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長期打胰島素好不好?

jrtshe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糖尿病的治療中胰島素的皮下注射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方式,那麼關於胰島素注射,治療糖尿病有很多的疑問和困惑,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解讀一下。

一、哪些人需要胰島素注射?

對於哪些人需要注射胰島素呢?首先是一型糖尿病的患者,一型糖尿病是患者屬於先天胰島功能缺陷或者是胰島素功能障礙!此類人群需要終身使用胰島素!再者就是使用藥物控制不佳的糖尿病!還有就是急性併發症的糖尿病患者,或者需要手術的患者,為了度過急性期需要使用胰島素!隨著大家對胰島素的認識逐步加深,現在主張剛剛發現的糖尿病患者,如果沒有禁忌症都建議開始使用胰島素強化治療,在選擇是胰島素還是藥物治療。


二、長期使用胰島素好不好?

很多人擔心的是使用胰島素以後是不是有依賴性,然後長期使用胰島素會不會有什麼副作用?其實這些顧慮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首先使用胰島素沒有依賴性,其對胰島素的依賴主要是我們的胰島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者是胰島素功能異常導致的!其次對於需要使用胰島素的患者,使用胰島素以後能夠把血糖控制達標,那麼其獲益是明顯會大於風險的,所以我們的擔憂是沒有必要的。


三、使用胰島素有哪些注意事項?

對於使用胰島素的患者有哪些注意事項呢?首先是要把胰島素正確的保存和存放,胰島素保存不當,很快就會失效,而每支胰島素有300個單位可以使用時間也不盡相同,如果保存不當,那麼胰島素失效以後再皮下注射,就會使得血糖控制不達標。再者就是需要注意正確的註冊方式,因為胰島素是自己皮下注射,所以注意消毒衛生,避免注射部位感染,也非常重要。第三,就是使用胰島素以後,注意監測血糖,使得血糖達標,同時還要避免低血糖的出現。


看懂了嗎?胰島素使用不會出現依賴性,也不用過度擔憂其副作用,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給您。


心健康


糖尿病人長期打胰島素好不好,很多人認為胰島素打了就會上癮,一輩子都需要依賴胰島素,還有人認為,胰島素打了之後會出現耐藥,越打越沒有效果。還有人認為,打胰島素對身體很痛,無法耐受。還有人認為,打胰島素就是因為病情太嚴重了,是病情惡化了。

其實,糖尿病人長期打胰島素並沒有大家說的這些問題,都是謠言。胰島素是身體分泌的激素,是降血糖的激素,胰島素可以促進身體利用葡萄糖,我們每個人身體裡面都有的,並不是什麼毒藥。

糖尿病人的身體裡面由於胰腺功能異常,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島素抵抗,從而出現血糖升高。糖尿病可以分為兩類,一個是一型糖尿病,一個是二型糖尿病。

一型糖尿病的患者,是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吃藥沒有效果,必須打胰島素,而且需要終身打胰島素,是必須的,不打胰島素會要命的,所以,沒有好不好,一型糖尿病患者必須打胰島素。

二型糖尿病的患者,體內是可以分泌胰島素的,但是,胰島素分泌的量可能不足,或者體內存在胰島素抵抗,儘管分泌了很多胰島素,但是不能正常的發揮作用。所以,二型糖尿病患者,也是可以注射胰島素的。有的是一確診糖尿病之後,就立即注射胰島素強化治療,控制血糖後,可以停用胰島素,靠飲食和運動來控制,或者改用口服降糖藥物。也有的是先口服降血糖藥物,等胰島功能漸漸喪失後,出現類似一型糖尿病患者的表現,不得已才使用胰島素治療。


普外科曾醫生


打過胰島素的朋友們都會有這樣一個擔憂:胰島素會不會打上癮,如果上癮了,一直打胰島素對身體好不好?我們今天就來說說胰島素的一些事兒。

胰島素作為治療糖尿病的一種藥物,其療效好,副作用也比較小,目前醫學界許多專家主張在糖尿病發病早期就採用胰島素。

但是否採取胰島素治療,仍需依據病情需要而定。如果是胰島素分泌嚴重不足,已經控制不住高血糖的,就需要注射胰島素。再來,一些存在併發症,不適宜口服降糖藥的患者,也應通過胰島素治療。

需要注意的一點,如果是長期需要打胰島素的朋友,注射時應選擇未破損的皮膚,並儘量避免一個月內重複使用同一注射點,避免造成皮膚不適。

比如注射可採取輪換,按照左右對稱,有規律的更換注射部位和區域,建議兩次注射的部位間隔2.5釐米(約兩個手指的寬度),腹部注射需避開肚臍至少5釐米。

一旦發現注射部位有疼痛、凹陷、硬結的現象,應停止在該部位注射,直到症狀消失。

此外,也無需擔心使用了胰島素之後就上癮離不開了。通過治療,一些糖尿病患者的胰島功能會好轉,高血糖得以控制,胰島素用量可以減少,甚至可以停用而改服口服降糖藥,這種情況在臨床中並不少見。


家庭醫生雜誌


段醫生答疑在線🔑長期打胰島素的優缺點🔑

糖尿病需不需要長期打胰島素,要根據具體的病情判斷。需要明確的是:胰島素是所有降糖藥物中降糖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少的,在某些情況下必須打,也有可能是終生打。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打胰島素?

胰島素是體內唯一降血糖的物質,糖尿病的發生就是胰島素的缺乏。1型糖尿病需要終生依賴打胰島素維持生命。2型糖尿病患者隨著病程進展,大多最終也需要補充胰島素來控制血糖。因此, 胰島素對於大多數糖尿病患者而言,是最有效、最終的治療手段之一。

什麼情況下長期打胰島素?

(1)1型糖尿病患者必須終生應用。

(2)在飲食和運動控制的基礎上,服用多種口服降糖藥,血糖仍然很高(糖化血紅蛋白>7%)的情況下,需要打胰島素,而且可能是長期打。

(3)合併一些其它嚴重疾病,如冠心病、腦血管病、肝病、腎病、血液病。

(4)出現糖尿病嚴重慢性併發症:糖尿病腎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足。


什麼情況下短暫使用胰島素,病情穩定後有可能調整為口服藥?

(1)妊娠糖尿病。(2)糖尿病的任何時間出現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高滲高血糖狀態、嚴重感染。(3)手術、創傷。(4)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血糖非常高。

在必須長期打胰島素時,有哪些副作用?

(1)低血糖,與劑量過大或飲食不當有關。(2)水腫,大多可自行緩解。(3)體重增加,多發生在注射開始,可以通過飲食和運動來控制。(4)過敏。(5)視力模糊,與初期打胰島素時血糖下降有關,數週後恢復。(6)注射部位脂肪萎縮,皮下脂肪增生等。

從上述來看,胰島素的副作用少而且輕,只是很多人嫌麻煩或者痛苦不願意打而已。



所以,請大家正確認識糖尿病和胰島素,正確使用胰島素。

☞關注段醫生,健康又養生!

段醫生答疑在線


胰島素具有降低血糖水平的作用,正常情況下,當我們進餐後,我們的胰島素會適當增加,以穩定控制血糖水平,避免血糖過高。在某些特定情況下(主要是糖尿病患者),機體分泌胰島素減少或缺乏時,就需要外源性的使用胰島素,以降低血糖水平。

合理使用胰島素很關鍵

我們人體本身也會分泌胰島素,大家也不必過於擔心,對於存在適應症的患者,該使用就使用。但外源性的補充胰島素,也有低血糖(嚴重時可致死)、體重增加、過敏等副作用,所以大家務必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要充分評估病情,制定個體化。

胰島素使用的適宜人群

胰島素使用的適宜人群主要有:①1型糖尿病:該類患者機體胰島素絕對缺乏,必須依靠外源性補充,否則會因血糖過高導致酮症酸中毒等嚴重後果發生;②降糖藥物治療效果欠佳者:當我們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效果欠佳時,應考慮使用;③血糖過高者:當我們空腹血糖超過11.1mmol/L和/或糖化血紅蛋白超過9%的患者,也建議使用。



胰島素使用的注意事項

對於使用胰島素的糖尿病,建議血糖不宜低於4.4mmol/L,以免誘發低血糖發生。我們使用過程中,也要注意監測血糖變化,並注意定期複查,以便醫生更好的瞭解病情,做出針對性的處置,提高治療效果。

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討。關注作者,每日持續性更新健康知識。

銀杏葉的守望


很多糖尿病患者不願意打胰島素,一是因為注射胰島素比較痛,二是認為打胰島素會上癮,但這其實是一個誤區。

糖友是吃藥還是打胰島素是根據病情以及個人狀況等各方面情況決定的,對於胰島β細胞功能衰竭或者降糖藥的劑量和種類已經用至最大還不能達到理想血糖標準的糖友,此時不用胰島素,是留著過年嗎?

至於“胰島素上癮”之說更是無稽之談,事實上,胰島素不是毒品,而是身體內的一種激素,如果體內含量不夠,就會影響糖尿病患者身體健康,所以堅持打胰島素是補足身體裡胰島素的缺陷,而並不是注射之後上癮。

哪些患者需要使用胰島素呢?

()1 型糖尿病患者需終生胰島素替代治療。

(2)2 型糖尿病患者在任何3種抗糖尿病藥物治療的情況下,或患者病程長伴胰島功能明顯衰退,或剛剛診斷需要強化治療時應及時啟動胰島素治療。

(3)對新發病並與 1 型糖尿病鑑別困難的消瘦的糖尿病患者,應該把胰島素作為一線治療藥物。

(4)在糖尿病的病程中出現無明顯誘因的體重下降時,應該儘早使用胰島素治療。

(5)特殊情況下為控制血糖,應考慮使用胰島素,包括妊娠、圍手術期、急性併發症或應激狀態、嚴重慢性併發症、特殊類型糖尿病、合併其他一些嚴重的疾病如冠心病、腦血管病、血液病、肝病等。

糖人健康網,一個有溫度的控糖平臺,歡迎關注,有問必答!


糖人健康網


其實打胰島素帶來的副作用,和一般的降糖的藥物相比,是要小很多的,這是因為胰島素這種物質,是我們人體本來就會分泌的一種物質,是沒有毒性的,只是因為疾病本身需要,所以不會產生依賴性。而且,糖友定期打胰島素,還可以幫助患者修復胰島功能,促進胰島素的分泌,還能減輕高血糖對胰島β細胞的毒性作用,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降糖。

任何藥物都有副作用,胰島素也不例外,胰島素的副作用主要有以下幾種:

低血糖:糖友注射胰島素時一定要注意有沒有低血糖症狀,主要表現為心慌、飢餓、乏力等症狀,嚴重的還可能致人昏迷。

引起肥胖、水鈉瀦留:胰島素是一種激素,可促進脂肪合成,所以長期打胰島素的人可能會有發胖風險,還會引起水鈉瀦留,造成水腫。

出現皮膚硬結:因為經常要拿針頭注射,皮膚可能會出現硬結、脂肪等現象。為了避免這個現象,糖友一定要注意注射方法,及時更換注射部位。

所以為了避免打胰島素給身體帶來危害,建議到醫院看診後,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胰島素注射。此外,還需要注意,胰島素的注射針頭是一次性的,不可以反覆使用,不然容易增加感染的發病幾率,從而帶來更為嚴重的後果。

想了解更多心血管知識,那就點關注吧~


39小心肝


糖尿病長期打胰島素好不好?

糖尿病人,缺的不是胰島素,而是糖,解決的是血液裡糖多,而細胞沒糖的矛盾。

試想,如果是胰腺出現問題,不能分泌胰島素了,那麼只要供足胰島素,肯定能控制病情,最好不會出現併發症,但遺憾的是,很多長期堅持打胰島素的人,最後不但沒好,而且還出現可怕的併發症,這說明,糖尿病患者,絕不是胰島素的問題,至少除了胰島素,還有其他問題。

有的醫生對一些新發現的糖尿病患者經常說,只要通過飲食,運動,吃藥吧血糖控制平穩,就不會有問題,這些病人也能基本堅持做到,但若干年後,很多患者出現併發症,很困惑,不知道問題出在哪?

如果不解決糖代謝問題,不把血液裡的糖轉化為細胞裡的糖,而是不吃,或直接排出,表面看血糖值穩定,但身體沒糖,只能消耗蛋白質代替,人就沒有力氣,時間長了慢慢消瘦,破點口不癒合,腎臟的蛋白質減少出現功能障礙,這些症狀,很可能都是在血糖很穩定的時候慢慢出現的。

所以要普及科學的知識,不能還停留在100多年剛認識糖尿病的層面上,看不到病因,很難解決問題。


霍體清


胰島素治療糖尿病,很多人存在一定的誤區,認為糖尿病只有到了無可救藥的程度才需要使用胰島素治療,將胰島素想象成了洪水猛獸一樣。其實這是錯誤的認識,胰島素的發現挽救了很多糖尿病患者的性命,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來說,這種效應更明顯,在發現胰島素之前,1型糖尿病還是一種致命性疾病,醫生往往束手無策,平均生存時間僅為一年半左右,發現胰島素之後,規律使用胰島素治療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延長到45年甚至更長。


2型糖尿病是一種進展性疾病,隨著時間的延續,胰島細胞的功能會逐漸衰竭,病情會越來越重,最初使用一些口服降糖藥還是比較有效的,但是隨著病程的延長,胰島細胞的功能越來越差,即使使用足量的降糖藥也無法幫助產生足夠用的胰島素,這是2型糖尿病病情進展中必然會發生的自然歷程。目前降糖藥的治療主要是促進胰島素分泌,增加內源性胰島素的量而達到降糖的目的。當機體在藥物的刺激下分泌的內源性胰島素時無法滿足需求時,就只有靠注射胰島素來補充這種不足。


2型糖尿病雖然不需要必須以來胰島素維持生命,但是由於口服降糖藥的失效和出現藥物使用的禁忌時,使用胰島素控制高血糖,是減少糖尿病急慢性併發症最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在糖尿病病程長的患者中,胰島素治療可能是最佳的選擇,甚至是必須保持血糖控制的措施。並且對於新診斷血糖水平很高的2型糖尿病,糖化血紅蛋白>9.0%,短期使用胰島素治療,還可以減輕高血糖狀態對胰島細胞的毒性作用,使自身胰島細胞得以休整,更利於後期血糖的管理。

因此,胰島素不是洪水猛獸,在必要的時候是治病救命的良藥,合理正確的認識胰島素治療是患者需要了解的,但是何時啟動胰島素治療,需要在醫生的評估下開始使用。同時因為胰島素屬於蛋白質,口服在胃腸道被分解而無效,因此必須使用注射的方式才能達到降糖的效果。

我是全科鮮醫生,歡迎大家閱讀,祝大家健康。


全科鮮醫生


對於正常人群而言,我們機體在進餐後會分泌胰島素,以控制血糖水平,從而避免血糖過快升高,起到調節血糖的作用。但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由於機體胰島素分泌的減少或缺乏,機體血糖會明顯升高,繼而會導致一系列症狀損害的發生,不利於健康。

我們對於一些特殊類型的糖尿病患者,需要使用胰島素協助血糖控制,所以說,只要是具備使用適應症的人群,長期使用胰島素是對健康很好的維護,是利大於弊。



胰島素主要用於1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絕對缺乏)或2型糖尿病患者經生活方式干預、藥物治療無效者。同時對於空腹血糖水平≥11.1mmol/L或糖化血紅蛋白≥9.0%的糖尿病患者,也建議使用胰島素加強降血糖作用。建議維持空腹血糖在4.4~7.0mmol/L以內、餐後兩小時血糖在10mmol/L以內,糖化血紅蛋白在7.0%以內為宜。

胰島素的使用需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要充分評估病情後製定個體化方案。當然,胰島素使用也存在一定的作用,如低血糖、水腫、過敏等,我們在使用要注意監測。希望大家正確認識,切勿偏聽偏信,聽從專業醫生指導很關鍵,以長期穩定控制血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