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軍擊沉“貝爾格拉諾將軍”號之戰的評價和啟示

我們知道,在上世紀80年代的馬島戰爭中,阿根廷海軍一艘萬噸級巡洋艦“貝爾格拉諾將軍”號,被英軍核動力潛艇“征服者號”用魚雷擊沉,導致323人喪生,在當時的國際社會引起了廣泛的熱議,那麼這起擊沉事件的背後有著什麼樣的評價和啟示呢?

評價

由於“貝爾格拉諾將軍”號是在英國劃定的海上禁區之外被擊沉的,因此阿根廷輿論對此進行了猛烈的抨擊,甚至英國國內也出現了批評的聲音,認為此舉讓原本佔據“道德高地”的英方失分不少。不過,直接在戰場上和英軍對陣的阿軍方將領對此卻看得很開。

戰爭結束數月後,英國電視臺記者就擊沉“貝爾格拉諾將軍”號一事採訪過一位阿根廷海軍將領。這位將軍毫不猶豫地承認,如果他處在伍德沃德的位置上,他也會下令擊沉“貝”艦。他還特別指出,對英阿雙方來說,從4月下旬開始,整個南大西洋實際上都是交戰水域了。軍人們都很清楚,戰火一旦燃起,他們就必須遵循戰爭自身的法則了。勝利是他們追求的唯一的目標,其它的一切都只能為實現這個目標服務。

英軍擊沉“貝爾格拉諾將軍”號之戰的評價和啟示

“貝”艦被擊沉後,以海盜形象出現在阿根廷媒體上的撒切爾夫人

從軍事角度看,擊沉“貝”艦對戰局的影響是十分重大的。英國特混艦隊旨在收復馬島,因此在登陸行動展開前,必須消除阿根廷海軍的威脅。因為英軍一旦登陸,特混艦隊的行動勢必要圍繞著掩護、鞏固灘頭陣地和向內陸進軍來展開,如此一來艦隊的活動空間就受到了極大的限制。若此時阿海軍,特別是其航母還能在海上自由活動的話,則擁有巨大回旋空間到阿艦隊必然對不得不侷促在一隅的英特混艦隊形成明顯的戰術優勢,戰爭的勝負就很難預料了。

消除阿海軍艦隊威脅的一個常規方法是在艦隊決戰中將其擊敗。單就艦隊航空兵力而言,英軍在航母和艦載機的數量上都佔據優勢。然而,歷史上航母艦隊對決的經驗表明,在浩瀚的大洋上,艦隊的偵察、預警能力,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而恰恰是在這方面,英國人完全沒有把握。英軍艦載機除了“海鷂”外,就是直升機了。

英軍擊沉“貝爾格拉諾將軍”號之戰的評價和啟示

“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

而在阿根廷方面,其航母上還搭載著S-2E“追蹤者”反潛機。這種螺旋槳動力飛機雖然已顯過時,但具備長達8小時的續航時間,裝備有一部AN/APS-38搜索雷達,雷達天線安裝在可升降的機腹天線罩內,擁有360度視野,在海上偵察方面,其效率顯然要高於“海鷂”和直升機。調配得當的話,阿方航母編隊在海上態勢感知方面是能做到優於英方的。

英國艦隊勞師遠征,利在速決,但在5月1日初步發現阿軍北翼艦隊蹤跡的情況下,卻選擇避戰,表明英國人對己方艦隊在偵察預警方面的缺陷是清楚的。在敵情尚不確切的情況下貿然迎戰,絕無必勝的把握,卻要冒著本方航母受損的巨大風險——而英國人又實在輸不起。只要航母的航空作業能力受損,英國人收復馬島的希望基本就落空了。在這種情況下,一向有著主動進攻傳統的皇家海軍選擇避戰,雖屬無奈,卻也在情理之中。

英軍擊沉“貝爾格拉諾將軍”號之戰的評價和啟示

阿根廷海軍的S-2E艦載反潛偵察機

航母艦隊決戰雖無把握,但英國人手中還有另一張牌——核潛艇。先期進入戰場的英軍核潛艇憑藉著優良的水下機動性能,隱蔽地保持著對敵方艦隊主力的監視。受到交戰規則的限制(雙方並未正式宣戰),並顧慮到聯合國的調停活動,英國人對採取攻擊行動還是比較剋制的。

而在獲得攻擊授權後,由於對阿軍航母暫時失去了接觸,打擊的重錘自然就落在了“貝爾格拉諾將軍”號頭上,這對雙方來說都是帶有點戲劇性的——不過效果卻並無二致:阿方一下子失去了一艘萬噸級主力水面戰艦(雖然其實際戰鬥力和它的排水量並不匹配),受到極大震撼,海軍艦隊就此撤出戰場,將馬島周邊水域的控制權拱手讓給了英國人。而英國人憑藉這一核潛艇戰史上迄今為止唯一的擊沉戰果,輕鬆地達成了航母對決未必能達到的目的,這場戰爭勝負的天平就此倒向了英國人一邊。

英軍擊沉“貝爾格拉諾將軍”號之戰的評價和啟示

英國海軍核潛艇

“貝爾格拉諾將軍”號被擊沉這一事件本身,只是阿根廷海軍的一次戰術性失利,但它何以造成了影響整個戰役的結果?主要的原因其實是心理上的。一艘萬噸級戰艦對任何國家的海軍來說都不是無足輕重的,更何況是對阿根廷這樣的中小國家。儘管其實際戰鬥力遠沒有像其外觀那樣令人震撼,但一旦戰沉,其影響力仍是巨大的,甚至足以動搖軍心,摧毀作戰意志。這樣的教訓,是很值得深思的。

“貝”艦的沉沒,也反映出阿根廷海軍在技戰術和兵力部署上不足和失誤。無疑,裝備技術水平落後,反潛意識淡薄,是“貝”艦覆滅的直接主因。TG79.3的三艘軍艦都是二戰舊艦,其中兩艘驅逐艦雖然在戰後接受過FRAM項目的升級改造,但性能提升十分有限。

英軍擊沉“貝爾格拉諾將軍”號之戰的評價和啟示

馬島戰爭

而且根據一些資料,兩艘驅逐艦在改造後本來都加裝了變深聲吶,但這種對反潛作戰十分重要的裝備在軍艦移交給阿方前卻被拆除了。而在實戰中,阿方對於反潛顯得漫不經心,對水下威脅的存在居然始終一無所知。另外,對於英國核潛艇的技戰術特點顯然也不甚瞭解,否則就不會放著布爾德伍德淺灘這樣的地利而不加利用了。

在兵力部署方面,阿海軍臨戰前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會讓人聯想起日本海軍在中途島戰役前的部署——都存在著主力與其他戰術編隊相距過遠,難以有效協同配合的問題。但平心而論,阿方的部署並非一無是處。畢竟,TG79.3擁有8枚“飛魚”導彈,15門152毫米炮和20門127毫米炮,在水面戰鬥中是絕不能視若無物的。

英軍擊沉“貝爾格拉諾將軍”號之戰的評價和啟示

“飛魚”反艦導彈

英方一度抽調戰艦南下,意圖截擊“貝”艦編隊,就證明了這一點。這表明,“貝”艦的存在能起到牽制、分散英艦隊的作用。但問題在於,“貝”艦在阿海軍中具有主力艦的地位。而以主力戰艦孤軍涉險,吸引調動敵軍,即便獲得成功,也不能算作是一次有效的牽制行動。雖然在海戰史上,類似的舉動也是有先例的,但基本都屬於劣勢一方的無奈之舉。而對阿根廷海軍來說,並非沒有別的選擇。

假如將TG79.4與TG79.3互換位置,那麼南翼的阿軍就擁有12枚“飛魚”反艦導彈,導彈突擊實力還要強於TG79. 3,英軍同樣不能將其無視。而這些千噸級的輕型護衛艦即使有損,影響力也無法和“貝”艦相提並論。如果阿方能充分利用布爾德伍德淺灘的地利,那麼就極有可能真正達成牽制、分散英軍艦隊的目的。這至少能讓阿海軍在南大西洋上存在更多的時間。而對英國人來說,戰局的變數,也就大大增加了。

啟示

英軍擊沉“貝爾格拉諾將軍”號之戰的評價和啟示

阿根廷地圖

如果僅從擊沉“貝爾格拉諾將軍”號之戰就得出“在奪取制海權方面,核潛艇比航母更加優越”的結論,那無疑是典型的一葉障目了。馬島戰爭有其自身的特點,交戰雙方的航母編隊都遠稱不上完善,這才給了核潛艇更大的舞臺來施展本領。儘管如此,英國海軍核潛艇在此戰中的表現,仍頗有值得學習和借鑑之處。

首先,核潛艇先期進入戰區,熟悉戰場環境,並對敵方主力進行有效地隱蔽監視,是英國特混艦隊在戰爭初期掌握海上態勢的一個重要依靠。這一點,在未來我軍為維護國家統一而可能展開的軍事行動中,是非常值得借鑑的。在艦載預警偵察力量尚存在很大短板,不得不依靠陸基航空兵力支援的情況下,充分利用核潛艇(也可以包括常規潛艇)的隱蔽性,先期籌劃,先期部署,對全面掌握戰場態勢是極有助益的。

英軍擊沉“貝爾格拉諾將軍”號之戰的評價和啟示

核潛艇,維護國家統一的利器

其次,監視跟蹤“貝爾格拉諾將軍”號的“征服者”號核潛艇,在接到攻擊指令後,能迅速展開行動,並一擊奏效,這固然和阿艦本身的老舊、反潛能力的薄弱有關,但也充分顯示出具備良好的隱蔽性和機動性的攻擊平臺,在實戰中的巨大價值。

今天我們在談論這類平臺時,或許首先想到的是長航時隱身察打一體無人機,但核潛艇近乎無限的續航力和巨大的攻擊威力,尚沒有哪種平臺可以取代。未來維護國家統一的軍事行動,極有可能和馬島戰爭一樣,沒有正式的宣戰。如此,則利用核潛艇特有的長時間水下高速機動性能,對敵方關鍵目標進行跟蹤監視,必要時驟然發難,是一個不應被忽略的選項。

英軍擊沉“貝爾格拉諾將軍”號之戰的評價和啟示

隱身察打一體無人機

再次,必須清醒地意識到,極有可能阻礙我軍維護國家統一的外部勢力,恰恰擁有全球最強大的核潛艇艦隊。如果客觀形勢呈現出必須武力解決的趨勢時,就應對外部干涉勢力預先派遣核潛艇隱蔽進入相關海域做好充分的應對準備,對我方高價值海上目標給予嚴密的保護,杜絕因此類目標遭受打擊而嚴重影響我方軍心士氣及至作戰意志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