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遠程辦公經驗?用這塊“石墨”文檔需求全搞定

是Office不夠強大,還是WPS不夠人性化,為什麼要用在線文檔?

以前,提起在線文檔取代Office都會引來海量嘲諷。但是,近期新型冠狀病毒的出現,改變了人們對在線文檔的認知和需求。騰訊文檔和飛書分別宣佈開放遠程辦公功能,那麼究竟該如何判斷一款在線文檔的優劣呢?

今天,必存君就帶大家一起重新認識一下國內在線文檔默默無聞卻十分驚豔的玩家「石墨文檔」

在線文檔,並不是本地文檔的在線編輯器,而是全新的操作體驗。根據必存君長期的對比體驗和觀察,石墨文檔或許還不是最好的在線文檔,但是唯一找準方向的產品。

沒有遠程辦公經驗?用這塊“石墨”文檔需求全搞定

石墨文檔遠程協作團隊版

1、淡化客戶端和文件格式

為什麼移動互聯網時代WPS可以全面逆襲Office?

所有體驗都在一個App,打破了客戶端和doc、xls、ppt對體驗的限制,你開始接受,不論什麼文檔只要有WPS都能打開。

在線文檔只不過是更進一步,不要客戶端、不要格式、不要打開方式,只要有一個瀏覽器、鏈接、賬號就足夠了。

這就是All-in-One模式。

沒有遠程辦公經驗?用這塊“石墨”文檔需求全搞定

石墨文檔shimo在線文檔

瀏覽器環境下,體驗只有橫向切換而沒有縱深的,這一點上,Google 沒有做好、騰訊文檔沒有想明白、一起寫的思路還是嚴格區分每一個功能,這就造成一個問題:打開超過三個文檔,就沒有任何邏輯可言。

沒有遠程辦公經驗?用這塊“石墨”文檔需求全搞定

石墨文檔shimo在線文檔

但是,石墨文檔集合了文檔、表格、幻燈片、表單、思維導圖、白板等多個文檔類型,並沒有在UI視覺上可以區分,最大限度上將所有文檔的體驗拍平在一個頁面上,不給用戶在使用過程中造成任何心理負擔。

這一點Notion、Coda顯然做得更激進,但是學習成本略高,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查看過往的介紹文章。

Notion相關文章:用鏈接和模板取代所有在線工具?Notion 是在線文檔界「全村的希望」?

Coda相關文章:不用寫就能自動生成?遠程辦公和團隊協作利器Coda

2、在線協同、版本和權限管理

任何人都不能保證一稿過,那就意味著本地文檔的版本管理很快會變得混亂不堪,在線文檔用瀏覽器和鏈接打破客戶端和本地文檔的壟斷,所有人的修改記錄、建議和評論、版本都已時間線的形式統一管理,權限明確——在線協同是在線文檔的靈魂,版本和權限管理是靈魂的靈魂。

在這一點上,所有在線文檔都大同小異,石墨文檔的優勢在於細節優化:

比如優先展示以時間線卡片形式呈現的歷史記錄中,儘量不讓用戶觸碰「版本」這種晦澀難懂的概念,修改處高亮,還原出現在卡片的右上角;

再比如,在線文檔的「分享」和「協作」是產品層面的兩個功能,但對用戶而言,就是一回事。

Google 的做法,直接取消「協作」,所有人只能看到「共享」,「共享」的發端就是「協作」

石墨文檔做法,是分享只配置「編輯」「查案」保障最基本的文檔安全,「協作」則處理成團隊成員管理的入口。當然也有一個比較謎的設置,就是微信好友6小時內查看被安排在了協作入口。

但是,也有狀況外的選手:Microsoft Office Online 和 騰訊文檔

「Microsoft Office Online」在線分享功能不值一提,微軟成功的將一個簡單的功能打散到你不想用為止;而「騰訊文檔」則比較可惜,騰訊文檔並沒有弄明白分享和協作,只是在UI上加以區分:

沒有遠程辦公經驗?用這塊“石墨”文檔需求全搞定

石墨文檔shimo與騰訊文檔對比

一個用彈窗展示,一個用側邊欄顯示,(⊙o⊙)… 再加上,微信、QQ、企業微信數據互不打通,大家可以想象平時用起來權限有多混亂。

3、沉浸式的跨平臺體驗

強大,不是在線文檔的第一要義,但是沉浸絕對是在線文檔最大的優勢。

通過郵件、微信邀請好友和團隊成員,這一點Google得益於強大的Gmail生態是國外在線文檔體驗最好的,國內石墨文檔則可以通過微信、郵件、鏈接的方式邀請,是進入門檻最低的一個。

同時,石墨文檔還嘗試聽過基於在線環境的完整體驗,比如,實時生成的目錄可以輔助快速定位文字位置和文章結構,可以PC和Mac上可以完全脫離客戶端用網頁提供全部功能,在手機上可以完全脫離App的限制直接通過網頁或微信小程序打開。

沉浸式體驗,就是開啟體驗的成本足夠低,使用體驗可以在所有場景下遷移,結束到再次開啟體驗的切換足夠簡單。

必存君還會陸續分享一系列高效在線文檔App,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持續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