頸內動脈狹窄的介入療法。
  7. 康復治療,病情穩定後,積極進行康復知識和一般訓練方法的教育。

綜上所述,腦梗死的治療並沒有特效藥物,而主要是藥物和康復的綜合型治療,藥物只能解決患者腦部的梗死狀態,並不能完全消除梗死灶,仍需要功能康復鍛鍊,患者才能有行動能力。

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覺得寫得不錯的話,記得點個贊哦!如果還想了解其他健康知識,關注我,私信為你解答!


醫療工作者張


進口藥尼莫同,這是營養腦神經細胞的。

燈盞生脈治療腦梗,控制血液粘稠,治療心臟病用藥,同時對腦梗治療也是最佳藥品。

拜阿司匹林,抗血液粘稠作用,已防腦梗在發生。

腦梗就是血液粘稠,血流不暢,所以平時要預防為主,戒菸戒酒,飲食清淡,勞逸結合。

動物脂肪少吃,油炸食品少吃,糖也少吃。


一葉幽蘭9


什麼是腦梗?

腦梗死舊稱腦梗塞,又稱缺血性腦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是指因腦部血液供應障礙,缺血、缺氧所導致的侷限性腦組織的缺血性壞死或軟化。


腦梗表現是什麼?

臨床表現以突然昏倒、頭暈、不省人事、偏癱、言語障礙、智力障礙為主要特徵。

急性腦梗在早期可以行溶栓或者行介入手術,如果過了手術最佳時間,則可行藥物治療,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藥物: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控制血脂藥物:他汀類藥物;同時要聯合清除氧自由基、保護腦細胞的藥物,像依達拉奉等,病情可以的話可加用中醫中藥治療,如丹參酮等。

腦梗不可怕,重要的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小楊醫生


您好,腦梗又稱之為缺血性腦卒中,腦梗死的發病率佔到腦卒中發病的80%左右,非常危險。對於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藥物我們可以分兩個方面來看。

第一就是預防腦卒中發作的藥物,即我們常用的抗血小板藥物,包括我們吃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及其他的新型的抗血小板藥物;對於特殊類型的卒中還要用抗凝藥物,比如說心源性卒中、房顫引起的卒中,這種病人可能要吃華法林,或者新型的口服抗凝劑來溶解血栓,預防卒中;此外,對於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如果在治療時間窗內,一般在發作4.5個小時內,最長不超過6個小時,最好先進行溶栓治療,例如採用尿激酶進行溶栓等。

第二類藥物主要是針對危險因素的控制,比如血脂高要用他汀類的降脂藥物,血壓高要用降壓的藥物,糖尿病的話要用控制血糖的藥物等。但是這裡要注意,每種藥物都有它自身的弊端,只有結合病人自身情況在醫生指導下規範用藥才能避免卒中的危害。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2018年9月19日 曾醫生有問必答)

對於腦梗死,曾醫生再熟悉不過了,因為我的二伯父就是一位腦梗死患者,雖能撿回一條命,但因沒能及時有效地治療,導致現在口角歪斜、言語不清、行動不便、生活不能自理......

在現代生活方式的變遷下,腦梗死在人們的惶恐無措中來勢洶洶,以“四高”特點令人聞風喪膽,即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和高複發率,成為人類健康的第二大殺手。有醫學數據表明,在腦梗患者的搶救中,有50%~80%的患者留下不同程度的致殘性後遺症,如偏癱、語言障礙、關節僵硬、行動不便等,這不僅使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更為家庭、社會帶來巨大的壓力和沉重負擔。

在與死亡擦肩而過後,許多腦梗患者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口角偏斜、運動障礙、言語障礙、感覺障礙等。難道腦梗患者發病後的結局就應如此嗎?其實不然,腦梗患者後遺症的嚴重程度與是否得到及時有效治療及是否及時規範康復介入息息相關。及時有效治療並正確康復介入是腦梗治療重中之重,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

腦梗死分為超早期(1~6小時內)、急性期(1~2周)、恢復期(2周~6月)和後遺症期(6個月以後)四個階段,每個階段治療的側重點不一樣,應注意個體化治療和整體化治療相結合,根據不同病因、不同病情采取不同治療措施,以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改善生活質量。

1、控制血壓:高血壓是腦梗死最重要的危險因素,缺血性腦梗死急性期血壓升高通常不需特殊處理,除非收縮壓>220mmHg或舒張壓>120mmHg及平均動脈壓>130mmHg。即使有降壓指徵也需謹慎,應首選對腦血管影響小的藥物如拉貝洛爾,避免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等鈣離子拮抗劑。若出現持續性低血壓要及時補充血容量。

2、控制血糖:糖尿病也是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糖尿病患者應控制飲食,加強鍛鍊,口服降糖藥物如二甲雙弧、格列美脲等,或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但口服降糖藥種類及胰島素劑量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3、預防腦水腫:腦水腫多見於大面積腦梗死,常發生於病後3~5天。治療目的是降低顱內壓、維持足夠腦灌注和預防腦疝發生。可應用20%甘露醇、速尿、甘油果糖、七葉皂苷鈉和白蛋白等。

4、治療感染:腦梗死患者急性期容易發生呼吸道、泌尿系感染等,是導致病情惡化的重要原因。經常翻身、叩背及防治誤吸預防肺炎。一旦發生感染應及時根據細菌培養和藥敏結果選擇敏感抗生素。

5、預防應激性潰瘍:高齡和重症腦梗患者急性期容易發生應激性潰瘍,建議常規應用抗潰瘍藥H2受體拮抗劑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對已發生消化道出血患者,應進行冰鹽水洗胃,局部使用止血藥,可口服或鼻飼雲南白藥、凝血酶等。

6、控制體溫:體溫升高可以增加腦代謝耗氧及自由基產生,從而增加腦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殘率。因此對於發熱者應以物理降溫為主,如冰帽或酒精擦浴。

7、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高齡、嚴重癱瘓和心房顫動均增加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性,應鼓勵患者今早活動、抬高下肢。

1、靜脈或動脈溶栓:如果時間窗在3小時之內,有溶栓適應症,可進行靜脈及動脈溶栓。常用藥物為尿激酶和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在急性腦梗死發生後的3~6小時內是治療的“黃金時間”。溶栓能儘快開通閉塞的血管,恢復或改善缺血性腦組織的灌注,對腦梗死的治療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將大大降低患者的致殘率和死亡率。

2、抗血小板聚集治療:常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有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多數無禁忌症的未行溶栓的急性腦梗死患者應在48小時內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溶栓患者應在溶栓24小時之後服用阿司匹林。

3、抗凝治療:主要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和華法林。一般不推薦急性期應用抗凝劑藥物來預防腦梗死的復發、阻止病情惡化或改善預後。但對長期臥床、尤其是合併高凝狀態或深靜脈血栓形成趨勢者,可以使用低分子肝素預防治療,對於心房纖顫者可以應用華法林治療。

4、腦保護治療:包括自由基清除劑(依達拉奉)、阿片受體阻斷劑(納洛酮)、鈣通道阻斷劑(硝苯吡啶、硫氮唑酮)和鎂離子等,可通過減低腦代謝、干預缺血引發細胞毒性機制減輕腦缺血損傷。


5、降纖治療:腦梗死早期可選用降纖治療,常用藥物有巴曲酶、降纖酶和安克洛酶等,但使用中要嚴格掌握使用證和禁忌症。

6、中藥製劑:臨床上常用丹參、川穹嗪、三七和葛根素等,通過活血化瘀改善腦循環,從而減輕腦梗死症狀。

在上述的治療中,還要配合康復治療,進行針對性體能和技能訓練,以降增進神經功能恢復、降低致殘率,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若本回答有幫助,請點贊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