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還剩180頭豬,都已經200多斤了,是現在賣還是等過年再賣好?

新大風歌


真不簡單,鄰居居然現在還有180頭生豬,而且都是在200多斤以上,厲害了!我也只有羨慕嫉妒恨的份了。

不過做人還是應該知足常樂、見好就收,千萬不能這山望著那山高,現在出手肯定是最好的選擇!


首先,豬價行情已經基本穩定,接下來也不會有太大的漲價空間了。

生豬行情經過前期的幾輪上漲,已經遠遠超過了合理區間,10月份過後有過幾次的漲漲落落,基本穩定在了當前的行情上。

由於生豬存欄量不足,生豬產能並沒有完全恢復,供需之間的矛盾還很大,所以豬價繼續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由於儲備豬肉和進口豬肉的數量在增加,平抑了豬肉市場的上漲態勢,再有就是人們對豬肉的購買慾望還沒有完全恢復,因此豬價繼續上漲的可能性也不大。

我預測豬價行情將會在當前價位區間進行小幅度的上下波動,大幅度的上漲和大幅度的下跌可能性都不大,實際上已經基本趨於穩定狀態。而且這種狀態必將繼續持續一年或者更長的時間,直到生豬產能完全恢復才會發生大的變化。



其次,壓欄待售的時期已經過去,此時再壓欄意義已經不大。

上面已經分析了豬價的基本走勢是穩定狀態,此時再繼續壓欄就沒有了實在的意義,因為壓欄提升利潤的空間已經沒有了。

同時如果現在繼續壓欄,只能是徒增養殖成本,得不償失。題主鄰居家的豬都是在200斤以上了,基本達到了出欄的最佳時間,只需要抓緊最後的時間衝刺一把,對生豬進行一次強化催肥就可以出欄了。



最後,疫情的威脅並沒有消失,非洲豬瘟病毒的影響還存在。

目前生豬養殖的市場風險雖然不用擔心了,但是疫情的風險仍然存在,特別是在非洲豬瘟病毒疫苗還沒有研製出來以前,趁早脫手是最好的選擇。

農村常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事實也是如此,題主的鄰居目前雖然很幸運,沒有受到非洲豬瘟病毒的侵擾,但是目前沒有被感染並不代表以後也不會被感染,怕只怕萬一感染了非洲豬瘟病毒,那就只能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綜上所述,你鄰居家的180頭生豬,都已經超過了200斤以上,我認為應該審時度勢、見好就收了,現在就抓緊出欄,將豬賣出去,換成大把大把的現金,揣進腰包裡,踏踏實實的過個大年吧!

大家怎麼看呢?我說得有道理嗎?


灑脫農人


鄰居還剩180頭豬,都已經200多斤了,是現在賣還是等過年再賣好?

我認為應該現在販賣,畢竟每年的春節過後都是豬的消費淡季,而鄰居家的豬已經200多斤了,自然是不能再等到行情上漲的時候,如果不賣出去,那到時候賣價還會降低,農民餵養成本提高了不說,養殖的負擔也隨之加大。

從11月份開始,豬價就已經開始了下跌,本以為到了12月份時價格能夠抬高,畢竟快要到年關了,以往每年這個時候行情都會比較好,價格都會達到最高點,但今年的12月份行情卻逐步的變差,這讓農民對此並不是太能理解,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我國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就是釋放了17萬噸的儲備豬肉,這樣一來自然是讓市場的供應更加充足,其次就是大量的進口豬肉量,上個月為23萬噸。此外,我國的生豬餵養量也在不斷的提升中,從8月份開始生豬就有了政策的保證,一系列的政策出臺,讓百姓們餵養生豬的積極性增加。

而如今的生豬存欄量也多了起來,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生豬的產量會逐步的提升,因此總體的價位會呈現下跌的趨勢。那麼是什麼時候販賣比較好?

其實我認為還是年前最好,現在的行情依舊保持在15-17元每斤,這個價格賣出去,每頭豬的利潤多達2000元,而年後的風險因素太大,到時候可能賣價也會為此降低。

從目前的數據顯示,目前有100萬噸進口豬肉都在趕往我國,這些貨物將會在2020年初到達,一旦全部進入我國的市場,那對生豬行情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此大家一定要提前進行販賣才行,這樣才能確保自己不吃虧。

而餵養的時間長了,生豬的長速慢,反而會增加餵養的成本,大家一定要特別注意了!


惠農圈


三農知音認為,180頭豬每頭都有200斤左右,最好是現在就賣出去。主要理由:

一、豬大了繼續喂,增加成本。

豬越大越吃得多,而且增加重量不會多。

二、現在正籌備年關食品時機。

現在已是大眾籌備過年物資時機,真到臨近過年前一週,高潮購年貨已降溫。

三、冬天寒冷,飼養事情麻煩。

豬多又大,最後壯膘餵養掠作比較麻煩,如吃熱食、防寒等。


四、落袋為安。

該出手就儘快出手,現在正是價格上漲穩定期。說不定年前還要降階。

總之,現在賣出去是良機,夜長夢多!


三農知音


大家好,我是農民小席,感謝提問!

關於這個問題,我覺的現在賣要比等過年再賣好的多,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市場效應

不論是農村還是城市,春節前人們就要開始籌備年貨了,豬肉當然就成了每家每戶的必須年貨,所以豬肉的銷量隨著春節的到來再逐漸增大,而且價格也是隨著春節的到來再逐漸增長。但是到了節後人們對豬肉的需求就逐漸下降,價格也沒有春節前期的高。這就是人們對豬肉的一般消費習慣,也是一種市場效應,所以說現在賣要比年後賣更加划算。



第二:需求變化

春節前期幾乎所以人都會購買各種肉,而且購買量比平時多的多,所以一旦到了節後,人們每天吃過大魚大肉,就對豬肉沒有什麼消費需求了,更就想不起節後購買豬肉了。


第三:繼續飼養的意義不大

200斤的豬如果選擇繼續飼養待年後出售,雖說豬的體重會有所增長,但是年後的價格要比年前相對較低,這樣一折算,其繼續飼養的意義不大,所以選擇年前出售更好。


農民小席


個人的建議還是賣了的好。

豬肉是大家日常生活中吃得最多的肉類,而豬肉的價格變化對人們生活的影響絕對不只是漲幾塊錢肉價那麼簡單。

前不久看過一個數據,數據顯示在全世界範圍內,我國肉類的消耗量在所有的國家中是最高的,而且比排名第二的美國還要多出將近一倍。如果沒有記錯的話,,肉類消耗達到了8800多萬噸,而豬肉消耗量佔比將近70%。也就是說,在所有的肉類中,國人是最喜歡吃豬肉的。所以也就有了豬肉漲價絕對不是那麼幾塊錢的事。

從一直以來的數據來說,豬肉與居民消費和生活水平指數是密切相關的。豬肉價格上漲必定會帶動其他物價的上漲。就像這次豬肉價格的上漲,大家可以明顯看到別的東西,比如雞蛋、食用油以及加很多的零食等都跟著漲價了。因為,豬肉漲價過高,對人民的生活影響是很大的。

為了控制豬肉價格一路處於高位運行,現在已經有了新的對策應對這些問題。比如加大進口豬肉的量,將儲備冷庫肉投放市場,擴大養豬規模等。最近相信大家應該也看到了一個很多人都感興趣的事,那就是對年出欄量在5000頭以下的養豬場只進行報備而不進行環境評估的審核。這是非常有利於小型養殖戶進入養豬行業的,而接下來就是出欄量會逐步的上升。這個時候豬肉的價格也就不再像三十多元一斤的肉價一樣高位運行。

大家看看現在豬肉的價格已經趨於穩定,由之前的三十多元一斤降到了二十多元一斤,而且價格也很長的時間沒有變動過了。如果是沒有遇到年關的這個時間點,也許豬肉的價格還會要更低一些。因為年關的問題,現在豬肉的價格也是比較的堅挺。

但是,對於年後的豬肉價格,個人認為是價格不會再有多高的行情了,因為現在從政策層面已經實施,後期出欄量肯定會上升,市場的存有量也會提升,豬肉的價格要想再提高應該是不會的了。

從題主說的隔壁鄰居那麼多頭豬來看,個頭也不小了,早就達到了出欄的標準了。這個時候最好是趁年前價格好的時候出手掉更合適一些。要知道豬越大,吃得越多,而長膘則相對少了,這樣投入與產出是不成正比的。

大家說呢?


洞庭清水塘


鄰居還剩180頭豬,都已經是200多斤,是現在賣還是等過年再賣?

如果是我應該現在出手80頭左右,過年再出手100頭。

我是出於以下幾點考慮做出這樣的決定的。

1.現在豬肉行情也好,先出手一部分,把豬變現再說。

2.養殖的人大部分都是以穩為主,而且就算過年,收購的價格也不會高很多,養豬也不是賭博價格合理該出手就出手,沒必要囤貨。

3.就算是180頭豬囤過年以這個量並不會影響整個市場價格!相反過年豬肉價格可能穩中微降

種養植戶本來專心養好豬就好,但現在市場行情波動,就像股票一樣,你很難在最高點全部出手,貪婪是無底洞!既然現在行情不錯就正常操作,支持國家穩定豬肉價格,不要囤貨!最後希望你鄰居順利賣豬過一個好年,謝謝[大笑]





新農大黃蜂


這個問題讓我說:應該隨行就市,根據自己的自身能力和條件該出欄了就出欄。因為一百八十頭豬就根據目前這價格就得價值一百萬左右,就作為一個個體養殖戶來說也不是一個小數目,同時就從現在開始到春節還得一個月的時間,尤其這個臘月氣溫起伏不定各種病毒非常活躍,做為養殖戶這個階段的防疫投資和疾病風險非常大。再是就到春節價格如何也是個未知數。所以說就不如隨行就市,做個明智決斷一身輕賺多賺少,咱讓他順其自然。順順利利的過個祥合年吧。


農民放牧人5719


二百多斤應該再不會長肉了,應該賣掉。。。現在有用無人機給豬圈投毒的,真碰上了就雞飛蛋打了。。。。賺錢再多,落袋為安


相忘江湖3666


年前豬肉是一個消費旺季且價格穩定對養殖戶來講這個時候能夠出欄己經是非常好的時間了。且有兩百多斤的肉豬也是上市的最佳時期肉質較好消費者是比較喜歡的。年後出欄消費旺季己經過去且價格也沒有保證如遇價格下降就沒有優勢了。雖然說年後豬還會長重些但養殖成本也增加了不少且牲豬二百多斤以後生長也會慢一點了。所以養殖戶也要多多思考抓住機會!


有你更是精彩


建議年前賣,年前正是消費高峰,硬性需求大,豬肉需求量大,即使豬肉40一斤,誰家過年也得買點不是,過年飯桌上沒肉那不寒磣嗎?且目前豬價還可以,賣了效益可觀,。年後賣的話硬性需求少,豬價高了人們可以不吃,外者,每年過年期間都是豬場豬病高發的時候,可能跟養殖場老闆忙著過年疏於管理有關,過年豬生病的話,就比較棘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