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的領醬國酒現在還在銷售嗎?

墮落飛揚


什麼?娃哈哈賣白酒了?

想必很多人都不知道,娃哈哈真的有賣白酒,名字就叫領醬國酒,雖然現在還在銷售,但銷售情況不容樂觀。

2013年,飲料業巨頭娃哈哈在北京召開新聞發佈會,宗慶後正式宣佈娃哈哈斥資150億正式進軍白酒行業。發佈會上,一款以貴州茅臺鎮為原產地的醬香型白酒—“領醬國酒”也正式宣告上市。

至於為什麼選擇進軍白酒領域,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後有其自己的考量,稱“現在白酒行業發展不景氣,急需有實力的企業加入。”並信心滿滿地表示:“白酒跟飲料不一樣,業務做到幾百億比較快。”

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娃哈哈賣酒依然沒有賣出什麼名堂,領醬國酒漸漸淡出消費者的視線。

領醬國酒雖“仍在堅持”,但銷量不佳

自2013年宣佈進軍白酒行業以來,娃哈哈雖然宣稱“仍在負責領醬國酒的品牌及銷售的運營”,但頻頻被拷問白酒業務業績不佳。從行業內來看,曾希望以“高品質高性價比”致勝的領醬國酒基本淡出視野,多名茅臺鎮酒業人士也表示不瞭解其相關經營情況。

線下賣不動,領醬國酒在線上銷售同樣不理想。在淘寶平臺,銷售領醬國酒的只有幾家商戶,付款人數多的只有幾人,少的甚至0人付款。在酒類垂直網站,多數領醬國酒系列產品的累積銷量只有三位數甚至兩位數,唯一一款銷量上萬的是99元的53°領醬國酒賦韻酒,但被標註“清倉”,部分地區也無貨。

領醬國酒在娃哈哈飲料渠道上“水土不服”

早在娃哈哈進軍白酒之初,就有業內人士發出質疑,酒與水可以共享渠道,但並不代表同一個團隊既可以做水又可以做酒。而在後來的一系列動作中也恰恰反映出娃哈哈在運營酒的營銷思路上的不匹配性。

酒營銷相當重視終端的建設和推廣。我們到飯店吃飯,往往可以看見穿著某品牌酒標誌制服的終端促銷員,在不遺餘力地推銷酒,但卻從來不會見到飯店有人推銷娃哈哈飲料的。水營銷大多不太重視市場推廣及消費者促銷,而娃哈哈對於酒也延續了這種觀念和思路。

娃哈哈藉以通過佔領茅臺鎮醬香稀缺資源確立競爭優勢,並且巨資聘請吳秀波代言,通過央視廣告傳播招商,而在市場推廣上幾乎看不到任何投入和動作,徹底忽略了做白酒前期必須要搞的體驗品鑑、消費溝通、促銷活動等,領醬國酒火的起來才怪。

領醬國酒在娃哈哈品牌文化上“水土不服”

娃哈哈進入白酒行業的時機並沒有問題,然而白酒品牌的運作需要品牌歷史和文化的積累,並不是塑造一個品牌、抓一個定位就可以成功。

大多數成功的公司或著名品牌都是努力在消費者心目中集中營造一個概念並全力保護其市場地位。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意指飲料,通用意指汽車,IBM意指電腦,微軟意指軟件,谷歌意指網絡,同仁堂意指中藥,海爾意指家電……。

娃哈哈經過多年的累積,在消費者心中已是兒童飲料的代言詞,如果說其推出娃哈哈童裝還可勉強延伸其品牌價值,但娃哈哈推出白酒,就有點叫人啼笑皆非,是成人喝其酒能夠返老還童?還是兒童喝其飲料能變得成熟豪放?

想象一下,當小孩子跟媽媽說“媽媽我要喝”,結果媽媽拿出一瓶娃哈哈白酒,這是怎樣的一個畫面?喝白酒要從娃娃抓起?

對成年消費者來說,嘴裡喝著娃哈哈白酒,眼裡看著娃哈哈的品牌,心裡會不會有感覺AD鈣奶的味道?哥喝的不是酒,是奶。

領醬國酒,是娃哈哈在營收不斷下滑,超級大單品“營銷快線”產品老化,包裝水和飲料業務市場份額不斷被蠶食的困境下,做出的多元化嘗試,但沒有被市場和消費者認可,150億打了水漂。娃哈哈的白酒之路困難重重,是堅持還是放棄?就看宗慶後怎麼抉擇了。


孫子李兵解讀


依然在銷售,還有,娃哈哈有進口紅酒了,山東鄒城有代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