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正式脫歐,結束其47年的歐盟成員國身份

科技戰略

國政府正式批准華為參與5G建設

據環球網1月28日消息,英國首相約翰遜召開英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決定允許華為有限參與英國5G網絡建設,指出華為可以加入英國5G網絡“非核心”部分的建設,其市場佔有份額上限為35%。此前,美國一再對英國發出警告,宣稱如果英國允許華為運營其5G網絡,可能會影響英國在“五眼聯盟”共享情報的利益。

美國能源部批准建設大型電子離子對撞機

據科技部官網1月31日消息,美國能源部(DOE)宣佈選定位於紐約州的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承建大型核物理研究設施——電子離子對撞機(EIC)。該對撞機將用電子轟擊質子和更重的原子核,以研究原子核內的“強相互作用”。該對撞機的設計和製造將為期十年,成本在16億至26億美元之間。這是特朗普政府上臺以來美國能源部批准的首個大科學工程設施建設項目,旨在保持美國在核物理領域的領先地位。

特朗普簽署《美墨加協定》,將取代《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據澎湃新聞網1月30日消息,當地時間29日中午,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南草坪簽署《美墨加協定》,該協定將取代1994年生效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美墨加協定》將給予美國更多機會進入總值190億美元的加拿大乳製品市場,同時將鼓勵美國國內生產更多的汽車和卡車,增加環境和勞工法規,並引入最新的知識財產措施。

英國正式脫歐,結束其47年的歐盟成員國身份

據澎湃新聞網2月1日消息,英國於當地時間1月31號23點正式脫離歐盟,隨後將進入過渡期。過渡期從2020年2月1日開始,到2020年12月31日結束。期間,英國仍留在歐盟關稅同盟和歐洲單一市場,雙方貿易關係維持現狀;人員可以自由流動;英國將遵守歐盟所有規則,但不再參與歐盟決策進程。英國和歐盟希望在過渡期結束前,就經濟和安全合作等方面達成協議。

美國宣佈2月2日起暫時禁止曾到訪中國的外國人入境

據網易新聞2月1日消息,白宮就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舉行發佈會,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亞歷克斯·阿扎宣佈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構成美國公共健康緊急事件。同時,亞歷克斯·阿扎還宣佈,從美東時間2月2日下午5時開始,過去14天內曾到訪中國的外國人(美國公民和永久居民的直系親屬除外)將被暫時禁止入境。

歐盟將從“地平線2020”計劃中為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撥款1100萬美元

據澎湃新聞網2月2日消息,歐盟委員會宣佈,歐盟將從“地平線2020”(Horizon 2020)研究與創新計劃中撥款1100萬美元,用於研究新型冠狀病毒。歐盟委員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希望有關研究可加深各國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理解,從而有助於更有效地管理感染該病毒的患者,並提升公共衛生系統對該病毒的應對能力。

信息

聯合國確認遭遇嚴重黑客攻擊但未及時告知員工

據Engadget網1月29日消息,聯合國承認2019年夏季曾遭遇大規模黑客襲擊,但未及時向員工告知事件具體細節。2019年7月,不知名黑客利用微軟SharePoint軟件中的漏洞和一種未知類型的惡意軟件入侵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維也納辦事處以及聯合國人權高級專員辦事處的數十臺服務器,導致服務器核心基礎設施遭到破壞、包含員工個人隱私信息在內的400GB數據被盜。事後,聯合國通知員工更改賬戶密碼。由於無法確定事件的確切性質和波及範圍,聯合國未及時公開披露相關事件信息。目前,聯合國尚未完成對黑客入侵事件的損害評估。

荷蘭埃因霍溫科技大學開發出超精確形變傳感器,可用於提高芯片製造精度

據PHYS網1月30日消息,荷蘭埃因霍溫科技大學開發出超精確形變傳感器,可識別小於單個原子尺寸的形變。該傳感器可採集芯片製造過程中產生的輕微形變量,從而使得機床可根據形變量做出補償動作,進而提高芯片製造精度,使更微小的芯片製造成為可能。

各國採取措施抑制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虛假信息傳播

據FastCompany網1月31日消息,在世界衛生組織宣佈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後,Facebook公司、Twitter公司與谷歌公司分別宣佈將審查並刪除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虛假消息;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政府也採取緊急行動打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虛假消息。Facebook、Twitter與谷歌的頁面上將僅顯示經過人工驗證的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消息,以幫助用戶訪問安全可信的信息。而馬來西亞警方已抓捕四名傳播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虛假信息的嫌疑人;新加坡政府則處理了兩例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虛假報道事件。

歐盟推出“5G網絡安全工具箱”,對高風險供應商設限

據中國信息安全1月31日消息,歐盟出臺名為“5G網絡安全工具箱”的指導性文件,要求歐盟成員國評估5G供應商的風險情況,對所謂“高風險”供應商設限。歐盟成員國均同意採取措施應對5G網絡現有及潛在風險,尤其是要確保可以限制、禁止5G網絡設備的供應,或對5G網絡設備的供應、部署和操作制訂特定要求,並採取多供應商策略降低風險。歐盟委員會呼籲成員國在2020年4月30日前採取措施落實文件內容,並將起草報告彙總各成員國落實情況。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宣佈將投入204億美元資金建設美國農村寬帶

據MeriTalk網1月31日消息,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宣佈將投入204億美元建設美國農村地區寬帶網絡。相關建設計劃將於2020年內正式啟動。第一階段計劃中,FCC將向完全沒有寬帶服務的地區投入160億美元資金,最終達成25Mbps寬帶的建設目標;第二階段計劃中,FCC將投入44億美元對第一階段成果進行補充。FCC主席阿吉特·派表示,相關行動旨在幫助美國縮小地區間的數字鴻溝。

美國防部發佈網絡安全成熟度模型認證最終版本,以增強供應鏈安全性

據MeriTalk網1月31日消息,美國防部發布其網絡安全成熟度模型認證(CMMC)的最終版本,以增強供應鏈安全性。CMMC認證機構成立於2020年1月初,由來自軍事工業基地、網絡安全社區和學術界的13名成員組成。下一階段工作中,美國防部將專注於制訂具體規則、選擇第三方供應商等實際任務。有關活動將填補美國國防工業基礎和整個供應鏈中的網絡安全漏洞,並影響供應商在國防市場中的競爭方式。

生物

美國巴特爾紀念研究所獲得DARPA“SIGMA +”項目的748萬美元合同,用於研發生物威脅傳感器

據Global Biodefense網1月24日消息,美國巴特爾紀念研究所(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獲得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SIGMA +”項目的748萬美元合同,用於進一步研究和開發先進的聯網生物威脅傳感器。“SIGMA +”項目旨在利用感知、數據融合、分析學以及社交和行為建模等領域取得的成果,開發和驗證一種實時、持續的早期探測系統,以應對化學、生物以及爆炸物等各種威脅。

新冠肺炎潛在有效藥物瑞德西韋(GS-5734)臨床申請獲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受理

據新浪網2月2日消息,2020年2月2日,美國吉利德科學公司(Gilead Sciences)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聯合申報的瑞德西韋(GS-5734)臨床申請,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受理。瑞德西韋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019-nCoV)的臨床試驗將於2月3日在中日友好醫院啟動。瑞德西韋由吉利德開發,是一種核苷酸類似物前藥,能夠抑制依賴RNA的RNA合成酶(RdRp)。該款在研藥物原本是針對埃博拉病毒研發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近日報道該藥物在美國的一起案例中被證明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有效。

美國國家科學院發佈《2030年領先的健康指標:促進健康、公平和福祉》報告

據美國國家科學院網站1月22日消息,美國國家科學院發佈《2030年領先的健康指標:促進健康、公平和福祉》報告,提出美國衛生和公眾服務部(HHS)在制定2030年“健康人”計劃(HP2030)時應考慮的一組34個“引領健康指標(LHI)”,要重點跟蹤氣候變化、住宅隔離和公民參與對健康的影響。“健康人”計劃始於1979年,旨在確定國家面臨的主要健康問題,為健康促進和疾病預防設定可衡量的目標,並推動多個部門採取行動。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健康人”專注於特定的疾病和行為(如糖尿病或每日蔬菜攝入量)。相比之下, HP2030推薦的LHI則更多地關注會影響健康的社會和其他環境因素。

美國政府問責局發佈《機器學習在藥物開發中的優勢和挑戰》報告

據美國政府問責局官網 1月31日消息,美國政府問責局發佈《機器學習在藥物開發中的優勢和挑戰》新技術評估報告。該報告指出,機器學習可通過在大型生物醫學或健康數據集中找到新見解來減少藥物研發和推廣的時間和成本。但是,高質量的數據的缺乏、研究差距、數據訪問和共享的障礙、人力資本挑戰以及監管不確定性,都阻礙了數據的使用。該報告提出了6種政策方案來應對這些挑戰,並討論每種方案的潛在機會和實施問題。

能源

美國能源部將向可持續交通領域撥款3億美元

據美國能源部官網1月31日消息,美國能源部將撥款3億美元用於研究和開發可持續交通資源和技術。根據撥款公告,能源部將主要集中在三個領域以進一步推動可持續交通的創新性突破。這三個領域分別為:車輛技術領域(1.33億美元,包括先進電池和電氣化技術、先進發動機和燃料技術、輕質材料以及新的出行技術等);燃料電池領域(6400萬美元,主要用於支持創新的氫概念,從而鼓勵市場擴大氫生產、儲存、運輸和使用的規模);生物能源技術領域(1億美元,通過降低直接購買的生物燃料的價格,降低生物動力的成本並支持美國生物經濟)。

海洋

美海軍計劃針對水面艦船造船工業供應鏈開展深入研究

據國防科技信息網2月2日消息,美海軍近期表示希望全面瞭解水面艦船造船工業供應鏈基礎,以識別哪些領域是安全的,哪些領域存在風險。艦船項目執行官表示,船廠作為海軍主要承包商,通常比較清楚自己的供應鏈以及可能存在的風險,如只有單一來源的關鍵部件、被大型外國公司收購的小公司等。此前美海軍針對潛艇工業基礎開展了類似行動並取得成效。

歐洲船企呼籲歐盟採取措施確保造船業公平競爭

據國際船舶網2月1日消息,歐洲船舶及海事設備協會(SEA Europe)近日呼籲,歐盟應當採取單方面措施來強化造船業公平競爭環境,對亞洲國家為本國造船業提供補貼支持的行為進行干預。對於歐盟造船業而言,SEA Europe認為,歐盟根本沒有任何有效的工具來阻止不正當行為,也不能很好地應對不正當外國競爭。因此,SEA Europe呼籲,歐盟當局應考慮歐洲造船業面臨的全球性競爭,立即制定有效的貿易措施及競爭規範,從而保障戰略性的歐洲海事製造、工業基礎、海事專有技術和技能。

航空

阿富汗塔利班擊落一架美國E-11A“戰場機載通信節點”飛機

據環球網1月28日消息,當地時間1月27日下午,阿富汗塔利班在加茲尼省擊落一架隸屬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E-11A“戰場機載通信節點”飛機。據悉,機上共有83名乘客,包括美國中央情局高官邁克爾·德·安德里亞。消息人士稱,機上全員全部遇難。

美國波音777X客機完成首飛

據裝備參考2月1日消息,美國波音新型客機777X成功完成首次飛行。該飛機從美國埃弗雷特的佩恩機場起飛,經過3小時51分鐘的飛行後降落在西雅圖的波音機場。據悉,波音公司目前已經獲得約340架訂單,計劃在2021年向客戶交付首架777X客機。

航天

歐盟將投資2億歐元支持航天業發展

據航小宇1月28日消息,歐盟將投資2億歐元支持歐洲航天產業發展。根據計劃,歐盟將為阿里安集團提供1億歐元,以支持“阿里安”-6火箭研發。同時,歐盟將為歐洲航天創企提供融資渠道,以支持航天企業發展。歐盟官員稱,此舉將為歐盟航天產業發展提供重要幫助。

美國SpaceX公司成功發射第四批60顆“星鏈”衛星

據航天防務1月31日消息,美國SpaceX公司成功發射第四批60顆“星鏈”衛星。目前,該批衛星已進入290千米的轉移軌道,將依靠自身霍爾推進器部署在550千米的目標軌道。據悉,該批衛星採用了防反光技術,可降低自身在夜間的反光亮度,以減少衛星對天文觀測的干擾。

美眾議院推出NASA授權法案,將火星探索列為重點

據微視航天1月31日消息,美眾議院科學委員會領導層推出一項NASA授權法案,要求NASA將載人重返月球的規劃作為火星探索工作的一部分。法案稱,NASA應把在2028年前載人登月球作為中期目標,把在2033年前載人探火星作為遠期目標。法案明確指出,NASA的探月活動要以為後續載人探火任務提供支撐為主要目標。

新材料

韓擬投3000億韓元研發百大戰略產品,旨在應對日本貿易限制

據新浪財經1月31日消息,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發布旨在應對日本限貿的“百大核心貨品研發”扶持項目,將投資逾3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7.6億元)用於材料、零部件、設備領域研發,預計將有1000餘家企業參與。具體來看,其中2718億韓元將用於核心材料、零部件技術研發,機械產業核心技術研發方面將投入578億韓元。此外,韓國政府還將鼓勵國內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開展緊密合作,並在企業併購和投資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

德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可防止二維半導體材料氧化降解的新型封裝技術

據物理學網1月31日消息,德國亥姆霍茲德累斯頓羅森多夫研究中心(HZDR)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能夠防止二維半導體材料氧化降解的新型封裝技術。研究團隊採用惰性的立方氮化硼(HBN)作為絕緣層,對僅有5-10個原子層的硒化鎵二維半導體材料進行封裝。為創建觸點,研究團隊採用無光刻觸點技術在HBN箔上嵌入電極。結果表明,新型封裝技術能夠長時有效地保護二維半導體材料免遭降解和退化。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ACS應用材料與界面》期刊。

美國

加州

學與

中國科學院研究人員採用水凝膠製備防結冰塗層

據物理學網1月31日消息,美國加州大學與中國科學院研究人員採用水凝膠開發出一種防結冰塗層。該塗層可作用於塑料、金屬、玻璃、陶瓷等各種表面,應用範圍極為廣泛。其中,水凝膠的關鍵成分為聚二甲基硅氧烷,是一種無毒的硅基聚合物。當噴灑於物體表面時,水凝膠會形成一種薄而透明的塗層,並通過三種方式防止結冰:一是降低水的凝固點,二是延緩冰晶生長,三是阻止冰粘住表面。結果表明,新型塗層可在零下31攝氏度條件下防止結冰,創下了新的歷史記錄。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物質》期刊。

先進製造

康奈爾大學開發可“排汗”的3D打印機器人肌肉

據中國3D打印網1月31日消息,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3D打印的柔性機器人肌肉,可通過“排汗”來散熱,以保障機器人穩定運行。研究人員通過光固化3D打印製作出由兩種水凝膠構成的柔性機器人肌肉,其可根據溫度的升高而膨脹釋放出水,實現高效冷卻,冷卻速度比同類其他裝置快600%以上。該技術或將助力解決軟機器人長時間運行過熱以及性能下降等問題。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科學機器人》期刊。

通用汽車首款自動駕駛量產車Origin問世

據機器人大講堂1月24日消息,通用集團旗下自動駕駛公司Cruise發佈了首款量產自動駕駛汽車Origin。該車由通用、Cruise和本田耗時3年打造。該車沒有方向盤與踏板,內部空間可容納6位乘客,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傳感器佈置在車身周圍,車內還搭載了計算單元,其成本約為30-40萬美元。通用表示,將在底特律工廠投入22億美元,生產該自動駕駛汽車、電動皮卡和SUV。

-END-

由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整編

研究所簡介

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IITE)成立於1985年11月,是隸屬於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主要職能是研究我國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跟蹤和分析世界科技、經濟發展態勢,為中央和有關部委提供決策諮詢服務。“全球技術地圖”為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官方微信賬號,致力於向公眾傳遞前沿技術資訊和科技創新洞見。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小南莊20號樓A座

電話:010-826355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