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你会常常“提笔忘字”吗?

这个春节,央视少儿频道《赢在博物馆》节目带着大家一起谈古论今,在历史中品味浓浓的年味儿~

转眼就到最后一期节目了,会有怎样精彩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现在的你会常常“提笔忘字”吗?

一个节目的诞生总是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讨论,每一个创意、每一个想法、每一个细节都经过无数次的提出、推翻、改进、再提出……转眼间,2020《赢在博物馆》已经进入了总决赛阶段。这个阶段,导演组讨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答题方式,这一次我们想“写字”

现在的你会常常“提笔忘字”吗?

现在的你会常常“提笔忘字”吗?

总决赛的题目更多的涉及到了历史方面的知识,而六位选手也从团体赛,变成了个人赛。一道问题,六人同时作答,于是,是否让大家把答案“写”下来成为一个讨论焦点。用毛笔沾墨书写答案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但是伴随的问题也很多,因为“写字”真的不太适合电视表现。

问题一:费时

一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只有几个字,口述3秒就结束,可写字需要1分钟或更久的时间。

现在的你会常常“提笔忘字”吗?

现在的你会常常“提笔忘字”吗?

问题二:费力

把答案写出来看似简单,但需要准备的道具很繁琐。笔墨不说,答题的卷轴就要准备很多。还有选手的答题桌需要多大?笔墨放在哪?空白卷轴放在哪?写完的答案放在哪?桌子上这么多东西了,记分的道具又要放在哪?这一系列的细节都需要思考和解决。

现在的你会常常“提笔忘字”吗?

现在的你会常常“提笔忘字”吗?

在这个问题的讨论僵持不下的时候,专家老师对这个方式表示了认可,老师的话把这个想法的核心一语道破。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筋脉,是文明的标志,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就是通过文字传承下来的。现在社会的科技进步太快,人们记载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提笔忘字已经不是笑话而是常态,我们以这样的方式,表示对书写的尊敬和对文化传承的关注。

现在的你会常常“提笔忘字”吗?

现在的你会常常“提笔忘字”吗?

最后,总决赛现场的选手桌上摆满了笔、墨、纸、砚,孩子们通过一笔一划写下了他们的答案。他们的书写可能不够工整,可能不够流畅,但他们的认真表达了我们所有人对文字和文化的敬畏之心。

现在的你会常常“提笔忘字”吗?

转眼间,2020《赢在博物馆》的播出就要结束了,当然,它更意味着一个新的开端。每逢春节假期,《赢在博物馆》坚持要为广大的电视观众准备一份知识年货。博物馆里过大年,在喧闹里求一份默契,在纷忙中得一刻安宁;畅游于文博知识的海洋,陶醉于纵横古今的乐趣,你会发现,文化自信,首先是一次寻根之旅,文化自信,源于我们对自己的忠实和肯定。

现在的你会常常“提笔忘字”吗?

通过今年的学习和体验,六位文博少年与我们相约,他们会像种子一样,用这样的学习方法和快乐体验,去启示更多的同学,感染更多的伙伴。当这样的种子越来越多,这样的幼苗越来越茁壮时,我们相信,中国必定会迎来一个丰收的季节。那景象,就是《赢在博物馆》一直唱响的口号——通古今,少年强。

2020年1月25日—2月2日

正月初一到初九

央视少儿频道

每天18:30

《赢在博物馆》

带你走进博物馆

走进历史

领略灿烂辉煌的文明


监制丨郑漠

主编丨王晓洁

撰稿丨赵美美


如有需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