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真的有七十二疑冢?

相信大家都看過關於盜墓的一些小說,比如“鬼吹燈”“盜墓筆記”。小說裡有四大盜墓的門派“摸金門”、“搬山門”、“卸嶺門”、“發丘門”。被稱為“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嶺力士”、“發丘將軍”。又稱“發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術,卸嶺有甲”。

曹操真的有七十二疑冢?

當然,這些門派都是小說虛構的,可這個摸金派,卻是出自曹操設置的摸金校尉。史書記載“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絕對是暴力挖掘,屍骨之遍地。那盜墓的主要目的,當時就是為了籌軍餉。

曹操真的有七十二疑冢?

那歷史上曹操被塑造成了一個狡詐多疑的奸臣。為了讓仇恨他的人,無法找到他真正的葬身之地。所以他死了以後,是故布迷術,修建了七十二座疑冢,這樣的傳說一直都存在。

2009年12月27日,經中國考古學界一致確認 ,國家文物局最終認定,經考古發掘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安豐鄉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墓主為曹操 。2010年6月11日,安陽曹操高陵入選“200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首。 2013年5月,曹操高陵成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6月,曹操高陵及鄴城遺址入圍國家文物局和財政部批准的《大遺址保護“十二五”專項規劃》。2018年3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發佈曹操高陵2016-2017年度考古發現,曹操遺骸基本被確認。需要強調的是,到現在為止呢,還有很多學者還是持不同意見。

曹操真的有七十二疑冢?

但是現在的考古界專家是一致認同官方考古結論。其實曹操的墓本來一直就不是個謎,只是到了宋代,由於年代久遠,曹操的墓沒人知道了,所以才有了七十二疑冢的傳說。而在經過《三國演義》小說裡的流傳,曹操墓就成了婦孺皆知的千古之謎了。

其實它沒有那麼神秘,歷史上曹操本人,對自己的喪葬其實有明確說法。他死前一年多下了一個《終令》稱“西門豹祠西原上為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臨終前《遺令》中更是明確了要穿著平時衣服 入葬,不要珠寶陪葬。他的兒子曹丕、曹植都有文描述葬禮和入殮的情況,交待了葬在鄴城之西,晉代文人陸機、陸雲作品中也有關於曹操喪葬情況的介紹。史書中司馬懿、賈逵等人的傳記裡有他們護送曹操靈柩到鄴城入葬的記載。記載確實也是不樹不封啊,就是沒有封土啊,也不種植樹木為標誌。

我們反推之,如果說曹操真的是設置疑冢的話,那他就是在留給後人的許多史料上是做假的,那不僅在生前,在改朝換代以後,還有很多人為他處理,集體作弊。這個工程量確實有點大。

曹操真的有七十二疑冢?

而且根據史料顯示,曹操入葬沒多久。曹操墓就遭到報復性的破壞,這一點和安陽曹操墓的情況差不多。比方說出土的石碑,凡帶有魏武王字樣的均被打斷。專家推測為的屍槨精美畫像時,也均被打成碎片。以至於考古人員從墓中,出土了上萬片畫像石殘片。而曹操本人的遺體更慘,被人從墓室的後室拖到了前室,甚至連臉部也被殘忍的砍去。所謂是當年你搞了個摸金校尉。掘他人的祖墳,現在自個也被破壞的一塌糊塗啊。這就是報應。

曹操真的有七十二疑冢?

我們再結合考古的發現,還有人說,最節儉的帝王陵墓,應該是曹操陵,那應該是說的過去的。關於曹操墓的挖掘,可以搜一艘當年好像是走進科學做了一個直播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