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於孩子被打了,是怎麼教育的?

江鐵錚


這個問題其實有很多個答案,日本人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這些與父母的性格、家庭的關係有著很大的關聯。但是,在日本孩子被打,這個情況是普遍存在的。我曾經也與許多日本家長聊到過這個事情,有些家長孩子還小,對於這個問題也是比較迷茫,許多人還是講了小時候自己父母教育自己的方式,有些還是挺有趣的。

一位日本爸爸在泡澡的時候教育孩子

這位日本爸爸白天上班,晚上通過妻子的描述,知道了事情的大概。孩子在學校的時候,與同學一起玩遊戲,但是不懂遊戲規則,導致遊戲沒有辦法繼續了,學校的同學因此就對孩子暴力相向。但是,他孩子一直處於防禦的姿態,並未進行反抗,剛好班主任看到了這一幕,及時的制止,並且斥責了施暴的學生。妻子早就說教了孩子一頓,從爸爸的角度來看,孩子還是挺可憐的。

這位爸爸晚上與孩子一同泡澡,講了他自己在學生時代被打的事情,因此他就去學習了空手道。這位爸爸知道,孩子沒有還手其實是一件好事情,他表揚了孩子。雖然這位父親在他小時候認為被人揍了就要揍回來,但是這種教育不能夠傳遞到孩子。因為這位父親認為,如果被揍了,還打回來,那就相當於等同於施暴人了!

一位媽媽教育孩子的經驗

確保孩子心理和身體的安全,她經常會跟孩子講“捨てる、逃げる、上等”(放棄,逃跑,上上策),無論在哪個地方被打,都需要先確保自己的安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逃跑是最好的選擇。第二個就是心理的安全,這點比較抽象,因為孩子被打以後,心理的自尊心肯定會受到傷害,她是以“鼓勵”的方式教育孩子,稱讚了孩子的勇氣與理智。同時教育孩子,求助他人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告訴孩子“君は何も悪くない”,你沒有任何不對,是最重要的。

孩子被打,其實是每個人都有可能遇到的事情。千萬不要腦袋一熱,把別人的孩子再打一頓,因為父母的做法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種“教育”。孩子如何做,是從父母那裡學過來的。

部分文章介紹:

《日本夫妻“新概念”:斷子,舍夫,離家庭》

《 日本的長途客車:豪華奢侈,舒適度讓你難忘》

《為了去日本,不惜“軍隊式”訓練!為何如此迷戀日本?》


日本二三事


看哆啦A夢可以發現,大雄媽媽一般不摻和到胖虎揍大雄的瑣事中去。現實中,日本家長也的確不干涉孩子之間的爭吵甚至小暴力,他們或許認為,無論孩子在外面揍了別人還是被揍了,這都是小孩子的事情,大人不應該干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