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川味美食最好的地方是成都,有人認為是直轄城市重慶,大家怎麼看?

嗆水的矮富帥


成都重慶菜不能代表川菜,最難能代表的是樂山自貢,吃在四川,味道在自貢,樂山缽缽雞,甜皮鴨,蹺腳牛肉也是一絕。成都菜味道中庸,重慶菜有點粗獷,唯有自貢樂山菜精巧火爆,最能代表新人類對川菜的期望。


阿維51540457


就我個人而言,從吃的出來的味道來講,偏好成都的美食,因為我是陝西人。從小就知道什麼川妹子,川菜,川味兒,總之就是很多的川菜美食,從最開始不知什麼叫麻辣,就知道這個東西是川菜美食,吃起來味道巴適,就會搶著吃,從最開始的豆腐皮,辣條,好多都是出自四川,也有少部分出自重慶,因為那時候已經上學,知道了地理,知道了行政單位的概念。個人如果投票的話,我是挺成都的,因為一個省會城市,他必定能代表這個省的大多數。因為直轄市再怎麼樣他也是一個地域性城市,代表著他自己的文化和傳承,當然很多東西也會互相交融,但是總體來說,整個四川省的美食,一定會讓這個省的省會城市成都發揚並傳承光大。也希望這兩個城市,能互相協作,創造出更文明的美食,和更加燦爛的民族文化,弘揚川菜。讓熱情的川菜引領一場味覺的美食沙漠。



嗆水的矮富帥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重慶人,當我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我仔細想了一下重慶菜和成都菜到底有什麼不同的,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很難能有一個統一的答案,反正我是喜歡吃重慶本地菜。

我認為兩地最大的不同就是:重慶作為一個直轄市,一個旅遊城市,它始終是以本地口味為主,以麻、辣貫穿重慶各種美食,缺一不可,形成了重慶自己的味道。而四川成都雖然是川菜起源地,因為四川人口分佈以及接壤區縣城市較多,所以四川的口味肯定是各不相同的。而成都作為四川的省會城市。口味肯定不會像重慶一樣比較單一。所以成都美食的口味是多樣化的。

我有一個四川綿陽的朋友,他在重慶根本就吃不了辣的東西,連吃個小面都要吃清湯的。而我上次去成都玩,吃飯的時候只感覺到辣,對於重慶人來說,缺少了麻,那單隻有有辣就滿足不了我呀。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川味最好的地方。在我看來是重慶,因為我喜歡吃重慶的。也有人認為是成都,因為每個人喜歡吃的東西以及口味都不一樣,所以比這個毫無意義。“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最喜歡的川菜,所以堅持自己就好了。


八戒挑食


川菜分為上河幫,以成都,樂山為代表,小河幫,以四川內江,自貢為代表,下河幫,以重慶和四川川東地區為代表,說不上哪裡最好吃,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重慶是絕對代表不了川菜,川菜不止麻辣一種味型,下河幫菜又稱江湖菜,口味極重,味型單一。但川菜是百菜百味,一菜一格。至於成都為什麼可以代表川菜,他是四川省會,西南重鎮,四川很多地方人口來到省會工作生活,自然就帶來了四川的地方美食,但並不是成都美食。成都既是川菜發源地之一,也是川菜集大成者,但個人覺得還是四川內江和自貢的要好吃點,成都太寡淡,而重慶口味又太重,各有千秋。還想說下,頭條總有這種挑撥川渝感情的,無論是侮辱重慶還是成都的,希望我們大家能隨手舉報,謝謝了


xiongmaoxiaoxianshen


川菜創新在重慶,川菜包裝推出在成都。

重慶是碼頭文化,像長江的流水一樣,不斷的流進流出,不斷進取,不念舊。這也是為什麼在重慶幾乎見不到老字號的原因。重慶人對待川菜也是如此。

重慶除去傳統的川菜,今天創造一種好吃菜,比如辣子雞,芋兒雞,紅燒螺絲,豆花魚,花椒雞什麼的,不管店面大小,路途遙遠,高低貴賤,大家都一窩蜂的跑去品賞。但過一段時間後,大家又奔新的菜去了,比如鵝掌湯,武陵山珍,江湖菜,辣子兔丁,泉水雞什麼的。如此不斷的反覆,這就是重慶人川菜觀。

而成都則不同,他們每每到重慶尋求新菜,並將其精心包裝,登上大雅之堂。


wwxxyy1


前段時間有重慶美食家高矮要把重慶菜歸類為愚菜,今天又看到你說的重慶川菜與成都川菜,矛盾百出,。

一個菜系不是以行政區劃來分的,比如香港與廣州,從來沒有香菜或港菜一說,都叫粵菜。

由此,不論重慶菜或成都菜都叫川菜,川菜本來百菜百味,各地州市又有細微的差別,比如川東喜辣,而川西喜清淡,所以不論川東川西都叫川菜,差別有但不大。

如果(如果)硬要把重慶菜與成都菜分開,莫法分,因為重慶有愚菜,而成都沒有蜀菜,如果要拿川菜來比,重慶周圍大半圈都是四川的,所以只能按川東、川西來比,結果還是川菜,比個毛線。


成都209402092


川菜中的代表有麻婆豆腐,魚香肉絲,宮保雞丁,夫妻肺片,樟茶鴨子等,這些菜都是在成都誕生的。川菜也分流派,成都是上河幫,自貢內江的小河幫,重慶的下河幫。川菜也分階級,能上席面的是成都軍閥們的私房菜,基本以不辣為主,因為當時重慶自貢的苦力較多,所以菜的味型較單一,以麻辣鹹為主(就是我們說的好下飯),所以又叫江湖菜,在解放前是上不得席面的。四川由於地處內陸,食材不夠高檔,因此只有朝味型多樣發展,所以創造瞭如魚香等味型,才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說法。現代生活水平提高,原來只有在席面上吃的菜現在大家反而不稀奇了,江湖菜也越來越流行。但從傳承上說,川菜是起源於成都並聞名全國的。另外,為什麼吃慣了川菜就丟不了,因為川菜味重,常吃味蕾的敏感性降低,再吃其它菜就會索然無味,你就被套牢了。


李子木


我認為成都的川味美食最好,自然地理決定人文地理,從地理位置來看成都與重慶都位於北緯30度附近的四川盆地,自然地理環境極其相似,而不同的是成都位於中國西南唯一的大平原——成都平原。氣候溫婉,河流縱橫,自李冰父子修築都江堰以來,成都一直以天府之國著稱,物產富饒。而眾所周知重慶被稱為山城,霧城,位於盆地東部邊緣的山區,長江,嘉陵江繞城而過,雖水系豐富,但由於地形原因物產並沒有成都豐富。

而從飲食文化的本土性看,成都相對來說位於四川盆地中央,西部有橫斷山脈,東部有巫山阻隔,南北部分別是秦嶺,大巴山,雲貴高原。地形閉塞。一直以來交通不便,對外交流困難,所以飲食文化也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川味美食的原汁原味。而重慶雖為山城,但由於長江,嘉陵江繞城而過,利用了長江“黃金水道”的內河航運優勢,對外交流相對更加便利,飲食文化受到外來文化影響,因此不如成都的川味美食如此原汁原味。

從經濟社會發展來看,重慶之前一直屬於四川省,而後才由於政治原因成為直轄市,簡稱“渝”。由於處於嘉陵江與長江匯入之處,地理位置重要且優越。礦產資源豐富,工業發展快速,很快作為其經濟支柱產業,而成都所在的成都平原作為我國商品糧基地,農業地位重要,川味美食也自然比重慶好。

不容置否的是重慶作為中國的著名旅遊城市,其旅遊資源與經濟發展有著成都不可比擬的自身優勢,而若是品嚐地道的川味美食還是應該到“天府之國”——成都。


紙飛飛1


成都,重慶,兩個相鄰的城市,川菜分流派,以成都樂山為代表上河幫菜,以自貢鹽幫菜為代表的小河幫菜,以重慶川東地區為代表的下河幫菜,也稱為江湖菜。三個流派都離不開麻辣鮮香的現代川菜特點,其實整個川菜在全國的發展以及火爆離不開重慶人的推廣,到處都有四川民工,到處也就有了四川飯館了。我在外地吃的川菜館子基本上都是重慶人開的,參差不齊,總體而言當不到我自己弄的,只為裹腹。所以,很多外地的朋友覺得重慶菜可以代表川菜,對不起,這個說法十分錯誤,現代快節奏的生活已經不允許川菜像以前那樣精工細作了,取而代之的都是以重慶菜為主的水煮,泡椒,火鍋等等來的快又趕口的菜。以上是我個人的見解,說的不對請指正。

成都菜,重慶菜都無法代表整個川菜,川菜是一個體系,博大精深,任何一個地區的菜都是盲人摸象,我在成都的彭州吃過一次酸菜肘子,當時我也不曉得這個是哪的菜,但是口感十分好。整個川菜的代表只能整個四川來拼湊,各地都有不同,各有所長才是川菜健康傳承的正道。不要天天渝菜,川菜的爭了。沒有任何意義。


壺觴


這個問題比較有趣,下面我簡單談一下個人見解!歡迎大家點評。

讓我們首先來闡述一下“美食”一詞,顧名思義:指美味食品;而美味食品的製作不僅需要廣泛的食材,同時還需要充沛的製作時間!

就讓我們先從古時候成渝兩地的自然特點作比較全面的分析吧:

成都自古天府之國、物產豐富,這就為廣泛的食材提供了良好的儲備。

天府之國土壤肥沃、水旱從人、不知饑饉,這更為製作美食提供了充沛的時間。

古時成都地理環境優越,農民撒把種子就坐等收穫,大量的農閒時間使這裡的人們懂得了舒爽的休閒生活;於是閒暇之餘,吃飽喝足的人們開始思考怎樣才能吃得更好?於是在成都便逐漸誕生了多種多樣的地道美食!

重慶地處山區,轄區山脈眾多,土地貧瘠,古時候人民生活困苦;加上地處副熱帶高氣壓帶,每年一連幾十天高溫伏旱常常至莊稼欠收,導致鄉民生活艱辛不易。

在如此艱辛不易的生活面前,古時重慶人民整日勞碌奔波、溫飽尚且無法保障,能有粗食充飢已非易事,自然沒有了閒情雅緻追求更高層次的美味佳餚!

所以,在古代的四川盆地,美食的發源地基本皆是成都、自貢一帶衣食富足之地,絕少在大山之中的重慶產生!

當然,由於成渝兩地地緣相近,生活習性相同,於是很多成都美食後來也傳入重慶,被重慶廣泛接納;即便如此,但同一道美食,行內人士仍可細品出端倪;就好比師徒二人,徒弟手藝始終遜色於師傅。

所以,成都不僅現在是世界公認的美食之都,而且歷史深厚,古時就是著名的美食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