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以“無心”求道,便為道之本源

莊子:人生順應自然,懂得心安便是道。

莊子:以“無心”求道,便為道之本源

《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無所謂仁愛,沒有區別心,沒有把萬物當做芻狗,聖人無所謂仁愛,沒有把百姓當做芻狗。

芻狗是稻草紮成的狗,天地祭祀供奉之物,用得到的時候就把芻狗奉為上等之物,用不到的時候,就貶低為可踐踏之物,這在無形中就背離了道的根本。

而道對於萬物,卻不會做這樣的事情,聖人也不會對百姓做這樣的事情,所以就有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的道理。

道不以自己的仁義之心將萬物區別對待,一切都能順應事物本身的規律而存在,去除的是自己的主觀心,這便是道的智慧。

道內心空無一物,能夠包容一切,做到心胸坦蕩,容納百川,道像一個大風箱一般,融匯萬千事物,不以主觀去定論天下,不以機心狡詐處事,這就是一種道心,這也是修道的最好的方式。

很多人想讓自己的心如道一般清明,但是卻因為總是刻意接近,多了機心與狡詐,結果背道而馳。

莊子:以“無心”求道,便為道之本源

道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自然而清明的狀態,所有的刻意求道只會讓自己更遠離道,而順應自然才是逐漸接近到和奉行道的根本。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黃帝遊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使知 索之而不得,使離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詬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 象罔得之。黃帝曰:“異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黃帝在赤水北邊遊覽,登上崑崙山之後,就向南方眺望,誰知道返回的時候遺失了玄珠。

黃帝讓知尋找,知沒有找到,讓離朱尋找,離朱沒有找到,又讓吃詬去尋找,吃詬沒有找到,於是讓象罔去尋找,象罔找到了玄珠。

莊子:以“無心”求道,便為道之本源

黃帝說:“奇怪呀,只有象罔才能找到玄珠嗎?

莊子以玄珠作比喻,巧妙設計了這樣一個寓言故事,來講述人接近道的途徑。

其中有四個人物:知、離朱、吃詬、象罔,知、離朱、吃詬三個人代表的是智慧,眼力好,善於拾取,而象罔則代表著渾渾噩噩,沒有智力,沒有眼力,沒有機巧,但是唯獨象罔卻找到了“天道”。

全篇使用比喻的方式,將“尋道”哲理形象化,講述的就是去除機心,一切淳樸,順應自然便可以得道的智慧和道理。

何為機心?

就是一個人主觀的“有為”,在世俗之間,人以自己主觀分別心去對待萬物,以自己的機巧和自以為是的智慧去揣測萬物,妄圖主導萬物,但是這樣的行為卻背道而馳,人生帶來禍患,讓人生越來越糟。

莊子:以“無心”求道,便為道之本源

當一個人行使機心的時候,便遠離了天然,遠離了初始的快樂,最重要的是,早已遠離了“無心求道”的根本。

將尋道之心的智慧,引申到自己紅塵生活的時候,我們能得到更多。

就如同在生活中,一個人去刻意求心安,求幸福的時候,卻會遠離幸福本身,心反而更加嘈雜,就好像有的人每天計較“生活的意義在哪裡?”,這樣的人生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太刻意了。

而換一種心態,淡然一些,順應自然,無論外物降臨在自己生命中什麼樣的狀態,都能欣然接受,而不計較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都能秉承一種樂觀豁達去接受,這便是道心最高的一種境界,這也是生活最好的一種姿態。

所以,以“無心求道”的意境精華就在這裡,了卻自己的心跡,讓自己的心懷揣“象罔”的境界,才能找到人生的“玄珠”。

莊子:以“無心”求道,便為道之本源

文|國學書舍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