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效率沟通,智能手机侵占时间,流量红利的演绎


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效率沟通,智能手机侵占时间,流量红利的演绎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得不关注的一个词是流量,那么“流量”是不是衡量商家和客户之间距离的终极刻度呢?

我们说,移动互联网不是PC互联网的延伸,它几乎是一种全新形态的互联网。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高度可交互设备(智能手机,以及正在兴起的可穿戴式设备)的出现,模糊了设备和人体器官的边界。从手机到可穿戴式设备,到未来也许会出现的“可植入式设备”,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效率再次极大地提升。

“随时在线”成为现实之后,人们开始关注“流量的宽度”,也就是“时间”。

沟通,发生在我们和“媒体”接触的时间。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平均每天接触媒体的时间如果是5.8小时,其中接触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的时间加在一起有102分钟,使用PC互联网的时间有100分钟,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时间有104分钟。

我们以前把PC互联网称为新媒体,从接触时间的角度,发展了20年的新媒体,已经完全可以对抗发展了数百年的传统媒体;如果我们把移动互联网称为“新新媒体”,那么我们必须注意到,

刚刚发展了几年的新新媒体的重要性,已经瞬间超过了发展了20年的PC互联网

如果以100分钟为临界点,传统媒体数百年,PC互联网20年,而移动互联网只用了几年。这张图非常清晰地说明了“沟通效率”提升的速度。我们在前面讨论了信息的文明——沟通效率提升的速度,也就意味着文明发展的速度、人类社会进步的速度

不管人们愿不愿意接受,整个社会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们会越来越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因为沟通效率的低下,这世界上有延续数百年的望族;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随着沟通效率的提升,社会变革越来越快,百年企业已不多见;第三次工业革命到来后,沟通效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3年前还无限风光的企业,可能今天就轰然倒掉,身体还是热的。我们必须学会适应信息文明环境中的快速生存法则。

当流量已经达到“光速”(网站点击,背后是电线和光纤的传输)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时间——“流量的宽度”,就成了衡量商家与用户距离的新刻度

让我们用“时间——流量的宽度”的思维再来看一下用户花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时间分配。

现在每个人平均每天使用微信60分钟,手机QQ34分钟,而花在新浪微博上的时间只有2分46秒。微信、手机QQ和新浪微博同样都能分发用户的流量,但是显然,微信能够分发的“流量宽度”更宽。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利用随身设备,我们从分发流量的时代,进入分发时间的时代。

占据用户60分钟时间,是非常可怕的。这60分钟正好等于用户看电视的时间。也就是说,光是微信这一个产品,从时间分发的角度来看,就足以对抗整个电视产业。腾讯微信用户数已经突破11亿,微信能够占据60分钟,挤占了大量用户的闲散时间,甚至挤占了用户吃饭、睡觉、工作、娱乐的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