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學生眼裡疫情下的春節

這是我兒子寫的作文。

既然是比賽,他獲獎被選中的概率就很低,我不想讓他失望,報紙媒體也是媒體,自媒體也是媒體。

那我就替他在咱們的號裡發表了。

全文如下:

標題:我的春節

在新的一年,2020年,我們國家要全面建成小康的一年裡,很不幸,遭遇了新型冠狀肺炎病毒。這種病毒相較於17年前的SARS,雖然發病程度低,但是傳染性強,病毒攜帶者傳播週期長。對於病毒,截至目前,並沒有藥物能夠治療,很多人都陷入了恐慌。

在這個特殊的春節裡,我看到了完全不一樣的人。

有人不顧勸告,已經發燒,咳嗽的情況下,依然選擇去公共場所,傳播了整輛車,導致某些小區整體被隔離。甚至,還有人把病毒帶去了西藏,這個傳說中聖潔的地方。

當然,更多人是通情達理的。他們取消了拜年,取消了聚會,老老實實待在家裡自我隔離十四天。

對於我們,只是帶來了一些生活上的不便,不能出去吃飯,爸爸媽媽要在家裡燒飯,但與此同時,有很多叔叔阿姨,爺爺奶奶,他們才是這個社會的脊樑。

比如鍾南山爺爺,李蘭娟奶奶,他們作為傳染病專家,衝在第一線,指揮這場與病毒的殊死搏鬥。

圍繞他們的,是無數“不畏生死,不計報酬”的醫護人員,他們在不明確病毒傳播方式的情況下,就無畏的衝在了第一線,搶救患者,而自己甚至連口罩,手套,護目鏡都難得周全。

病毒的到來,是突發的,爸爸說商家沒有足夠的存貨,春節期間工人放假了,也趕不及生產。而我們的醫護人員,就是反覆使用口罩,手套,一整天難得吃到一次飯,年夜飯吃著方便麵和蛋黃派,在這樣的情況下,奮不顧身,一往無前。

在他們身後,是立即投入工地的解放軍戰士,他們準備十天內就修起一家醫院,三天就讓醫院通上水電。

有無數的交警,村幹部走上街頭和田間,調查疑似感染病毒的人員,隔離,統計,並向大家通報。

有無數的工人,放棄了休假,恢復工作,日夜不停的趕製加工口罩,防護服等醫療資源。

也有無數的志願者,海外的志願者,從全球採購急缺的物資,通過物流的幫助,把它們直接送到醫院門口。

.......

那麼我做了什麼呢?

我其實很想說我要好好學習,每天在家努力學習,預習和複習功課,將來成為一名醫生或者工程師。

但在這裡,我不想撒謊,因為這些我都沒有做到。

多數時間,我都在玩皇室戰爭,或者看電視,或者要爸爸陪我打檯球,玩三國殺。

但是,我也沒有鬧著要出去玩,我一直待在家裡,一個口罩都沒有用掉,據說這東西很緊缺,省下來,可以給醫生叔叔,護士阿姨用。

我也沒有生病,沒有讓爸爸媽媽擔心。

這就是我做的。

雖然這個春節,沒有旅遊,但它是我經歷的春節中,最讓人難忘的。

雖然有個別人,像湯裡的老鼠屎,但大部分人,讓我看到了擔當。

有一天,我也會長大,我希望,自己也能加入他們,加入那些有擔當的人。

全文完。

我猜他多半不會被選中,因為高度不夠,覺悟也不夠。

但我覺得很好。

他看到的這些社會信息,或者講叫素材,是我發給他看的。

很顯然,我沒有過濾,好的一面,壞的一面,都讓他看到了。

作為一個孩子,六年級了,你說他大,不大,但小也不小了。

如果他雞賊,可以迴避不好的一面,完全可以不提那些做的不好的人。

畢竟,這是作文比賽,他可以只講好的一面,只講令人感動的一面。

但是他沒有。

沒有因為自己潛在的利益就撒謊,這一點,比很多大人強。

這一點不僅僅體現在上半篇文章,也體現在文末。

他不僅沒有在明明收到全部信息的情況下,一味的把社會描述成高大上,

更沒有在文章的結尾,把自己描述成高大上。

這一點,很誠實。

把世界說成完美的,把自己說成更美的,是很多成年人很喜歡做的事情。

無它,利益驅使。

當然,我說這些,不是稱讚自己的孩子.

知子莫若父,我理解他為啥誠實。

不是“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不是的。

他不是想明白了利害,然後堅持內心深處的誠實,並非如此。

他只是個尋常的孩子,他只是不在乎而已。

他不在乎獲不獲獎,他不想討好你。

能明白這意思麼?

學霸又怎麼樣呢?

不是學霸又怎麼樣呢?

他不想為了得到什麼,非得擰巴,非得迎合,非得識趣。

我覺得這一點非常好。

我在90後身上看到了這一點,我在00後身上,看到了更多的這一點。

很多改變,是從人開始的。

人得變了,很多事情才能跟著變。

孔子說,子不改父之道,三年,可謂孝亦。

那也不就是三年麼?

三年之後,還是可以改的嘛。理解?

現在社會的中堅力量,更多的還是60後,70後,不出10年,就會成為80後,再往後呢?就會是90後,00後。

有人不喜歡年輕人,我很喜歡。

不鳥你,是好事。

人都是有良知的,否則王陽明也不會講,致良知。

人人都有,誰也不例外。

曾經有個盜賊是槓精,他非要說自己沒有良知。

王陽明讓他把衣服脫了,他就脫了,讓他把褲子脫了,他也脫了,讓他把內褲脫了,他猶豫了,不肯脫。

王陽明說,看到了麼?這就是你的良知。

一個孩子,你不用跟他講什麼高大上。

你給他看視頻,他看到人家不畏生死,不計報酬的一面,他看到那些小戰士冬天日夜趕工的一面,他一定會被感動。

我們說,就算是個壞人,午夜夢醒,他也會為好人感動,他也會為自己可恥。

他只是強壓著自己的羞恥心而已。

大家都真實一點,沒啥不好。

很多事,說白了,是資源的充沛程度引起的。

60後,70後,出生的時候,整體不富裕,資源少,競爭激烈,壓力大。

人有時候為了得到,或者說不得不得到某些東西,就會拼命的壓抑自己的本性。

你看80後就相對安耽的多。

90後,00後,個性、自我的人越來越多。

因為沒有那麼大的經濟壓力了。

出人頭地當然好,但不出人頭地,過得也挺好,那人就不見得非要壓抑自我,非要擰巴著去追求什麼。

老賴羅永浩有句話叫做: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很得80後的喜歡。

因為他們已經不想像前幾代人一樣,去迎合,去解釋了。

到了00後這裡,這話應該改一改。

彪不彪悍的人生,都不需要解釋。

你做的好,你打動了我,我真心服你,一定會追隨你。

反之,其它的,也不重要。

真實是一種很重要的品格,大部分人真實是一種隨著越來越富裕,更有希望形成的社會風氣。

真實可以避免太多不必要的損失。

如果更多人真實一點,也許很多事情就可以避免,也許很多彎路本不必走。

對了就是對了,錯了就是錯了,沒做到就沒做到,都簡單一點,我們可以過的更好。

沒有必要不好意思,我們誰都不是完美的。

昨天我媽看了文章,微信上告訴我,要去幫著太太做家務,要學會共度時艱。

我沒回。

很正常。

就像我太太告訴我兒子,好去做作業了,他假裝沒聽見,要說很多次,直到吼,才不情不願的放下IPAD;告訴他現在可以玩一會兒遊戲,他馬上就聽見了,馬上就放下作業,去玩了。

這就是人類。

無論12歲還是39歲,都是一樣的。

唯一不一樣的,恐怕是我比他,更會找藉口。

我們成人的世界,花了太多精力去偽裝自己,去破解別人的偽裝。

你知道偽裝的代價是什麼?是信任成本的飆升。

有人做過調查,有25%的醫生護士為病人墊付過醫療費,有10%的醫生因為患者欠費被扣過工資。

你想一想,哪個行業有類似的事情?你們老覺著仗義執言的記者有做過這種事麼?

可醫護人員換來了什麼?是傷醫。

冠狀病毒之前就有傷醫,醫生們不計前嫌,不計生死,不計報酬,還有病患在疫情期間傷醫。

你想想看,為什麼呢?

因為不信任嘛。

我們所有人的偽裝,抬高的信任成本,最終是由我們所有人共同買單。

連小孩子都能看到,疫情之下,各行各業的老鼠屎,紛紛冒了出來。

不要以為只有我們在檢測病毒,其實是它在檢測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