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每天閱讀的習慣嗎?都喜歡看哪類書籍呢?

一棵飛揚的草莓


看得比較雜,主要是投資類、行為心理學類,也有哲學類和管理類,投資類比如投資最重要的事、鄧普頓教你逆向投資、窮查理寶典、巴菲特之道、隨機漫步的傻瓜、黑天鵝等,心理學類包括思考快與慢、錯誤的行為、烏合之眾、影響力等。之前買紙質書,換工作難得帶就買了kindle,很方便,哪都能看。知有涯,學無涯,大學很少看書,畢業過了三年才正式看書,現在有空就看一兩小時,還好不晚


無我小舟


我有每天閱讀的習慣,為了監督自己看書,我還開通了一個公眾號,堅持每週寫書評。這樣堅持兩年左右了。我有很多驚喜的發現:比如,我以為自己看的書很多,但精確到閱讀數量的個位數時,我發現除了課本我讀過的各類課外書不過300來本。這當中有不少是現在大家津津樂道的暢銷書,但質量卻是我讀完之後會覺得浪費時間時間的那種。


再比如,通過自己的統計,我發現自己的閱讀領地長期停留在文學一類,我看的經管類、社科、藝術類書籍都不多。這實際上對我的三觀很大影響,這意味著,我對所處世界的認知是更浪漫化,更像文學世界的。


如圖,是我專門寫過書評的文學類書籍:

所以,今年我加大了閱讀社科和經管類書籍的時間。

文學類不知不覺就變成閱讀得最多的領域這是很常見的。

——————————————

以上回答來自長期關注閱讀與寫作的【書痴編輯】伍小仙,如果您對書籍、閱讀、書店、新媒體運營等話題感興趣,可以搜索關鍵詞:書痴評書。


書痴讀書


我基本上都做到了每天都閱讀,最近這一年多又增加了一條,每天都寫文章。我就想一輩子都做一個讀書人,所以閱讀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最近這十多年,不管是去到哪個城市,生活方式如何變化,閱讀的習慣算是一直沒變,基本上每天都會花時間讀一會兒書。



我讀書比較雜,什麼書都讀。之前高中的時候讀了不少文學名著,還有餘秋雨的文化類散文,反正和文學相關的比較多一點。當時還比較信奉那些經典名著的理論,有些書就是看不懂也強迫自己一直都看下去。當時讀書就是高壓學習狀態下的一種調劑,每天都按部就班地上課寫作業,三點一線的單調生活,一點意思都沒有,讀書就是一件放鬆自己,發洩情緒的方式。我記得第一遍讀三國演義的時候,讀到最後後主劉禪無知拜國,有一種想哭的感覺。真應了那句歇後語:讀三國掉眼淚——為古人擔憂。還有金庸的武俠小說,讀起來簡直要到痴迷的狀態了,抓住一本書一口氣讀完,幾天幾夜什麼事情都不幹,就是一直沉醉書中的故事情節裡。

當時是什麼都不懂,就是囫圇吞棗地讀書。

到了大學,當時的生活比較迷茫,學業壓力又不大,窮人一個也沒有資格談戀愛,時間多得不知道如何打發,於是我又選擇了到圖書館裡昏天暗地地讀書。當時讀書是為了解決自己心中的迷糊,我覺得自己有人格分裂傾向,一方面內心裡想法多得要命,一方面又自閉得我們同學都以為我有同性戀傾向,對女人不感興趣呢!同時我也會經常思考,像我這樣一個人,未來的道路該如何走呢?大學畢業後我會不會餓死啊?

就是基於這些理由,我讀了不少心理學書籍。我記得有個作家叫王鑫的,寫過一本書書名是《一半是天才,一半是瘋子》,當時我讀這本書讀得津津有味。我覺得自己就有這種情況,成不了天才,有一些瘋子的跡象。當時圖書館有訂閱不少雜誌,其中有講心理學的,我幾乎每期都不落地看下來。

當然也讀了不少小眾的文藝範的小說,比如孫睿的搞笑系列,還有石康、路內、王朔這些青春小說,基本上都讀過了一遍。當時我的生活狀態就是兼職賺錢,嘗試過很多兼職,比如發宣傳單做服務員去廣告公司做體力活,都是一些沒有技術含量的活兒;還有就是不加篩選地讀書了。什麼書都看,只要是能吸引我一直讀下去的書,我基本上都看。

我記得當時讀過一本大學生的愛情小說《我就不信你不愛我》,印象還蠻深刻的。讀完了之後我和到QQ空間裡寫一篇讀後感文章。哎,這其實是一個好習慣,如果我當時就一直堅持讀一本書寫一篇文章就好了,堅持到現在我估計都已經成為一個大咖了。不過現在也有機會。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慨嘆過去沒有用,還是要努力做好現在的事情。

我現在看書更注重實用主義類型的,比如我最近買了粥佐羅的《學會寫作》,還有廈九九的《撐過去,你終將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還有張嘉佳的,都是差不多的同齡人,都是在寫作上取得優秀成績的人。我看這些書的目的,就是要向別人學習。

看書之前,想清楚自己讀書的目的,有選擇性地讀書,你讀書的效率就會提升。別學我,讀了很多書,除了提升自己的語感,其他沒多大用,這樣也不好。最好的讀書方式就是把讀書和生活、工作有益地結合起來,光圖一樂讀書除非你已經有很好的資本了,不然就把讀書當作一件功利的事情去做,這樣你的收益會比較大。


楊文華61


我一直有閱讀的習慣,就是那種如果隔幾天不讀書,就會覺得渾身不舒服,有種自己墮落了的罪惡感。

因此,我基本每天都會固定一個時間用來讀書,比如早上。如果有時候被什麼事情耽擱了,那我就會抽另外的時間,把落下的補回去。對於閱讀,我有種強迫症似的儀式感。

至於看的書籍種類,我喜歡文學類的書,因此以前看得最多的就是文學書籍,包括現在也看,只不過隨著閱歷的增長,除了文學類的書籍,其他書籍也會涉及了,比如關於讀書寫作之類的乾貨書。

我真的很感謝自己的這一個習慣,它讓我良多。

怎樣培養閱讀習慣?

首先,你可以從小說、人物傳記之類的閒書開始讀起,等你養成了閱讀的習慣以後,就可以看一些能夠幫你解決日常問題的“功利書”,比如,寶媽可以看育兒、婚姻相關的書籍,專業人士的話則可以看一些跟你的職業有關的書籍。

等這些書都看得差不多的時候,那就試試挑戰哲學、心理學、科普類的乾貨書籍。如此,你定能在書的海洋裡吸取知識,讓閱讀成為我們生活的助力。

可能有人會問:自己一看書就打瞌睡,怎麼破?

那就從聽書開始,現在智能手機上聽書APP多得是,比如有書、十點讀書、得到、樊登讀書會等,裡面都可以聽到你想聽的書。

我是立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讀書旅行茶,歡迎關注!

讀書旅行茶


小時候家裡窮,別人家都有了電視,就咱家沒有,雖然爸爸當時是村裡的副主任,依然改變不了我們家沒電視可看的尷尬。可能是爸爸比較廉潔,也可能是村委會確實也出來的,也就是那時候所說的村提留。反正當時我家現狀就這樣,好在每個村村委會上面政府都會給村幹部訂報刊雜誌讀物,目的是為了村委會幹部能與時俱進,拓寬視野,最好是能帶領村民先富起來,就是富不起來最起碼也不能拖後腿。我爸每天都要去村委會,就會把這些報刊讀物帶回家看,像黨的建設,黨建文匯,農民文摘,偉人傳奇,日報之類的,我爸閒暇之餘就會躺在那裡看。暫且不說看書姿勢有待改進,就他那天天雷打不動的讀報看書,就深深地影響了我——那時候讀小學,剛開始爸爸會買幾本七色花之類的作文書,帶拼音的那種,我也會跟爸爸一樣躺在一起,他看他的黨報,我讀我的七色花。後來大一點,我就可以直接讀爸爸帶回家的報紙文摘了。也就在那幾年,我對語文很感興趣,而且每次考試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理解力很好,三年級還被選中去參加了全鄉小學生的作文比賽,雖然沒得獎,但在村子裡是史無前例的第一個代表我們小學出去參加作文比賽的。再加上爸爸是村主任,很快就出名了,爸爸臉上有光,其他家大人小孩對我們家的羨慕嫉妒恨不言而喻!所以,我覺得讀書的過程就是一個潛移默化薰陶人的過程,它會在不知不覺間提高人的認知能力,修養人的身心,所謂的涵養氣質在一群人當中立馬能顯現。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真的一點也不誇張!


熊貓qwx


讀書予我來說是最快樂的一件事。以前讀書很隨意,有時間就看一會兒,有時在興頭上會看上一個通宵。後來我發現早、晚看書非常好,可以把時間很好的利用起來。早晨我會看一小時的書(5~6點左右),然後在起床做其它的事情。晚間我通常會在10至10:30開始看書一小時或更長時間。我覺得晚上睡覺前看一會兒書非常有好處,在看書過程中,將一天忙碌、緊張的心情慢慢地放鬆下來。這個時候看書也會很安靜同時它又是一個緩衝帶,能讓你安穩、順暢地進入夢鄉。當然了,這只是我個人的感受,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時間上可以靈活安排,重要的是要養成每天讀書的習慣就好。因為每天讀書的效率要比隔三差五的看上幾個小時高得多。

我最喜歡看文學類和歷史類的書籍。文學類裡特別偏重於經典名著,《浮生六記》、《安娜•卡列尼娜》、《三個火槍手》、《荊棘鳥》、《鏡湖》等都是我喜愛的作品,他們天馬行空般不同的人生軌跡,常常會讓人陷入沉思。喜歡歷史書籍,沒有為什麼,就是喜歡,上學時就喜歡上歷史課。那些可歌可泣的歷史人物、那些蕩氣迴腸的歷史事件等,無不讓人感動和震撼。我在讀歷史書時有個習慣,當讀到一個年代時,一定要把這個年代弄清楚,它的前朝是哪個,叫什麼?它後面又是哪個朝代接班,而且樂此不疲。當然,也不是隻讀這兩類書,其它類型的書籍也喜歡看,如生活類的書籍、泛心理學類的書籍、理財類的書籍等等。廣讀書,不拘泥於一種或兩種,只要不是太專業性質的工具書都應該去讀,這樣才會增加想象力,開闊思路,從而也能提高工作和生活質量。我現在一年讀八十幾本書,還在每年遞增。而且會把書中認為好的詞句記下來或寫幾句對書的感受。把讀書溶入你的生活中,讓它與你如影隨形。





開胃山楂


有啊,我現在每天都會讀點書,不讀還有點不習慣。
我以前雖然喜歡讀書這件事,但是並沒有培養出來閱讀的習慣,也就是近幾年,才慢慢開始關注到這件事,並開始培養和堅持這個習慣。
後來我發現,堅持閱讀這個習慣,真是一件很受益的事情。
首先它會讓你愛上閱讀這件事,然後它可以增加你的知識,並且,它還可以讓你有詩和遠方。

如果說什麼事情可以讓人感覺到有從內向外的喜悅,那我覺得閱讀這件事真正可以算是一件了。

以前我是盲目的閱讀,自從堅持了閱讀這件事情以後,我慢慢的發現了自己的閱讀興趣和愛好。

所以任何一件事情,只有你長時間的去做,才會慢慢讓自己清楚是否喜歡。

我通常喜歡看的書籍有四大類。

第一:實用工具型。

這類書籍會讓我迅速的學到知識,積累到更多的工作技巧和技能,幫助我在最短的時間裡完成自己的工作,提升工作效率,是我目前必不可少需要閱讀的書籍類型。

第二:親子書籍。

有了孩子,就要不斷的去學習一些育兒知識,這時候這些親子書籍就幫了我不少的忙。當你作為一個新手媽媽手無足措的時候,對孩子的各種問題面臨焦慮的時候,去閱讀親子書籍,會幫助你迅速的打開一個出口,告訴你養育孩子如何才能更高效有用。
而且你會發現,有些親子書籍裡講到的東西,對自身也有非常大的幫助,比如自己的情緒控制,婚姻選擇,還有跟孩子如何相處等,這些知識只有在閱讀完這些書籍後,才會真正的增長到你的人生裡,幫助你更好的養育孩子。

第三:非實用小說型。

也就是虛構型書籍,或者說是小說之類。這類書籍我是在閒暇時間作為調節情緒和打發時間來看的,就如在看電視劇或者電影一樣,你會感覺自己很放鬆,很需要這種書籍給你臨時的釋放壓力的出口,而且閱讀這種書籍,總是能更好的開悟到我們,啟迪人的智慧。

第四:歷史類型書籍。

我以前並不喜歡看歷史書籍,覺得太厚,又有點枯燥,更喜歡看改編後的電視劇。但是在看電視劇的時候發現,自己對電視劇裡的歷史人物和歷史問題想進一步搞清楚,就必須要去讀歷史書才能搞清楚,於是漸漸喜歡上了讀歷史書。當讀進去後,便更加喜歡了。

歷史書籍可以給人更詳實的歷史史實,並能以古喻今,給人深刻的道理和做人的啟發。並在此基礎上,可以讓人借鑑古人智慧和做事方法,來幫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所以我也慢慢喜歡上閱讀歷史類書籍。這裡推薦《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等。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歡迎一起交流討論!


遇見安苒


以前是文藝女青年,現在是文藝寶媽。讀書對我來說是一種必需的生活方式,別人是無酒不歡,我是無書不歡。

01我每天至少閱讀2個小時,每月讀10-15本書

我是全職上班族,下班還要帶孩子,但每天能擠出至少2個小時的時間看書。


我讀書不喜歡粗略的讀,不喜歡快速閱讀法,最討厭一目十行。我要花2-3天的時間才能讀完一本200-300左右的書。雖然速度不算快,一個月下來也能讀完10-15本,一年下來就能夠讀120-180本,想想也不少呢。

02我喜歡讀的書大體分為以下兩類:

第一類是文學經典

最愛的是文學類的書目,國內的讀的不多,最喜歡張愛玲的書,比如《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第一爐香》,百讀不厭。


國外的是是跟著世界名著推薦書單來讀的,像《飄》《呼嘯山莊》《大衛科波菲爾》《月亮與六便士》這類,都很喜歡。科幻的也不錯,像凡爾納的《八十天環遊地球》特別有意思。

尤其偏愛英國作家毛姆的書,《月亮與六便士》讀過三遍,時不時拿起來翻翻,還是一樣有感覺。

今年計劃讀完書上所列的90餘本國內外名著。

第二類是心理學方面書籍

除了文學類的,比較偏愛心理學方面的書籍。


之前總聽人提起《墨菲定律》這本,最近也在讀。以前潛意識總覺得這類書特別高深莫測,懷著這份好奇心,買了一本,讀起來倒挺有趣,每個理論定律都有對應的小故事結合起來。


書影生香


閱讀習慣是一個人能否持續閱讀的基礎,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或者說沒有適合於自己的閱讀習慣,這種閱讀是很難持續下去的,難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人要一輩子讀書,讓閱讀成為自己的生活,讓書籍成為一輩子的的營養,就必須每天閱讀。我目前每天都閱讀,這種每天閱讀的習慣已經保持二十多年。我的閱讀習慣是“三個讀一點”,廁所讀一點,床頭讀一點,書房讀一點。

廁所讀一點:早晨上廁所的時候,廁所的窗臺上放著讀了很多遍的《古文觀止》《人間詞話》《培根隨筆》之類的書籍,上廁所時便翻開喜歡的篇章,讀一兩篇,如《岳陽樓記》《蘭亭集序》《滕王閣序》《前赤壁賦》等等,重溫一下,感覺感覺,整個一天,便神清氣爽。

床頭讀一點:我中午有午睡的習慣,因此每天在床頭閱讀就有兩個時間點,即中午和晚上,中午睡前讀二十分鐘左右,晚上睡前讀半小時左右。在床頭讀書,我是按照興趣、有計劃的,計劃是安排自己喜歡的大部頭書籍閱讀。比如,《紅樓夢》一書我前前後後讀過四遍,就都是靠在床頭讀的;通讀《魯迅全集》,也是在床頭讀的。讀魯迅的時候,我還做筆記,把喜歡的先用紅筆劃記,有時間再到書房抄於筆記本上,讀完《魯迅全集》,我做了整整一本筆記本;還有很多喜歡的書籍,如高陽的《胡雪巖》《紅頂商人》《燈火樓臺》,高陽這個“胡雪巖系列小說共七本,還有二月河的《雍正皇帝》《康熙大帝》《乾隆皇帝》等帝王系列,還有之前很多如《三國演義》《水滸傳》《金瓶梅》等等等等,都是在床頭讀完的,有時興趣來了,從睡前曾讀到凌晨兩三點。

書房讀一點:在書房讀的書籍,那就與寫作密切相關了,參考的書籍特別多,一切為了寫作要閱讀的書籍,像《宋史》《史記》、大量的野史筆記、詩詞歌賦等等,都在書房的檯燈下,盡收眼底。書房於我是一個“關起門來成一統、打開臺燈攬春秋”的福地,在東南西北中、上下五千年中縱橫馳騁的江湖,我是個閱讀者,也是個旅行者,那裡有良辰美景、萬種風情,讓人沉醉春風裡。

我大概從十四五歲開始發現的書籍的可愛,漸有了讀書的習慣。因為小時候喜歡聽收音機裡播送的評書,就有了找書來閱讀的衝動,農村小孩,家裡哪有書,偶爾在親戚家發現一兩本殘缺不全的《岳飛傳》、《楊家將》之類的書,那真如獲至寶,反覆央求借閱。借回後,我匆忙而又飢渴地去書中尋找熟悉的英雄豪傑,既忐忑,又驚喜。薄一點的書,三下五除二就給生吞活剝了;遇上厚一點的,只好再三懇請多借幾日。借錢就象借命,借書就象借錢,都是要如期奉還的。家裡窮,不僅節衣縮食,而且節油省電,晚過十時就得熄燈,否則必挨爺爺的責罵。於是,偷了爺爺的手電筒,蒙在被子裡如飢似渴地趕進度,過書癮。以至如今有時候想起那些鑽進被子裡讀過的故事和情節,往往還能感到一陣陣渾濁、悶熱的空氣味兒穿過自己的鼻息。

讀高中的時候,姐姐找了男朋友,一個文化單位的小夥子,他單位圖書室陸續添置了一批七十年代末出版的書,大都是中外文學作品,如魯迅、巴金、歌德、巴爾扎克、羅曼·羅蘭等等。他間或從城裡到我家做客,便捎幾本帶上,借公家的書籍,獻私人的殷勤。我喜歡他,這恐怕是最要緊的原因。後來他果然成了我的姐夫。

對於書籍,我漸成“癮君子”。於是,進入大學後,泡書店成了我的習慣。只是,父母供養一個自費生已經不易,再因買書向父母伸手,我於心不忍。所以,每每去書店,我是真正的“泡”——只看不買。那時,我最大的愛好就是去長沙的袁家嶺和五一路,因為那裡有省城兩家最大的新華書店。還有黃泥街,長沙城裡最不顯眼的一條小巷,卻因為書籍的附麗而聞名全省乃至全國,真是“書香不怕巷子深”!師大對面的河西新華書店,因為近,是我學習期間去得最多的地方。看多了,喜愛的逼迫下,不可能不買,於是節衣縮食,省錢買書。有些書過於昂貴,買不起,我便經常象木樁一樣釘書店裡,一天讀不完的,第二天接著讀。實在遇到好書,我也“狠心”。二十歲生日時,我第一次向父母多要了三十元錢,加上自己節約下來的,共四十四元三角,去河西新華書店買下了那套我觀望、撫摸、猶豫不下數十次的《莎士比亞全集》。

真正閱讀習慣固定的開始,是參加工作以後。我至今仍然記得我領了第一次工資一百五十元錢後,站在新華書店門口那自信的感覺,比楊利偉走出神舟五號飛船都要驕傲。我在書架間穿越的心態有了根本變化,以前是又愛又恨,愛是因為店裡的書籍琳琅滿目美不勝收,恨是因為自己囊中羞澀束手無策。而現在,面對明碼標價的書,我如同流連在那些絕色女子間的賈二爺,從容不迫了。

怪不得人家常說錢能壯膽,我第一次發現,錢還有那樣可愛的嘴臉。

從此,不單本地,每當出差,我還會想方設法去出差城市的書店馳騁一番。北京西長安街的圖書大廈,上海福州路上的上海書城,青島位於香港中路的青島新華書店,我都流連過。我是這些書店裡千萬書蟲之一,浩如煙海的書籍中,人們雖摩肩接踵,但相敬如賓,極少喧鬧,這給了我許多異樣的況味,好象對知識的敬畏,減少了人與人之間淺薄的糾葛與爭鬥,於是,我從另一個層面,感受到了書籍的可愛。

從此,買書與讀書,成了我業餘生活的主題。而每天閱讀的習慣,也從此培養起來,至今未有絲毫改變了。


帝國的臉譜


有。主幹歷史,餘者龐雜。具體類別如下。

一是先秦等古籍史書。《史記》《戰國策》《左轉》《呂氏春秋》《論語》等等等。其中,尤其對司馬遷寫的《史記》情有獨鍾,而珍藏的版本不是一種,其中有上世紀50年代的豎版,八十年代的精裝版,以及現代的簡裝讀本。再就是時常翻閱《戰國策》《呂氏春秋》《論語》等。讀史知興替,令人減少淺薄,增加厚度。

二是現代人編輯通史。如,張延玲、隆仁主編,楊熙越,呂冬梅,熊國軍的《世界通史》,哈佛大學費正清主編的《中國—傳統與變遷》等等。這些史書一般而言,都是作為工具書來讀。可對照查找閱讀相關歷史,發現東西方學者對中國歷史、世界歷史不同的切入點觀點等。

三是單位推薦的書。推薦一,政論政策導向方面的,如習近平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推薦二,紅色傳統教育方面的,如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教授寫的“苦難輝煌”等書;推薦三,提升綜合素養方面的,如“向上彙報”,“如何講故事?”等等。讀這類書,可頭腦清醒,瞭解時局,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站的穩,看得清,不糊塗。

四是依據好惡選擇的書。其一,小說類的,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如印度泰戈爾的作品,日本川端康宏的作品等等;哲學類的,如美國的威爾—杜蘭特的《歷史的教訓》,尼采的《悲劇的誕生》;美學方面的如朱光潛的《西方美學史》,《吳昌碩畫集》,《古代山水畫鑑賞》,《中國現代山水畫全集》等;中國傳統經典作品,如《老子》《莊子》《孟子》《孫子》《詩經》《尚書》以及現代人編的《甲骨文字典》等等等。雖然古文功底太淺太薄,有太多的攔路虎,但可以對照解釋,反覆閱讀,經常閱讀。上述所書,有的是讀完了,更多的是隨手翻閱,用時閱讀,因此喟嘆:好書太多了!人生世事太龐雜,閱讀能力太有限,且讀且嚼且消化且用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