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我們公司的後端大佬說你們前端真的沒什麼技術含量,我該怎麼懟回去?

半島極人


後端看前端,會用js寫業務就可以了。

前端看後端,會寫crud就可以了。

彼此彼此。其實還是業務形態決定,前後端比例10比1的項目也是有的,但這種項目在中國鳳毛麟角,中國覺大多數的公司都是把功能實現就可以了。每個崗位的人都習慣把自己的作用去放大,要知道完成一個項目是涉及到產品,設計,開發,測試,運維一整套流水線的團隊工作,一榮俱榮,一輸皆輸。

我們之前前端組的leader是個寫php的,以前的公司是做網絡安全的,可以說對前端一竅不通。來到公司開始學習nodejs,也一直沒有去了解過前端基礎。每次和產品過需求的時候會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評斷產品提的需求有沒有價值,他自己不擅長的或是認為沒價值的就會去延期活直接砍掉。

可不可以這樣分析,前leader代表的是後端,我代表前端,還有產品同事和設計同事,一個後端居然可以同時和前端,產品,設計扳手腕,如果需求沒有老闆或者產品總監的堅持,他還真能拌贏。所以我想提出一個陰謀論,在軟件開發的流水工藝上,資源是有限的,一個崗位為了體現出自身價值,都會去擠壓其他崗位的生產空間。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促進不同崗位的技能交流,形成良性循環。

但是如果一方勢力太過強大,對其他崗位形成碾壓,平衡就打破了。我想這就是中國大多數公司的現狀,後端地位太高了,以至於在他的非專業領域依然控制著話語權,所以他會控制項目開發的節奏,朝著體現自身價值的方向傾斜。

作為一個前端,我改變不了現狀,唯一能改變的就是壯大自己,處理好工作細節,讓有更高話語權的人看你的價值,這樣你的地位才會提高。

共勉之


謝鵬205058027


一般說出這種話的後臺,我認為算不上合格的大佬,理由很簡單,,或許他在後臺方面很牛,但是他在前端方面知識技能已經落伍了。當然目前絕大多數公司的前端項目相對來說還是非常簡單的,但是這並不能否決前端工作是沒有技術含量的。可能部分後端朋友甚至有一部分前端也認為前端無非就是jq,或者react, vue等框架套個模板就能用,這樣的認識是比較膚淺的。

在一些很複雜的應用場景下,比如erp系統,財務軟件等應用場景下,前端的複雜度和後臺是沒有太大差別的,首先,在架構方面,如果沒有強大的架構基礎,開發效率越到後面越低,可維護度越來越低,甚至開發停止,目前市面上也有很多不錯的的npm包,也能滿足大多數公司的開發需求,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能滿足生產的情況,所以需要的前端架構能力也非常強。其次,後臺提供的數據模型往往不能滿足前端的需求,這時候就需要前端自己建立一箇中間層,對數據進行相關的轉換,包裝工作,這時前端的角色又和後臺比較相近了,比如,對node.js掌握的極好的公司可能會選擇node.js作為中間層語言,也有的會選擇像python, go等語言作為中間層語言,此時前端也要去操作數據庫,訪問系統等相關操作,當然,業務複雜度也是非常高的。最後,前端需要掌握的技能也非常多,除了基礎的語言語法外,像對http, web安全等都要掌握,在日常的業務場景中也會運用數據結構,算法,設計模式,面向對象,函數式編程等技能去解決相關的業務問題,對數據的理解有的時候也是非常深的。

前端現在正是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從業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在前端領域做得很深的也有很多。


山野放牛郎


那些寫後端的不知道node.js對他們造成了多大的威脅,再等幾年就知道js重要性了。


斷橋上的油紙傘


說句實在的你還真不好對他,前段後端從技術深度和廣度還有業務做一下對比分析,最上面一層都是框架一樣的,再往下一層語言API沒什麼比的,再往下一層前段是瀏覽器和node,後端是操作系統線程和io還有內存交互,就算是node也很少有操作系統相關的東西,深度上後端要比前端深很多。再說技術的廣度

前端js,css,HTML,vue,react翻來覆去就是這些最近有了h5前端的渲染更加靈活漂亮了,

後端語言API,線程io算法數據結構,分佈式,微服,網絡通信,關係型非關係型數據庫,大數據,緩存,mvc框架,持久層框架太多了每一部分都夠你熟悉好久的。

再說業務後端接受前端數據封裝加工持久化,再從數據庫中把數據拿出來給前端去展示,在沒有前後端分離之前mvc的請求映射數據接收封裝是有後端來做的,前端主負責展示和一些簡單的業務計算還有瀏覽器兼容,現在前端加上mvc的功能,所以數據在後端大部分時候已經處理的差不多了。對於業務來說數據是根本,展示好看交互友不友好是上層的東西。這也是一個公司最起碼要有後端開發人員的原因,從重要程度上來講,後端要比前端重要,前端的工作後端能糊弄出來,後端前端可糊弄不出來,全棧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都是樣樣精通樣樣稀鬆,後端回前端的東西也不說自己是全棧。

但是後端的工作大多數時候做得好是看不見的,不像前端做得好一下能看出來,相比較前端更受領導待見也離領導更近。


商君2


那你說一下vue的底層原理,你說一下模塊化是如何做的,請說一下axios幹嘛的


奔跑的猿人


作為一個全棧,我也是前端過來的,說實話我理解他的想法,特別是做過MVC開發模式之後,大部分業務邏輯與數據庫交互都是後臺的工作,前端只是視圖的展現而已。但現在流行的前後端分離模式MVVM,controller部分被抽離到前端處理,前端的工作比以前要多很多,會負責很多業務邏輯。當然除此之外,前端也是有很多非常複雜的前端功能,並不只是簡單的表單數據增刪改查,比如我之前做過的一個可視化編輯系統,那前端複雜程度遠比後端複雜。總結,一般說前端沒技術含量的肯定是沒接觸過這種複雜的前端項目,其實作為技術人員,沒必要分得太開,前後端都要懂得,才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Junner1


一般比較簡單的後端操作,前端也能實現。但是如果讓你實現一套協同過濾推薦算法系統,你再來看前後端的技術棧。後端我寫java(可以轉go了),前端我寫node 、vue 和electron,也使用ts,十年碼農,當然技術不是我的強項。

例如頭條、抖音,淘寶,商業價值都在於去中心化算法,長尾理論的實踐,裡面有協同過濾,ctr算法,起飛模型,千萬、億級數據處理,都不是前端人員能比較輕鬆上手的。要建立這樣一套系統,可不是碼代碼就行了,需要一整套完整的知識體系,加上適當的技術。例如集群計算,倒排算法、如何利用空間置換時間。其實看看每一家公司的核心價值在哪一部分就知道了,當然前端設計很重要,技術角度上是後端體系更為龐大。

前端的工作在於設計、體驗、流暢度、優化。例如複雜頁面如何與後端協同減少加載,減少流量消耗,提升用戶體驗,如何更好引導用戶。也是很考驗技術的。而後端的技術在於複雜度上,所以有一些區別。


_SinNer___


很有意思的話題,我工作10多年,3年app,2年前端,7年後端+架構,從第4年開始帶團隊走技術管理線,一家之言,參考一下。從技術更新頻率來說,前端完勝。從技術深度來說,後端完勝。從技術棧廣度來講前端完勝。因為前端太多新框架,每家選擇都不同,導致前端同事學習成本高,比較難深入,而且因不涉及核心業務普通不重視前端,很多產品改版都是改用戶交互。但是後端容易涉及核心業務,相當來說技術確實複雜些,後端永恆主題:高併發-分佈式。但是記住中國80%業務用不上這麼高深的技術,所以後端cv程序員很多.任何方向都可以深入。最後都淪為業務專家了。因為不賺錢的技術很難在中國存活。


架構之道


掌握業務的往往是後端,這是事實。尤其當業務量大了,後端需要掌握整個業務流程才能開發,確實比前端注重當前頁面來的累。再說技術方面,當每日的數據達到千萬,也有很多高併發場景,同時還得做大數據統計分析,這個時候就會讓人感嘆,還是tm前端安逸


侘寂木語169096084


技術含量不重要,代碼有用就行,沒必要懟回去,留著時間不如干點別的事情。

要麼就回復一句,雖然你覺得前端技術含量低,但是前端妹子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