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提出收復新疆時,為何李鴻章要唱反調?

小諸葛談史


公元1865年,中亞浩罕汗國的首領阿古柏在英、俄的煽動下毅然侵入中國新疆,並建立了一個叫"哲德莎爾"的偽政權,公然挑釁了清朝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但是清廷此時卻逢多事之秋,中國東南、西南和南部邊疆也面臨著列強侵略的威脅,所以清廷朝野上下對新疆問題產生了兩種不同的態度。



一是以左宗棠為首的主戰派,堅決要武力驅趕侵略者,提出了保衛新疆就是保衛京師的觀點。

二是以李鴻章為首的隱忍派,建議放棄新疆,把主要防禦力量佈局在東南沿海。這個辯論被歷史稱之為“海塞之爭”,其實他倆由於所站的角度不同,所以觀點都是沒有錯的。

左宗棠認為新疆在手,蒙古可保,河北安全,京城則無虞,順帶還能震懾一下週邊想要趁人之危的蕞爾小國,而且阿古柏的實力很弱小,也很好被清軍擊敗,站在軍事戰略的立場來看,出兵新疆這是完全合理的方案。


李鴻章則不那麼認為。

首先,因為南疆已經被阿古柏的叛軍所佔據了,敵軍以逸待勞不易攻取,而且背後還有英俄列強的支持,得罪誰也不好。

其次是晚清財力不足,兵力有限,籌措收復新疆的鉅額軍費都是個老大難,還不如把這筆稀缺的錢用來發展海軍,歷史已經證明,海上的威脅遠大於陸地。

最後,即便打贏收復了新疆,用於軍隊駐防和恢復生產的費用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再加上新疆地瘠民少,國家投入和產出也不呈正相關,相反還會是國家的一個累贅,也會削弱海防的力量。

由此可見,李鴻章和左宗棠思考新疆問題的角度是不一樣的,一個是從商業角度來考慮問題,想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一個是從軍事戰略的層面來審視時局,考慮到了戰後的中國局勢和長遠國際大勢,由於資源有限,所以二人意見相左。
最終清廷經過多輪審議,還是採納左宗棠出兵收復新疆的主張,特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率領六萬大軍火速增援緊急的新疆戰場,併成功的驅逐了侵略者,新疆之戰也成為晚清為數不多的大勝仗,從長期歷史結果來看,收復新疆不僅軍事戰略意義重大,而且政治、經濟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


納蘭談史


這是海防與邊防之爭。

李鴻章時任直隸總督,關心的海防;左宗棠時任陝甘總督,關心的邊防。

李鴻章認為新疆土地貧瘠,難以開發,這種百無一用的地方,不但不能幫朝廷賺錢,反而會消耗朝廷大把錢財。而新疆鄰居盡是虎狼之國,朝廷現在守得住,不代表將來也守得住,況且朝廷現在根本就沒有力量去守,所以不如早放棄,早放棄早得利。

李鴻章還打了個比喻。他說,新疆好比中國的手腳,東南沿海則是中國的心臟。手腳被人砍掉了,不要命,照樣活;心臟被刺中了,那就是要命的大麻煩。滿清著名“裱糊匠”的這一番言論何等的昏庸無恥,讓人憤怒。

左宗棠說,琉球地小,他建議扔掉;新疆地大,他力主放棄。自斷手腳,再等著讓人刺自家心臟,太可笑!為什麼不選擇將刀鋒對準敵人的手腳和心臟!左公的意思,唯鐵血可以購公理,唯武裝可以企和平。

左宗棠很憤懣,尤其是林則徐女婿沈葆楨也站在李鴻章那一邊尤其讓他受不了,為此,他曾當眾嚎啕大哭,說自己也是天下第一無用之人,眼看著林文忠公(林則徐)守住的伊犁被俄國人佔領,自己竟然不能收回來。悲憤大哭之後,左宗棠沒有放棄,他拿出國家脊樑的豪邁擔當給朝廷上了個摺子,也就是有名的《西征表》,雖是仿自諸葛亮的《出師表》,但足可與之比肩、媲美。

清廷接受了收復新疆的主張,於光緒元年(1875)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次年,清軍進入新疆,僅半年多的時間,就收復了北疆大部分領土。光緒三年(1877),清軍乘勝進軍南疆,連戰皆捷,阿古柏在逃走途中身亡。


道中道道而道


李鴻章 左宗棠,曾國藩,張之洞都是晚清四大名臣,各自作用不一樣,站的位置不同,考慮問題的思路也不一樣,左大人收復新疆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青史留名。

左宗棠是民族大英雄!新疆是大中華的西大門,門被打開了,外族就會乘虛而入,東方大國就會有亡國的危險。新疆面積佔全國的六分之一,一寸山河一寸血。感謝老祖宗給我們半壁河山,向左宗棠大人致敬!


重啟人生729


左宗棠和李鴻章都是晚清時期的重臣,都是洋務大臣。他們一個是楚軍首領,一個是淮軍首領。兩人在近代中國歷史上都有重大的影響力。

但是在左宗棠收復新疆的時候,李鴻章卻是極力反對,這是為什麼呢?

十九世紀中葉,晚清政府剛剛平定了太平天國運動。但是清政府並沒有擺脫內憂外患的局面。在中國新疆地區,在英國人的支持下,中亞浩罕國軍事首領阿古柏率兵侵入中國新疆南部。而沙俄也趁火打劫,公然派兵佔領新疆伊犁。新疆即將面臨被英國和俄國瓜分肢肢解。

清朝時期新疆地圖

而此時的日本經過明治維新之後,國力大大增強。而日本強大後,將中國鎖定為目標,並且在1894年侵佔了臺灣。

在這種背景下,清朝高層出現了海防和塞防的爭論。就是先提高海軍實力還是先收復新疆。

李鴻章認為,新疆是不毛之地,赤地千里,土地貧瘠,人口稀少。乾隆年間傾全國之力收復新疆,也只是徒然收數千裡曠地,卻增加千百萬開支,實在得不償失。以前如此,現在也一樣。而且,要對付英國和俄國,實在不是明智的選擇。不如放棄新疆,將所有財政支出投入到海軍建設中。建造一支現代化的海軍。

李鴻章

而左宗棠認為,新疆不是荒無人煙的,如果新疆真的沒有價值,英國和俄國也不會想方設法侵佔。而且,天山南北兩路糧產豐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馬成群。煤、鐵、金、銀、玉石藏量極為豐富。看似千里荒漠,其實是聚寶之盆。

左宗棠還認為,海防和塞防同樣重要,但是事情有輕重緩急。新疆分裂迫在眉睫,是先要解決的問題。因為如果新疆丟失,那麼蒙古也保不住,蒙古如果保不住,那麼河北地區就無險可守。京城就成了前線了。

左宗棠

在海防和塞防的問題上,左宗棠是辯而不爭,一切都是站在國家和名族的立場上考慮問題。而李鴻章則將此看成政治鬥爭。認為左宗棠所謂的塞防,無非也是藉此提高自己的實力罷了。李鴻章可謂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但是左宗棠和李鴻章都是重臣,為此慈禧太后各打五十大板。最後是塞防和海防並重。

但是李鴻章並不甘心,當時的軍機大臣文祥是支持左宗棠的,準備幫助左宗棠向外國人貸款。但是李鴻章從中作梗。文祥當時對李鴻章說:左宗棠一個花甲老人,不遠萬里西征。住在荒漠,和普通將士一起吃紅薯度日。你還說什麼呢?李鴻章羞愧而退。

李鴻章提出的海防看似高大上,看似有眼光。其實只是李鴻章提高自己實力的一種方式。李鴻章希望打造北洋海軍提高鞏固自己的地位。並不是真正希望來抵禦外來侵略者,而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日本侵略琉球的時候,曾經向清求救。但是李鴻章以海軍實力不足拒絕。從而讓中國永遠丟失了琉球。即便後來北洋海軍實力強大起來了,也沒見李鴻章收復臺灣。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李鴻章更是消極避戰,處處想保存實力。結果是全軍覆沒。

北洋艦隊

左宗棠是真正將名族大義放在心上。沒有任何私心。左宗棠不是不知道收復新疆的難度是巨大的,因為只是趕走阿古柏容易,關鍵是要對付後面的英國和沙俄。而且左宗棠的領土意識比李鴻章要強,李鴻章認為領土可以隨便放棄,但是左宗棠認為,放棄領土,將會成為中華名族的千古罪人。而且,左宗棠看到的是將來,而李鴻章只看到了眼前。新疆可能對於當時的清朝確實沒有什麼大用,但是將來肯定有用。

左宗棠收復新疆

可惜左宗棠死的早,最後讓李鴻章一家獨大,如果左宗棠還在,中國未必會丟失這麼多領土。

時間永遠是公正的,李鴻章的政客般作風,雖說給他帶來了榮華富貴,但是也被永遠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而左宗棠一生正直清廉,大公無私。著實讓人敬佩。在腐朽不堪的晚清,左宗棠收復新疆是最濃墨重彩的一筆。讓歷史永遠銘記。


教育會客廳


新疆古稱西域,在乾隆皇帝平定準噶爾部大小和卓叛亂後,取名新疆,意為新的疆域。

1870年前後,中國西北和東南都出現了危機。先是浩罕國軍事頭目阿古柏入侵新疆,1868年成立"哲德沙爾汗國",隨後佔天山南北,並得到英俄的支持。另一方面明治維新後的日本1874年入侵臺灣,東南也出現危機,面對兩方面的危機,海塞之爭便起。

李鴻章認為:自乾隆皇帝平定新疆以來,每年花數萬兩餉銀經營,是個填不滿的無底洞;新疆是蠻荒之地,阿古柏有英俄支持,大清難收復;且大軍西征又耗軍力財力,不如允許阿古柏政權存在,只要他答應納貢稱臣就行。

左宗棠認為:新疆危機,則蒙古和山西不保,接下來京師危險,力主收復。

左宗棠和李鴻章之爭,實際上是海防和塞防之爭,但本質上反映了大清國力衰弱,不足以應對雙重威脅,在二者之間的取捨之爭,如果大清國力強大,就會兼顧海塞,沒有二者之爭了。

最終,新疆收復,於1884年設省,證明左宗棠遠見和實力,狠狠打了李鴻章的臉。而十年後,甲午戰敗,李鴻章經營的海軍全軍覆沒,也宣佈了經營海防失敗。


金烏木木


左宗棠和李鴻章都是晚清時期的重臣,都是洋務大臣。他們一個是楚軍首領,一個是淮軍首領。兩人在近代中國歷史上都有重大的影響力。

當時任北洋大臣的李鴻章向慈禧太后上奏說:“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煙稀少。乾隆年間平定新疆,傾全國之力,徒然收數千裡曠地,增加千百萬開支,實在得不償失。依臣看,新疆不復,與肢體之元氣無傷,收回伊犁,更是不如不收回為好。”

在左宗棠看來,“若此時即擬停兵節餉,自撤藩籬,則我退寸,而冠進尺”,收復新疆,勢在必行。勝固當戰,敗亦當戰。倘若一槍不發,將萬里腴疆拱手讓給別人,豈不會成為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民族情感在左宗棠心裡最為濃烈,最為深刻,當民族最危急的時刻到來之際,只有一種選擇,那就是為和平而戰,為捍衛民族的光榮而戰,直到最後勝利。看起來是“海防”與“塞防”的分歧,是兩個人的辯論,兩種思維方式的對比,實質上是兩條路線的鬥爭。面對滾滾硝煙籠罩天山南北,一個是要儘快撲滅硝煙、平息浩劫;一個是聽之任之,只求不傷元氣。

李鴻章在晚清的外交事務和海防戰線雖然多有建樹,但此次卻站在狹隘的國家主義立場上,阻止收復新疆,無疑成為了李鴻章一生最大的汙點。


歷史課上的老照片


1865年,中亞細亞浩罕汗國的一個軍官,乘新疆回民起義的時機侵入新疆,佔據了天山南北的大部分地區,後來以“獨立君主國”(艾米爾)的名義和俄,英訂約,企圖分裂中國領土。

光緒元年(1785年),清朝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在左宗棠準備出關西征時,封建官僚集團中有人提出反對。西征的總兵力約220個營。部隊每年所需餉銀共一千萬兩以上,都須由關內各省分攤。反對者既懷疑出兵能否取勝,又認為不值得花費這樣大的財力。

李鴻章上奏說,新疆在平時每年還要花三百多萬兩的軍費,為了收復幾千裡的荒地,再花很多錢不值得。他又說,阿古柏已經和英國,俄國立約通商,相互勾結,如果用兵於新疆,會遭到英俄的反對,並且中國兵力財力都不足,用兵是很危險的事。

同他們相反,左宗棠決心從阿古柏手裡收復新疆。針對李鴻章放棄新疆的主張,他指出,如果為了省錢,停止用兵,採取退讓政策,敵人就會得寸進尺,甘肅和蒙古西部都將受到威脅。

當時,李鴻章正在把國家財力大量用於經營他的北洋海軍,所以他極力強調海防的重要,而視西北邊防可有可無。左宗棠在西北擁有重兵,使他重視新疆問題。這就是歷史上的“海防”與“塞防”之爭。從本質上看,他們在新疆問題上的分歧,是要不要捍衛領土完整的問題。左宗棠的言行是符合中華民族長遠利益的。

左宗棠的大軍以劉錦棠所部為先鋒,於光緒二年(1876年),首先向天山北部進兵,經激烈戰鬥收復烏魯木齊。在1877年收復南疆,阿古柏自殺,其部下分離崩析,新疆重歸中國版圖。

西征軍武器:後膛七響洋槍

帶膛線的後膛炮

加特林機槍


皖北隱士


李鴻章和左宗棠二人是清政府的左膀右臂,關於是否收復新疆,都是站在家國的角度。



一、背景

時間回到1865年,清政府經歷了兩場大的暴動,太平天國運動和陝甘回民暴動。為了平息這兩場暴動,清政府花光了財政積蓄。

禍不單行,新疆地區也發動了起義,多個分裂割據的政權之間戰爭不斷,民不聊生。中亞國家浩罕汗國的阿古柏也趁機入侵新疆,先後幾年間佔領了喀什噶爾新城、葉爾羌、和闐、阿克蘇、庫車、吐魯番和烏魯木齊等地。


▲1820年新疆局勢圖


而英國和沙俄也均插手新疆事務,尤其是沙俄,侵佔我國領土的野心愈發強烈,形勢極為危急。

國家沒錢,暴亂不斷。這就是清政府版圖的底色。




二、海防和塞防


當時的清政府可謂風雨飄搖,內亂不斷,還有兩個大的短板,一個是海防,一個是塞防。

海防的重要性自不必說,鴉片戰爭的開端,便是日不落帝國的海軍,突破了我們的島鏈,用堅船利炮登陸我國領土,控制了清政府。


▲李鴻章


所以,李鴻章李中堂的出發點,是把能征善戰的兵力放在海防,以防止整個沿海地區的大潰敗。

此時,清政府的重兵已然不多。烏魯木齊提督成祿,只是遊手好閒之輩,手中兵力約等於窩囊廢,被清廷判處斬監候;直隸提督劉銘傳,統領中路淮軍,周璇於太平軍和捻軍之間,無力西進。


▲左宗棠


而左宗棠手下的軍隊,裝備之精良,遠超沙俄。

所以無論海防還是塞防,左宗棠都是關鍵因素。



三、慈禧拍板


當時的左李二人,可謂地位相當,一位是陝甘總督,一位是直隸總督,都是晚清中興的名臣。但兩人政見又多有不和。

朝中兩派也據理力爭。身為文華殿大學士的李鴻章聲勢浩大,更是上奏《籌議海防折》,公然主張放棄新疆,強調“海防”重於“塞防”:“新疆不復,於肢體之元氣無傷;海疆不防,則腹心之大患愈棘。”


▲慈禧


而左宗棠、丁寶楨、文彬、吳元炳等都力陳抗俄的重要性。沙俄帝國主義者曾多次侵犯我國領土:

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侵奪我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的一百多萬平方公里領土;

1864年11月強迫清政府簽訂它預先炮製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強佔了我國西北邊疆44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



雙方互不相讓,矛盾升級,最後拍板的權利在於慈禧。

後來,左宗棠的觀點得到了武英殿大學士、軍機大臣文祥的支持。慈禧對文祥極為器重,他的話在老佛爺心中頗有分量。



而且考慮到丟掉大清江山,無顏面對祖宗。於是慈禧也終於下定了收復新疆的決心。

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他提出了“緩進急戰”、“先北後南”等方針。

並在1878年1月2日,取得收復新疆之戰的最終勝利。清政府於1884年將新疆設省,劉錦棠成為首任甘肅新疆巡撫。


▲清王朝版圖


左宗棠創造了彪炳千秋的豐功偉績。


翰林冷知識


左宗棠和李鴻章都是晚清時期的重臣,都是洋務大臣。他們一個是楚軍首領,一個是淮軍首領。兩人在近代中國歷史上都有重大的影響力。


但是在左宗棠收復新疆的時候,李鴻章卻是極力反對,這是為什麼呢?


十九世紀中葉,晚清政府剛剛平定了太平天國運動。但是清政府並沒有擺脫內憂外患的局面。在中國新疆地區,在英國人的支持下,中亞浩罕國軍事首領阿古柏率兵侵入中國新疆南部。而沙俄也趁火打劫,公然派兵佔領新疆伊犁。新疆即將面臨被英國和俄國瓜分肢肢解。


清朝時期新疆地圖


而此時的日本經過明治維新之後,國力大大增強。而日本強大後,將中國鎖定為目標,並且在1894年侵佔了臺灣。


在這種背景下,清朝高層出現了海防和塞防的爭論。就是先提高海軍實力還是先收復新疆。


李鴻章認為,新疆是不毛之地,赤地千里,土地貧瘠,人口稀少。乾隆年間傾全國之力收復新疆,也只是徒然收數千裡曠地,卻增加千百萬開支,實在得不償失。以前如此,現在也一樣。而且,要對付英國和俄國,實在不是明智的選擇。不如放棄新疆,將所有財政支出投入到海軍建設中。建造一支現代化的海軍。


李鴻章


而左宗棠認為,新疆不是荒無人煙的,如果新疆真的沒有價值,英國和俄國也不會想方設法侵佔。而且,天山南北兩路糧產豐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馬成群。煤、鐵、金、銀、玉石藏量極為豐富。看似千里荒漠,其實是聚寶之盆。


左宗棠還認為,海防和塞防同樣重要,但是事情有輕重緩急。新疆分裂迫在眉睫,是先要解決的問題。因為如果新疆丟失,那麼蒙古也保不住,蒙古如果保不住,那麼河北地區就無險可守。京城就成了前線了。


左宗棠


在海防和塞防的問題上,左宗棠是辯而不爭,一切都是站在國家和名族的立場上考慮問題。而李鴻章則將此看成政治鬥爭。認為左宗棠所謂的塞防,無非也是藉此提高自己的實力罷了。李鴻章可謂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但是左宗棠和李鴻章都是重臣,為此慈禧太后各打五十大板。最後是塞防和海防並重。


但是李鴻章並不甘心,當時的軍機大臣文祥是支持左宗棠的,準備幫助左宗棠向外國人貸款。但是李鴻章從中作梗。文祥當時對李鴻章說:左宗棠一個花甲老人,不遠萬里西征。住在荒漠,和普通將士一起吃紅薯度日。你還說什麼呢?李鴻章羞愧而退。


李鴻章提出的海防看似高大上,看似有眼光。其實只是李鴻章提高自己實力的一種方式。李鴻章希望打造北洋海軍提高鞏固自己的地位。並不是真正希望來抵禦外來侵略者,而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日本侵略琉球的時候,曾經向清求救。但是李鴻章以海軍實力不足拒絕。從而讓中國永遠丟失了琉球。即便後來北洋海軍實力強大起來了,也沒見李鴻章收復臺灣。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李鴻章更是消極避戰,處處想保存實力。結果是全軍覆沒。


北洋艦隊


左宗棠是真正將名族大義放在心上。沒有任何私心。左宗棠不是不知道收復新疆的難度是巨大的,因為只是趕走阿古柏容易,關鍵是要對付後面的英國和沙俄。而且左宗棠的領土意識比李鴻章要強,李鴻章認為領土可以隨便放棄,但是左宗棠認為,放棄領土,將會成為中華名族的千古罪人。而且,左宗棠看到的是將來,而李鴻章只看到了眼前。新疆可能對於當時的清朝確實沒有什麼大用,但是將來肯定有用。


左宗棠收復新疆


可惜左宗棠死的早,最後讓李鴻章一家獨大,如果左宗棠還在,中國未必會丟失這麼多領土。


時間永遠是公正的,李鴻章的政客般作風,雖說給他帶來了榮華富貴,但是也被永遠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而左宗棠一生正直清廉,大公無私。著實讓人敬佩。在腐朽不堪的晚清,左宗棠收復新疆是最濃墨重彩的一筆。讓歷史永遠銘記。


經濟觀點


關於李鴻章為什麼反對左宗棠收新疆這個問題於公來講李鴻章是心繫海防,想著用收復新疆的經費擴大海軍,增加清廷的海上力量。於私來講小房自己認為李鴻章有想著依靠強大海軍的力量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李鴻章像

中國新疆,中亞浩罕國軍事首領阿古柏在得到英國的支持後公然打入中國新疆南部。就在此時沙俄也緊隨其後派兵佔領新疆伊犁。中國新疆這個牛羊遍地瓜果豐盈的沃土將面臨被英國和俄國瓜分。

*清朝新疆地圖

日本這個曾經的清朝附屬小國經歷了本國的“明治維新”後也強大了起來,利用海上力量霸了臺灣,而此時的大清王朝剛剛平定太平天國運動。

在這個國土被侵國庫空虛的時候,清廷的高層對於是派兵收復新疆還是提高海上軍事力量這兩個問題上出現了兩種聲音。

*李鴻章和左宗棠

李鴻章認為新疆土地貧脊人口稀少可以說是一個不毛之地況且當時新疆要靠內陸的稅務經費支持,每年援助的銀兩約有億萬兩之多,李鴻章認為新疆實際就是一個累贅,且周邊大都是虎狼之國,就算收復了能守幾時也難說,沒有收復的必要。與其要像乾隆朝一樣耗費千百萬的銀兩去收復一個無用之地不如將這筆錢用在擴大海軍力量上。而且收復新疆不光要對付阿古柏還有英國和俄國。

左宗棠則提出了反對之聲。左宗棠認為新疆不是沒有價值荒無人煙。反而是天山南北兩路糧產豐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馬成群。煤、鐵、金、銀、玉石藏量極為豐富。試問若真沒有價值那英俄兩國為什麼會派兵入侵?不僅如此新疆還是河北地區的第一道防禦屏障,新疆失去就等於把京城變成了前線,所以新疆不可放棄。當然左宗棠同樣認為海防一樣重要,不過目前新疆問題迫在眉捷應當首要處理。

好在當權者慈禧太后對待這個問題做出了正確的決定。於1875年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並全力籌措軍費!並在兩後也就是1877年,清軍乘勝進軍南疆,連戰皆捷,阿古柏在逃走途中身亡。新疆收復。

李鴻章提出的增強海防看似為朝廷著想,看似有眼光。其實只是李鴻章打造現代化海防是提高自己實力鞏固自己朝中地位的一種方式。並不是真正用來抵禦入侵。

清朝的附屬國琉球被日本侵略的時,曾派人向清朝求援。但是李鴻章卻以海軍實力不足拒絕。琉球從此成為了日本的領土。

後來北洋海軍實力強大起來了,李鴻章也沒有去收復臺灣。中日甲午戰爭中李鴻章更是消極避戰,處處想保存實力。結果是全軍覆沒。

鐵的事實證明了李鴻章所謂的打造現代化海防放棄新疆只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朝中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