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童:奔波在“大家”和“小家”之間

8點,密雲上河灣社區門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者趙童開始對進入小區的車輛和居民逐一登記。“師傅,請停車,您是本小區車輛嗎?現在特殊時期,需要憑車證入內,您要沒來得及去居委會辦,我現在核實完信息就給您發證,稍等一下。”

趙童是密雲區文聯的一名幹部,響應區裡讓機關幹部到社區蹲點防疫情的號召,身為入黨積極分子的他主動報名。但是不為人知的是,前幾天他的父親還住在CCU(心內科監護病房)裡。

1月27日中午,趙童的父親被確診為心臟主血管堵死,經過兩個小時的手術救治成功,父親被送進CCU(心內科監護病房)進行監護。就在此時,趙童接到單位下社區參與疫情防控的工作通知,他反映了當下自己的情況,領導非常體諒,要他先照顧好父親,也照顧好自己。

但在醫院陪伴父親的日子裡,趙童時刻關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斷攀升的數字令他揪心,參與疫情鬥爭的醫護人員和各行各業的付出讓他感動。1月29日,父親轉危為安,趙童主動聯繫單位,表明自己強烈要投身到一線隊伍當中的決心:“父親已經從CCU轉到普通病房了,我能上崗了。”

上崗後的趙童,每天早早起床,先到醫院看望父親,確定一切無恙後,匆匆趕去社區工作。在溫度零下的環境中登記外來人員、為居民辦理出入證、統計居民信息等工作,有時碰到對工作不理解的居民,還要耐心解釋,儘量讓居民明白防控疫情的重要性。中午稍微休息後,他又要趕忙去醫院照顧父親,像陀螺一樣奔波在“大家”和“小家”之間。□本報記者 王路曼 通訊員 徐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