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面A股發生了哪幾次牛市呢?主要因為什麼原因引起了牛市呢?

理財鴨


在我的觀念裡,A股真正的牛市只有4次!

因為大部分的大級別反彈,時間過短,我不認為是一場大牛市。而真正的大牛市基本都是維持在2-3年左右,並且漲幅巨大的條件下。

所以,從A股29年的歷程來看,一共有4次牛市,以及4次大級別的熊市。

第一次就是1990年到1992年的這輪牛市;

第二次就是1996年到2000年的這輪牛市;

第三次就是2005年到2007年的這輪牛市;

第四次就是2013年到2015年的這輪牛市;

而熊市則是相對應之後的一輪大跌,時間基本長達3-5年之久;

這些牛市主要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呢?

第一輪的牛市是因為剛開始的A股成立,產生的一種新鮮感,這就叫做“第一批吃螃蟹”的效應;

第二輪的牛市是因為建立在一種賺錢效應的驅動,也是國家想要通過金融市場推動經濟發展的契機下;

第三輪的牛市則是一個籌碼的牛市,在998點一路漲到3000點,4000點之後,大家看到了所謂的大牛市,從而開始惜售,持有的籌碼,看漲到10000點大關,所以我們看到這輪牛市裡,成交量並不大;

而在第四輪的牛市裡,則是一個槓桿的牛市,一路從1849點漲到了5178點,而成交量持續的放大;

每一輪的牛市產生,其實更多的是一種物極必反,以及有熊必有牛市的經濟週期規律,這種規律的力量大於一切。

記住,經濟是有周期的!經濟的推動主要靠的就是地產和金融!美國10年牛市,但是房地產平平,除了核心城市的房價擁有價值投資之外,其他地區的漲幅並不大。

同樣的,印度股市走了10年牛市的金融行情,房價也是溫和的。

中國的20年裡,股市熊長牛短,房地產卻走了20年的牛市,很明顯,過去的20年中國經濟靠的是房地產推動的,而不是股市。

但是經濟週期是會變的,未來的20年中國一定是靠著金融市場推動的,原因我這裡不多做闡述的,文章說的太多。

所以,認清週期變化,管理好你的資金佈局!!沒有一個國家會出現金融10年大牛市的同時,出現10年房地產大牛市的 。這樣的結果帶來的只有蕭條和危機,因為沒有“接班人”了。

美國2008年之前不就是因為這樣而出現了金融泡沫和危機嗎?

(下圖是,1963年 - 2011年美國房屋平均成交價格走勢圖,以及美股2000~2009年走勢)

所以,看多中國,做多A股的金融市場!!!

下個經濟的週期,靠的是中國的金融市場帶動的,目前無論從政策,數據,還是估值來看都是如此!!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感謝你的點贊和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我是證券投資顧問,關注我,瞭解更多投資知識。

歷史上A股共有四輪牛市

如上圖(上證指數年K線圖)所示,我國股市自1990年成立以來,一共發生了4次牛市,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瞭解我國股市的歷史牛市,對投資具很大的參考意義。第一輪牛市發生1991-1993年,當時證券市場剛剛成立,市場一共只有8只股票,俗稱“老八股”,這輪牛市的主要原因是實行1%的漲停板制度,那段時間基本上指數天天漲停。

第二輪牛市發生在1996年-2000年,主要原因是市場推行價值投資,市場在績優股 四川長虹、深科技、深發展等股票創造出“投資暴富神話”的刺激下,股市持續上漲長達5年。

第三輪牛市發生在2006年-2007年,主要原因是實行了股權分置改革,人民幣升值,外資大舉進入A股,加上經濟形勢好,上市公司利潤大增。這輪牛市指數整整漲了5倍,也創出裡歷史最高點6124點。

第四輪牛市發生在2014年-2015年,當時推出了“一帶一路”大戰略,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合而大幅上漲,造就了市場大牛市的開端,加上券商大舉推行融資業務,給市場帶來了大量槓桿資金,助推了這輪牛市的上漲,滬市深市都創出了“單日萬億成交量”。

牛市帶給我們的經驗

總結每輪牛市,可以得出以下經驗:一、每輪牛市都有大的改革措施,如漲停板制度的設立、股權分置改革、“一帶一路”大戰略等。二、牛市往往出現在上市企業利潤增長,投資者信心十足的情況下。


騎牛乘龍


牛市其實不好定義,硬要出一個標準的話,就以50%以上的漲幅為門檻吧。

以上面的標準來說,A股自1991年成立以來總共出現了6次牛市。

  • 第一次始於1991年,從不到105點漲到了1400點;

  • 第二次始於1996年,從不到600點漲到了2200點;

  • 第三次始於2005年,從不到1000點漲到了6100點;

  • 第四次始於2013年,從2000點漲到了5100點。

以上是按上證指數衡量的。

如果按照深證成指就會發現和上證指數的節奏有一些不同,深證的牛市多了兩次。

如果看原因的話有很多,最早當然是炒個新鮮同時也有發展的需要,後面2005年是因為股權大改革,2013年是因為全面創業槓桿牛。

牛市的原因

但這些都是表面原因,股市無論從熊市到牛市、還是從牛市到熊市都只有一個原因:

估值週期波動

大多數人分析股市犯的最大錯誤就是看消息,其實消息是最浮於表面的東西。

真正驅動股市運行的是估值。

當估值足夠低時,監管層一定會想辦法把股市搞起來,不可能股市跌得慘不忍睹了還加息那等於自爆,所以估值驅使了監管層採取相應的策略,比如2005年民眾和媒體已經呼籲股市應該推倒重來了,這個時候監管層推出了股權改革。

當2013年股市再度低迷時,監管層要加息?!那是不可能的。那等於自己病了的時候再給自己兩刀。這個時候上面又推出了加槓桿的政策,促成了一輪大牛市。

那麼如何判斷股市的估值足夠低呢?

對比股市和國債的市盈率,當股市的市盈率比國債還低,說明風險資產的固定收益率已經非常高、估值非常低,這個時候只要敢於長期持有好股票一定會有大的收益。



黑色老馬


真實的只走過一次牛市,從95.79點到瘋狂的6124點。

後面的3478和5178點都是那次牛市回調的某段的階段性高點。

按照GDP純增長率來算,現在上證指數應該在1161點附近比較合適,加上物價上漲因素現在估值頂部在4450點。

也就是說A股不可能跌破1161點了,不出現牛市也難突破4450點(後面幾年)。

因為有物價上漲因素干擾,我們就以官方的每年2.5%物價上漲為準,28年物價上漲1.948倍,所以現在上證指數核心價值區在2261點附近,跌破2261點後只要不碰到經濟大蕭條則下次牛市又可能慢慢開始。

第一次牛市因為上市公司少,而且是剛開始有這個東西,瘋狂炒作到造成的。

後面牛市的漲幅就不要指望暴漲這麼多倍了。


晟晾


這幾天似乎很多人在詢問相關的問題,之前的回答中我們只是草草的說明了我國股市特有的事件週期影響,而非時間上週期的影響。而這種理論似乎並沒有引起大家的在意。這次我們就分別來看事件對於股市的影響吧。

我們首先從離我們最近的15年牛市開始。我們不難看出,隨著07年瘋狂得到有效釋放之後,大盤走出了長達8年之久的震盪下跌行情,隨著所積聚的勢能被釋放完畢,“一帶一路”以及“中國製造2025”等中央戰略的提出,加之國企改革的推進,槓桿資金的准入後的有效放大等多重因素的疊加,便走出了5178點的瘋狂行情。

應該說我國股市歷史上最為壯觀的要數07年的這場資本盛宴了。隨著股市不斷下跌所造成的股市融資功能的逐漸喪失,國家為救市而提出了4萬億的資金馳援,隨著十大產業振興計劃的推出,使得流動性資金大量的流入股市這個價值窪地中去。6124這個歷史最高點便這麼形成了(這裡所說最高點並不準確,15年5000點時,太多股票的估值已遠超當時,這裡僅僅以點位來論述)。

我想很多人的記憶中都不會忘記99年的那個夏天,隨著美國互聯網泡沫的持續發酵,我們迎來了“5.19”行情的井噴式的瘋狂。

同樣的,老股民也一定還記得,向前追溯到那個績優股至上年代,隨著一大批行業龍頭業績優良的標的被人們所認知,時間也便定格在了那個創造了“投資神話”的1996年。

而當我們的資本市場還在襁褓中時,1994年的8月來自於管理層的三大利好,使得指數短短一個月內直接上揚200%,高達1052點。

而我們所能記載的第一次大行情,應該是來自於“老八股”那個年代了,當年的問題不知道在經歷了近30年之後,是否依然會上演?應該說這是一次歷史性的變革所帶來的短期指數上揚,漲跌停製度的取消,使得指數走出了我國第一個所謂的牛市,1429點。

實際上,回顧了一下歷史(這裡僅僅選取了一些具有說明性的事件,並不完全)我們不難發現,歷次大行情都有幾個必要因素,第一來自於流動性的寬鬆,。第二隨著指數下跌之後個股的投資價值得到修復。第三特定事件的催化作用。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為每次所謂的牛市亦或是大的行情都來自於某個事件的觸發或者事件的相互疊加。這也是我們在之前回答中提到的事件週期。而作為真正可以支撐牛市的基礎——國有經濟基本面卻往往被我們所忽略。而牛市的本質如果脫離了基本面支撐,那就只是一場曇花一現的屠殺。所以,無論是慢牛的提出,經濟轉型的實施,都必將成為未來真正牛市形成的觸發事件。


醜鑑人生by


現在是A股經歷的第10輪牛市嗎?

2019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在政府報告中明確提出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實際上2019政府工作的一大亮點就是活躍股市。昨天6月13日,科創板正式開板了。再過一段時間首批企業將在科創板上市交易。確實最近一段時間股市的上漲,引發很多人猜測:現在是A股經歷的第10輪牛市嗎?

關於這個問題,我沒辦法清晰的回答,我只能肯定的一點是本輪的A股上漲並不是中國產業經濟的基本面發生了什麼變化,而是資本市場對未來政策紅利的某一種預期。


我國資本市場經歷的九輪牛市

我們的資本市場是從1990年12月誕生的,一共經歷了九輪牛市和九輪熊市。我們來看看在歷史上的九輪牛市是怎樣開始和結束的。

第一輪牛市是1990年的12月到1992年的5月。當時上交所剛剛成立,一共掛牌了八隻股票,就是所謂的老八股。因為僧多粥少,導致了股價的一路走高。同時,管理層也希望通過活躍股市,讓更多的人瞭解股票就取消了漲停板制度,助推股市從96點一路上漲到1429點。

第二輪牛市是1992年的11月到1993年的2月,只有短短的4個月。當時鄧小平南巡講話對股市提出了“

堅決的試”四個字,導致股市行情再次啟動。股指從387點漲到了1559點。但是到了1993年的2月,由於市場上有太多的新股發行,上市公司的數量從54家增加到了287家,股票的稀缺性一下子就消失了,第二輪牛市因此走向了終結。

第三輪牛市是1994年的7月到9月,當時國家推出了幾個救市政策。股指從326點一路漲到1053點。但與此同時,由於宏觀經濟遭遇惡性的通貨膨脹,國家把一年期國債利率提高到了11%,股市因此迅速轉入的熊市。

第四輪牛市最短,從1995年的5月18號到5月22號只有三天。原因是國家關閉了國債期貨交易,導致期貨市場的大量資金轉投股票市場。為了打壓投機行動,政府把 T 加零的交易制度改成了 T 加一,牛市僅僅持續了三天就結束了。

第五輪牛市是1996年的1月到1997年的5月。啟動的原因是管理層暫停發行新股,市場的資本面開始變得寬裕。股指從512點漲到了1510點,足足翻了三倍。管理層為了降溫,把印花稅從千分之三上調到了千分之五,第五輪牛市因此結束。

第六輪牛市是1999年的5月到2001年的6月,當時是炒作互聯網概念,股指創下了2245點的歷史最高點。

第七輪牛市是2005年的6月到2007年的10月,起因是股權分置改革,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和風險偏好。這一輪股指從998點直接漲到6124點,出現了全民炒股的瘋狂景象。但是到了2007年的8月,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中國股市受到衝擊,因此一路向下,迎來了自A股成立以來最慘的熊市。

第八輪牛市是2008年的10月到2009年的8月。這期間中國啟動了一個四萬億計劃,資金面重新變得充沛起來。股指從1665點漲到了3478點。

第九輪牛市是2014年的7月到2015年的6月。我想很多人還記憶非常的深刻。這一時期,中國移動互聯網浪潮席捲全國,以創業板為代表的新興企業盈利狀況明顯好於傳統企業。投資者開始熱衷於炒作中小板。與此同時,中國放寬了房地產市場的緊縮政策,股指因此從2054點漲到了5178點,當時經常出現白股千股同日漲停的景象,很多人認為自己就是一個股神了,結果到了2015年6月,管理層為了防範風險開始嚴查場外配資,導致本輪牛市徹底結束。


在中國炒股票有時候很像是一場行為藝術

中國資本市場九輪牛市的出現及其結束,受到了政策面和股民心理的極大影響,而與產業經濟和上市公司基本面之間的關係卻顯得比較遊離,這也是中國股市暴漲暴跌、撲簌迷離的基本原因。因此,在中國炒股票有時候很像是一場行為藝術。


Apple與房地產金融


老實議論A股牛市問題,這明明是誘導。目前市場狀態不可能出現牛市市,評論要對股民負責。


手機用戶52379495445


我認為市場真正意義上的牛市可以說只有兩次,2007-2008年,2014年到2015年。前期牛市最主要還是基本市場剛剛建立,股票供不應求導致的初級階段的牛市。牛市啟動的願意最主要關注兩方面,一個是信貸週期處於相對寬鬆的事情,另一個經濟週期處於高度發展的事情,或者在高度發展的前期,企業盈利逐步提升,第三個就是經過漫長時間的震盪築底階段,市場獲得充分的洗盤。


鴻鵠財經說


那叫牛市,早該2萬點以上了。那才叫牛市。


憨憨142857


大概一共2次,第一次高點上證指數6124點,被䃼滅利空是半夜雞叫,第二上證指數高點下移到5178,被䃼滅武器是注策制,不知第三次牛市在什麼年代發生很難猜到,但高點必定下移,因為股民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草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