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一山有四季的玉龍雪山

冬季的雲南,暖陽依舊,櫻花、杜鵑一樣奼紫嫣紅,想看雪景的似乎望而興嘆,其實不然,在雲南,雪景也能隨時觀賞。慢生活的麗江,似乎只有玉龍雪山,才能嗅到北方冬季的氣息。雪花如精靈般的飛舞落下,就像整齊的衣裳,輕輕的裝扮著這座沉睡的雪山。

走進一山有四季的玉龍雪山

人們在冰天雪地中玩得正歡(圖片來源:新浪博客 行走的強子)

走進一山有四季的玉龍雪山

人們通過觀景步道攀登納西族人心中的神山(圖片來源:新浪博客 行走的強子)

玉龍雪山是納西族及麗江各民族心目中一座神聖的山,納西族的保護神“三朵”就是玉龍雪山的化身,至今麗江還舉行每年一度盛大的“三朵節”。因為特殊的地勢,以險、秀、奇著稱,主要有云杉坪、白水河、甘海子、藍月谷、冰塔林等景點,不同的景點在不同的季節,就會展現不一樣的面容。

走進一山有四季的玉龍雪山

玉龍雪山(圖片來源:新浪微博@易成志Chuck)

甘海子

甘海子是玉龍雪山東面的一個開闊草甸,甘海子全長4公里左右,寬1.5公里,海拔約3100米,來到甘海子給人一種開闊空曠的感覺,在高聳入雲的玉龍雪山東坡面前,有這樣一個大草甸,為遊人提供了一個觀賞玉龍雪山的好場地,在這裡橫看玉龍雪山、扇子陡等山峰歷歷在目。從甘海子草甸到4500米的雪線,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花草樹木,蘭花、野生牡丹、雪蓮,品種繁多;高大喬木有云南松、雪松、冷杉、刺慄、麻慄等等。甘海子大草甸是一個天然大牧場,每年春暖花開,百草萌發,住在甘海子附近山澗的藏、彝、納西族牧民們都要帶上氈篷,騎著高頭大馬,驅趕著犛牛、羊群、黃牛,到草甸放牧。

走進一山有四季的玉龍雪山

雲杉坪(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旅行攻略咖)

雲杉坪

又名“殉情第三國”,海拔3240米,是納西族人心中的聖潔之地。傳說,從這裡可通往“玉龍第三國”。據東巴經記載,“玉龍第三國”裡“有穿不完的綾羅綢緞,吃不完的鮮果珍品,喝不完的美酒甜奶,用不完的金沙銀團,火紅斑虎當乘騎,銀角花鹿來耕耘,寬耳狐狸做獵犬,花尾錦雞來報曉”。乘上建在白水河山莊的登山纜車,只需十分鐘就可以將你送到纜車上站,然後再沿著林間輔設的木板棧道,或騎上當地彝家姑娘出租的麗江小馬,就可以到達玉龍雪山的又一佳境——雲杉坪。雲杉坪是玉龍雪山東面的一塊林間草地,約0.5平方公里,海拔3000米左右。雪山如玉屏,高聳入雲;雲杉坪環繞如黛城,鬱鬱蔥蔥。在雲杉坪周圍的密林中,樹木參天,枯枝倒掛,枝上的樹鬍子,林間隨處橫呈的腐木,枯枝敗葉,長滿青苔,好像千百年都沒人來打擾過,就像一個天然的樂園。傳說年輕的男女在玉龍雪山腳下的雲杉坪殉情的話,他們的靈魂就會進入玉龍第三國,得到永生的幸福。

走進一山有四季的玉龍雪山

玉龍雪山(圖片來源:新浪微博@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工商學院團總支)

冰塔林

玉龍雪山分佈著歐亞大陸離赤道最近的現代海洋性溫冰川和雪海,冰川類型齊全,發育有19條現代冰川,總面積達11.61平方公里,其中“白水一號”現代冰川是目前最具遊覽條件的冰川。

玉柱擎天

玉柱擎天風景區位於玉龍雪山主峰南麓,也是人稱玉龍山下第一村的地方--巫魯肯(白沙玉湖村),距離古城十餘里。玉柱擎天海拔2800米左右, 主要景點有巨石壁字、太子洞、觀音巖、 雪松庵、千年古樹、上下深潭瀑布、美籍奧地利學者洛克舊居(是他居住和生活27年之久的地方)及高山螞蝗壩、仙蹟崖、杜鵑山、木天王牧場、萬花園、巖碰巖、三思水、風光旖、秀甲一方。

巨古壁字

在登高約30米的世石峭壁上,豎刻著“玉柱擎天”四字,這是清朝雍正年間(1724年)麗江第一任流官知府楊題寫;其左下橫刻“玉壁金川”四字,則是麗江郡丞聶瑞於1725年所題,八字奇書蒼勁有力,雖經百年風雨剝蝕,仍依稀可認,徒巖和古字交相輝映,天工和人文溶為一體。古人高超的石刻書藝及智慧,今人驚歎不已。這兩幅石刻不但寫盡了麗江雪山這壯麗,也成為與“改土歸流”這一重要歷史事件有直接聯繫的文物古蹟。

走進一山有四季的玉龍雪山

藍月谷(圖片來源:新浪微博@易成志Chuck)

白水河(藍月谷)

從甘海子到雲杉坪之間,有一條幽深的山谷,谷內林木森森,清溪長流,谷底這個清泉長流的河,就叫白水河。因河床、臺地都由白色大理石、石炭石碎塊組成,呈一片灰白色;清泉從石上流過,亦呈白色,因色得名“白水河”。白水河之水來源於四五千米高處的冰川雪原融水,清冽涼爽,從無汙染,是天然的冰鎮飲料。白水河的河水還會因為天氣變化而變顏色,晴天的時候白水河的水是乳白色的,每當陰雨天時白水河的水又變成天藍色,而且山谷呈月牙形,故又稱藍月谷。

走進一山有四季的玉龍雪山

玉龍雪山下盛開的油菜花(攝影:旅行攻略咖)

山上看雪,山下看花,玉龍雪山腳下,似乎又是一番景象,早春的油菜花迫不及待的舞動著腰身,爭相開放,在這裡,時間就像靜止了一樣,只有藍天,鮮花,雪山跟房屋,彷彿只有在花間飛舞的蜜蜂讓你感覺時間的流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