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之今日:1943年2月2日,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

斯大林格勒會戰,又稱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對爭奪蘇聯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的而進行的戰役,時間自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為止。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東部戰線的轉折點,單從傷亡數字來看,該戰役也是近代歷史上最為血腥的戰役,雙方傷亡估計約2000000人,參與該場戰役的人數也比歷史上的其他戰役都來的多,更以雙方無視軍事與平民分別而造成的傷亡著稱。蘇軍斯大林格勒會戰的勝利扭轉了蘇德戰場的局勢,不僅成為蘇德戰爭的轉折點,而且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性轉折的主要標誌。


斯大林格勒是蘇聯中央地區通往南方重要經濟區域的交通咽喉,戰略位置極為重要。

若德軍攻佔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向北可攻莫斯科,向南可出波斯灣。

斯大林格勒以西、以南是是蘇聯糧食、煤炭以及石油的主產區。

如果德軍佔領這一地區,蘇聯就會失去戰爭所需要的重要資源。

在即將發動攻勢之前,希特勒曾對第6集團軍司令保盧斯將軍說:“如果我拿不到邁科普和格羅茲尼的石油,那麼我就必須結束這場戰爭。”

史之今日:1943年2月2日,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


史之今日:1943年2月2日,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

1942年4月5日希特勒發佈的戰爭密令:

“一但天氣和地形條件具備,德軍指揮官和部隊的優勢必將再次贏得行動的主動權,迫使敵人就範。

目標是,最終殲滅蘇聯紅軍殘存的有生力量,儘可能多地奪取它的最重要的戰爭經濟資源。

為此,應投入德國國防軍和盟軍的一切可供使用的力量。但同時,無論如何應保障歐洲西部和北部佔領區海岸的安全。”

為實施上述戰略意圖,按照希特勒的要求,德軍最高統帥部擬定了1942年夏季南方作戰計劃,代號“藍色行動”(德語:Fall Blau)。其主要內容是:

利斯特A集團軍群以克萊斯特第1裝甲集團軍為左翼,魯夫第17集團軍為右翼,分別從哈爾可夫南面和塔甘羅格北面向東和東南方向進攻,佔領頓河下游的羅斯托夫,向南進軍以控制高加索地區的油田;

包克B集團軍群以霍特第4裝甲集團軍和魏克斯第2集團軍為左翼,保盧斯第6集團軍為右翼,分別從庫爾斯克南面和哈爾可夫北面向東和東南方向突擊,佔領頓河上游的沃羅涅日,向斯大林格勒前進。

但是,經過數月的戰鬥,最終戰爭局面未能如納粹德國所願。

最終斯大林格勒會戰反而成為納粹德國遭遇的戰略範圍最嚴重的失敗,不僅終結了德國南方集群自1941年以來保持的攻勢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蘇聯與德國總體力量對比的根本變化。

史之今日:1943年2月2日,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


史之今日:1943年2月2日,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

到了1943年1月,蘇聯紅軍發起了又一輪攻勢,代號為“木星行動”,試圖突破頓河地區的意大利軍防線,並攻取羅斯托夫。如果這次行動成功,德軍南部集團軍的餘部將被完全圍困在高加索地區。

蘇聯紅軍雖然始終未能接近羅斯托夫,但是這次行動迫使德軍與斯大林格勒包圍圈內的德軍相隔250公里以上的距離。

事實上,第6集團軍已經完全失去了增援。

1943年1月8日,蘇頓河方面軍司令員羅科索夫斯基中將向德第6集團軍司令保盧斯上將發出最後通牒,敦促其投降。

保盧斯電告希特勒,要求准予他相機行事,被駁回。

保盧斯向希特勒報告說:“部隊已不能支持了,繼續抵抗已毫無意義,請準允我們投降。”

他得到的答覆是:“投降是不可能的,第6集團軍應在斯大林格勒盡到其英勇的責任,直到最後一人為止。”

1943年1月30日,希特勒授予保盧斯德國陸軍元帥節杖,以鼓勵其繼續抵抗下去。他對約德爾說:“在德國曆史上,還從來沒有元帥被生俘的。”希特勒也希望保盧斯能夠戰鬥到底或自殺殉國。

但是,1943年1月31日,當蘇聯紅軍攻入德軍設在百貨商場內的司令部時,保盧斯選擇了投降。

1943年2月2日,被圍困在斯大林格勒城北的第11軍殘部也宣佈投降。

至此,斯大林格勒會戰結束。

史之今日:1943年2月2日,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


史之今日:1943年2月2日,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