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能夠大力發展海軍,都有萬噸驅逐艦了,而德國卻沒有?

天_策


德國軍事已經廢了。

是徹徹底底的廢了。


我跟大家講一個事,這個事就是德國前不久發生的。

1958年,由於戰後德國把幾乎所有的艦艇都成為戰爭賠償物了,德國沒有訓練用的艦艇,於是當時的西德就造了一艘訓練艦,名字叫Gorch Fock。


因為畢竟1958年的船,距離到現在已經很遠了,所以不停的改裝,比如說加裝了空調,最初的石棉填充物也被拆除,後來還買過一臺新的6缸柴油發動機。


其實訓練艦也沒什麼,中國也有訓練艦,比如說這個就是中國的戚繼光號訓練艦


然後到了2015年11月,由於“Gorch Fock”號訓練艦需要維修,就被那到了不萊梅德國造船廠進行維修,一開始預算是960萬歐元,後來一年內就提高到了6450萬歐元,到2017年,一下子被提高到1.35億歐元。


那我就覺得奇怪啊,怎麼會提高這麼多嘛。

後來想想,如果對一艘軍艦進行維修,花1.35億歐元其實也沒什麼,雖然成本確實比中國貴,但是人家德國的人工貴啊,所以修理這個事情費錢也是必須的。


然後我找到了這個叫“Gorch Fock”的訓練艦,當我目睹真容的時候,我驚呆了


高能預警



一艘帶有動力的,風帆訓練艦。

我承認,我震驚了

修理這種破玩意,居然需要1.35億歐元?你特麼逗我呢?


大家是不是覺得這個德國國防部長該要被打板子?

而當時的德國國防部長叫馮德萊恩


她升了個大官----成了歐盟主席了!

而現在德國國防部長又是一個女的,叫卡倫鮑爾。這又是一個政壇混子。

德國國防還有救??


我看到有不少人為這個洗底,我又翻了一下該艦的其他一些新聞,這已經不是這個艦第一次出事,上一次出事是在2011年,這是BBC當年的新聞:



新聞說:Gorch Fock案:德國海軍軍校學員“受虐待”

媒體稱這艘船是“德國最大的流動妓院”


英國《衛報》關於這艘船的報道更加詳細


兩名女學員神秘死亡。溺水學員的父母認為他們的女兒在死亡過程中遭到性騷擾,要求全面調查。

調查團隊對議會的報告顯示,由於這名叫Seele學員的死亡導致學員叛變,拒絕執行命令。

一名男性學員抱怨在船上的性騷擾,據報告,調查人員告訴記者:“這就像監獄一樣”,

“每個新兵都必須提供他的屁股”,軍校學生說,機組人員總是把他們的洗髮水瓶扔到地上,這樣他就不得不撅起屁股彎腰撿起來。

上週末,一名軍校女生告訴小報BILD,她和其他女生經常被船上的男人提出要求。



鳳凰基本上翻譯了BBC和衛報的報道。

原文鏈接如下:

http://news.ifeng.com/c/7fZIw6nM7IN


對不起,你們心目中戰無不勝的德國軍隊,早就沒了。


李建秋的世界


當今世界海軍日本的排名是要超過德國的,如果除去核潛艇的存在,日本可以直達前三甲了了,實力確實厲害,德國的海軍實力就差遠了,無論軍力總排行和單比海軍德國都在日本的後面,只提日本擁有兩艘直升機航母和2艘萬噸大驅,光這幾艘鉅艦德國就一艘也沒有啊,實力是隻看一角,這就是海軍的真實差距了。

那麼同樣是一個二戰的戰敗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日德兩國海軍實力差距如此之大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方面:日本的經濟實力要超過德國的實力的。有良好的經濟基礎,才能打造一個強大的海軍,經濟實力的差距就決定了日德兩國軍事層次的也一定有差距的。

日本萬噸愛宕級驅逐艦

第二方面:日本的國防政策和德國的政策正好相反的,一個是跟隨美國,敢當美國的馬前卒,在海軍建設力美國給了日本極大的幫助,不僅給予了大量先進的反潛機,支持日本就建設大型軍艦等,還賣給了艦艇上各種先進裝備,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給美國和日本的潛在對手製造麻煩,用日本來牽制我兔的發展,給我兔造成圍堵之勢。而德國在戰略壓力上很小,在北約的庇護下,基本不需要本國投入太多精力來應對潛在的對手,國防政策上一直主張少投入,主要以發展本國民生為主,實行獨立的國家政策,而不是像日本一樣事事跟隨美國,在國際政治舞臺有更多的話無權。

日本出雲級直升機航母

第三方面:日本和德國的地緣政治,決定了他們的自己發展海軍的模式也不相同。日本是一個島國,面朝大海發展一個強大的海軍也是日本的一種必然選擇,資源的匱乏,也是導致日本在二戰中瘋狂掠奪資源供給本國發展的主要動力,在加上週邊強國圍觀,日本發展自身海軍實力也是不遺餘力,加上美國大哥對日本的扶持,很大程度上放鬆了對日本這個二戰好戰分子的約束,讓日本崛起有了空間。而德國有歐洲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優越,在二戰後對法西斯的糾正比較徹底,歐洲一體化的進程也促成了德國在歐盟的經濟實力佔據了第一位。德國作為歐盟的核心成員,在以北約為首的軍事聯盟下,日子當然國的很滋潤了,對發展海軍真的不怎麼感興趣。

德國最強F124護衛艦

小結:總的來說,日本和德國海軍的發展目標和國防政策的不同,是決定其本國的是否發展一支強大海軍的主要因素。一個是被美國大哥擺出的棋子,而且其也很享受其中的樂趣;一個是可以自由不受約束的享受美好的生活的國度。就是看你選擇是以鄰為善,還是以鄰為惡了。不管善惡都是自己的選擇,但是有些鄰居你永遠也惹不起,還是好自為之。


藍海夢想666


根本原因是:日本和英國一樣是島國,必須有強大的海軍來保障運輸線,而德國是個傳統陸地國家,陸軍強大是其傳統

英國之所以能夠在拿破崙戰爭、第二世界大戰能夠防守本土,就是在於英國有強大的海軍而法國和德國只有強大的陸軍、無力擊敗英國海軍而實現登陸。

日本能夠取得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的勝利,日本海軍的表現功不可沒——要知道萬曆朝鮮戰爭豐臣秀吉之所以沒有能夠徹底征服朝鮮,就在朝鮮水師比日本水師強。

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的表現也非常讓人深刻。

日本、德國海陸空三軍對比

海軍

日本海上自衛隊人員4.5萬,艦艇152艘,其中2艘裝載F35的航母,5座主要海軍基地,掃雷世界排名第一,反潛僅次於美軍,擁有4個八八艦隊。

德國聯邦海軍1.9萬人,總部位於伯恩,4個港口,艦艇61艘。

陸軍

陸上自衛隊人數15.86萬,主要定位是擊退小型攻擊,等待美軍抵達,因此地位不如海自和空自;雖然陸上自衛隊人數看起來比海自、空自多,但主要是日本出於地震、颱風、暴風雪等救災需要。

德國陸軍人數為7.38萬人(2012年)和10.6萬的後備役部隊,5個師、12個戰鬥旅、6個裝甲營。德國陸軍非常注重炮兵,未來致力於數字化炮兵——實時獲取40公里內敵對目標並摧毀、實時偵查70公里內敵對指揮所、炮兵陣地等目標並摧毀或消耗、偵查並摧毀150公里有價值目標。

空軍

日本航空自衛隊4.7萬人,擁有805架飛機,擁有12架F35\\201架F15主力機型。

德國空軍2.86萬人,擁有378架飛機,擁有117架颱風戰鬥機和116家龍捲風。

日本海陸空合計25.06萬人,海自17.85%,陸上62.28%,空自18.75%。德國海陸空合計12.14萬,海軍15.65%,陸軍60.79%,空軍23.55%。

綜述

日本是以海軍+空軍雙頭並進的發展策略,海軍的遠洋能力+空軍的快速打擊。德國是以陸軍是以陸軍炮兵+空軍平衡發展策略,炮兵短程打擊+空軍遠程打擊。

這就是海洋國家和大陸國家的區別。


歷史哨聲


探討這個問題先要看看德國的海洋環境,說俄羅斯海洋環境太差,德國也沒好到哪去!右面是波羅的海,出海口被丹麥和瑞典封口,往裡走就是波蘭、波羅的海三國、俄羅斯...這種封閉式的海洋(幾乎就是內海)只適合4000噸級別的戰艦活動,再大一點的根本施展不開;德國左側海岸線很短,雖然北海較為寬闊,但是有英國這個前海上霸主,德國和法國向海洋進軍的夢想都被英國打斷了!要說是二戰以前德國海軍周邊樹敵太低,既要與法國海軍鬥也要同皇家海軍懟,這就需要建造排水量超過萬噸、幾萬噸的戰艦...但是,德國戰敗後開始反思自己在兩次世界大戰當中的教訓,首先就是與周邊國家和解,並且在美國的捏和下西歐國家都成了北約盟國,唯一的對手就是蘇聯!

德國當時處於最前線,分配的任務是大力發展陸軍裝備用於對抗在駐東德的蘇軍,海上則是由美國、挪威、丹麥...封鎖波羅的海出海口;北海方向由皇家海軍和美國海軍、西班牙、荷蘭甚至法國(法國開始不是北約成員國,但法國基本上也以蘇聯為最主要假想敵)海軍聯合阻止蘇聯北方艦隊南下,德國海軍雖然也是其中一環,但是能力有限處於第四甚至第五的水平,算是板凳隊員。

由於,在北約所處的位置和任務分配的不同,德國海軍也就一直不發展大型戰艦。
德國是陸權國家,而日本孤懸在大海是海權國家,進入到近代化以來海上“繩命線”要是被掐斷日本也就完蛋了,這就是為啥二戰前砸鍋賣鐵也要發展海軍的原因,目的就是要打敗“英美鬼畜”!

二戰結束後日本被美國佔領,其海上“自衛體系”也被納入到了美國海軍的作戰體系當中,為了全力對抗蘇聯海軍太平洋艦隊,日本也不得不建造較大排水量的戰艦!

出雲直升機航母與日向直升機航母,遠處是“愛宕級”宙斯盾驅逐艦,它們的排水量都超過萬噸水平,“出雲級”將來是要搭載F–35戰鬥機的。

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日本並沒有對二戰期間罪行進行過誠心實意的懺悔,與東北亞國家並沒有做到完全的和解,雖然經濟上融合度較高,但是在軍事上日本與這些國家並沒有形成互信關係,還由於這些國家在經濟實力提升後也可開始建造排水量更大、性能更先進的戰艦,這也迫使日本也進行小規模的海軍競賽,以確保自己的海上安全!也就是說日本週邊樹敵太多還都得強國,如果自己不發展海上力量、不建造更大型的水面艦艇,一旦有事兒那麼日本就會一敗塗地!

由於德國與日本由於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國際環境是不同的,在海軍(海上自衛隊)發展的理念肯定也是不同的。
其實 德國海軍“祖上也闊過
”,一戰之前海軍主力艦艇排名世界第二的位置,為了對抗法國海軍和皇家海軍,威廉二世皇帝也是瘋狂的進行軍備競賽,大型主力艦艇與皇家海軍相比已經是相差不大了!
並且還同皇家海軍進行過


日德蘭大海戰,這才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鉅艦大炮”海戰,德國海軍在此役發射大口徑炮彈近3600發、命中120發,命中比為3.33%,確認擊中了皇家海軍:3艘戰巡、3艘重巡、8艘驅逐艦;而皇家海軍發射炮彈近4600發,命中100發,命中比例為2.17%,戰果為:1艘戰巡、1艘老式戰列艦、4艘輕巡、5艘魚雷艇,皇家海軍的戰果不如德國海軍,德國海軍在戰術上算是成功的。
先進的德國216型氫燃料電池AIP潛艇,出口到了不少國家。

德國海軍目前規模不大,整體上不如:英法意大利海軍,但德國海軍技術水平還是在的(並沒有放棄海軍技術的發展),雖然自己裝備的戰艦“不著調”(大型戰艦的噸位,輕型巡邏艦的裝備水平),這是因為德國目前確實沒有啥海上威脅,與俄羅斯關係也挺好的,這似乎都成了德國海上力量不強的理由。更主要的是他們目前已經初登“歐盟盟主”的地位了,周邊一幫對德國沒威脅國家都等著德國給予幫助,錢可以辦到的事情也不應該使用武力。


皇家橡樹1972


日本是個島國要想強大必須有強大的海軍,依靠強大的海軍保衛自己狹小的國土,把敵人距制在遠離本土的地方,擴張海外利益,保護自己的運輸生命線。

還有就是美國的需要,美國需要一個較為強大的日本海軍來遏制中國衝出太平洋,所以日本海軍也有一個外號“美國海軍第二反潛防空大隊”

至於德國:它根本不需要,德國二戰後的反省意識很強,所以裝備武器時都小心翼翼的裝備那些對其他國家沒有威脅的武器來降低他們的戒備心,二是西歐最近幾十年都很太平,德國又沒有遠洋利益,沒必要準備大規模的艦隊,那樣會很燒錢。

現在歐洲國家都在報團,主要面對的敵人是毛子,而毛子的海軍大家都知道,真心不咋地。所以威脅主要來自於陸地,所以國防力量向陸上傾斜,對於海軍來講,有而精就可以了。


平頭兔


德國海軍好像從上個世紀30年代來以來就沒比日本強過。。。

開個玩笑。今天的日本和德國實力如何,主要是看美國人的需求。由於地緣的關係,西太平洋美國直有日本韓國兩個小兄弟,而韓國常年面對陸上來自北邊兄弟的威脅,絕大多數的軍費投入都在陸軍上了。所以海軍不給力,沒發成為美軍可用的輔助力量。所以整個西太平洋美國可用的小弟只有日本。然後在西太平洋地區,美國又要同時應對來自俄羅斯和中國的海上威脅(雖然咱並沒有威脅人家,但是在人家眼裡個大就是威脅)。那怎麼辦呢?只能是給日本一些政策。首先像萬噸級作戰能力較強的驅逐艦,美國非但不限制,還賣給日本成套的宙斯盾作戰系統。所以日本是從上個世紀80年代末就開始就建造有宙斯盾系統的放空驅逐艦——金剛級,是全世界除了美國第二個擁有這種作戰系統的國家,並不比美國本土海軍進度落後多少。所以日本的強,其實是美國的默許和鼓勵下造成的結果,如果美國如果感受到來自日本的威脅,真的要限制日本海上實力也就是一個協議的事,沖繩和橫須賀的美軍基地還是壓得住場子的。

但是我也要看到,海上自衛隊的獨立作戰能力其實並不強。雖然日本目前已擁有8艘宙斯盾防空驅逐艦,大大小小的驅逐艦有30多艘,但是軍艦本身裝備的反艦導彈都是亞音速彈,海軍航空兵力量也偏弱。整個艦隊最突出的能力還是反潛能力,配合蒼龍級潛艇可以在日本海和西太平洋構成一股強大的反潛力量。這樣在聯合作戰時,無疑釋放美國艦隊的精力,讓其能夠大展身手專注於攻擊。

金剛級驅逐艦,日本第一種,世界第三種宙斯盾艦

日美海上聯合軍演。連出雲級這種準航母都是打著日美聯合艦隊中反潛旗艦的旗號生產的


德國這邊呢,歐洲是抱團取暖,主要目標是協防蘇聯/俄羅斯海軍。由於戰敗國的關係,德國在一眾歐洲國家裡受重用度遠不如英國和法國兩個國家。雖然以德國的實力要想發展造船業也不難,但是奈何不受重用啊。所以既然歐洲防務是個大鍋飯,那麼自然是能省則省,也就沒啥發展的動力了。德國的海軍只有3艘薩克森級護衛艦算是戰鬥力稍強的,擁有4面小型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滿載排水量5800噸。海上實力基本上是殘廢水平,大英帝國好歹還有1,2,3,4,5,6艘45型呢。

由於對海上防務沒什麼需求和想象力,德國的海軍從戰後一直到現在都是慘不忍睹,圖為德國最強戰艦——薩克森級護衛艦


紙上的宣仔


德國安全形勢較好,而且國防策略更加獨立

冷戰前德國有兩次試圖大力發展過海軍,然後世界和德國都悲劇了。冷戰時德國分裂,北約華約數百萬裝甲鐵流陳兵兩個德國境內,一開戰瞬間就是核彈洗地、裝甲對沖,這種情況下坦克重要還是軍艦重要?發展海軍有毛線作用?


在蘇聯鐵甲洪流面前,還想有多大餘力發展海軍?

在冷戰結束之後,東歐鉅變,蘇聯解體,威脅點從德國境內的萊比錫和德累斯頓向東退五百多公里到布良斯克。與此同時,歐盟和歐洲一體化近程加快,作為其核心的德國,也成為國際上不可忽視的力量,各方都比較重視德國關係,德國安全形勢得到保障。

在需要保持力量維護自身利益方面,德國有更好的展示方式,那就是法德聯盟。近代百年下來,法德兩國已經深刻明白合則兩興、鬥則雙亡。法德聯盟更可以有效的確保德國的利益和安全,法國政治影響力、外交影響力以及軍事力量要遠強於德國,而法國獲得德國的經濟支持,更加有助於擴大對外影響力。所以對於德國來說,法國的軍事力量也是自身一大倚仗。


法德同盟是歐盟的基石,德國需要法國的影響力,避免被其他大國剪羊毛,法國需要德國的經濟實力支撐其大國地位。

但是日本不一樣,除了美國周圍沒有其他強力盟友。而日本又是個島國,在冷戰時期,面對蘇聯的威脅,發展海軍要比發展陸軍有用的多。放蘇聯毛子登陸跟人家死命拼陸戰?純屬腦袋進水了?

冷戰結束後,日本的外交局面實際上並沒有多少還轉,相反沒有蘇聯這個共同矛盾對象壓制,原本水面下的矛盾開始突出。跟俄羅斯就北方四島遲遲未結,跟韓國獨島一直扯皮,釣魚島問題也一度非常熱。



但更重要的是日本沒有自己國防自主權,德國有法國撐著,敢對美國指指點點說不。特朗普要求北約各國加大國防支出,要求各國國防支出至少要達到GDP的2%。但德國多次被美過點名指責,通過的軍費預算就還只有1.25%。
默克爾敢在七國峰會上帶隊懟特朗普


,一大原因身邊站在馬克龍

而日本則沒有這個膽,他是跟美國一條道路走到黑。現在美國自身實力衰弱,面對中俄越來越力不從心,急需要日本這些“忠犬”幫忙分擔壓力。這種背景下,日本敢違背嗎?更別說美國人松“狗繩”,日本右翼還求之不得。


五嶽掩赤城


一個國家的地域狀態決定了國土守衛基本原則。

日本國土整體在海上,與周邊國家的交往唯一的途徑是跨過大海。不管是空中手段還是海上技術,都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當然就運輸能力而言,大型水面艦艇是效率最高的,所以,日本人就不遺餘力的發展海上武裝力量,畢竟想和周邊國家打交道,沒有實力是很危險的事情,任何人都對未知的事情存在恐懼,日本人也不例外。只不過,矯枉過正,瞭解了中國之後,蠢蠢欲動,後果當然大家都知道。本來有很多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是,現在一切都灰飛煙滅了,我想,現今的世界上,真正有能力幫日本的國家本來就不多,而日本人的秉性,恐怕是人都要時刻提防著,再想踏上陸地,不是容易的事情。

德國的情況完全相反,陸地國家,除了波羅的海、北海這樣的內海,並沒有直接面向大洋的海岸線,所以,主力放在陸軍、空軍是當然的結果。只不過德國人因為戰爭的需要,當時海軍力量並不弱,尤其技術實力極其強悍。在二戰之後至今,德國一直致力於經濟實力發展壯大,似乎對於武裝力量並不太感興趣,也可能有戰後政策有關,也可能是德國人看穿了這個世界,反正不管怎麼樣,德國已經很難有機會進入世界軍事超級強國行列,與其做無謂的掙扎,不如藉助歐共體的力量防禦就行了,其它的與德國無關。基於這個事情,德國甚至已經即將失去空軍,當然了,歐盟也不願意,你德國有錢,為什麼不加強空中力量建設呢?恐怕德國人才不在乎什麼打仗,反正戰後制裁,我不參與戰爭,有事,歐盟頂著。現在,德國剩下的武裝力量不知道還有什麼用。


長空雄鷹46


德國人經過兩次大戰,明白戰爭不是德國人的選項!因為手裡沒有真理,就是有真理的英法也在充當跟屁蟲!

日本發展海軍,採用小步快跑的策略,想修改憲法,豬拱石的方式海外派兵,進而妄想再牛逼一次大東亞共榮圈!!實際是在亡族滅種的道路上奔跑!

總結:德國和日本都是沒有戰略縱深的國家,綜合戰爭潛力有限,在一級玩家面前,就是裸奔!不想當狗,就,悶頭髮大財!才是智慧!


心勇4


這是地理因素和戰後政治綜合影響的結果。

從地圖上就可以看出區別。日本是孤懸於大洋之中,海洋既是防禦工事又是入侵的坦途。因此,處在日本這個位置,一旦領悟到海洋的雙重內涵就必然要抱定海軍立國的戰略。無獨有偶,位於北大西洋上的英國也是同樣的軍事戰略。


而德國則不同,德國的大部分海岸線處於波羅的海,而波羅的海是個半封閉海,出口被丹麥、挪威扼守,加之英國又攔在出口的西面,整個海洋環境不似日本那樣開放。因此,德國的軍事戰略中海軍是錦上添花的軍種,從來也不是安身立命的主心骨。只有當德國對於北大西洋有了覬覦之心,海軍才會被德意志認真經營。

二次大戰之後,德國、日本都被美國戴上了嚼子,牢牢地拴在後者的戰車上。德國的作用是在戰爭爆發後於中歐不惜代價擋住蘇聯紅軍的坦克洪流。德國海軍的作用只是防範紅旗波羅的海艦隊可能在北約防線後方的戰術登陸。所以,這隻艦隊裡最高檔次的水面戰艦就是驅逐艦了,而導彈艇、中型潛艇都是適合在狹小的海區組織防禦的艦種。因此德國海軍只是一個敲邊鼓的海上角色,並不值得浪費成本去追求那些華而不實的功能。

日本稍有不同,冷戰期間面臨的對手是蘇聯海軍最為強大的紅旗太平洋艦隊,無論是作戰的海域還是對手的裝備等級都不是狹窄的波羅的海所能比擬的。因此,在美國的默許之下,日本海自得以發展一支遠洋分艦隊以分擔美國海軍在西北太平洋的反潛壓力。這樣,就體現為日本海自艦艇的遠洋化和大型化。

冷戰結束後,日本與德國的軍事戰略繼續保持著差異。日本更緊密地與美國捆綁,以期通過為美國打下手走向世界。德國則步步為營地主導歐洲,至少是對西歐的發言權,因此在海軍戰略上不急於表現得過於激進。因此,兩國的海軍艦艇都在走向大型化,但日本的步伐明顯更快,因此先於德國擁有了萬噸級驅逐艦。而德國人是否裝備此類艦艇要看他們的需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