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第一次坐火車提出了哪三個要求,導致其淪為笑柄?

丁主任嘰裡咕嚕


引言: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國民穩定,卻拋棄與世界各國共同改革的機會!清末期間,慈禧太后掌管朝廷大小事務。慈禧太后是對科學愚昧無知的掌權者,一次又一次的改革被她所耽誤!

慈禧太后有著很奇葩的習慣,引起外人對她的嘲笑,典型的封建思想者!

慈禧太后

關於慈禧太后第一次坐火車的趣事,被淪為笑柄!慈禧太后坐火車提出了哪三個奇葩規定呢?讓我帶大家去了解一下……

第一點:慈禧太后首上火車,次之司機!

慈禧太后認為自己是清政府掌權者,自己的地位無與倫比,哪能讓司機先上火車!豈不是對自己的不尊重,因此慈禧太后認為她必須是第一個上火車的人!

第二點:慈禧太后要求司機等人穿宦服!

慈禧太后覺得自己身邊除了丫鬟宮女外,其他伺候著都是宦官!因此慈禧太后認為司機必須是宦官,可司機卻不樂意了,開火車還得閹割,誰願意幹這事!後來慈禧太后退讓一步,讓司機等人穿上宦官服裝……這想法我也是服了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坐火車

第三點:慈禧太后規定司機必須站著!

慈禧太后認為尊卑有序,司機只是一個僕人,怎麼可以與自己坐著開火車!因此,慈禧太后規定司機站著,結果司機必須彎著腰去能操作火車!

司機開一次火車就累得半死,彎著腰開火車視野受阻擋,火車速度不得不慢下來,結果比馬車還慢了……

總而言之,慈禧太后作為封建統治者,無法領會科技的魅力!關於多次的變法、改革,慈禧太后都是持著反對態度,無法適應新時代的變化,最後不得不鬧出諸多笑話!


慈禧太后

嚴格意義上,慈禧太后僅是一個封建思想的代表,有著諸多對科技一無所有、對科技抱著懷疑態度的封建主義者!反映出封建思想毒害了人們的心靈,讓他們難以接受新事物、新時代的來臨!可悲可嘆……

我是木子,與您談古論今,共暢歷史長河的人與事!歡迎【關注】木子談歷史!

木子談歷史


清朝末年雖然社會動盪,加上滿清閉關鎖國,但是也有很多新奇的玩意流入進來,比如火車,慈禧太后作為當時滿清最高的統治者。第一次坐火車也鬧出了不少笑話。


當年滿清專門為慈禧修建了一條鐵路,這條鐵路全長有1500米在建成之後,慈禧專門然去看起火車的通車剪綵一事,那是慈禧長這麼大以來,第1次看到這麼大的龐然大物,而且還冒著白煙,她感覺這個東西十分的新奇,但是聽著那轟隆隆的聲音,就好像要爆炸一樣,她就感覺恐慌甚至害怕,她突然覺得眼前這個龐然大物是一個危險品。說什麼也得把火車頭弄下來以馬車替代,站在一旁的大臣們,想笑而又不敢笑,想哭而又不敢哭,那種心情真的無不言而喻,但是為了討好慈禧只能硬著頭皮上,把火車頭卸下來改用馬車。


但是在上火車之前,慈禧又有心理活動了,她這一個么蛾子差點讓在場司機吐血,他提出的要求是:

第一:要尊卑有序,因為她是太后就必須第一個上火車。讓別人先上,這就是亂了體統,這個要求還好說點,大家答應她了。

第二:車上的所有的隨行人員必須是太監,這可把在場的人給難住了,火車得乘務人員全都是身強體壯的大男人,怎麼能去當太監呢? 思來想去大家終於想出一個辦法,讓所有的人穿上太監的服裝來照顧慈禧。

第三:慈禧太后為了彰顯自己的尊貴,司機必須跪著開車,而且中途不能停止,實在沒有辦法,一臉懵逼不知所云的司機只能咬著牙接受了這個請求。


火車終於開了起來,可是慈禧還沒有完呢,要求必須火車要平穩,所以整列火車爬的簡直比烏龜還要慢,不但如此慈禧還要求一幫人在那裡亂指揮。這簡直能讓人笑掉大牙,慈禧這就不是來看火車的也不是坐火車的,這就是來折騰人的。


佳寧姐姐說歷史


清朝末年雖然社會動盪,加上滿清閉關鎖國,但是也有很多新奇的玩意流入進來,比如火車,慈禧太后作為當時滿清最高的統治者。第一次坐火車也鬧出了不少笑話。

一,在火車上伺候自己的必須是太監或者宮女。據說是因為慈禧擔心如果有別的男人在車上伺候她,容易讓別人說閒話。而原本火車上包括司機在內的工作人員可都是正常男性,但慈禧要求把他們都換成太監。可笑的是,當時沒有太監會開火車,最後李鴻章就想出了一個折中的法子:讓包括司機在內的工作人員都穿上太監的衣服。

二,不允許工作人員先上車,必須自己先上車。在封建王朝,等級森嚴,慈禧老佛爺絕對是第一位的,所以,在上火車的時候,其他人怎麼可以先於老佛爺,所以,慈禧第一個上火車,等她安頓好了之後,其他的工作人員才上車,進行準備工作。這是不是很尷尬。

三,所有的人必須站著。有慈禧在誰敢坐著,那可是老佛爺,而這個要求對在車廂中服務慈禧的大臣和侍從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是慈禧還要求火車司機也站著,這就有些不合理的要求了,司機這可是保障車輛安全運行的關鍵,這樣一直站著開火車,司機就特別的累,這樣怎麼能保證安全。

說是可笑,但也可悲,慈禧太后第一次坐火車所提出的三個條件,可以說是很直觀的反應出了滿清封建統治者的腐朽和無知。


張二怪1


清朝第一條鐵路修建於1864年,由英國人在北京修建,全長僅500米。50年後,中國人的第一條由自己修建的鐵路,京張鐵路在詹天佑的主持下修建成功。

慈禧作為清朝最後一位掌權者,生活在一個時代的變革期,她見到了最早的照相機,最早的點燈,甚至還乘坐過中國最早的火車。

1881年慈禧要去東北祭祖,當時慈禧年事已高,路途遙遠,無奈之下,只得聽從李鴻章的建議選擇乘坐火車,不過慈禧第一次乘坐火車時,提出了三個奇葩要求讓她 淪為笑柄。這是怎樣的要求呢?

第一個要求,自己必須第一個上火車,突顯其尊貴的地位。按照理論來說,應該是火車的工作人員先上車,這樣方面檢查火車的安全性能,燃料配備等等,但是慈禧可不管,她認為這是對她的大不敬。

第二個要求,司機不能坐著開車。慈禧作為大清朝的最高權力者,平時都是她坐著發話,大臣們在下面戰戰兢兢的站著,這樣也是突顯慈禧身份的高貴。你火車司機也坐著,這豈不是對慈禧的不敬嗎?於是慈禧規定,火車上除了她外,其餘不管是王公大臣,還是雜工,都必須保持站立姿態。火車司機和司爐也不例外。

第三個要求,開火車的司機必須是太監。慈禧之所以提出這個要求,因為在清廷中,服侍慈禧的都是太監和宮女,駕馬車的也都是太監,由太監開火車符合祖制。經過協商,同意火車上有男性,但是必須要穿上太監的衣服。

從這件小事上不僅體現了慈禧對權力的極度渴望,也從側面反映出慈禧有多麼目光短淺。

我是【文史侃大山】,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吐槽。一起討論歷史事件。

文史侃大山


慈禧者,說是可笑,甚是可悲。

想必,每一個活在晚清以後的人,都對慈禧這樣一個老妖婆恨之入骨,因為慈禧,中國落後了幾十年,因為滿清王朝的昏庸,中國落後了上百年。

對於慈禧而言,接受新事物的難度的確是挺大的,慈禧掌權的時候,已經不是一個二三十歲的青春女子,慈禧活了七十多歲,但她掌權的時候,按照當時人們的壽命而言,就已經到了一個老頑固的年紀。

慈禧就像是眾多保守派一樣,對新鮮事物毫不在意,只關心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自咸豐帝時期,鴉片戰爭爆發以來,晚清早已無法在世界上孑然一身,雖然晚清並沒有打算飄洋過海統治世界,但世界霸主卻是飄洋過海來覆滅大清王朝了。

那是一個特殊的時代,在那個時代,舊文化與新思想互相交融,互有衝突,儘管舊文化一直在其中佔據著主導地位,但新思想卻將世界上的一切新事物帶回了國內,其中自然就有火車。

火車在國內的經歷也是坎坷,先是被清政府禁止,後來雖然慢慢的發展起來了,卻也發展緩慢,而慈禧第一次坐上的火車,還是袁世凱相贈。

不僅僅是慈禧,就算是換做其他人,第一次看到這種新事物心中的情緒自然也是難言的,慈禧第一次看到火車時,心中只覺震撼,這麼大一塊鐵疙瘩,竟然還能拉著人跑,要知道,在沒有蒸汽機的中國,讓這樣一輛車跑起來,不知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

讓騾馬拉火車。

火車身形的巨大,以及火車上時不時飄起的白煙,讓慈禧惶恐不已,只覺此車並不是她應該坐的,於是便與身邊的大臣商量,打算用騾馬來代替火車頭,拉動火車快速奔跑。

這便是慈禧的第一條要求,火車本就是靠蒸汽機發動的,慈禧的第一條要求,可以說就已經讓科技變得毫無意義。

第二條要求,車上的所有服務人都必須身著太監服侍。

於慈禧而言,有太監服務對她而言才是理所應當的待遇,慈禧對太監有一種偏愛,從無數不知名的小太監,到大太監李蓮英,都是專門服侍慈禧的人。

然而,太監真的可以在火車上做服務人員嗎?答案當然是不可以的,太監大多體弱,僅僅是做一些細小的工作還好,在那個時代,在火車上負責忙碌奔走,太監自然是受不了的。

太監不能在火車上做工,這可如何是好?慈禧肯定是不能得罪的,唯一的辦法,便是讓車上的侍從身著太監服飾,假扮太監來伺候慈禧。

慈禧的最後一個要求,便是讓火車司機跪著駕駛火車。

當時的列車車長都是洋人擔任的,慈禧的這一要求雖然在大清子民看來合情合理,但在外國友人看來就極傷尊嚴了。

當然了,慈禧的這一切要求最終都被愚蠢的晚清大臣們給她實現了,畢竟,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況是慈禧如此“小小”的要求呢?


魏青衣


說是可笑,但也可悲,慈禧太后第一次坐火車所提出的三個條件,可以說是很直觀的反應出了滿清封建統治者的腐朽和無知。那麼慈禧太后究竟提出了三個什麼要求呢?請聽筆者細細道來。



慈禧太后的愚昧無知

我們都知道清朝自鴉片戰爭以來,國門洞開,當時的中國也就被迫與西方世界展開了交流,這可以說是中國在近代屈辱史當中值得肯定的地方,因為就是在那段時期,中國迎來了當時先進的思想和科技器物。

然而這些先進的器物在那些保守派勢力的眼中卻成為了奇技淫巧,飽受他們的蔑視。就拿當時中國修建第一條鐵路來講,前前後後受盡保守派的阻撓,而他們反對的理由也非常奇葩:修建鐵路破壞了大清的風水。當然,反對歸反對,大清畢竟得發展,俗話說要發展先修路,最終在李鴻章等開明人士的苦口婆心勸導之下,大清修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條鐵路,也迎來了第一輛火車。


當然,中國第一條鐵路竣工如此富有歷史意義的事件,作為大清統治者的慈禧並沒前來觀摩。直到1881年,準備前往奉天祭祖的慈禧在洋務大臣的勸說之下才答應了嘗試乘坐火車。而接下來便發生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慈禧雖然是女流之輩,但她好歹是大清國的實際統治者。所以,即使是乘坐火車出行也得遵循禮法制度,不能亂了套兒。於是,她提出了三個要求:

  • 第一,包括司機在內的所有隨從人員,必須在慈禧上車之後才能登上火車。怎麼說呢,這個要求放在現在可能有以權謀私的嫌疑,但是在那個封建專制年代卻不是什麼值得爭議的問題,畢竟她是一國之主。而對於司機和慈禧誰先上火車,也不影響正常行駛,只能說是封建禮儀事兒多吧


  • 第二,火車上包括司機在內,都得是太監並且只能站著。這個要求無非也就是想體現她地位的崇高性,畢竟除了常侍左右的太監之外,誰還能夠與她“平起平坐”呢?最終,這個要求也解決了,當然司機並不可能換成太監,也不可能臨時將人家閹割,而是採取折中的辦法,將司機的制服換成了太監的服裝,以滿足慈禧太后的虛榮心。

  • 第三,司機開火車的時候不許坐著或站著,只能跪著。什麼?跪著開火車?我想當時的洋人司機恐怕也是第一次碰到這種無理的要求吧,大概在懷疑自己有沒有聽錯!當然,這肯定是沒有聽錯的,在大清,無論誰在慈禧面前都得跪著,這是祖宗制度。所以,對於這個要求,慈禧沒有妥協且態度十分堅定。最終,無奈的洋人司機只能跪著成這趟駕駛旅程。



結語:

慈禧第一次坐火車提出的要求,在當今看來的確是令人笑掉大牙。但在那個時候的封建社會,由於從上到下的愚昧思想禁錮,這些要求也算不上什麼大問題。當然,這也從側面反應了大清統治者的愚昧和落後。


舊時樓臺月,堅持原創,歡迎關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舊時樓臺月


慈禧雖然掌握著晚清的朝政大權,貴為皇太后,還被人尊稱為老佛爺,但是這個女人頭髮長見識短。她在第一次坐火車時,就鬧出了大笑話,被老外嘲笑

至今。

當年,李鴻章曾向慈禧太后奏請在皇宮中修建一條鐵路,這條鐵路從皇宮中的北海到中南海,是總長度為1510米的窄軌鐵路。鐵路建成後,將蒸汽機車和六節客車車廂作為了慈禧的御車。當他第一次看見火車時,問道:"這一堆鐵疙瘩還能跑嗎?"李鴻章連忙解釋說:"能跑,能跑"。


慈禧第一次坐火車鬧出的三個笑話

1

慈禧非常的封建迷信,她認為這個鐵疙瘩不但聲音大,而且還會冒出黑煙,因為會打擾到祖宗的休息,影響到大清的龍脈,所以命令李鴻章拆掉了車頭,用來拉動車廂。用馬怎麼能拉火車呢?可見慈禧雖貴為太后,但是思想落後到了極點。

2

以前的古老火車,因為都是依靠著燒煤來提供能量使火車前行,所以有很多男人來做這個體力活,可是慈禧太后每天都是在宮裡,除了太監哪裡還見過其他的男人,當她看到有那麼多的男人忙來忙去,並且還都是外國的,

慈禧頓時就開始生氣了。 於是慈禧提議,就是要把火車上的男人全部都換成太監

3

晚清時期,會開火車的人幾乎沒有,所以李鴻章請來的外國人當火車司機,慈禧第一次上火車時,就有所不滿的問道:"這火車司機怎麼能坐在自己的前面?",這有違君臣之道。於是硬生生的讓這個老外跪著開火車,還讓老外穿上了太監的衣服,老外心有不滿,但是,慈禧太后掌管著清朝的大權,最後也無可奈何。


可見,慈禧是非常迂腐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一定要不斷地對外學習,要跟得上時代發展的潮流,不然就會像慈禧一樣鬧笑話了!

本文是悟空問答首發,歡迎轉載,評論,關注小馬古今,瞭解歷史,以史鑑今!

小馬論古今


1881年,按照清朝祖制,慈禧要到奉天(即瀋陽)祭祖。北京離奉天路途遙遠,倘若按照傳統的轎子、馬車出行,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同時會讓人疲憊不堪。

此時的慈禧聽說洋人的火車速度很快,她對這個新鮮的玩意感到好奇,於是就決定嘗試一下洋人的火車。慈禧是第一次坐火車,她不知道火車的運行原理,也不知道火車究竟是怎麼發起的。慈禧唯一知道的是:坐火車,得按照自己的意願來!

為此,慈禧提了三個要求。


第一,在火車上伺候自己的必須是太監或者宮女。據說是因為慈禧擔心如果有別的男人在車上伺候她,容易讓別人說閒話。而原本火車上包括司機在內的工作人員可都是正常男性,但慈禧要求把他們都換成太監。

可笑的是,當時沒有太監會開火車,最後李鴻章就想出了一個折中的法子:讓包括司機在內的工作人員都穿上太監的衣服。

第二,慈禧要第一個上火車。

慈禧認為自己是一國之主,為了顯示自己地位的尊貴,慈禧要求自己第一個上火車。儘管有人向慈禧解釋了司機需要先上火車的理由,可慈禧不聽!堅持要第一個上火車,最後服侍慈禧的人員也無可奈何。

第三,服侍自己的人都得站著或跪著。

宮女太監自然不能和慈禧同起同坐,車上的其他工作人員站著也情有可原,可慈禧要求開火車的司機必須跪著或站著,原因就是司機不能和她同起同坐。

最後司機無奈,被迫跪著開火車,僅僅開了幾十裡,司機的膝蓋就跪出血印。


金兔歷史


記得中學歷史課本上提到戊戌變法和洋務運動的時候,失敗的原因裡面必定會有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阻撓,雖然維新派知識分子的過於理想化導致百日維新胎死腹中,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慈禧太后執政的這47年,是加速大清王朝走向毀滅讓中國加速落後於西方世界的47年。

慈溪太后第一次見到汽車的時候認為汽車司機和她平起平坐,有失皇家的尊貴身份,這件事已經淪為歷史的笑柄,而她又是怎麼看待火車這一當年軍事必備交通工具的呢?慈溪第一次坐火車時,提出這些要求,讓人哭笑不得!其實在洋務運動時期為了能夠快速調集軍隊以便師夷長技以制夷。李鴻章早就跟慈禧太后說過一定要在東北修建鐵路來代替土路,但是慈溪認為火車又吐煙又會發出巨響是個怪物,而且覺得如果修建鐵路的話一是對大清龍興之地不敬。

二是開山鋪路會破壞龍脈所以拒絕了很多次,後來經不住李鴻章的多次規勸才勉強同意修建鐵路,鐵路修好之後李鴻章尊請太后親臨通車儀式,慈溪見到貨車感到害怕居然命人用馬車拉,李鴻章為了討老佛爺歡心只能照辦,後來慈溪按例要去奉天祭祖舟車勞頓無法成行只能乘坐火車,臨行前慈溪發佈了讓人哭笑不得的懿旨。

首先慈溪自己必須第一個上火車,因為這樣才能顯示她尊貴的身份,好吧命令所有人下車恭請老佛爺上車,其次車上所有人除慈溪自己外必須全程站著伺候,車上的大臣和太監都低眉順眼習慣了,可是司機怎麼辦呢,司機站著怎麼開車啊。最後他一條更加奇葩慈溪要求貨車司機必須是太監,那時候哪有宮裡的太監會開火車啊,所有人都急的團團轉最後只能把太監的衣服給司機穿上才算混過了一關。像慈溪這種食古不化的老古董執政47年,想要她做改變做創新真的是難上加難,所以也就是在這47年裡中國近代史被貼上了恥辱的標籤,她也淪為了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


天機小王爺


古代皇權至上一直延續到了清朝滅亡,其中有一位女子並未稱帝但皇帝都是她的掌上玩物,此人就是慈禧太后。

在其當政時期雖飽受列強欺凌,但當時也引進了非常多的新鮮玩意,如:汽車、火車等。在第一次坐這兩種車的時候,她就鬧出了很多笑話,最後導致司機無法為其繼續服務。

坐汽車

慈禧第一次得以坐的上汽車,是袁世凱送給慈禧的,但汽車一定要走專門的司機來駕駛才能導致不會出現事故,但慈禧的要求非常刻薄,例如:開汽車時必須要跪著。

這一做法便讓司機愁壞了,只能想辦法將汽車弄壞,不能繼續駕駛。而慈禧當時還問這鐵傢伙跑這麼快,要吃多少草呀?

袁世凱只能慢慢的說:“太后這東西不需要吃草,但要加汽油”,她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中國當時的第一位酒駕司機是

孫富齡,造成酒駕發生事故的時間也都是由於慈禧在一次大宴之後,賜給了孫富齡一碗好酒,他也不避諱。

當時中國沒有交通法則,所以並不知道喝酒不能開車,喝多酒的他直接將一位跑出來的小太監撞死,慈禧也認為這個車子非常的不吉利,直接將汽車放到了圓明園,從此再也沒有開過。

坐火車

坐火車時的要求比汽車還要多,當時汽車是學一下就能學會的,但火車不一樣,列強就是想用火車來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所以開火車這項技術外國人不能教會中國人,所以開車的就只能用外國司機。

  • 跪著開火車

慈禧的第一個要求就是開火車的人必須跪下來開,現在看來她的要求就是在欺負人,但當時的封建王朝認為這種事情是很正常的。

而外國人看來這種要求就是想要火車脫離軌道,要知道一車人的生命都在司機的手上,對於這個要求本應該是拒絕的,但列強想讓慈禧知道火車具有十分快的速度,能夠更好的控制中國,強行要求司機聽從慈禧的一切要求。

可只短短的開了幾十公里後,司機的膝蓋就已經映出了血印,自此沒有一位司機願意為她開車就算報酬十分的可觀。

  • “站”火車

第二個要求更加奇葩,火車的有很多人,但由於慈禧的存在這些人需要都站起來,並不能坐著,要知道慈禧是有權利包下整列火車,但外國人只能給她三節火車,為此她還與外國人爭論了很長時間,最終妥協。不過剩下車廂不論老弱或是否為中國人,都需要站起來,不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 穿太監衣服開火車

第三個要求,司機一定要穿太監的裝束,但外國人覺得太監是中國一種地位非常底下的職業,並且都知道太監沒有命根子,認為慈禧太后這是在羞辱外國人。

領事館的外國人對於這個要求堅決不妥協,她便以拆除鐵路為要挾,最終還是同意。這個要求與第一個要求的司機都是同一人,此人在賺了這趟道路的錢後,一聽是慈禧要坐火車,堅決請假,或是辭職。

原因是她的要求實在是在欺負人,並且她只知道自己至高無上的皇權,甚至都忘了自己乃至全車人的生命。

慈禧太后理解的皇權在清末已經不被其他國家所認可,要知道大清帝國鼎盛時期,皇帝說什麼就是什麼,就連外國的皇室都不敢說什麼,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她所領導的大清朝已經落後,捱打是在所難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