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作為有發展潛力的省份,為何會被鄰省經濟越拉越大?

xieshulang


山東是一個有發展潛力的省份是事實,但是經濟總量被鄰省江蘇拉大差距也是不爭的事實。造成這方面原因,主要是因為兩個省份的經濟模式差別,以及在升級改革所下的功夫不同。提起我國製造業大省山東和江蘇都算其中之一,前些年山東的基建材料生產也使得山東的經濟總量升到過國內第一,但是當前山東的產業製造模式,還是趨於傳統化,並沒有進行相應的改革升級。雖然一直以工業大省自居,但並不是經濟強省,比如魯中地區的化工產業幾十年了,一直沒有有效的升級,雖然關停了一些低產能高耗能的小企業,但是對產業升級沒有實質性的督促作用。
另外我國從事基建的整體速度有所放緩,原先山東所生產的一些鋼材、水泥,在全國供不應求,但是隨著建設放緩,對這一類工業產品的需求量降低。而江蘇的機械製造產業,近些年隨著用戶對電子產品,機械產品需求量的增長,機械行業所帶來的利潤穩中有升,且當前江蘇的製造行業更多與科技相結合,形成了科技製造的模式。
其實用最簡單的一句話就是,雖然經濟總量山東能與江蘇互相追逐,但是實際上的稅收山東遠比不上江蘇,稅收增加對城市擴張以及建設的刺激就會增加,這也會拉動當地的整體的GDP,增長薪資。而山東因為稅收比不高,城市建設水平很長時間都沒有很大的提升,比如經濟強市煙臺,濰坊,淄博,城區十幾年的變化相對來講並不算特別大。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這個“鄰省”指的是江蘇吧!山東是我國的經濟大省,2018年山東GDP達到了76469.7億元,穩居全國第三。一直以來廣東、江蘇和山東的GDP穩居全國前三,而且差距不大,但近年來山東顯然已經“掉隊”了,2018年廣東、江蘇都已經躋身“9萬億俱樂部

”,山東與它們的差距也越來越大。



山東為何會“掉隊”?小編認為主要還是在於產業結構不同。山東經濟主要以重化工業為主,煤炭、鋼鐵、電力、石油化工、機械製造、冶煉等傳統產業實力雄厚,但金融、電子、互聯網等新興產業相對於廣東、江蘇來說還是有一定差距的。而且山東企業結構主要以大型國有企業和股份制企業為主體,中小型民企佔比相對較低,民營經濟活力不足。前幾年還好,因為自2008年世界經濟危機之後,在國家實行的“四萬億”經濟刺激政策下,山東固投也是迅猛增長,其經濟增速江蘇一樣,遙遙領先廣東。然而刺激政策過後,山東固投增速放緩,出現產能過剩,而且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下跌,致使山東經濟發展放緩,其GDP與廣東、江蘇的差距就越拉越大了。有些人甚至把山東比喻為下一個“東北”,雖然有些過了,但也反映山東經濟放緩的問題比較嚴重。



如今山東正在進行經濟轉型升級,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後產能,發展新產業、新模式、新技術、新業態“四新”產業,相信未來山東經濟會迸發新的活力,發展得越來越好!


錦繡中源


山東的經濟總量,一直是全國第三。近幾年,雖有下滑的趨勢,但與第四名浙江有近2萬億的差距,五年之內,浙江的經濟總量不會超過山東。當然,山東與鄰省的江蘇有一萬多億的差距,這並不代表山東不會超過江蘇。


山東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有著一山一水一聖人的說法,素有孔孟之鄉,禮儀之邦的美譽,山東人樸實、豪放。對人以誠相待,以禮相讓。從古至今,山東文人墨客層出不窮,文化底蘊深厚。


山東物產豐富,四季分明。特產有煙臺蘋果、萊陽的梨,青島的啤酒數第一。山東礦產資源豐富,煤、鋼、金等產量居全國前列,東營有勝利油田,山東不僅是農業大省,更是工業強省。近幾年,國家治理汙染加大,企業又面臨著轉型,所以,經濟有下滑的趨勢。相信這種現象不會持續太久,很快會煥發生機。


冰哥129472092


山東地處黃河下游,黃河自山東入海,面積15.58萬平方公里,人口逾億。中國經濟大省之一,位列全國第三。2017年GDP生產總值72678億元,人均GDP72851元。山東也是孔孟之鄉,教育大省,深受儒家思想薰陶,重人際關係,官本位思想嚴重,重名節,講禮數,很在意別人的評價。

目前周邊唯有江蘇經濟領跑山東,兩省經濟增長方式也各有不同,山東是注重國企的發展,是以石油、化工、造船煤炭、石油、機械製造為主的產業結構,其中煤炭和石油都是低附加值的產品。省內各城市發展得相對不均衡,東部的膠州半島經濟發達,西部的地區相對經濟落後,省會濟南帶動力偏弱,拉動不了周邊城市的發展。



而江蘇更注重外資和內資的引進,外企和民營企業發達,輕重工業並舉發展,省內各城市之間發展較為均衡,基本上都是經濟大市。人口只有8000萬的江蘇人均GDP全國第一,達10.74萬元,也是唯一地級市全部入圍中國百強城市的省份,同時擁有3個GDP萬億以上的國家新一線城市,而山東目前只有青島是新一線國家城市,山東對標江蘇之間的差距巨大。

江蘇地理環境比山東更為優越,東臨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上海,南臨中國民營經濟最發達的浙江。隨著長三角經濟圈即將被上升為國家戰略,隨著江蘇加大對航空,高鐵,高速公路及水運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江蘇經濟將會加速發展,實現富民強省的目標。

山東要想加快經濟發展追趕江蘇,就要改變目前以重工業發展,以高能耗高汙染產業為主的產業,改變以國企為重的思維,利用靠近日韓大力吸引外資並加快民營企業的發展力度,吸納並引進高新技術產業等舉措,同時還要掘棄儒家文化的官本位思想,提高政府服務意識,為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研色潤墨


山東在歷史上就是經濟大省和經濟強省,目前在國內位列第三,在可以預見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山東與廣東、江蘇的經濟差距還會進一步的拉大,但仍將位列中國經濟規模的前三甲。

山東經濟社會發展和廣東、江蘇比起來,差距正在拉大 ,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產業結構。山東以重化工產業為主,廣東、江蘇以輕工電子產業為主體,新興產業佔的比重比較高。山東經濟受原材料和市場價格影響比較大;廣東、江蘇的以輕工電子產業為主體,產業技術含量比較高,產業創富能力比較強,單位投入的GDP產出更高。



第二、區位優勢。山東背靠渤海灣經濟圈,對外與日韓經濟往來密切,但山東和渤海灣相關的河北、河南、天津、遼寧,都是重化工業的密集區,產業的同構化比較高,山東產業的區城競爭優勢並不突出。近年來隨著中國和日韓關係的變遷,山東外貿發展和外資引進明顯趨緩。廣東地處珠三角,得益於港澳資本和東南亞華僑資本源源不斷輸入,製造產業非常發達;江蘇省得益於中國經濟中心上海的輻射和產業轉移,製造業尤其是高新技術產業非常發達,城市群發展比較均衡,經濟轉型和騰挪的餘地比較大。



第三、企業結構。山東省以大型國有企業和股份制企業為主體,中小型民企佔比相對較低,中小企業發展的空間比較小,大型企業轉型升級比較緩慢,相對缺乏市場競爭活力。江蘇和廣東都以外向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為主體,全方位接軌國際市場,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比較強,市場富有活力,對國內外資本、人才、技術的吸納力更強。

第四、科技教育。江蘇和廣東教育科技發展比山東快,科技教育規模比山東大,教育資源和教育質量比山東高。



第五、人文環境。山東受儒家文化影響比較深,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及個人比較講究等級,商業文化相對保守,投融資環境稍遜,社會公共管理相對薄弱。江蘇和廣東,外向型企業多,國際市場全面接軌,開放性和包容度更高,現代商業文化比較發達,企業家的進取心更強,社會管理比較規範,營商環境更有利於民營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第六、人才。山東的人才濟濟,但高級人才外流比較多,江蘇和廣東對國內外高級人才的吸納能力更強。

第七、環保成本。由於受華北整個大氣候環境和重化產業結構影響,山東的環境代價要比江蘇和廣東高,發展制約性更大。

從上面幾個方面來比較,山東經濟社會發展有自身的優勢,也有自身的劣勢,但山東在中國經濟中仍然是一個重量級的板塊,山東在中國經濟版圖中的地位短期內難以撼動。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深化改革,山東經濟仍然有釋放發展潛力的極大空間。


牛哥的天空


幾個方面的原因:

1,山東受儒家思想影響太大,缺乏目前商業環境下需要的創新精神;

2,官本位思想太重,企業家群體缺乏冒險精神;

3,經濟發展不均衡,東部膠東半島經濟相對發達,但是魯西南過去的煤礦資源趨於枯竭,又沒有其他主導型產業興起;

4,山東雖然是農業大省,但是農業附加值不高。

整體來看,山東經濟的困局主要是思想上的困局。


祥說投資


招商引資是第一大亊,招不來大公司大企業,一切都白說!別省都在幹什麼?看報道一一

超3.8萬億!河南公佈2019年1000個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名單)

人民日報數字河南

3月27日 · 人民日報數字河南官方賬號

3月27日,河南省商務廳公佈《2019年河南省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共1000個項目。

據瞭解,2019年1月29日、3月15日,河南省商務廳先後公佈2019年河南省招商引資項目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的項目清單,共3000個項目,總投資超過4.69萬億元。

而此次公佈的1000個重點招商引資項目,除了兩個未公佈投資金額的項目外,總投資金額達38051.7億元。其中,投資金額超500億元的項目有5個。

重慶上半年招商引資792個項目 ,合同額6479.6億元

重慶招商

sk海力士項目一期。

8月13日,記者從市招商投資促進局(簡稱“市招商投資局”)瞭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計正式簽約項目792個、合同額6479.6億元。

四川440個重大招商引資項目集中開工 總投資逾5274億元成都佔四成

紅星新聞

2018年5月30日 · 《成都商報》官方賬號

2018年四川省重大招商引資項目集中開工暨成都藥明康德生命健康產業園項目開工活動昨日舉行。成都商報記者在活動現場獲悉,當日集中開工的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共440個,總投資額達5274.47億元。其中,成都市共開工92個項目,投資額為2120.98億元,佔全省開工項目總投資額四成。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開工項目平均規模達12億元,較去年同期開工項目增加2.4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有138個,總投資額4263.45億元,充分體現大項目支撐大發展的總體格局。

招商引資是第一大亊,招不來大公司大企業,一切都白說!別省都在幹什麼?看報道一一

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芯片巨頭臺積電將有意投資西安,助力西安追趕超越

發表於 2019-03-08 10:43:58

半導體行業聯盟

+關注

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芯片巨頭臺積電將有意投資西安,助力西安追趕超越

韓國有句話說,想看中國千年文化要到西安。想看中國的未來,要到西安來。”2019年,中國發展正式進入都市圈時代。發展型都市圈有16個,除首都都市圈包含北京和天津兩個中心城市之外,其餘都市圈均為單一中心城市,西安、武漢、重慶、成都在都市圈聯繫強度評分中僅次於長三角、珠三角和首都都市圈。

臺積電是iPhone 核心處理器的獨家供應商,還為高通(Qualcomm)、Nvidia、NXP、博通(Broadcom)、聯發科、華為旗下的海思半導體等重量級半導體業者代工晶片,被人們視為全球電子業景氣榮枯的重要領先指標。

而從芯片市場來看,此次三星半導體存儲芯片在西安二期項目的投資,對中國半導體產業也有著深遠影響。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費市場,同時聚集著全球主要的手機、IT廠商。但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CSIA)的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的產品需求達到1.40兆元人民幣,國內自給率僅為38.7%。同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額超過2600億美元,已經替代原油成為中國第一大進口商品。

一方面,西安在戰略地位、城市能級、發展機遇等方面“硬條件”的不斷提升,另一方面,西安在營商環境、政府服務、幹部作風等方面“軟實力”的持續改善。

一個千億級的半導體產業集群,正在西安呼之欲出。有分析指出,這將有助於西安市進一步鞏固全球半導體產業基地的地位,推進國際化大都市建設的步伐,促進陝西全球半導體產業集聚發展。

不只是三星,近年來美光、華為、中興以及阿里、京東等行業龍頭企業不斷加大在西安投資。僅2017年,包括三星二期在內的,吉利、華潤、華僑城、阿里巴巴、騰訊、亞馬遜等36家知名企業相繼落戶西安,簽約引進項目847個,投資規模達2.35萬億元,達到歷年最高。西安這片投資沃土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正在逐步顯現。

事實上,從上世紀60年代,西安就是重要的半導體基地,新中國最早的第一塊集成電路也是在西安微電子所誕生的。

2012年,西安高新區成功引進三星電子存儲芯片項目,一期項目總投資達100億美元。這一項目是三星海外投資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項目,也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電子信息行業最大外商投資項目。兩年後,三星電子存儲芯片一期項目竣工投產,創造了“陝西速度”和“西安效率”。該項目帶動了100多家配套企業落戶。

目前,西安已形成從原材料和設備的研發生產,到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及系統應用的完整產業鏈。不僅如此,這對於陝西省半導體產業的上下游集聚和人才培養,起到了巨大的帶動作用。

據統計,三星西安半導體項目帶動了上百家配套企業入駐,包括美國空氣化工、日本住友、華訊微電子等一大批國內外企業。此外,陝西許多電子信息科研機構和企業,受到三星項目投產後的帶動和輻射效應,上下游企業能享受到更便利的配套服務,從而降低成本提高工藝。

以三星西安半導體工廠為龍頭,和產業鏈本土品牌的集體崛起,一個千億級的半導體產業集群,正在西安呼之欲出。

此前,陝西的集成電路產值100多億,2018年陝西省半導體產業產值是千億級別產值。“這是什麼概念呢?國內整個半導體產業地位陝西排前二。

“不在大陸設廠,就拿不到很多單子”。只有在大陸設廠,利用芯片業“大者恆大”的規律逐步奪回巨大的客戶群,這應該就是臺積電的目標。

聲明:本文由入駐電子說專欄的作者撰寫或者網上轉載,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如有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舉報。侵權投訴


春雨書齋


儒家思想沒能繼承,擁現出很多各相關部門吃拿卡要的敗類,很多企業、個人小公司坑蒙拐騙,騙供應商的貨十分在行,到處都是限高限寬欄充分暴露出地方上一批官員無能無知、十分小家子氣,各城郊結合部重兵把守的檢查站認真工作,高速服務區大多是臭烘烘的,ETC充值都他媽的擺著死了人的臉,不好好整頓還想追江浙?


吉祥146184099


答案只有一個,關鍵是一把手,👌👍捫心自問一下吧!


小胖兒986


官本位思想,別的不說,身邊的山東學生一門心思考公務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