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做景觀設計,鄉村旅遊豈能不火?

這樣做景觀設計,鄉村旅遊豈能不火?

人們的美學價值觀正在逐步迴歸“自然美”、“樸素美”的觀念。親近自然,享受自然的舒適,慢慢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這種觀念的轉變給我們的啟示是——美麗鄉村的建設,離不開農業;鄉村旅遊和休閒農業的發展,不能拋棄農業的生產性。失去了農業生產性景觀,不僅是農業文化的缺失,也是農耕趣味的缺失,更是鄉村氛圍的缺失。

這樣做景觀設計,鄉村旅遊豈能不火?

▼1

生產性景觀的概念

鄉村生產性景觀:包括農作物種植景觀、林業景觀、畜牧業景觀和漁業景觀。

這樣做景觀設計,鄉村旅遊豈能不火?

鄉村農作物種植景觀:包括一定面積的農作物實體景觀,人們犁地、播種、管理、收穫等過程中的生產活動以及生產工具。

這樣做景觀設計,鄉村旅遊豈能不火?

鄉村林業景觀:一定面積的森林為媒介,人們進行生產活動或觀賞活動中產生的、同時兼備了美感與豐富產出的景觀類型。

這樣做景觀設計,鄉村旅遊豈能不火?

鄉村畜牧業景觀:以放牧、圈養等方式進行生產的過程中形成的景觀。

這樣做景觀設計,鄉村旅遊豈能不火?

鄉村漁業景觀:主要的景觀元素有水塘、漁船、水產品等物質要素和漁民的撒網、捕撈、晾曬等生產性活動。▼ 2 生產性景觀的分類原生態景觀:鄉村地區的河流水系、包括果林、農田等都是鄉村生產性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樣做景觀設計,鄉村旅遊豈能不火?

△.增加田間道路形成景觀遊覽路線

△.大園區採用小火車等形式的交通工具很加分服務設施景觀:包括耕地周邊的溝渠、水利設施、田間道路、曬場、碼頭以及休憩設施等。

△.用石磨做成桌椅

△.適當增加一些非鄉村的元素突顯逼格創意農業景觀:融入藝術創作,將農業景觀升級,形成極具創意的生產性景觀。

△.卡通類的雕塑深受小孩子們的喜愛

△.創意裝置往往能抓住人的眼球

△.將鄉村中的常態化物質添加一點藝術成分

△.將農具簡化做成互動的"大玩具"增加娛樂性

△.用反差的手法將當地特色物種具象化 ▼3 生產性景觀的特點

參與互動性:為人們提供勞動體驗的條件,體驗播種、施肥、管理、收穫等農耕活動。

生態自然性:鄉村景觀不是表面上的“自然、生態”,而是變得更有活力更有魅力,更能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

娛樂教育性:通過鄉村元素進行創作,讓人們在體驗的同時進行科普教育。

地域文化性:每個地區的氣候、土壤、水文、地形條件都不同,相對應的在這片土地上出產的農作物也各不相同。例如婺源的油菜花田美如一幅油畫;龍脊的水稻梯田仿若天上飄落的條條綵帶;普洱的茶園迤邐延綿,這些不同的農業景觀都在展現著這片土地的魅力。▼ 4 生產性景觀的表現形式

"景”的營造:藝術化加工進行鄉村景觀營造。

▼ 5 生產性景觀的設計手法

1.調研及分析

對地域生態環境有一個全面且深入的調研,包括氣候、地形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等。2.挖掘地域文化了解當地地域文化時,應該著重瞭解當地的農耕文化、手工業文化、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3.列出生產性景觀的要素在全面瞭解鄉土生態環境和地域文化的基礎上,全面挖掘生產性景觀要素。4.加工和升級原本風光無限的鄉村景觀進行保護和保留,可套種高大的開花植物或者有色葉植物,增加藝術裝置烘托田園風光的意境。將生產性景觀的元素進行整合、再創造,營造出能突顯本土文化的鄉村景觀。

鄉村生產性景觀,是創造鄉村生活的關鍵要素;鄉村生產性景觀的應用,讓鄉村建設更加更充滿鄉土氣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