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語言遲緩的表現有哪些?

黑黑世界說


圖片這些也只是個參考,每個孩子發育的個體差異,都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同時我們還要鑑別是否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比如自閉症、聽力有障礙等,這應該到正規醫院由醫生進行科學地判斷。(單純的語遲孩子除了說話晚一點之外,在與人的交流方面是沒有問題的,比如他會用表情、肢體與人交流,也不會排斥社會交往,願意與同伴玩耍。但如果是自閉症,孩子除了不肯開口說話之外,還伴隨自閉症的其他症狀。例如,不喜歡跟其他的孩子玩耍,存在社交障礙;不大察覺別人的存在,與人缺乏目光接觸,不能分享或參與活動;想象力較弱,極少通過玩具進行象徵性的遊戲活動。在行為方面,自閉症的孩子喜歡重複刻板的動作,在日常生活中,堅持某些行事方式和程序,拒絕改變習慣和常規;興趣狹窄,會極度專注於某些物件,或對物件的某些部分或某些特定形狀的物體特別感興趣。)僅供參考。

如果是單純的語遲,孩子與大人的交流減少,是重要原因。家長與孩子應該增加交流,多教孩子說,不要讓孩子以簡單的發音或者手勢動作代替,有時你要故意逼他發音、說話;更不要為了自己清閒,讓孩子單純的自己看電視、即使是看電視,也應該成為“親子活動”。

我有個同事家的孩子就是2歲多快三歲了還不能說完整的話,很著急,帶著孩子四處檢查,都沒問題,就是單純的語遲,我跟她交流發現,她家孩子都是她父母幫著照看,老人十分溺愛孩子,孩子想要什麼,不用說話,只是拿手一指發句“嗯”,姥姥、姥爺就知道幹啥,立即就拿了過來。時間長了,孩子也就懶得說話了。我家孩子在2歲時時已經成句成句的說了,簡單描述一些事物或者表達自己想法也沒問題。在他剛開始說的時候,會在說的有些混亂,語言中還夾帶一些思考時的附屬音像:“嗯……”、“就是、就是……”,我怕他養成習慣,就跟他說:“不著急,想好再說”,經過幾次糾正發現孩子進步很快。不要小看孩子,也不要認為他們聽不懂,研究表明,1個月大的嬰兒就能夠以類似成人的方式識別元音。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教育機構告訴你學習語言要趁早了,這其實是有科學依據的。跟孩子好好說話(不要模仿孩子的語言),多交流,他自然會知道“話”該怎麼說。


娪婠翀偲


我不想回答的多專業,我只想告訴你我的經歷!

2012年女兒萱萱出生,對這個家是多麼的興奮,但孩子三翻六坐九爬,都比別人晚!去看醫生,醫生說每個孩子不盡相同沒事,孩子一歲二個月還不會走,去了鄭州做了檢查,醫生說沒事,讓回來等,又過了三個月孩子將進一歲半才會做!接著就是說話也不行!在語言康復這塊,做了好長時間,都沒有效果,測智力說孩子發育遲緩,當時的我像天塌了一樣!我不知道該怎麼樣去照顧好她!2014年,我徹底在這樣的環境中抑鬱了!我不想活了!2015年我在朋友的帶領下認識了從美國來的老師!我永遠都記得那天!她說:你的孩子沒問題!給她愛一切都會好的!“給她愛"!我開始去正確看待萱萱,去接納她!現在我的孩子在語言上,大運動上,細小動作上都趕上了!


快樂作自己


語言發育遲緩有以下幾種表現:

1、說話晚

開口說話晚是語言發育遲緩的主要表現之一,然而什麼時候開口說話才算晚卻沒有一定的界線,正常孩子一般在1歲以內就開始模仿發聲了,1歲半以內基本都能叫稱呼並會說簡單的短語了,但這也要看實際的語言環境,如果寶寶的語言發育沒有其他疾病或損傷的影響,但語言環境有一定的缺失,也可能造成說話晚,所以有的孩子會在上了幼兒園之後突然語言發育突然產生明顯的進步,當然有時候也可能因為語言問題在幼兒園中受到排斥而產生心理影響,進一步影響語言發育。而如果寶寶的語言發育受到了其他疾病或損傷的影響,一般都需要外界的干預,否則語言問題可能會持續下去。因此多晚才算晚,要看具體的情況,兒童自身的情況、語言環境的情況等等,根據這些情況對兒童的語言發育做進一步的分析。

但特別明顯的發育遲緩還是比較容易分辨的,比如四五歲還不說話或只能叫稱呼。

2、理解和表達能力差。

除了遲遲不開口說話,理解和表達能力差也是語言發育遲緩可能表現出來的情況,還是先拿正常兒童的平均發育情況做比較,一般正常兒童在很早的時候有能把稱呼和對應的人聯繫起來,2歲以前就開始知道每種事物都有名字,並開始發問,2歲以後開始有基本的語法意識,漸漸能使用長句了,基本到了3歲理解和表達能力已能滿足最基本的溝通了。如果到了三歲很多基礎簡單的語句還無法理解,或不能表達基本的需求,家長就應該引起重視了。因為造成理解和表達能差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某些腦疾病或損傷,某些發育過程中的疾病或異常,智力缺陷,認知性疾病等等,當然語言環境的異常同樣可能造成這種情況。其實無論哪種情況都不能忽視。

3、發音的問題

準確的發音源於完善的發音器官的肌肉功能,正常兒童發音也是從不準到準確的,一般3歲左右的兒童在發音上可以達到基本準確,5歲左右就能和常人沒什麼區別了,發音從不準到準確的過程,也是舌顎咽等發音器官肌肉功能完善的過程,這需要長時間的練習,發音動作可以說比其他精細動作更精細,更難掌握,如果開口說話晚,理解和表達能力差,發音器官肌肉的力量和協調性都得不到足夠的練習,自然很難得到準確的發音,另外,如果四五歲以後還一直髮不準,並且產生了心理問題,就很難改正了,工作中常遇到因為小時候語言發育遲緩到了十多歲發音還有明顯障礙的孩子。

孩子語言發育被按下暫停鍵的原因很多,甚至還有一些未知原因。

1、造成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聽力損失造成的發音或理解表達上的落後。

2、除了聽力的問題,腦因素、智力認知的缺陷等多種生理或病理的因素都可能導致語言發育的落後,最明顯的例子比如自閉病或有自閉傾向的孩子,往往語言發育方面會有明顯的落後。

3、如果找不到明顯的病理或生理方面缺陷等其他原因,或許有些束手無策,有些專業人士發現兒童在出生時或出生後會遇到一些異常,比如早產、滯產、輕微的新生兒缺氧等情況,這樣的孩子開口說話一般也要延遲一段時間。

4、一些腦疾病或損傷(影響到語言方面的腦因素)、認知或智力問題也會引起的語言發育。

5、家庭語言環境的缺失,0-6個月左右的語言環境的刺激非常重要,如果這些語音信息吸收得少,就會影響分析解讀,說話晚、語言發育遲緩也是情理之中的了。


陽光語言矯正師


兒童語言發育遲緩有以下幾種表現:1、構音異常 即說話不清晰,有的小兒是個別發音的錯誤,有的則是很多的錯誤,以至於他人聽不懂,例如把“耳朵”說成“耳郭”,“飛機”說成“飛一”。2、構音障礙 指小孩表達性口語應用能力明顯低於其智齡的應有水平,表現為2歲時不會講單詞,3歲時不會講2個詞的短語,3歲以後詞彙量少、講話過短、句子結構幼稚、語法錯誤多、常忽略開頭和結尾等,但語言理解的能力在正常範圍,常常使用示範、手勢、模仿作為代償。3、感受性語言障礙 小孩對語言的理解能力低於同齡平均水平,大多伴有語言表達和語音發育的異常。例如2歲時不能聽從簡單指令,3歲後不能理解語法結構,不理解別人語調、手勢的意義。4、語言流利性差 例如語言重複、拖長某一聲音等。



小豬媽咪日記


何為語言發育遲緩:

語言發育遲緩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兒童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的正常發育水平。智力低下、聽力障礙、構音器官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語言環境不良等因素均是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常見原因。

標準兒童的語言發育過程:

寶寶正常情況下10個月開始叫爸爸、媽媽,12個月的時候開始牙牙學語,模仿動物的聲音,一歲半開始進入語言爆發期,能說自己的小名,說3種以上的物名,能背誦押韻的兒歌。

理解力詞彙方面,正常寶寶7、8個月寶寶已經能聽懂第一批詞彙,到1歲大概詞彙量在50個左右,到了2歲詞彙量就有400左右了,2.5歲的時候詞彙量能達到600個,3歲的時候詞彙量能達到1100個,4歲的時候詞彙量能達到1700個。

語言發育遲緩的表現:

1、語言發展起步晚

正常的情況下,絕大部分的寶寶在一歲左右的時候,就會叫“爸爸”“媽媽”了,而且吐字還比較清楚,但是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沒有準確的叫“爸爸”“媽媽”時間,會落後於正常兒童很多!

2、語言發展速度慢

1-2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黃金時期,這個時候孩子差不多學會了很多的詞彙,但是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他所學到的詞彙就很少了,一般會落後於正常兒童語言表達能力!1-3歲是語言發育遲緩治療的最佳時期,所以家長若是發現問題,一定要及早干預!

3、孩子語言發展程度低於正常水平

(1)孩子不能開口說話或說話時只發一個音,其他發音含糊不清。

(2)說話出現前後顛倒,且包含的詞彙量少,說的話讓人不能理解。

(3)常用擬聲詞、象聲詞代替一些物品的名稱,如:用“汪汪”表示狗。

(4)只能用幾個詞彙組成一句話,無法連貫表達。

(5)不能用正常語序表達句子,不懂得語法,只會用名詞和動詞,不會用形容詞、連詞等修飾詞。

(6)分不清昨天、今天、明天等時間詞的含義,沒有時間觀念。

4、語音不清以及伴隨其他問題

發音不準、吐字不清。一些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兒童因口語表達能力低,或伴有發音異常,多用示範、手勢、模仿作為代償的交流方式。此類兒童2歲不會講單詞、3歲不會講2個詞的短句,與同齡兒童相比,3歲以後詞彙量少、講話過短、句子結構幼稚、語法錯誤多、常忽略開頭和結尾。

5、語言理解困難和聽取指令困難

有些語言發育遲緩的兒童不能理解詞義或者不會應對詞語表達意思。聽取家長的指令困難,理解不了正常詞彙含義和短語內容!

溫馨提醒:語言發育遲緩並不可怕,可怕的就是父母的態度與思想。現在竟然還有父母堅信“貴人語遲”“說話晚的孩子有福”警告有這種想法的廣大父母,你這樣只會害了自己孩子!及早帶著孩子去正規專業醫院做檢查治療是關鍵。


一分鐘好媽媽


您好,這個問題北京天使兒童醫院兒科主任王波來回答,期待您的關注~

你好,語言發育遲緩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兒童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的正常發育水平。智力低下、聽力障礙、構音器官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語言環境不良等因素均是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常見原因表現。

怎樣判斷語言發育是否遲緩?

1、語言發育遲緩表現為表達能力低於同齡兒童,或表現為所用詞彙與其年齡不相適應。病情嚴重時,患兒不會講話。

2、發聲困難多表現為講話緩慢、費力、含糊不清,但無語句結構方面的缺陷。

3、語言困難表現為不能用單詞或語句表達自己的意願,不理解別人的言語。病人常伴有定向能力喪失、吞嚥障礙、大小便失禁等症狀。

寶寶語言發育遲緩日常護理:

1、建立聽覺學習:鼓勵幼兒注意聲音刺激,尤其是聽力損傷的幼兒。

2、發展語言能力(理解能力):認知理解能力永遠早於語言表達,因此利用每一時機多跟小朋友說說事物。

3、鼓勵發聲:當幼兒有能力模仿發聲時,要求他必須適當的模仿出聲,才滿足他的需求,使其瞭解語言工具對他意願滿足的重要性。而當幼兒開始模仿發聲的時候,不管對錯,只要其願意嘗試,我們都要鼓勵。

4、模仿與動作發音:最有效的聲音是玩的聲音,例如:玩火車遊戲,一邊擺手,一邊發出嗚...七恰七恰。

溫馨提示家長要警惕孩子語言發育問題!

由於我們總是從孩子“說不說”、“說得清不清楚”及“說多少”來評析孩子的語言發展是否跟得上年齡,以至於許多內向型、文靜型的孩子容易被誤以為是語言發育遲緩。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這些孩子基本上都能後來居上,語言發展正常。這就誤導父母們忽略了一些真正語言發展遲緩的寶寶,生活中如果發現孩子有語言發育遲緩現象要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檢查診療。

溫馨提醒家長:希望以上介紹內容對我們的孩子和家長有所幫助,當發現孩子符合以上症狀表現的兩點以上的時候,就需要注意孩子是否患上了語言發育遲緩,如果症狀長期存在,應該立即前往正規醫院檢查治療,以免耽誤治療。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長。


兒科醫生王波


在兒童言語發展過程中,總有一些孩子由於各種原因會出現語言發育遲緩、音準差、語言表情技巧掌握的不夠好、口吃等問題。



主要症狀表現是:

1.音準差

音準差是指不能準確發出某個單音節的讀音。3、4歲的兒童,隨著發音器管的成熟,語音聽覺系統及大腦機能的發展,發音能力迅速加強,4歲以上兒童一般能夠掌握本民族語言的全部語音,如果由於自身發音系統的異常,就會出現音準差的現象。


2.不會掌握語言表情技巧

語言表情技巧是指恰當地運用聲音的高低、強弱、大小、快慢和停頓等語氣和聲調的變化,使之更生動,更具感染力。兒童由於理解力差,就會難掌握語氣、語調的變化。

3.吐字不清

吐字不清、發音不準,俗稱大舌頭。出現這種情況,家長應及時就醫或正規的專業機構進行語言訓練。



只要對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多點關愛、花些心思、加強語言訓練,相信語言發育遲緩的兒童同樣可以擁有每好的明天。


楊柳枝18


語言遲緩的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發音含糊不清

  這是兒童語言發育遲緩常見的症狀之一,如果家長髮現自己的孩子說話,只能夠清晰的發出一個音,而其他的發音含糊不清的話,那麼這時候就需要注意了,孩子可能已經患上了語言發育遲緩。

二、開口說話的時間晚

  正常情況下,幼兒一般在一歲左右的時候就能夠開口喊爸爸媽媽了,但是語言發育遲緩的兒童,往往要到兩三歲左右的時候才有可能會開口說話,有些甚至到四五歲的時候還不能夠清晰的說話,一般出現這種症狀就代表孩子已經患上了語言發育遲緩,需要及早的去治療。

三、學習語言的速度慢

  正常來說,3-5歲是很多兒童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因此在這個階段,兒童們能夠學會大量的詞彙並且清晰的說出來,但是如果孩子此時患上了語言發育遲緩的疾病的話,那麼即便是孩子努力的學習,也只能夠學會少量的詞彙。

四、說話語意不清

  雖然說兒童知道的詞彙量不多,但是一般情況下,三歲左右的兒童就能夠清晰的表達出來自己說話的意思,因此如果孩子說話總是前後顛倒,而且所包含的詞彙量也比較少的話,那麼很有可能這個孩子就患上了語言發育遲緩疾病。

希望給寶爸寶媽一些建議。



星辰老乾媽


當2-3歲出現這6種情況,應考慮到語言發育障礙,應及時尋醫:

  1、寶寶缺乏與人的目光交流,也不想與人交流;

  2、寶寶好像不怎麼能聽懂大人說話,或者大人說話他沒有反應;

  3、寶寶不與人交流,無論是語言,還是肢體語言;

  4、寶寶無法說出生活中常用的詞彙;

  5、寶寶擅長用一個字進行交流,不懂外界的語言,或對外界的語言無法做出正確的反應。

  6、寶寶3歲時,仍無法向他人、父母、看護人等周圍人表述自己的內心想法。


兒童康復指導金老師


如何初步診斷語言發育遲緩 1.過了說話的年齡仍不會說話; 2.說話晚或很晚;(18個月不會講單詞,如爸爸、媽媽,30個月不會講短句) 3.開始說話後,比別的正常孩子發展慢或出現停滯;(原本會叫“爸爸”、“媽媽”,但說不清楚,並一直停留在這個階段) 4.雖然會說話,語言技能較低;(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思) 5.語言應用、詞彙和語法應用均低於同齡兒童; 6.只會用單詞交流不會用句子表達; 7.語言理解困難和遵循指令困難; 發育遲緩專家建議,當發現孩子比同齡孩子語言發育慢應及早帶去醫院檢查,如果僅是由於個體差異而說話晚一點,2歲以後才慢慢說話,智力發育及其它方面均正常,父母就不必驚慌。只要及時加強語言訓練,隨著年齡增長孩子逐漸會獲得語言能力。但如果是因孤獨症、選擇性緘默症、精神發育遲滯、聾啞症等疾病引起,就應在醫生指導下積極進行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