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中國哪裡的方言最有意思?

餘生的舉案齊眉


首先,”意思“是什麼”意思“呢?

有趣?搞笑?很多俚語考究?還是什麼呢?許多方言都有自己值得考究的特色呢。一般來說,越是南方的方言,存古現象越多越完整,也越讓北方的朋友們費解。而大部分西南西北華北東北地區的方言,都是以北方官話為基礎的官話方言,也就是說,大家的基礎是一致的,所以彼此容易理解。在這當中,東北話、四川話和唐山話最為有喜感。。。。

我個人來說,除開粵客閩和吳語之外,我還挺喜歡湖北隨州的方言,軟軟的也很古樸


粵野星蹤陳小星


最有意思的方言應該是東北方言吧。粗獷豁達、生動形象、幽默詼諧。不少經典小品裡面使用的方言,大都是東北方言。但為了使小品能讓全國觀眾聽懂,純粹使用東北的方言土語的還真不太多,但那個味道是東北味兒。

東北民間口頭流傳的涉及到老百姓生產、生活領域的歇後語、俏皮嗑,成了東北民風典型的文化符號。

老一輩兒的像趙本山、鞏漢林、黃宏、範偉等,新生代的像賈冰、大鵬、東北F4、周雲鵬、趙本山及其弟子們、喬杉、筷子兄弟等等,都來自東北。他們不斷創作和表演,他們的小品裡面大多使用東北方言。“嘚瑟、忽悠、噶哈、嘮嗑、整事兒”等等都是東北話。只不過是由於小品的推波助瀾,像“嘚瑟”“忽悠”這樣的東北方言詞語,漸漸被大家熟知和使用,被收入《現代漢語詞典》變成普通話詞語了。

你看看《歡樂喜劇人》《喜劇總動員》這樣的綜藝節目,《煎餅俠》這樣的電影,《劉老根》《馬大帥》《聖水湖畔》《鄉村愛情》這樣的電視劇,東北話是充斥著整個的娛樂圈啊。其中有一方面的原因也是娛樂圈兒東北戲劇創作人、演員居多。再加上現代版的二人轉,更是颳起了一陣東北風。

之所以好多人喜歡東北方言戲劇、綜藝節目,其主要原因與使用東北方言表演有關係。因為東北方言最有意思,一出口你就會笑。


芳華校園


寧波話哈哈哈,侯寶林大師的相聲裡學的寧波話太有意思了,都是用音符🎵🎵🎵🎵🎵🎵🎵🎵來說話,說的是一個爺爺讓孫子拿線的故事,孫子叫來發。我給大家學學哈

爺爺:來發,西叨來(來發,線拿來)

孫子:撒西叨來?(啥線拿來)

爺爺:咪撒西叨來(棉紗線拿來)

孫子:撒咪撒西叨來(啥棉紗線拿來)

爺爺:拉咪撒西叨來(蘭棉紗線拿來)

孫子:發叨來(不拿來)

爺爺:來發,咪來叨來(來發,你懶惰懶惰)

啊哈哈哈哈講完了,大家看看是不是很好玩呀,我現在想也覺得有意思,不知是否我的笑點太低了呢啊哈哈哈哈哈,,,,,,


海倫526


最好聽的方言:四川話

四川話語感強,音節高低高低起伏變化大,並且可以在同一句話甚至同一詞組內以發聲較強烈的反差來完成,節奏感較強。在以普通話字音的基礎上加入了更多地方元素,尤其語速溫和的川妹子講四川話時,聽起來很舒服。

最容易傳染的方言:東北話

東北話目前幾乎是覆蓋率最廣的方言。當年東北地區支援三線為祖國各地貢獻了大量的人才,並且留在當地繁衍生息。近十幾年,隨著大量的東北人口外出工作、創業,幾乎各省市都遍佈東北人的足跡。加之東北盛產影視和體育明星,東北口音經常能夠從電視上聽到。由於東北話幾乎是最接近普通話的方言,簡單易學,容易上口。所以現實生活中,經常一個宿舍有一個東北人,就可以把很多發音傳染給室友;一個辦公室有一個東北人,整個辦公室發音都容易被帶跑偏。


李小寧LXN


當然是湖南方言最有韻味,因為我是湖南人!


路人路過ABC


個人認為東北人說話自帶喜感,哈哈。還有四川人,再就是山東青島,比如說黃渤說的一句話,當青島啤酒又端起來的時候,我的心情是無比的爽。哈哈


如此甚好19016836


我覺得唐山方言最有意思。你聽,趙麗蓉老師是這樣說的:淌各奏是淌呀麼淌著走……


孤竹國人1


自己是河南人 所以說多了 真的不覺得怎麼樣 偶爾會在電視中或者通過其他方式聽到一些陝西話覺得還是覺得意思的,有濃重的地方特色,還有就是在電影中用陝西話會把這個人的形象表現的更加豐滿,現在在外呆的時間久了,逢年過節回次家,也還是會覺得自己家鄉的方言很有趣,很親切。


情感小猜


老成都話很有意思


好運呦小寶


肯定是河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