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鑑:澳洲山火與東京大轟炸

我一直在盯著,澳大利亞這場已經燒了很久且目前並沒有看到熄滅可能性的山火。

以史為鑑:澳洲山火與東京大轟炸

​澳大利亞這場遍佈全國的大火已損毀了逾2500萬英畝(約合1011萬公頃)的森林和灌木,約2000座住宅被夷為平地,估計造成約10億隻本土動物死亡。

對於這場山火,我很痛心。

因為看到燒死的是那麼多可愛的動物,而不是那些愚蠢的Aussie。

以史為鑑:澳洲山火與東京大轟炸

​所以,今天想好好談談這場山火,一個一肚子壞水的壞人又要登場了。

對於這場山火,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什麼環保,氣候之類的東西我不關心,我也無法改變愚蠢的澳洲人。

但,和平時期的自然災害,是能夠給到我們作為一個域外的觀察者一個極好的角度,去觀察一個潛在敵意國家及其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動員能力。

這樣的觀察,對於判斷其戰時的抵抗能力和組織能力,能夠提供極其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鑑。

以史為鑑:澳洲山火與東京大轟炸

​2008年的汶川地震,正是解放軍迅速的動員能力,有力地阻嚇了潛在敵對國的進一步行動。

而從這次澳洲政府的應對措施和反應速度來看,其消防能力,抗災能力,以及人員調度能力,都遠遠低於我之前的判斷。

澳洲發生山火其實很頻繁,這次造成如此大範圍的影響,一個是新政府上臺之後削減了預算,另外一個原因大部分人沒有想到的是,其實,澳洲的滅火,更多的是靠天而不是靠人。

下雨了,火就滅了。要是沒雨呢,就會像這次這樣。

以史為鑑:澳洲山火與東京大轟炸

也就是說,如果在局部天氣出現數個月到半年的乾旱的情況下,澳洲政府基本沒有能力,去應對一場嚴重的全國性的火災。

這也意味著,對於把澳洲作為潛在作戰對象國的國家來說,未來,以二戰時期李梅對日本的火攻,用燃燒彈來對澳洲進行大規模的戰略轟炸:

一定是能夠極其有效地殺傷其人員,

一定能夠極其有效地削弱其工業能力,

一定能夠極其有效地摧毀其戰爭潛力的。

因為,今天這場自然形成的大火,澳洲政府都根本沒有能力去撲滅,那它拿什麼來應對人為製造的大規模戰略轟炸?

對於澳洲這種孤懸海洋之上基本上可以與世隔絕的國家,如果未來遭到大規模的戰略轟炸,一定是自作自受,把自己愚蠢地綁定到美國的戰車之上,並不值得任何的憐憫。

在2019年9月的時候,澳大利亞政府就對外表示,將大力扶植澳洲15個與稀土相關的關鍵礦業項目。這些項目由10餘家澳洲企業提出,預計的開發成本近60億澳元。

以史為鑑:澳洲山火與東京大轟炸

​這些項目大多與稀土、銻、鎂和鎢等關鍵礦產有關。

目前被公佈出來的5項項目,分別是,在澳洲北部建設一處鏑礦加工廠;在澳洲西部建立釹、鐠礦場;同樣位於澳洲西部維爾德山區的稀土礦場;在澳洲東部的,靠近悉尼西側的一處稀土礦場;以及在南部海域的鎢礦加工廠。

就在澳大利亞向外界透露相關稀土產業的扶持計劃後,澳大利亞國防部長Linda Reynolds表示,稀土產業對國防工業極為重要,美澳之間的很多高科技產業都離不開稀土製品。而目前全球稀土產業中,中國的稀土無疑是佔據巨大優勢,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壟斷地位,這是美澳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

關於澳大利亞的國防取向,我在過去的文章《澳大利亞瘋狂背後的真正邏輯:基於中美爆發世界性衝突作準備!》已經寫得非常清楚。

現在看來,澳大利亞不僅要堅定地把自己綁在美國的戰車之上,更會成為未來美國各種戰略資源的一個重要供給方,那澳洲可就怪不得別人去轟炸了,誰讓你表現得這麼積極呢?

從澳洲地理條件,植物分佈和人口乃至商業和工業分佈來說,其山林植物的分佈,與其人口和商業的分佈,是重疊的,亦即均密集分佈在遠離內陸的沿海地區,也就是說,從這次山火的影響來看,火攻幾乎是一個極好的選擇。

以史為鑑:澳洲山火與東京大轟炸

​從二戰時美國對日本的戰略轟炸來看,用燃燒彈進行的轟炸,不管是作戰效率,還是殺傷效果,都遠遠強於普通的炸彈,甚至是堪比核彈。

在大規模使用燃燒彈進行戰略轟炸之前,美軍在歐洲曾使用日間精確轟炸戰術,但日本並不適合此戰術,主要原因是日本工業與德國完全不同,主要是由散佈在居民區的小作坊生產零部件和預製件,再送到大工廠進行組裝。

晝間高空精確轟炸根本無法摧毀星羅棋佈的小作坊,也就無法有效地打擊日本軍事工業。

最終美軍決定在夜間進行地毯式燃燒彈轟炸,派出轟炸機在1500-2000米的高度轟炸日本的大城市。

1945年1月,柯蒂斯·李梅被任命為第21轟炸機部隊司令,2月19日,第20航空軍的指揮部發出了將“試驗性”燃燒彈空襲提到了優先位置的新命令。

1945年2月23日至24日美軍首次對東京採取大規模燃燒彈攻勢,當晚174架B-29轟炸機在東京拋下大量凝固汽油彈,把東京約2.56平方千米的地方焚燬。

這次火攻的成功,預示了日本人接下來的命運。

1945年3月9日夜間,334架B一29從關島直撲東京,再次使用凝固汽油彈對東京進行持續2小時的轟炸,每架飛機攜帶六至八噸燃燒彈,燃燒面積可達6500平方米。

以史為鑑:澳洲山火與東京大轟炸

​二十四時十五分,兩架導航機到達東京上空,在預定目標區下町地區投下照明彈,接著投下燃燒彈,為後續飛機指示目標。隨後大批轟炸機接著以單機間隔依次進入投擲燃燒彈,火勢迅速蔓延開來。

當晚東京出現火災旋風,大火造成的灼熱氣浪與冷空氣形成強勁對流風,334架B-29共投下了超過2千噸燃燒彈,產生的高溫足以使市區內所有可燃物(包括人體)燒著,將市中心41平方公里被夷為平地,27萬幢建築物付之一炬,主要是皇居以東的地區,東京約有四分之一被夷為平地,其中18%是工業區,63%是商業區,其餘是住宅區。

這次轟炸共炸死燒死83793人,實際死亡可能超過9萬人,超過1923年9月1日東京大地震的死亡數7.3萬人;另有10萬人被燒成重傷,100萬人無家可歸。

1945年3月9日的轟炸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非核武空襲,破壞力可以和後來的原子彈爆炸相比。

大火之後日本政府花了二十五天的時間才將燒焦的屍體清除完畢。

火攻東京後不到30小時,317架B-29轟炸機又夜襲名古屋,使該市的飛機制造中心化成一團火焰。

以史為鑑:澳洲山火與東京大轟炸

​3月13日,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也遭到了300架B-29的轟炸,使用了1700噸燃燒彈,約20.7平方千米的市區在3小時內焚燬。16日,美軍又轟炸神戶,使其造船中心被摧毀。

此後,李梅又指揮B-29轟炸機部隊繼續對東京以及名古屋、大阪、神戶等大城市進行了持續達3個月之久的燃燒彈轟炸,使其遭受了毀滅性破壞。

以史為鑑:澳洲山火與東京大轟炸

至6月中旬,李梅又將燃燒彈轟炸範圍擴大到其他中小城市和交通線。烈火燃遍了整個日本。

美軍轟炸過程中,許多東京市民逃離出城。李梅派美機投下警告傳單,通知下一步轟炸的目標,使他們更加恐懼。僅東京就有上百萬人逃往農村,工廠工人的出勤率不到從前的一半。

可以說,對東京及其它城市的大規模戰略轟炸直接導致了使日本戰時經濟陷入癱瘓。

1945年5月9日夜間,300多架B一29轟炸機再次光臨東京,每架攜帶6噸燃燒彈,低空沿東京東隅田河飛行,輪番轟擊兩個半小時,將炸彈全部扔在居民密集區,56平方公里面積地面上的一切被徹底燒光。

飛機在250公里外太平洋上仍可看到沖天火光,有幾處大火燃燒4天才慢慢熄滅。

幾萬死難者都是因為燃燒耗盡氧氣而窒息死亡,尤以低窪區最為悲慘,著火、缺氧者爭相跳入河中求生,結果隅田河漂滿如木炭一樣黑的屍體。

人們爭相躲入堅固的明治座劇院,院內窒息而死的屍體互疊有2米之高。

當時日本本土空軍和防空軍已被摧毀,美國飛機如入無人之境;再加留京的政府醫務人員僅剩9名醫生、11名護士,完全喪失了救護能力。

1945年5月26日,500架B一29再來一次“掃尾”,往北部、西部居民區投下4000噸燃燒彈。

燃油引起的大火自天而降,高樓飄浮在火海之中。

從此東京成了“死城”,再也沒有多少好房子和健康的人可炸了,已經失去了轟炸的價值。

美軍1942年至1945年間一直想要搗毀的22個在東京的兵工廠被徹底焚燬。

從戰後的統計來看,1944年11月至1945年8月,美國空軍一共對日本98座城市實行了戰略轟炸,共出動B—29轟炸機3.3萬架次,投彈16萬噸。

這些以大規模燃燒彈製造的火攻取得了炸死23萬人,炸傷35萬人,讓全日本24%的房屋變成廢墟,1600架飛機被摧毀,1650艘船艦被擊沉擊傷的戰果。

可以說,三月十日的東京大轟炸在戰爭史上是任何交戰國所遭受的最大災難之一。

在一夜之間,B-29就幾乎摧毀了東京中心,將近四分之一以上的建築炸成廢墟。

在大火蔓延過來之前,熾熱的高溫已經使整個防火線熊熊燃燒。混凝土建築物中的易燃材料被燒得一乾二淨,不留絲毫痕跡。人員傷亡慘重,那一夜死亡的人數比廣島或長崎在原子彈爆炸中死亡的人數還多。

我覺得,澳洲政府在決定成為美國的走狗之前,其實不妨再好好學學當年的歷史。

然後好好看看自己的悉尼、墨爾本、堪培拉、珀斯,到底有沒有能力,抵禦比當年日本人遭受的戰略轟炸更為強而有力的轟炸。

以史為鑑:澳洲山火與東京大轟炸

​當然,按照澳洲人的愚蠢,估計是不會學的。

沒事,那就讓N老師以後再好好給他們上一堂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