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还剩180头猪,都已经200多斤了,是现在卖还是等过年再卖好?

新大风歌


真不简单,邻居居然现在还有180头生猪,而且都是在200多斤以上,厉害了!我也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了。

不过做人还是应该知足常乐、见好就收,千万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现在出手肯定是最好的选择!


首先,猪价行情已经基本稳定,接下来也不会有太大的涨价空间了。

生猪行情经过前期的几轮上涨,已经远远超过了合理区间,10月份过后有过几次的涨涨落落,基本稳定在了当前的行情上。

由于生猪存栏量不足,生猪产能并没有完全恢复,供需之间的矛盾还很大,所以猪价继续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由于储备猪肉和进口猪肉的数量在增加,平抑了猪肉市场的上涨态势,再有就是人们对猪肉的购买欲望还没有完全恢复,因此猪价继续上涨的可能性也不大。

我预测猪价行情将会在当前价位区间进行小幅度的上下波动,大幅度的上涨和大幅度的下跌可能性都不大,实际上已经基本趋于稳定状态。而且这种状态必将继续持续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直到生猪产能完全恢复才会发生大的变化。



其次,压栏待售的时期已经过去,此时再压栏意义已经不大。

上面已经分析了猪价的基本走势是稳定状态,此时再继续压栏就没有了实在的意义,因为压栏提升利润的空间已经没有了。

同时如果现在继续压栏,只能是徒增养殖成本,得不偿失。题主邻居家的猪都是在200斤以上了,基本达到了出栏的最佳时间,只需要抓紧最后的时间冲刺一把,对生猪进行一次强化催肥就可以出栏了。



最后,疫情的威胁并没有消失,非洲猪瘟病毒的影响还存在。

目前生猪养殖的市场风险虽然不用担心了,但是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特别是在非洲猪瘟病毒疫苗还没有研制出来以前,趁早脱手是最好的选择。

农村常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事实也是如此,题主的邻居目前虽然很幸运,没有受到非洲猪瘟病毒的侵扰,但是目前没有被感染并不代表以后也不会被感染,怕只怕万一感染了非洲猪瘟病毒,那就只能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综上所述,你邻居家的180头生猪,都已经超过了200斤以上,我认为应该审时度势、见好就收了,现在就抓紧出栏,将猪卖出去,换成大把大把的现金,揣进腰包里,踏踏实实的过个大年吧!

大家怎么看呢?我说得有道理吗?


洒脱农人


邻居还剩180头猪,都已经200多斤了,是现在卖还是等过年再卖好?

我认为应该现在贩卖,毕竟每年的春节过后都是猪的消费淡季,而邻居家的猪已经200多斤了,自然是不能再等到行情上涨的时候,如果不卖出去,那到时候卖价还会降低,农民喂养成本提高了不说,养殖的负担也随之加大。

从11月份开始,猪价就已经开始了下跌,本以为到了12月份时价格能够抬高,毕竟快要到年关了,以往每年这个时候行情都会比较好,价格都会达到最高点,但今年的12月份行情却逐步的变差,这让农民对此并不是太能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就是释放了17万吨的储备猪肉,这样一来自然是让市场的供应更加充足,其次就是大量的进口猪肉量,上个月为23万吨。此外,我国的生猪喂养量也在不断的提升中,从8月份开始生猪就有了政策的保证,一系列的政策出台,让百姓们喂养生猪的积极性增加。

而如今的生猪存栏量也多了起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生猪的产量会逐步的提升,因此总体的价位会呈现下跌的趋势。那么是什么时候贩卖比较好?

其实我认为还是年前最好,现在的行情依旧保持在15-17元每斤,这个价格卖出去,每头猪的利润多达2000元,而年后的风险因素太大,到时候可能卖价也会为此降低。

从目前的数据显示,目前有100万吨进口猪肉都在赶往我国,这些货物将会在2020年初到达,一旦全部进入我国的市场,那对生猪行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大家一定要提前进行贩卖才行,这样才能确保自己不吃亏。

而喂养的时间长了,生猪的长速慢,反而会增加喂养的成本,大家一定要特别注意了!


惠农圈


三农知音认为,180头猪每头都有200斤左右,最好是现在就卖出去。主要理由:

一、猪大了继续喂,增加成本。

猪越大越吃得多,而且增加重量不会多。

二、现在正筹备年关食品时机。

现在已是大众筹备过年物资时机,真到临近过年前一周,高潮购年货已降温。

三、冬天寒冷,饲养事情麻烦。

猪多又大,最后壮膘喂养掠作比较麻烦,如吃热食、防寒等。


四、落袋为安。

该出手就尽快出手,现在正是价格上涨稳定期。说不定年前还要降阶。

总之,现在卖出去是良机,夜长梦多!


三农知音


大家好,我是农民小席,感谢提问!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的现在卖要比等过年再卖好的多,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市场效应

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春节前人们就要开始筹备年货了,猪肉当然就成了每家每户的必须年货,所以猪肉的销量随着春节的到来再逐渐增大,而且价格也是随着春节的到来再逐渐增长。但是到了节后人们对猪肉的需求就逐渐下降,价格也没有春节前期的高。这就是人们对猪肉的一般消费习惯,也是一种市场效应,所以说现在卖要比年后卖更加划算。



第二:需求变化

春节前期几乎所以人都会购买各种肉,而且购买量比平时多的多,所以一旦到了节后,人们每天吃过大鱼大肉,就对猪肉没有什么消费需求了,更就想不起节后购买猪肉了。


第三:继续饲养的意义不大

200斤的猪如果选择继续饲养待年后出售,虽说猪的体重会有所增长,但是年后的价格要比年前相对较低,这样一折算,其继续饲养的意义不大,所以选择年前出售更好。


农民小席


个人的建议还是卖了的好。

猪肉是大家日常生活中吃得最多的肉类,而猪肉的价格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绝对不只是涨几块钱肉价那么简单。

前不久看过一个数据,数据显示在全世界范围内,我国肉类的消耗量在所有的国家中是最高的,而且比排名第二的美国还要多出将近一倍。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肉类消耗达到了8800多万吨,而猪肉消耗量占比将近70%。也就是说,在所有的肉类中,国人是最喜欢吃猪肉的。所以也就有了猪肉涨价绝对不是那么几块钱的事。

从一直以来的数据来说,猪肉与居民消费和生活水平指数是密切相关的。猪肉价格上涨必定会带动其他物价的上涨。就像这次猪肉价格的上涨,大家可以明显看到别的东西,比如鸡蛋、食用油以及加很多的零食等都跟着涨价了。因为,猪肉涨价过高,对人民的生活影响是很大的。

为了控制猪肉价格一路处于高位运行,现在已经有了新的对策应对这些问题。比如加大进口猪肉的量,将储备冷库肉投放市场,扩大养猪规模等。最近相信大家应该也看到了一个很多人都感兴趣的事,那就是对年出栏量在5000头以下的养猪场只进行报备而不进行环境评估的审核。这是非常有利于小型养殖户进入养猪行业的,而接下来就是出栏量会逐步的上升。这个时候猪肉的价格也就不再像三十多元一斤的肉价一样高位运行。

大家看看现在猪肉的价格已经趋于稳定,由之前的三十多元一斤降到了二十多元一斤,而且价格也很长的时间没有变动过了。如果是没有遇到年关的这个时间点,也许猪肉的价格还会要更低一些。因为年关的问题,现在猪肉的价格也是比较的坚挺。

但是,对于年后的猪肉价格,个人认为是价格不会再有多高的行情了,因为现在从政策层面已经实施,后期出栏量肯定会上升,市场的存有量也会提升,猪肉的价格要想再提高应该是不会的了。

从题主说的隔壁邻居那么多头猪来看,个头也不小了,早就达到了出栏的标准了。这个时候最好是趁年前价格好的时候出手掉更合适一些。要知道猪越大,吃得越多,而长膘则相对少了,这样投入与产出是不成正比的。

大家说呢?


洞庭清水塘


邻居还剩180头猪,都已经是200多斤,是现在卖还是等过年再卖?

如果是我应该现在出手80头左右,过年再出手100头。

我是出于以下几点考虑做出这样的决定的。

1.现在猪肉行情也好,先出手一部分,把猪变现再说。

2.养殖的人大部分都是以稳为主,而且就算过年,收购的价格也不会高很多,养猪也不是赌博价格合理该出手就出手,没必要囤货。

3.就算是180头猪囤过年以这个量并不会影响整个市场价格!相反过年猪肉价格可能稳中微降

种养植户本来专心养好猪就好,但现在市场行情波动,就像股票一样,你很难在最高点全部出手,贪婪是无底洞!既然现在行情不错就正常操作,支持国家稳定猪肉价格,不要囤货!最后希望你邻居顺利卖猪过一个好年,谢谢[大笑]





新农大黄蜂


这个问题让我说:应该随行就市,根据自己的自身能力和条件该出栏了就出栏。因为一百八十头猪就根据目前这价格就得价值一百万左右,就作为一个个体养殖户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同时就从现在开始到春节还得一个月的时间,尤其这个腊月气温起伏不定各种病毒非常活跃,做为养殖户这个阶段的防疫投资和疾病风险非常大。再是就到春节价格如何也是个未知数。所以说就不如随行就市,做个明智决断一身轻赚多赚少,咱让他顺其自然。顺顺利利的过个祥合年吧。


农民放牧人5719


二百多斤应该再不会长肉了,应该卖掉。。。现在有用无人机给猪圈投毒的,真碰上了就鸡飞蛋打了。。。。赚钱再多,落袋为安


相忘江湖3666


年前猪肉是一个消费旺季且价格稳定对养殖户来讲这个时候能够出栏己经是非常好的时间了。且有两百多斤的肉猪也是上市的最佳时期肉质较好消费者是比较喜欢的。年后出栏消费旺季己经过去且价格也没有保证如遇价格下降就没有优势了。虽然说年后猪还会长重些但养殖成本也增加了不少且牲猪二百多斤以后生长也会慢一点了。所以养殖户也要多多思考抓住机会!


有你更是精彩


建议年前卖,年前正是消费高峰,硬性需求大,猪肉需求量大,即使猪肉40一斤,谁家过年也得买点不是,过年饭桌上没肉那不寒碜吗?且目前猪价还可以,卖了效益可观,。年后卖的话硬性需求少,猪价高了人们可以不吃,外者,每年过年期间都是猪场猪病高发的时候,可能跟养殖场老板忙着过年疏于管理有关,过年猪生病的话,就比较棘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