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保險人,但是身邊很多朋友不信保險,我就想問問現在保險這麼好為什麼不信?

Whereareyounow8614


親愛的朋友: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他們並不是不信保險,而是多種原因造成,其中大部分是保險行業自身原因。只是你一頭砸進保險,看不透原因,又不能換位思考,所以百思不得其解。

首先你有沒有注意一下保險人的性格,開始對人熱情有佳,一旦生意無望,那份熱情就轉移到別處去了,或是協議簽完後,如無新的業務,也就有意避你而去。從你自己看,可能是尋找新的價值點,但想過客戶沒有?他們一開始認為你熱情大方,卻沒想到是奔著他口貸鈔票的。久而久之,終於發現:和保險人做不上真心朋友,自然對你白眼。

二是社會上出現直銷熱。健康角度分析,如果客戶投資健康,一個好的直銷產品,能讓客戶的病災消滅在萌芽狀態,免受疾病困擾;醫院,一定要等人病起來了才去治療,已經落後於保健手段,而保險就更糟糕了,非要等到病重或死亡才能獲賠。換個說法:直銷不讓你生病,醫院讓你病了才幫你治好,保險是問題出大了也治不好,只賠錢,想想誰還選擇保險?只有保險人還傻傻的認為投資保險是最好選擇,其實早已不是那麼回事了。

還要說說保險單問題:所有客戶都有同感:你們的保險單恰好和百姓心理相反。一份保險單,所有漢字都能認識的情況下,客戶是讀不懂的。你們起草的單子是故意不讓客戶看懂,拐彎抹角,怎麼難懂就怎麼寫。到了談協議或理賠時,你們有話語權,顧客看不懂,形成你們說了算。要想客戶認同保險,就要讓人讀懂保險,而你們的單子就像天書,雖然認識所有漢字,讀下來一頭霧水,其實這種合同起草,就是處處置客戶於被動,誰聽到要談保險還會不反感呢?

再就是電銷。保險和直銷無法抗衡,做保險遠遠不如做直銷賺錢。一個普通保險人,到了直銷,一定能創造保險好幾倍並更多的價值。尤其像無限極這樣優秀的直銷公司,一次成功,幾代享受,於是保險人往往流向直銷,直銷人絕不會流向保險,所以現在保險公司上層為了留住人才,不準保險人與客戶接觸,而你們業務員都矇在鼓裡,每天靠打電話賣保險,難度自然大增。

總而言之,困難是多方面的,只有保險人整天自我欣賞自己,沒有看懂自己。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保險人大多數做不到客觀實際,靠繞人成事,哪能不受到百姓反感呢?


經緯天下4


剛剛發生的一件事我正在辦理中,一輛貨車刮壞了我們單位的設備。公對公的事,司機報警,報保險公司。保險公司來看了,不讓我們修。說保險公司找人修,怕我們要錢多。好啊,我們單位還真不差你那點錢。找了施工隊,來看了。大包大攬說沒問題,好那就抓緊修吧。過了倆天給我點電話說買不到件,能不能讓我幫忙。都是成年人,不帶這麼玩吧?我也沒義務,我也辦不了。就這麼拖著了,人家司機可著急啊,人家交了押金的。這就是保險,你買的時候哥哥長哥哥短,要他出錢了,呵呵


看新聞評心情


因為騙子多,吹得天花亂墜,實際到處是坑,買大病有社保的和沒社保的交的金額都不一樣,但我父母這十幾年一直按照沒社保的金額在交,賣保險的是熟人但從來都沒提過,今年我在支付寶上買保險才發現事情才敗露,賣保險的支支吾吾的扯了半天扯不清!十幾年好幾萬白白扔了,說白了我們不是不信保險,關鍵時候還是有用的,只是不相信賣保險的業務員,好大比例都是被洗腦的騙子


Umg空間設計


09年我買了一份萬能險!1年交4000元,交10年。說10年後可取5萬多!平安保險。10年到期去取他們說現在取不合算!錢不取人在這期間病故或意外理賠8萬元!不知真假!但現在錢要取回來得費點事!但也不能不給!友們給個意見,取,還是不取。謝謝


遼寧遼陽黃進東


主要是賠付時保險公司審核難過關,這不符合,那不符合的。另外,以後多年後賠付的錢已經貶值了,後悔想退時,卻只退一半的錢,我就經歷過這些情況,後悔死了,發誓再不買保險了。當初買時兒子就讓我買,說不合算,貶值,結果多年後真的是這樣,後悔也退不出來了,還不如存銀行或理財靈活些。


Shuang降


不要假正經,發自內心的說說看,就目前中國的保險,是不是大多數都是把普通人當猴子耍的!我稀裡糊塗買了兩個保險,買的時候沒有細看,因為是朋友推薦嘛,也就那麼買了,現在回頭再細看,尼瑪,這才發現買的這兩個保險不是把人當傻子了嘛!果斷退保!損失將近3萬元!亡羊補牢啊!奉勸那些買了的或者正籌劃著買的,千萬看清條例並理解透徹了再買!


魅影騎士與小葡萄


這是一份保險公司列舉的例子:

理想中的情況)王先生,為0歲的兒子壯壯購買50000元保額的xx福享金生年金保險。選擇15年交費,年交保費31320元。壯壯可獲得的保障利益包括:

1、生存保險金:

5歲時,領取20%已交保費:31320元。

6-59歲,每年領取保額的20%:10000元,6-59歲共領取54萬元。

60-69歲,每年領取保額的40%:20000元,60-69歲共領取20萬元。

70-79歲,每年領取保額的60%:30000元,70-79歲共領取30萬元。

80-88歲,每年領取保額的80%:40000元,80-88歲共領取36萬元。

88歲時,一次性領取已交保費469800元作為祝壽金,合計總共領取生存金1901120元。

備註:

1、若保險期間不幸發生全殘,那發生全殘後至88週歲期間的生存保險金翻倍。

2、若保險期間不幸身故,領取已交保費、合同現金價值兩項中金額最大者。

3、若保險期間遇到資金週轉問題,可用保單向保險公司進行貸款,貸款最高金額為合同現金價值淨額的80%。


實際情況)假設王先生今年 25,

5000 保額,10年 交費,年交費 6100,總交費:61000

31(5年後),領取20%已交保費,6100

31~59,每年領取保額的20%,1000 ,30 年,(30000)36100

60-69歲,每年領取保額的40%,2000,10年(20000)56100

70-79歲,每年領取保額的60%,3000,10年 (30000)86100(差不多到 75歲的時候才能回本)

80-88歲,每年領取保額的80%,4000,9,(36000)102000 + 61000

可以看到的情況是,總共繳費6.1w,需要等到 75週歲以後,才能得到已交費的 6.1w。25歲開始買保險,35歲交完錢,75歲回本,相當於在一個地方存了 40年的定期。

這樣的返還性保險,看起來很好,有一個問題是,你能活那麼久嗎?

再說了,如果您能活那麼久,保險公司能存在那麼長的時間嗎?萬一公司倒閉了呢?另外,還有貨幣貶值,物價上漲。40年前 6.1w跟40年後的6.1w能一樣嗎?


小呱呀


保險眾所周知,不用董小姐說我們也見怪不怪了,看看董小姐怎麼說賣保險的吧[我想靜靜]

陳東昇:我是賣保險的,你是賣空調的,我賣保險的賣不過你,你是世界最頂級的推銷大師。

  董明珠:你說這個話,東昇董事長是高高在上,因為我覺得保險是每個人都需要的,恰恰是我買保險的時候你就來忽悠我,我要你賠的時候你就左攔右攔,所以服務態度是很重要的。



瓊海6仔


保險好?為什麼我看到的多是坑?我看到太多的拒賠訊息,我也親歷過推銷員的忽悠。我認為,保險業遭人詬病全是其自身的瘋狂逐利本性所致。董明珠懟泰康董事長陳東昇一席話直擊要害,“買保險時你忽悠我,理賠時你左攔右攔。你要賠的時候,能不能快點?”左攔右攔,直至分文不賠。董明珠分明暗示保險公司是大騙子。

我對保險業最大的排斥來自於保險經紀人的“巧言令色”。他們多誇大保險的好處,比如分紅險,“日日有分紅,月月有啥啥,年年有收益。”2008年向我推銷一款分紅險,說是收益大約三檔,4%是保底收益,最高可望6.5%,迄今是最高不曾望到,連底也未兜住,竟沒有一年期銀行利息高。——騙子,就是一群騙子!

第二,他們的推銷會往往用複利原理忽悠大眾。演講者巧舌如簧,用移花接木之術,令聽者如墜雲裡,陡生髮財夢。我多次聽到所謂講師(私下謂其騙子)用國際象棋的由來即等比數列的原理來闡釋財富大爆炸的夢想,好像巨大財富伸手可觸,其實根本不現實。他們將產品的好處羅列若干,再加上熱哄哄的氛圍,很容易誘人上當。比如他說,客戶存錢有利息、可貸款,然而他不講存款利息低(3.7%)、貸款利息高(5.5%)。頭腦冷靜下來,細想所謂好處多是陷阱,但可能已中騙術。

第三,通過客戶告知義務設下暗阱。其實有許多客戶對告知義務心不在焉,馬虎回答,這為今後理賠留下後患,當然也有客戶有意為之,但多數推銷員並不強調後果,這卻正中保險公司下懷。保險公司能在理賠時查出客戶隱瞞事實,卻決不在客戶下單前或繳費期間查明真實情況,保險公司誨淫誨盜、謀財卸責之心昭然若揭。


玄真子桑


個人觀點~

😁保險是好東西,被人做壞了。

😁你的業務水平,可能有差距。

😁你的個人魅力,還很欠缺。

😁你的人品,可能還是被人誤解。

😁你所做的產品,硬件還是不足。

😁你所推銷的人群,準確性不夠。

😁你的推銷的產品,可能出現問題。

😁你和麵對的人群,時間地點都不對。

😁保險行業,也有很多的精英產生啊。

[捂臉]不是說什麼好,就什麼人都能做的。也不是什麼人,做什麼都行的。可能還會有很多你不成功的因素,我沒指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