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兵工廠為何能躋身民國一流軍工企業?

Gingai-K


閻錫山雖然做事有些小家子氣,練兵也不行,不過在地方建設上還是比較下功夫的,所以太原兵工廠能成為民國時最好的兵工廠之一。

閻錫山自辛亥革命以後就控制了山西,做了山西30多年的土皇帝,其一手建立的晉綏軍在民國時期也是一個重要角色。不過閻錫山算盤打的太精,過於小家子氣,像中原大戰時他和西北軍是盟友,但是西北軍在戰場上一旦佔據上風,他就卡後勤,生怕對方做大,結果失去了大好戰機,最後一起兵敗。加上晉綏軍的戰鬥力在軍閥裡也是屬於比較弱的,所以閻錫山只能困居山西一隅。

不過閻錫山在建設地方上還是有一套的,在民國時期山西的經濟、教育都算不錯,其中太原兵工廠也是他的成績之一。

太原兵工廠

山西在清末時只有一個山西機器局,只能製造冷兵器和修復槍炮,閻錫山接手以後改為山西陸軍修械所,開始也是以修復槍炮為主。因為山西地處內陸,外購武器不大方便,閻錫山就大力擴建軍工企業,以便自力更生,所以又進口了大批的生產設備,山西陸軍修械所改名為山西軍人工藝實習廠,後又改名太原兵工廠,下面建立了槍彈廠、炸彈廠、炮彈廠、無煙藥廠等等分廠,可以生產大炮、迫擊炮、步槍、機槍、衝鋒槍、炮彈、子彈等產品。

太原兵工廠正在製作重機槍

雖然受限於工業水平和技術能力,太原兵工廠所生產的武器存在質量較差、威力小等問題,不過其產量還是很可觀的。所以除了自用之外,還有能力賣給其他軍閥,大獲其利。在抗戰爆發以後,太原兵工廠只有部分設備得以轉移走,大部分被日軍所得,部分技術人員投奔了根據地,對根據地的軍工發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太原兵工廠製造的75毫米口徑炮管

抗戰勝利後,閻錫山重新接收了太原兵工廠,將其分為西北育才機械廠、晉興機械廠、西北修造廠、西北機車廠等14個廠,並大肆擴建,在18個月的時間裡自行製造了2000多臺機械設備,使得軍火產量大增。像西北育才機械廠在45年時可月產75毫米山炮6門,後來增產到15門,可見他在建設上確實很有一手。

西北修造廠


不沉的經遠


太原兵工廠和當時的瀋陽兵工廠以及漢陽兵工廠並稱為當時中國的三大兵工廠,巔峰時擁有近4000部機器,1.5萬名工人,可以生產從子彈、步槍到輕重火炮的絕大部分陸軍武器彈藥,確數民國時期一流的軍工企業。

太原兵工廠的飛速發展離不開一個人的鼎力支持,那就是統治山西達38年之久的山西軍閥閻錫山。兵工廠最初在清朝時建立,名為“機器局”,當時規模很小,技術和機器都很簡陋,只能維修一些武器,沒有製造武器的能力。在閻錫山擔任山西都督後,開始從國外引進大量的機器和技術人員,兵工廠開始進入快速發展的時期,到1927年兵工廠已經可以製造各種炸藥和武器裝備,產量非常可觀。



以1928年至1930年為例,太原兵工廠的月產量為:輕重炮35門,迫擊炮100門,步槍3000支,機槍15挺,衝鋒槍900支,炮彈1.5萬發,迫擊炮彈9000發,子彈420萬發。不僅滿足了閻錫山的晉綏軍的武器裝備需求,而且還出售武器給外省軍閥。其中以太原兵工廠生產的手榴彈最為著名,威力是國內最大的,許多兵工廠都進行了仿製。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隨著天津、北平、河北的快速淪陷,很快山西也成為了抗戰的前線,爆發了著名的太原會戰。此時閻錫山想把太原兵工廠搶運到西北、西南得大後方,但由於時間倉促和前線戰事惡化,太原城在很短的時間內就丟掉了,所以兵工廠的機器設備絕大部分都沒能來得及運走,最終為日軍所俘獲。日軍將這些設備運回東北和本土生產自己的軍火,令人痛心!


戰略論


        閻錫山(1883年——1960年),字百川,號龍池,山西省五臺縣人,赫赫有名的“山西王”。

       他歷任山西省督軍、省長、北方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太原綏靖公署主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行政院院長等職,後來隨老蔣逃亡了臺灣。

       閻錫山在經營山西期間,便深知“有槍有炮有底氣”的道理,利用山西山多河少,交通不便,相對獨立的地理特點,充分考慮到外購軍火運輸不便,耗資太巨,省貧民窮。所以,閻錫山意識到,建立自己獨立的軍火工業,才能屹立不倒。

      之後,閻錫山開始逐步建立自己的軍工體系。據載,閻錫山的太原兵工廠和山西火藥廠,作為他最支柱的軍事工業,共有設備將近4000臺,工人15000多名。

    當時,閻錫山的軍事工業幾乎涵蓋了國內的所有各類軍械。主要產品有:六五步槍以及子彈、六五機關槍以及子彈、衝鋒機關槍以及子彈、自來得手槍以及子彈、一七式手槍以及子彈、105毫米山炮以及炮彈、88毫米野炮以及炮彈、七九機關槍以及子彈、75毫米高炸炮以及炮彈、75毫米野炮以及鋼質全彈、120毫米重炮以及全彈、105毫米重炮以及全彈、75毫米迫擊以及炮彈、150毫米迫擊以及炮彈等,除了上面的,還有各類型手榴彈、手雷、滾雷、地雷和炸藥……。牛吧!

      而且,閻錫山的軍事工業不僅種類齊全,產能也相當誇張。1928年——1930年,太原兵工廠月產量:輕、重炮35門以上,迫擊炮100門,步槍3000枝,機槍20挺,衝鋒槍900枝,炮彈15000發,迫擊炮彈10000發,子彈420萬發,炸藥上百噸。

也正是有了如此規模的軍事工業,才使得閻錫山在軍閥爭霸中地位顯赫。不僅老蔣拉攏他,馮玉祥、李宗仁、張學良等人,誰都不敢對他輕視。

      抗戰時期,除了第二戰區外,其他戰區的中國軍隊,只有少數來自於西南部的兵工廠和國際援助,除此以外的絕大多武器和子彈,都是來自於閻錫山的兵工廠。

     所以說,閻錫山的兵工廠對於支持中國的抗日戰爭,也是功勳卓著的。近日,本人有幸實地參觀了當年閻錫山並兵工廠的舊址,包括辦公區、居住區和生產區。尤其是居住區,已經成為太原市文物保護到位,非常有紀念意義,見證了太原兵工廠那段輝煌歲月。







文史不假


太原兵工廠與瀋陽兵工廠、漢陽兵工廠並稱為民國的三大兵工廠。山西的土皇帝閻錫山統治山西長達38年,太原兵工廠的發展與閻錫山有很大的關係。


辛亥革命之後,山西新軍第86標標統(團長)閻錫山成為了山西的大都督,從此掌握了山西的大權。大權獨攬之後,閻錫山在山西擴軍,苦於沒有武器裝備,為了保住自己的地盤,不得不創辦兵工廠。

太原兵工廠是逐漸形成的,主要經歷了山西機器局、山西陸軍修械所、山西軍人工藝實習廠這幾個階段。1927年山西軍人工藝實習廠才更名為太原兵工廠,該兵工廠沒有廠長,下設工務、核計、檢驗、稽查四個處,其中工務處的權力最大,管轄下面17個廠。這四個處全部由閻錫山的心腹充任,事無大小皆要想閻錫山請示彙報。



從1928到1930年,太原兵工廠月產輕重炮35門、迫擊炮100門、步槍3000支、機槍15挺、衝鋒槍900支、炮彈15000發、迫擊炮彈9000發、子彈420發。閻錫山正是依靠太原兵工廠的武器裝備使得晉綏軍的兵力達到了30萬,太原兵工廠生產的武器裝備不僅裝備晉綏軍,還外銷給其他軍閥。


中原大戰之後,由於閻錫山戰敗。太原兵工廠被降格,到1934年由官辦變成了“民辦”,歸西北實業公司管轄,換湯並沒有換藥,實權仍然掌握在閻錫山的手裡。抗戰全面爆發後,日軍進犯山西,閻錫山派西北製造廠的總辦將一些機器設備運往川陝等地。太原淪陷後,日軍將繳獲的重要機器設備運往了日本和偽滿洲國,日軍利用機器設備繼續生產軍火,實行以戰養戰。


歷史軍魂


民國時期有很多兵工廠,比如上海兵工廠、金陵兵工廠、廣西兵工廠,特別是晚清名噪一時的金陵機器製造局歷經分拆外遷後名存實亡,所以民國時期最有名的兵工廠為漢陽兵工廠、奉天兵工廠和太原兵工廠,特別是太原兵工廠在抗戰時期。

圖為太原兵工廠舊址。

軍事工業在整個工業體系中技術含量是最高的,晚清的洋務運動到民國初期,雖然國內有些兵工廠,但基本都是仿製,產量小、質量差、成本高,北洋時期軍閥混戰,各地軍工廠又屢遭洗劫,很多都敗落了,各路大軍閥地盤基本穩定後,又開始建造兵工廠,規模較大的就是張作霖的奉天兵工廠、晚清遺留的漢陽兵工廠和閻錫山的太原兵工廠,其中又以張作霖的奉天兵工廠最牛,除手槍、機槍、子彈外,還能造105毫米以下的榴彈炮,在東北淪陷之前奉天兵工廠還在測試240毫米的重炮,但918之後被日本人佔領,成為日軍的軍火基地。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張作霖依靠火炮優勢,消滅了直系勢力主力,吳佩孚南逃。

屋漏偏逢連陰雨,1931年長江發大洪水,漢陽兵工廠被淹長達半年,設備基本被損毀,雖然分拆來了金陵兵工廠的設備,但僅能生產步槍和子彈,還有被稱為“老黃牛”的漢十年式的山炮,性能落後產量低,於是舉國上下能扛起現代軍工的只剩下山西閻錫山的太原兵工廠一家了。

在今天的南京理工大學兵器館,保存著太原兵工廠造的150毫米榴彈炮,身管長度達到17倍徑,遠超常見的克虜伯重榴彈炮。

閻錫山是很有經濟頭腦的,最早他是從國外買武器,覺得太貴於是自己造,不但造槍支子彈,還造炸彈和火藥,1927年從德國克虜伯炮廠搞來了多種火炮圖紙於是開始造重炮,特別是抗戰爆發後,日軍的150毫米榴彈炮所向無敵時,閻錫山花50萬銀元從德國購進同款炮全套設備開始製造,而太原兵工廠生產最多,使用最廣的要數晉13、晉17山炮,特別是仿日本四一式山炮。

圖為抗戰爆發後,太原兵工廠轉到山區窯洞生產的場景。

閻錫山的太原兵工廠在抗戰前員工已達7000人,從手槍、機槍、子彈、山炮、重炮、子彈、炸藥都能生產,最高峰時可日產子彈10萬發,國產的手榴彈太原兵工廠的威力最大,閻錫山還從各地網羅在國外留學回國的化學專業高材生,進行軍工研發與改良,比如發明愷字炸藥、改良迫擊炮等,晉造武器成為明星產品,大量裝備了晉綏軍、川軍、桂軍以及西北軍、八路軍等等,太原兵工廠躍身民國最強軍工企業,山西淪陷後,太原兵工廠分拆到陝西、四川,有些轉入地下,繼續生產軍火支持抗戰事業。


圖文繪歷史


是247嗎?


哈哈鏡551010


當時中國工業基礎弱得一塌糊塗,那時候能造出來點兒玩意兒就很了不起了!


用戶7091492154971


因為舊中國的軍事工業的水平都不怎麼樣,所以太原兵工廠的水平也就顯出來了。太原兵工廠的質量不怎麼樣,比不上瀋陽,也不如金陵,江南,漢陽,鞏縣兵工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