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麼和麵蒸出來的饅頭鬆軟好吃?

若夢聆聽


蒸饅頭要想達到鬆軟好吃,和麵是關鍵:一是用高筋面,加水進行和麵,大體面與水的比例是一斤麵粉加6、7兩水,也可以隨水加些牛奶,饅頭蒸出後饅頭白,面和成三光就行了,面光、盤光、手光;二是用小蘇打代替酵母粉,酵母粉不好掌握用量和時間,這點很關健,小蘇打很好掌握用量和時間,蒸出來的饅頭鬆軟有彈性,一斤麵粉大約一滿半湯勺小蘇打,用溫水將小蘇打調開,一定要調勻了,向面盤裡倒小蘇打,要邊倒邊攪邊聞,聞到面不酸就揉好了;三是揉好面後,放一邊醒發半小時左右。時間一定要夠;四是面醒發好後,揉成饅頭,放在屜上,屜上要放溼屜布,饅頭之間間隔要大點,四周不能靠鍋邊,這樣蒸汽好循環,饅頭受熱均勻;五是屜上放好饅頭,放入蒸鍋,要冷水入鍋,饅頭慢慢加熱,蒸汽慢慢上升,蒸40分鐘左右,饅頭蒸好後,先不要急於打開鍋蓋,放置3-5分鐘,讓蒸汽回回汽,這樣出鍋的饅頭才會又白又鬆軟。





熠小廚


饅頭蒸出來鬆軟好吃和用什麼和麵關係不大,我蒸饅頭只用酵母,不喜歡用泡打粉和小蘇打。

總認為傳統的更健康,畢竟吃了這麼多代。

那怎麼蒸饅頭能鬆軟好吃呢?我試過往裡面加牛奶,豬油,雞蛋等等。發現最主要的不是加什麼,而是揉麵和發麵!

第一步:普通麵粉500g,經我無數次試驗,酵母耐高溫的發麵更好。

酵母5g,直接買5g一包的更方便,不會因為開封了有段時間沒用,它就沒那麼好了。

第二步:5g酵母用溫熱不燙手的水化開,邊倒酵母水邊攪拌麵粉。攪成面絮狀。

第三步:下手揉麵,揉麵很關鍵!!!

並不是揉成光滑麵糰就可以了,要揉久一點,最好能揉出膜,沒有揉麵機,手動揉麵是比較辛苦的。

就當鍛鍊身體了,揉不出膜也沒關係,多揉一會,揉的越久揉的越好,蒸出來的饅頭就越漂亮,越好吃,層次分明。

可以加一勺白糖,能使麵粉和水還有酵母更好融合。

第四步:揉好後蓋保鮮膜,醒發至兩倍大,併成蜂窩狀!!!

第五步:撒點乾麵粉防粘,揉麵排氣,揉好後弄成自己想要的形狀。

第六步:二次醒發至兩倍大,再開始蒸。蒸15分鐘,燜5分鐘後再出鍋,不要馬上拿出來,記得一定燜幾分鐘再拿出來哦!不然會回縮。

為什麼每次我蒸饅頭都最少500g起步呢?因為蒸一次饅頭挺費勁的,要弄就多弄點。蒸好後冷凍起來。

提前一晚從冷凍的地方拿出來放到冷藏的地方,第二天早上蒸5分鐘就能吃,省時間也省事!

一般500g麵粉蒸的饅頭剛好我們一家三口吃三四次,挺好的。孩子很喜歡吃饅頭,尤其是我做的花樣饅頭,更是愛不釋手。

我每天更新一款美食視頻教程,喜歡美食記得關注我哦!總有一款是你喜歡的。[呲牙][可愛][愛慕]











小米粒餵食記


你好,我是小雅食光,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饅頭是我們北方人餐桌上的主食,有時候,一天要是不吃饅頭,感覺這一天就像沒吃飯是的。現在想吃饅頭,就去饅頭店直接買了,但是口感不如從前的,沒有嚼頭,只是宣軟而已。那麼為了吃上有嚼頭,又鬆軟的饅頭,就自己在家做吧,畢竟自己做的饅頭,不添加任何防腐劑的。

因為熟制方式不同,饅頭面團的水分比麵包少很多。依最佳的口感軟硬度,饅頭的用水量可控制在麵粉的52%左右。比如用500克中筋麵粉,可配260克水,5克乾酵母、10克砂糖、5克油。

把料揉成團,儘量揉成光滑的麵糰,之後在室溫下放置5分鐘即可開始操作。

操作主要是擀麵和整形,這一步是為了讓面的筋性出來,更是為了讓面變的細緻,這樣成品表面和內部組織都會比較細膩。如果有壓面機就過幾遍,沒有就用擀麵杖多擀幾遍,儘量把裡面的氣泡擀出來,不然氣泡過多、過大,有時成品會皺皮。

把麵皮擀得厚薄均勻再捲成圓柱體,刀切。也可以把麵糰搓成長條,分成大小均勻的小麵糰,再把小麵糰整成一頭圓、一頭尖的圓錐體,放在臺面上用雙手不停搓揉至呈現光滑的外皮。

成型後碼在鋪了蒸籠布的蒸屜裡,加蓋發酵一次,通常在15-25分鐘即可開蒸。這一次的發酵只要確認麵糰稍微膨脹,體積變大即可。

一次發酵的饅頭也需要冷水上鍋蒸,用中大火,水開後開始計時,一般蒸15分鐘左右即可。具體時間視麵糰大小而定。

蒸好後熄火先把蓋子稍微掀開一條小縫,等3-5分鐘再完全打開,可避免饅頭受到急劇的溫度變化影響外觀。





小雅食光


主料·】

通用麵粉 | 500克

【輔料】

溫水(25~35攝氏度) | 250毫升

酵母粉 | 2~3克

【做法】

1. 用125毫升溫水將酵母粉化開。

2. 將麵粉倒入面盆,中間扒個坑。將第1步的酵母水倒入面中,然後將剩餘的125毫升水也倒進去。如果麵粉較幹,麵糰硬得揉不動,可以多加幾十克的水。(如果有面包機,就將麵粉倒入麵包機中,其他操作都一樣。)

3. 開始和麵,用手將麵粉和水拌勻,然後用力揉成均勻光滑的麵糰。揉麵注意幾個動作:1. 將麵糰拿起擦面盆,將面盆上的乾麵粉或者小麵疙瘩粘乾淨。2. 攥緊拳頭往下壓,這樣能把手背上的面粘乾淨。3. 用手掌往下壓麵糰,這樣能把手掌上的面粘乾淨。4. 最後反覆揉壓至麵糰光滑。這幾個動作反覆幾次,就能揉出傳說中面淨、手淨、盆淨的“三淨”麵糰來。

4. 麵糰發酵。麵糰發酵時蓋好,防止發酵過程中表皮風乾變硬。一般夏天自然室溫2小時能發酵好,冬天則需要更長時間。檢驗麵糰是否發酵好有兩個標準:1. 體積變大一倍左右。2. 扒開面團中間能看到裡面已經成為了蜂窩狀。只要具備了這兩個標準,證明已經發酵好了,不用管時間多長,都不要繼續發酵了,發酵過頭面團會發酸。

5. 揉麵排氣。先將面板上撒些乾麵粉,手上也沾些乾麵粉,然後將麵糰從面盆取出放到面板上,這樣不至於麵糰粘住面板和手。

6. 下手用力揉壓,揉壓至麵糰將要粘住面板的時候再撒上一層薄薄的乾麵粉,這樣反覆揉,反覆撒上一層薄薄的乾麵粉,多重複幾次,這個時候多用些力,多揉一會,蒸出來的饅頭就會筋道好吃。

7. 判斷面團是否揉好:用刀切開面團,切斷面看不到明顯蜂窩狀了就好了。如果裡面還有很明顯的蜂窩狀,蒸出來的饅頭口感不但會差,還會表皮皺巴巴很難看,饅頭還可能都裂開張著嘴。

8. 麵糰揉好以後,用手將麵糰搓成手腕狀粗細的長條

9. 然後用刀均勻切開。切的時候掌握三個字的要領:快、準、狠!這樣切出的饅頭才能大小均勻,形狀好看!

10. 切完之後迅速將每個饅頭面團分開,如不分開兩個相鄰的饅頭很快就會黏連。如果要做刀切饃,這個時候已經成型了。

11. 如果你要做圓圓的饅頭,就把切好的麵糰搓成圓團,找最光滑的一面放在上面,把麵糰放在案板上,用手捧著來回搓,搓至全部變圓,底部小些上面大些的饅頭狀。不管是切好還是搓好的饅頭,底下都要沾些乾麵粉再放在面板或者其他盛器上,避免黏住面板。上面要用東西蓋上,不然表皮會變硬。

搓好的饅頭不能立即下鍋蒸,要讓饅頭在常溫下放一會,使麵糰鬆弛一下。期間找東西蓋好饅頭防止表皮發硬。一般室溫下靜置15~20分鐘就可以了。蒸鍋燒水,蒸屜上用刷子刷上一層油,或將籠布打溼放在上面。

12. 將靜置好的饅頭逐一放在蒸屜上,放饅頭的時候,每個饅頭之間要留出半個饅頭的距離,因為饅頭在蒸的過程中會漲大。千萬不要沸水上鍋蒸,這樣驟然受熱,很容易被燙死。溫水涼水都可以,先小火蒸5分鐘,之後開最大火力蒸(一定保證鍋裡的水足量)。

13. 從開鍋算起,根據饅頭大小蒸約15~25分鐘就熟了。檢驗饅頭蒸熟的標準:打開鍋蓋,用手指將饅頭按下去一個坑,如果沒有恢復原樣就是饅頭還沒熟,趕緊蓋上鍋蓋繼續蒸。如果能夠迅速恢復原樣,證明饅頭熟了。

14. 圓圓的饅頭蒸出來的是這個樣子的哦!白白胖胖的很可愛,味道好到沒朋友!


胖弟美食


饅頭,是很多人早餐的選擇,特別是北方人,對饅頭有一種執著的偏愛。其實,饅頭的味道並沒有想象中的單調,只是看你怎麼做。

對於蒸饅頭是冷水蒸還是水開了再蒸,老面怎麼用?舌尖計整理了自己照著書本嘗試一遍又一遍得出來的經驗,現在分享給大家,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先來說說老面怎麼用?

1、老面蒸饅頭面粉500克,老面80克,40度左右的溫水250-275克(用手試一下“呀熱了!”就是這種感覺就可以了,水溫千萬不可過熱!),鹼面2克。

2、上面只是一個基礎用量,鹼的用量要根據季節,溫度,面的發酵程度做適當調整。冬天適量少放一點鹼,夏天稍微多放一點鹼;面發酵程度有一點小就適量少放一點鹼,面發酵有點過度就適量多放一點鹼。

酵母蒸饅頭這種方法簡單用時很短,而且容易操作,適合新手。蒸出來的饅頭同樣鬆軟勁道有彈性,而且還有一絲絲甜味,也是非常好吃的。

做好饅頭的4個關鍵:

1、當面已漲發時,要掌握好發酵的程度。如見面團中已呈蜂窩狀,有許多小也,說明已經發酵好。蜂窩狀面體的眼子越大,說明酵發得越老,甚至要發過頭了。

2、夏季用冷水和麵,冬季用溫水和麵,冬季和麵、發麵應比夏季提前1~2小時。和麵時要慎加水。

3、做饅頭是最簡單的麵食,不是很複雜,關鍵看你揉麵的時間長短,揉的時間越長這饅頭越筋道,就越好吃,一般最少揉15分鐘,如不怕累可以再加5分鐘左右哦。

4、蒸時鍋蓋上用重點碗或盆扣住,周圍用乾淨毛巾蓋住以防漏氣,而且多燜幾分鐘可以使饅頭皮不沾,蒸饅頭時下面一定要放布,否則下面會很乾,我試驗過的。

蒸饅頭用開水還是用冷水?

蒸饅頭勿用熱水:許多人愛用熱水或開水蒸饅頭,以為這樣開得快。其實這並不科學。因為生冷的饅頭突然遇到熱氣,表面粘結,容易使饅頭夾生。

正確的方法應是在鍋內加冷水,放入饅頭後,再加熱升溫,可使饅頭均勻受熱,鬆軟可口。

《舌尖計》專業創造有價值的美味視頻教程,同廣大網友一同領略不同美食風采,關注我,每天帶給你不一樣的美食體驗哦。

舉報/反饋

蒸饅頭

蒸饅頭是一種以麵粉作為主要食材製作而成的傳統麵點小吃,填倉節節日食俗。把發酵好的麵糰作成饅頭形狀放在鍋具或蒸籠上蒸即可,蒸饅頭做法簡單易學,多數家庭都會做。


關中小高


用什麼和麵蒸出來的饅頭好吃呢?

1、為了讓饅頭做出來更加風味我們可以加入雞蛋。雞蛋液可以提升口感並加速麵糰成型,做出來的饅頭奶黃鮮香,口感綿密鬆軟。

2、我們加入牛奶可以做成鮮奶饅頭,好吃且營養豐富,非常適合小朋友吃,用量以每斤麵粉250ml牛奶為宜。鮮奶饅頭顏色白嫩,味道甜而不膩。

3、發麵時可以加入一小勺鹽或白糖,可增加麵糰韌性,麵糰不會太粘手,揉麵更容易成型,蒸好的饅頭包子燈吃起來更有嚼勁。

4、摻入酸奶的饅頭香軟細膩,酸奶本事也是屬於發酵製品,所以可以適量減少酵母的用量,500g麵粉放入200ml酸奶、3g酵母粉、5g泡打粉即可。

5、想要發麵快可以往裡面多加入兩樣配料:啤酒和米酒。500g米酒加入啤酒、米酒各30ml,5g白糖,10g酵母粉和一小勺泡打粉即可。





楊小啊巖


題主你好,我前幾天才蒸了饅頭和包子,我來分享一下,希望可以幫到你哦!

我是準備2斤麵粉,8克酵母加3克白糖用熱水攪拌融化,取來一個大盆子,倒入麵粉,分次加酵母水攪拌成絮狀揉成麵糰,蓋上保鮮膜放盛有熱水的鍋中醒發40分鐘,麵糰有蜂窩狀就好了,取出揉捏排氣,搓成長條再切成小塊(饅頭型狀)在小塊背面切上一刀,再次醒發20分鐘,熱水上鍋蒸18分鐘,排下氣,再悶3分鐘就可以吃了,白白胖胖的,還不錯。





小陳食記


大家好我是萍兒,饅頭,是很多人早餐的選擇,特別是北方人,對饅頭有一種執著的偏愛。我覺得加入白糖和麵做的饅頭更順軟好吃。

下面就給大家說一說饅頭好吃的訣竅:

1、饅頭專用粉500克,老酵子40克,白糖30克,用250毫升水和成麵糰,個人覺得饅頭面和的硬點既好吃,又好定型。(夏天用涼水,冬天用手的溫度一樣的熱水大概38°)發麵至兩倍大。

2、發好的面里加入用熱水化開的兩克鹼面,(鹼面可以根據季節、溫度、面的發酵程度適量調整,兩克只是基礎量)然後揉麵排氣,揉成光滑的麵糰,揪成大小均勻的面擠,揉成或者切成自己喜歡的形狀,然後放一邊再餳20分鐘,(根據季節變換適量調整餳面時間)然後拿在手裡感覺輕飄飄的就可以了。

3、鍋裡燒水,把籠布溼透鋪籠屜裡,(這一步的目的蒸出來的饅頭下面既不會發硬又不會粘在籠屜上面保證完好無損)然後將水燒開,放入饅頭,大火蒸,(時間按照饅頭大小調整),蒸熟後關火燜5分鐘讓溫度,這樣就不會出現饅熱脹冷縮而塌陷。這樣蒸出來的饅頭既鬆軟好吃,而且顏值高。裡面也沒有什麼泡打粉之類的成分吃著十分健康。

好了今天的蒸饅頭技巧就分享到這裡,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所幫助,謝謝




萍兒愛美食


用筋度低的麵粉和麵,會好吃一點,而且和的手法儘量用按壓發,這樣麵粉不容易出筋,做的饅頭就鬆軟可口,筋度高的麵粉就適合做麵包





明普生


很高興為大家來解答這個問題,蒸饅頭的時候先買好蒸饅頭用的酵母,麵粉和酵母比例是100:1.5加入,將酵母用溫水化開倒入麵粉中,水不夠在加入適量清水,揉成團,靜置醒面,室外溫度不高時,將麵糰用容器裝起隔水加熱,十幾分鐘面團就起蜂窩狀,這樣面就發好了,這樣做出來的饅頭就成功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