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農村同宗族取名要論資排輩,如今卻屢遭“嫌棄”,為啥?

對生活在農村的人來說,提到“輩分”,農民都不會感到陌生,因為在農村不管是幹什麼事情,基本上都是論資排輩。就拿農村舉辦婚事來說吧,在農村的習俗的傳統婚禮當中,只有家族當中資歷最老的那個人才有資格主持婚禮,負責中間的各項事務安排。這其實還不算是農村輩分最明顯的體現,農村論資排輩最明顯最直接的體現是在農民的姓名上,這點在90年代的農村很常見,特別是農村不少60後和70後的名字,基本上只要說出名字,你就能判斷他是哪家的人,是哪個輩分的,你比他輩分大還是輩分小。

90年代,農村同宗族取名要論資排輩,如今卻屢遭“嫌棄”,為啥?

在農村的傳統當中,農民對輩分的重視程度很高,如果要是哪一代家裡出了一個離經叛道,不仁不孝的後代,長輩們都會施行最嚴格的懲罰,從族譜當中除名,而這個族譜,正是農民按照既定的輩分排出來的。拿編者這個姓氏(徐)來說吧,按照輩分起名的話就是“義、門、家、聲、振,穎、川、世、澤、長”,也就是說後輩們起名都要按照這些字的次序來起,不容一點馬虎。

90年代,農村同宗族取名要論資排輩,如今卻屢遭“嫌棄”,為啥?

不過到了現在,這種方式已經漸行漸遠了,即便是農村,大家也都各自起各自的名字,有不少農村家族以前還有供奉祖宗的祠堂,現在也都荒廢了。村裡不少老者可能還是想讓年輕人在給孩子起名的時候,參照“祖制”,但農村的小年輕卻十分“嫌棄”這種起名方式。按說農村的這種起名風俗延續了這麼多年,而且這種起名方式也確實能加深同宗同族的人之間交流,那為啥農民卻堅持不用了呢?

90年代,農村同宗族取名要論資排輩,如今卻屢遭“嫌棄”,為啥?

第一、農民的生活已經從“抱團取暖”變成了“各自為政”

在農村盛行論資排輩的年代,農村的生產力低下,而且農民之間的宗族觀念很濃重,所以每個宗族的人為了避免被別的宗族欺負,必須要緊緊團結本宗族的力量,這是其一。再者本宗族內也免不了鬧矛盾,怎麼辦呢?最好的辦法就是本宗族內也有輩分,輩分高就意味著有話語權,如果真是宗族內部有分歧的話,輩分高的人就可以站出來說法,負責調停。

90年代,農村同宗族取名要論資排輩,如今卻屢遭“嫌棄”,為啥?

再看看現在農村的生活,已經不像是當初一個姓氏的人住一起那個時候了,現在農村來回搬家的很多,村子裡不同姓氏的人也在融合,況且現在是法治社會,經濟社會,看的不是哪個宗族人多,而是哪個宗族有本事的多,富有。只要農民家裡有錢了,蓋起了樓,開上了車,就算在村裡是獨門獨戶,也會備受尊重。農民的生活已經從“報團取暖”過渡到了“各自為政”,所以也沒必要論資排輩了。

90年代,農村同宗族取名要論資排輩,如今卻屢遭“嫌棄”,為啥?

第二、農村的80後和90後為人父母,觀念更加前衛了

其實從農村的80後和90後成長起來開始,就備受爭議,因為生活在農村新舊快速更迭的時代,他們接受著城市裡邊的各種新潮思想,做著農村“守舊派”接受不了的事情。就說論資排輩這事兒吧,農村的80後都看不下去,別說是90後了,他們更願意給自己的子女起一個有美好寓意的名字,而不是受制於一個特殊的字眼,必須要和這個字眼相關,所以說“嫌棄”這種起名方式也就不足為奇了。

90年代,農村同宗族取名要論資排輩,如今卻屢遭“嫌棄”,為啥?

第三、農村宗族文化衰退

現在提到宗族勢力,估計農民會反感,因為隨著掃黑除惡的開展,很多依靠著宗族勢力為非作歹的“村霸”都被挖出來了,但其實農村最早的宗族和“村霸”並沒有一毛錢的關係。農村最早的宗族是農民維繫血脈的一種方式,讓家族中的年輕人知道家族的傳承,說起來是農村注重淵源流傳和孝的一種體現。現在農民都出去打工了,有不少還買房搬出了​村子,祠堂也逐漸在農村消失了,宗族文化衰退,也是農民不再講究論資排輩的重要因素。

90年代,農村同宗族取名要論資排輩,如今卻屢遭“嫌棄”,為啥?

至於說農村按字輩取名的風俗被“嫌棄”到底是好事兒還是壞事,說實話我覺得很難說,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點,中國人重視脈絡傳承的習俗沒有變,有不少成功人士,商界精英,甚至於一些華僑,還會在特定的時間到先祖們生活過得村子裡邊,和同族的後人們見見面,雖然不太認識,但又一直髮自血緣的親近感,從這點來說,值得延續。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分享,評論,讓更多的農民都能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