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是個資本主義國家,為何西方還如此反對俄羅斯?

調調su


為什麼還有人相信這種鬼話?不過可以理解,當年的葉利欽也同樣相信,直到現實讓他意識到自己上當了。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敵視首先來自於國家間的權力關係,俄羅斯作為歐洲大陸最大的國家,擁有著最強大的軍事力量,有著威脅整個西歐、中歐和東歐國家的實力,這是西方國家將俄羅斯視為威脅的物質基礎。其次,俄羅斯作為蘇聯繼承者,也同時繼承了西方國家的冷戰記憶,蘇軍鋼鐵洪流對西方國家的直接威脅是他們很難抹掉的噩夢。第三,俄羅斯作為世界大國,這個身份和他的實力決定了他不可能甘心淪為二流國家,他有著大國身份的定位,自然也有著跟大國身份相匹配的利益訴求。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不可能成為一隻跟西方沒有利益衝突的小考拉,而只能是一隻北極熊。

至於說俄羅斯是不是資本主義國家,跟西方是否把它視為威脅一毛錢關係也沒有。當年的印度奉行社會zhuyi計劃經濟,西方爭相拉攏,沒有把它視為威脅,當年的我們更是地地道道的社會zhuyi國家,西方甚至把他視為準盟國。一切皆是基於國家安全利益的判斷,當年羅斯福在被問道為何要支持尼加拉瓜獨裁者索摩查時,他是這麼說的:“他雖然是個狗孃養的,但是他是我們的狗孃養的。”美國對待索摩查是百般呵護,而對待民選的智利阿連德政府的則是中情局策動的政變和亂槍打死。一切利益之上的道德外衣有多麼虛偽可見一斑!在國家安全利益上扯制度?還真有鬼信啊,傻鬼吧。

好吧,我知道噴子們一定已經在趕來的路上了。你們繼續相信美國隊長拯救地球吧!


照理說事


俄羅斯在歐洲始終是個異類,明明是歐系白人,信仰的也是基督教,但卻始終不被歐洲徹底接納。而之所以如此,除了俄羅斯文明發展程度的相對落後,其實也跟其體制有關。廣袤的國土,使得俄羅斯除了用自身硬實力來維繫國土的統治外,也需要在政治體制上進行調整來適應俄羅斯特殊的國情。

那麼,俄羅斯的政治體制採用的是何種方式呢?

俄羅斯採用的是中央集權政體。在莫斯科公國時期就創造出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權制度,而這個中央集權制度在之後被沙俄、蘇聯、俄羅斯所繼承。

雖然俄羅斯出現了杜馬這個議會組織,蘇聯時代國家結構上採取加盟共和國等給予地方高度主權的制度,甚至在當代建立起三權分立的分權制衡形式。

但這並未改變俄羅斯中央集權的本質。沙俄末期,杜馬制度很快被革命顛覆,並沒有持續多久;蘇聯是在蘇共一黨專政的框架下進行的行政分權,其本質是被蘇共嚴密管理;當代的俄羅斯聯邦,其行政、司法、立法之上還有總統統籌管理。

綜上,俄羅斯擁有西式分權制衡的表,但卻是中央集權的裡。

不過,俄羅斯並不承認。在俄羅斯的政權字典裡,沒有“集權”這個詞彙。雖然俄羅斯在行動上用集權捍衛中央的權威,但在對外表述中卻是極力排斥的。

為什麼俄羅斯在國家結構和政治體制上會有這種不一致呢?雲石君為大家進行分析。

首先,俄羅斯為什麼能實施中央集權?

表面看來,俄羅斯沒有實施中央集權的基礎。俄羅斯的領土龐大。巨大的版圖雖然規整,但也需要一個強大的核心區將版圖整合在一起。

而俄羅斯的本部核心區(東歐平原)沒有這樣強勁的地緣實力。東歐平原在農耕時期是不毛之地,後來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地緣實力得到釋放,成長為有一定實力的地緣板塊。但其實力將兩千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整合為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國家還較為單薄。

而且,東歐平原的地緣區位並不理想。俄羅斯領土東西跨幅長達1萬多平方公里,而本部核心區不僅位於俄羅斯領土的最西端,而且氣候苦寒,開發難度極大,極難建成高效密集的地緣通道,因此東方領土接收到的地緣輻射影響力被大幅限制。

這樣看來,俄羅斯的地緣結構決定了其較難形成中央集權的架構,反而更適合鬆散的聯邦組織架構。

可是,俄羅斯依然建立起了中央集權架構。其主要原因,雲石君認為有以下兩點。

首先,俄羅斯在亞洲部分的實力非常弱——面積巨大,人口少,氣候惡劣(不是酷寒就是乾旱荒漠),文明程度極低。換句話說,其地緣實力極弱,俄羅斯本部核心區完全能憑自身硬實力,將在亞洲部分的領土牢牢掌控在手。

而俄羅斯領土的大擴張期在17-19世紀,此時是全球由農耕文明轉型到工業文明的過渡期。俄羅斯因歐洲的先發優勢,而擁有了遠超自身地緣實力的“文明溢價”,因此在對亞洲進行擴張時,獲得了華夏、伊斯蘭兩大地緣勢力的許多地盤。

如果不是因為文明水平上的差距,即使俄羅斯實力強悍,也無法在伊斯蘭和中國手裡討到如此大的便宜——伊斯蘭和中國在面對俄羅斯的大舉擴張中,可從側面干擾,大幅消耗俄羅斯的力量,使其無法保持對亞洲領土的絕對控制,那麼中央集權也就無法實現。

隨著時間的流逝,中國已走出曾經的泥濘,擁有強大的實力,但國家的組織結構已進化到現代形態。現代國與國之間界限分明,國家政治力量對文明交流有極大的限制。這樣的背景下,即使中國對曾經的領土分割不滿,也因不能同俄羅斯這個國家為敵,而迫不得已的接受。

俄羅斯除了特殊的機遇外,還擁有實施中央集權的必要性。

俄羅斯幅員遼闊、地緣結構複雜、民族和種族繁多。其內部的複雜性,使得俄羅斯的凝聚力存在天然不足的現象。

而俄羅斯凝聚力的不足,決定其無法給予地方過多的自主權。畢竟,如果邊緣板塊獲得較大自主權,其本土化傾向將會增強,而更能被周邊文明滲透。

任由這種情況長期發展,俄羅斯對邊緣板塊的掌控將會鬆動。因此,俄羅斯必須將權力集中,從國家的整體利益層面出發對待地區內部經濟發展、文化傳承以及對外交流合作。

同時,俄羅斯的國家發展,同樣需要中央集權來支撐。

就內部而言,作為本部核心區的東歐平原能夠進行大規模的工業發展,可是發展工業的礦產資源卻集中在亞洲領土,而亞洲領土因惡劣的自然環境無法進行有效開發。這種資源帶與開發帶的高度分離的現實,決定了俄羅斯必須通過中央集權,來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就外部而言,俄羅斯橫跨亞歐大陸,地盤龐大,幾乎與全球所有強勢地緣勢力都存在著嚴重的結構性矛盾。這代表,俄羅斯將同時面臨多個方向的挑戰。

俄羅斯要想在這樣的情形下謀求自己最大的利益,只有在行動上保持一致性,集中力量應對外部威脅。如果地方擁有較大自主權,在面對多方向的外敵威脅時,不免會出現多個不同聲音,這會分散俄羅斯的力量,以致全盤皆輸。

國內國外複雜的局勢,決定俄羅斯只有進行中央集權的整合,才能維護內部的穩定以及應對外部敵人的威脅。

不過,俄羅斯的中央集權並不徹底。這種不徹底不僅體現在態度與實際的表裡不一,還體現在現實層面的政治架構上的分權設計。

如,蘇聯時代,蘇聯不僅將國家分為15個加盟共和國,還在《蘇聯憲法》中規定,加盟共和國是擁有主權的國家。而現在俄羅斯的22個自治共和國、9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也有一定的自主權。

當然,蘇聯以及俄羅斯的這些自治地區的自主權並沒有法律授予的那麼大。畢竟蘇聯是以黨治國,而俄羅斯是“超級總統制”。不過這就表明了,在法律層面,俄羅斯的中央集權非常不徹底。

這也說明俄羅斯在政治層面上的不穩定。雖然俄羅斯的中央權力壓制了地方權力,但這僅是動態平衡上的壓制,不具有合法性。這種格局會隨著當權的中央勢力的衰落而被打破,進而造成政治動盪。

俄羅斯的這種不穩定性,造就了俄羅斯政治上出現較多鐵腕領導者。從曾經的斯大林到現在的普京,俄羅斯的獨裁特徵異常明顯,政治權力高度集中在總統手中。

俄羅斯的政壇上為什麼會出現政治強人獨裁的風氣,以至於不管怎麼改朝換代,強人政治屢禁不絕?關於這一點,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將在下一節為您分析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114章——俄羅斯之第三部分,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君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雲石君


主要是政治傳統的不同和文化上的偏見,紐約州立大學教授歐文曾調侃到:“撕下一個俄羅斯人的臉皮,你就會發現一個韃靼人”。任何學習過政治學的人都會明白,這句話絕不僅僅是一句調侃,而是一個對俄羅斯人極為精確的概括。


(普京是傳統俄羅斯專制主義的延續,是蒙古式的君主)


蒙古的入侵使得俄羅斯的政治制度和文化開始與西歐分道揚鑣,並最終演化成了一個比奧斯曼和古代中國還要恐怖的專制主義怪物。


俄羅斯雖然外貌上和歐洲人相差無幾,但是由於蒙古征服和地理環境的原因,俄羅斯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更像古代中國和奧斯曼的專制主義,與西歐的封建采邑制以及講法治的政治傳統完全相異,正因為政治傳統相差如此之大,很多西方人寧肯將俄羅斯當做誤入歐洲的東方人。


一、蒙古入侵徹底改變了俄羅斯的發展軌跡


蒙古人究竟對俄羅斯有多大影響,看看從未被蒙古征服過的斯拉夫國家諾夫哥羅德就明白了,諾夫哥羅德是一個地道的斯拉夫國家,與被蒙古征服的莫斯科公國同文同種,但是在蒙古入侵後,他與莫斯科公國趨向於專制的發展路線完全不同。


(蒙古入侵徹底改變了俄羅斯)


諾夫哥羅德雖然也由君主統治,但是卻受市民大會的限制和監督,市民大會從貴族中選出市長,所有自由公民都可投票,他可以掌控稅賦、外交和法律,甚至能解僱國王,可以說具有非常深厚的民主傳統,與西歐的發展如出一轍,沒什麼不同。直到被莫斯科公國征服,貴族商人被大批處死,諾夫哥羅德才被迫走上了專制道路。


(15世紀莫斯科公國與金帳汗國的戰鬥,雙方裝備幾乎完全一致)


可見,斯拉夫人並非天然傾向於專制,在蒙古人到來前,其和其他歐洲人無本質區別,但是蒙古人的到來摧毀了原有的政治體系,大批貴族被殺,俄羅斯人不得不屈膝臣服。


在這期間,莫斯科公國通過向金帳汗國示好而得到了後者的扶持,並仿效蒙古人的專制制度,開始兼併其他斯拉夫小國,最後推翻了自己的宗主國,趕走了蒙古人。


到推翻蒙古統治時,莫斯科公國的君主幾乎掌握絕對的權力,沒有任何機構和貴族能限制他。


二、俄羅斯的專制主義甚至強過古代中國,幾乎草菅人命


秦以後的中國一直被西方學界視為專制主義的典範,但是就算是明清的中國,和俄羅斯的專制比起來也望塵莫及。


學者福山曾經提到,中國古代的皇帝雖然名義上掌握任何人的生殺大權,但實際上,自儒家思想確立後從未有人真正完全實行過這種權力。


(面對海瑞這樣完全沒有把柄的,皇帝也毫無辦法)


儒家的教育以及天下對仁義的推崇,對桀紂、秦始皇、隋煬帝等暴君的厭惡一直限制著皇帝過分出軌。在中國,毫無罪名就濫殺大臣是不得人心的,皇帝通常要羅織其他罪名來處罰大臣,而對於海瑞這種油鹽不進,完全沒有把柄的,就算是嘉靖,也無法將其處死。


中國皇權的隱形限制,在萬曆年間的爭國本中就顯露無疑,皇帝名義上擁有一切權力,但連自由選擇繼承人的權力都無法正常實施,萬曆名義上可以殺死所有大臣,但他卻沒有這樣做。


(伊凡雷帝的專制連朱元璋都望塵莫及)


相比於中國君主的道德和輿論鉗制,俄羅斯的沙皇則幾乎是為所欲為,比如俄羅斯歷史上著名的伊凡雷帝,就以草菅人命著稱,他毫無理由的沒收了一半貴族的私產,並無故殺死了四千到一萬的貴族,伊凡雷帝的可怕之處在於他殺人從不需要罪名,就算是朱元璋,也是以貪汙的名義處死了大批官員(也確實貪汙了),如果官員沒有貪汙,就算是朱元璋也無計可施,但伊凡雷帝的專制,卻是毫無理由的屠殺,真正做到了想殺誰就殺誰。


這種恐怖的傳統可以說是斯大林肅反的古代先例。


三、俄羅斯過於平坦,無險可守的地形加劇了蒙古式專制主義的盛行


與西歐有本質不同,俄羅斯從沒發展出有效的制衡君主的機構,這一點,甚至連靠道德軟約束的古中國都不如。


在西歐,貴族、教會對君主權力都有巨大鉗制,前者演化成了如今的議會,其起點在於英國的大憲章,貴族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確削減君主的權力。而教會自不必說,教會一直依靠歐洲的分裂在君主間縱橫,甚至一度出現了教權大於王權的現象,專制主義在西歐,可以說是從未誕生過。


(俄羅斯從沒出現過類似大憲章這種的情況)


西歐的制衡一定程度上得益於險要的地形,貴族在險要之處構建堅固的堡壘,並儲存糧食以支撐數年之久,面對如此城堡,國王往往束手無策,無力給予剿滅,這種地形註定了分權自治將成為主流,極大限制了中央集權和君主權力的擴張。


而俄羅斯則是一馬平川,幾乎無險可守,非常利於君主大規模的突然襲擊,貴族們找不到能構建堡壘的地方,面對君主佔優勢的兵力只能束手就擒。


蒙古人帶來的專制傳統加上一馬平川的地形,使得俄羅斯沙皇可以迅速完成中央集權,實現專制主義。


在歐洲,貴族可以制衡君主,但在俄羅斯,則是門第選官制,沙皇完全掌握貴族的升遷,貴族只是君主的奴僕。


(葉利欽和普京不過是新一代的蒙古式沙皇)


這種持續800多年的分道揚鑣徹底破壞了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是俄羅斯與西方難以和解的最大障礙,對於歐洲人來說,俄羅斯人與蒙古、奧斯曼等專制國家別無二致,文化和政治上與歐洲截然不同,甚至被前者視為野蠻人。


這種骨子裡的敵視在冷戰時期達到了頂峰,800多年的分離加上冷戰的敵對,除非俄羅斯出現重大轉變,否則其與西方的和解肯定是遙遙無期。


沉思的托克維爾


所謂“西方反對俄羅斯”,其本質應該是美國反對俄羅斯!事實上,美國與俄羅斯的關係緊張,其根源並非雙方在意識形態領域存在分歧,即便在從二戰結束到伯林牆倒塌之間的將近50年裡,美蘇之間爆發冷戰也不是因為前者信奉資本主義、後者信仰另外一種主義!

從根本上說,美俄(蘇)之爭是權力之爭、利益之爭,是誰能夠最大限度控制世界之爭。意識形態充其量只是這種鬥爭的一部分,或者只是挑起並延續這場鬥爭的一個藉口。而從美蘇冷戰到美俄冷和平、再到美俄新冷戰,其主要責任無疑在美國政府一方。

1. 傳統上,西方視俄羅斯為落後而又與自己格格不入的國家,對其看不順眼也不願意打交道,因其“野蠻”、“強橫”而對其加以防範,與此同時又覬覦其遼闊的土地、富饒的資源。

因此,才有了拿破崙和希特勒要征服俄羅斯的野心。而打敗盛極一時的法國和德國,讓西方世界見識到俄羅斯的強大,同時也對其爭奪國際利益的實力感到擔憂。

1946年3月5日丘吉爾在美國發表“鐵幕演說”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丘吉爾在二戰結束沒多久就在美國發表了臭名昭著的“鐵幕演說”,從此拉開了美英主導西方針對蘇聯及其東歐盟國的冷戰。從斯大林到勃列日涅夫(其後的安德羅波、契爾年科因執政時間不長即去世而影響不大),蘇聯也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雙方各顯身手,在世界範圍內展開爭奪,並且爆發了古巴導彈危機和蘇聯出兵阿富汗等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事件。

2. 美國為首的西方在技術上的優勢,最終轉變為經濟和軍事上的優勢。蘇聯陣營則存在體制僵化、官僚主義盛行、特權腐敗嚴重、經濟發展停滯等問題,引發了國內政治危機,並最終導致了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悲劇結局。

在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首任總統葉利欽及其班子,曾經天真地認為“意識形態壁壘”已被打破,美國(西方)可以與俄羅斯和平共處並幫助其恢復和發展經濟。但正所謂“廋死的駱駝比馬大”,擁有1700萬平方公里國土、1.46億人口和豐富自然資源的俄羅斯,仍然美國爭霸世界的最大“絆腳石”。

烏克蘭“橙色革命”

因此,美國一方面通過北約東擴計劃將軍事邊界向俄羅斯推進,同時發動“顏色革命”瓦解後蘇聯空間內的俄羅斯盟友,並以民族-宗教矛盾為藉口削弱、分裂了俄羅斯的兄弟國家南斯拉夫;另一方面,又試圖通過支持車臣恐怖主義分子達到將高加索地區從俄羅斯分裂出去的目的。

3.這一切最終讓葉利欽看清美國人的嘴臉,放棄了對美國為首的西方的幻想和奉行多年的“一邊倒的”親西方政策,並在1999年11月18日伊斯坦布爾召開的歐安組織峰會上憤然離席回國。這標誌著美俄關係從冷戰後的和解期進入了“冷和平”階段。

葉利欽

普京入主克里姆林宮之後,美俄曾一度因為“911”恐襲事件爆發、俄羅斯在美國最困難的時候支持其反恐行動而有所回暖。

然而好景不長。美國此後繼續壓縮俄羅斯的國際空間,通過先後通過“玫瑰革命”和“橙色革命”推翻了格魯吉亞和烏克蘭的親俄政權,導致雙方關係再度轉冷。到2013年底烏克蘭再度爆發“顏色革命”、俄羅斯為防止失去黑海艦隊基地和出海口,而斷然採取行動同意接受克里米亞迴歸,美俄重新跌至冰點。

普京視察黑海艦隊

美烏加強軍事合作

4. 特朗普與普京7月16日在赫爾辛基舉行“歷史性會晤”。儘管雙方都強調修復兩國關係的重要性,但種種事實表明這絕非幾次對話就能解決的問題。幹掉俄羅斯這個最大的競爭對手,仍然是美國精英的最大願望。

特朗普雖然有“普京情結”,但深陷“通俄門”的他很難擺脫國內政治鬥爭的干擾,而“普特會”結束第二天就在“俄干涉美大選”問題上改口,既說明了美國政治鬥爭形勢之嚴峻,也證明和做生意上的精明相比,特朗普在政治方面的低能、甚至腦殘。

赫爾辛基峰會後普京與特朗普舉行聯合新聞發佈會

俄羅斯雖然在普京治下重新團結起來,並且在軍事和外交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但是由於經濟結構單一、過分依賴能源出口,其經濟很難在短期內有大的起色。美國精英階層對此自然是看在眼裡樂在心裡,他們希望複製冷戰時期壓垮蘇聯的模式,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與俄羅斯修好、使其有機會在經濟制裁的重壓下獲得喘息和重生機會。這也是美國國內一直抓住“通俄門”不放、極力阻止“普特會”的根本原因。


Andrei青山碧水共雲天


因為“資本主義”“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名詞體系,西方國家不用這一套名詞體系他們用來區分好人壞人的,是“民主”和“專制”。在西方看來,“真正的民主”國家是朋友,“專制國家”是敵人,而“假冒的民主國家”則是更加險惡的敵人。而俄羅斯在西方人眼中,就是一個“假冒的民主國家”。

西方人臆造的“民主國家大家庭”


西方國家認為,“民主國家”之間是永遠不會打仗的,他們之間即使有矛盾和分歧,也會用和平談判來解決。另一方面,戰爭往往是發生在“民主國”和“專制國家

”之間,“民主國家”和“半民主”“假民主”的國家之間的戰爭概率尤其高。因此,如果全世界的國家都變成了“真正的民主國家”,那就是世界永久和平,人類大同了。

這種理論,起源於德意志哲學家康德,在80年代的美國被髮揚光大,被稱作“民主和平論”,並且立即成為美國對外政策的基本思維方式。

當然,在外交實踐之中,美國人實際上是不折不扣的“雙標狗”,玩弄雙重標準,並不把“民主”、“專制”、“民主和平論”當回事。一個國家就算有民主制,只要是跟美國關係不好,就會被隨便亂貼標籤,被罵是“假民主”,甚至被武力干涉。一個國家就算是徹頭徹尾的世襲獨裁製,像沙特和新加坡;或者是軍政府和寡頭制,像埃及和泰國,只要乖乖跟著美國混,就安然無恙。


萊茵的黃金


現在的國際社會,哪裡還有評判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標準?主宰天下的是強權政治。

蘇聯(俄羅斯)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的明燈在克里莫林宮的上空也僅僅亮了七十年。隨著蘇聯的解體,俄羅斯的獨立,葉利欽當上了俄國獨立後的首任總統,選擇了由西方人給他定下的發展道路。

俄羅斯由全民所有的公有制社會急轉走資本主義私有化道路,經濟轉型並不成功。被葉利欽所打壓的前蘇共失利的眾多基層幹部和群眾,發動了一波又一波的抗議示威活動,整個俄羅斯人民度過了長達十幾年動盪不安的生活。

普京總統執政以後,首先穩定俄國內部局勢。發展經濟,強化已經開始沒落的軍工企業生產。把被葉利欽所搞亂了的工、農業經濟帶上了可持續發展的正確道路上來。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當然不希望看到一個手握核武的國家再次強大,對俄國的打壓就再說難免。

雖然說俄羅斯由葉利欽所選擇,走上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道路,但在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西方國家不能容忍一個大國和他們分享世界經濟發展的紅利。

這本來就是資本主義國家大魚吃小魚,弱肉強食的慣用伎倆,不值得大驚小怪,也沒有什麼新鮮內容。

普京總統帶領俄國由弱到強,這當然是西方國家不願意看到的現象,反對俄羅斯、打壓俄羅斯也就再正常不過了。(2019/08/10)


吉祥如意


可以肯定地說,國家之間的關係與國家制度體制沒有必然關係,只有永恆的利益。俄羅斯屬於本主義制度,應當說從體制制度上講,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屬於同一陣營,屬於同一意識形態,那為何西方還要反對俄羅斯呢?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俄羅斯的國家性格讓西方國家畏懼。從歷史上看,俄羅斯的國土面積其實並不大。但由於俄羅斯人強悍的性格,擴張的本性,一直奉行領土擴張政策,逐漸成為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這不能不令西方國家生畏忌憚。

第二,俄羅斯和西方在近代屬於不同陣營。一戰時期,俄羅斯與和國家關係較好,還進行通婚。但

二戰結束後,蘇聯迅速崛起。蘇聯組成華約集團,歐美組成北約集團,兩大陣營之間開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使全世界在較長時間處於冷戰時期,西方國家常年處在蘇聯鋼鐵洪流的陰影之下。

總之,西方國家反對俄羅斯,不是因為社會制度問題,而是俄羅斯骨子裡的擴張本性問題。為了防止俄羅斯的擴張,西方國家不得不與俄羅斯進行各種對抗,來保自身的國家安全。


小甜嘟爸爸


俄羅斯明明是資本主義國家,為什麼還和西方國家這麼僵?因為本來俄羅斯和西方國家關係不好就不是因為社會制度,社會制度只是西方國家當時為了遏制蘇聯找的一個理由而已,所以俄羅斯和西方國家的關係也不會因為社會制度的改變而得到改善。


俄羅斯和西方矛盾的歷史

其實從很早開始,甚至可以說從有了俄羅斯這個國家開始,歐洲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就從來沒有順暢過。比如在莫斯科沙皇國時期,和其接壤的波蘭-立陶宛聯邦就曾經和其發生戰爭,並曾經佔領其首都莫斯科。

而俄羅斯國家建立之後,又反推波蘭-立陶宛聯邦,並從瑞典手中奪取了大量領土,而且最終還肢解了波蘭立陶宛聯邦。所以可以說俄羅斯的崛起就是伴隨著和歐洲國家的衝突。到後來俄羅斯擊敗拿破崙,中止了拿破崙統一歐洲的努力,之後又因為克里米亞的歸屬和英國、法國、意大利撒丁王國以及奧斯曼帝國大打出手。

十九世紀俄羅斯和英國在中亞“大博弈”的形勢

特別是俄羅斯和英國之間,可以說整個19世紀都在中亞進行著爭霸,所以在英國在19世紀就長期瀰漫著一種“恐俄症”。不過在19世紀末普魯士統一德國之後,以德國和奧地利為代表的德意志民族稱霸歐洲大陸的態勢顯現,而這對俄羅斯和英法等其它國家都是更為現實的威脅,所以在一戰期間,俄羅斯和英法等國才短暫地捐棄前嫌,共同對德國和奧匈帝國作戰,但這種短暫的盟友關係也隨著俄羅斯退出一戰而告終。所以其實歐洲國家和俄羅斯之間的矛盾有著深厚歷史傳統。

雙方矛盾的實質是什麼?

既然幾百年來俄羅斯都和歐洲國家關係不好,那麼雙方關係惡化的本質原因究竟是什麼呢?其實雙方爭執的核心主要就是兩點,一是世界歷史永遠的主流,即資源的爭奪,二是雙方國家形態的差異。

俄羅斯在世界的上體量,僅僅其歐洲地區就和其它所有歐洲國家的總和相當,歐洲國家當然不願意看到它始終維持如此之大的領土


資源的爭奪在世界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最主要的表現方式始終是領土和人口的爭奪,因為在古代,領土和人口就是最大的資源。通常情況下,有了更多領土,就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而有了更多的人口,就可以為這個國家提供更多的士兵,那麼這個國家相對來說受到外敵入侵的可能性就小一些,國家的安全性就高一些。而到了近代之後,儘管工業和其它礦物資源的重要性越來越高,但工業的發展和石油等重要戰略資源的獲取其實也跟領土的大小有著直接關係。所以俄羅斯(蘇聯)和西方國家最主要的矛盾其實還是對資源的爭奪,這個矛盾並不會因為俄羅斯社會制度的改變而改變,無論俄羅斯的社會制度如何轉變對此都不會有根本性的影響。

有些朋友可能會說西方國家之間怎麼沒有資源的爭奪?為什麼能夠結盟?其實在某種程度上,西方國家之間能夠結盟跟俄羅斯的存在也有直接的關係。因為無論是蘇聯時期還是俄羅斯時期,美國單憑自己的力量始終沒有對蘇俄取得優勢,所以與歐洲的結盟其實也是為了在與俄羅斯的對抗中佔據上風,所以美歐結盟是美歐在與俄羅斯的競爭中能夠實現利益最大化的方式,這樣雙方能夠獲得最多的資源,所以雙方才能夠結盟。而在近年來俄羅斯國力衰落之後,美歐之間的矛盾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趨勢,可以說如果沒有俄羅斯的存在,美歐之間也會越來越多的顯示出競爭態勢,甚至也可能成為公開的對手。但目前因為有俄羅斯的存在,雙方還是利益大於競爭利益,因此其盟友關係還可以得到維持。


而另一個具體到俄羅斯和西方的差異就是雙方國家形態的不同。俄羅斯因為其地理因素和歷史因素,從公元15世紀誕生時起就是個多民族國家,其不同民族之間的交匯程度比歐洲國家要深入的多,因此俄羅斯始終沒法像西方國家那樣建立起民族國家。

俄羅斯的民族構成,其國內也有相當大區域少數民族佔據多數

而西方在一戰之後,將奧匈帝國這個多民族國家肢解,此後歐洲大陸幾乎除了俄羅斯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多民族國家,曾經希特勒也想在歐洲再建立多民族國家,但很快就被擊敗。而美國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有很多民族,但美國的民族基本都是移民,並不存在其它民族有體系的社會結構,其主體民族是由歐洲各國後裔所融合形成的美利堅人,在現代其實美利堅人的民族性早就已經非常固定了,而包括黑人、西班牙裔和亞洲裔在內的少數民族在其整體人口比例裡並不算特別高,而且被美利堅人同化的程度也很高,所以從這個角度,美國其實也是個民族國家。

如果把俄羅斯人除去之後的俄羅斯各地民族構成,可以看出複雜性也非常高

但俄羅斯卻沒法很快完成這樣的轉變,俄羅斯境內的眾多民族很多是世居民族,其社會結構和文化習俗都一脈相承,俄羅斯將其完全同化的難度極大,而讓其全部獨立又不可能,因為那樣俄羅斯的經濟體系就會崩潰,國家也將無法維持。所以俄羅斯只能維持多民族國家的形態。但這一點是美歐很難接受的,因為俄羅斯維持多民族國家的形態,就意味著俄羅斯維持龐大的體量,這樣就始終能對美歐造成很大威脅,所以除非俄羅斯再次解體,分裂成10到20個小國家,對美歐完全喪失威脅能力,可能西方和俄羅斯分裂所形成的小國家之間的矛盾才能基本緩解。


但到時的情況基本可以肯定,會是分裂之後的某個一、兩個小國因為其經濟的某些特點被美歐納入其經濟體系,迅速發達,但其它10幾甚至20個小國則會陷入赤貧,長期很難得到發展。而這是俄羅斯肯定無法接受的,所以俄羅斯人也不會輕易放棄維護國家的統一。因此雙方的矛盾還會持續,在可預見的未來恐怕都不會改變。


桃花石雜談


小小小百科全書觀點!

俄羅斯雖然現在是資本主義國家,但它的前身卻是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且俄羅斯現在這個資本主義國家也並不完全是資本主義模式。最重要的是,現在國際上意識形態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現在國際之間講究的是共同利益。意識形態這方面的東西早就被世界各國拋棄了。



俄羅斯是蘇聯解體之後的最大一個繼承者,也可以說是主要繼承者。其他國家最多也就是繼承了一些武器以及工廠之類的。但是俄羅斯幾乎繼承了蘇聯的全部,武器裝備,國際地位,國際資源科技等等。但除此之外俄羅斯還繼承了蘇聯的所有仇恨。這部分仇恨就是在意識形態對立時期所產生的。

美國的刻意針對也是西方國家反對俄羅斯的原因之一。美國作為西方國家的領頭羊自然會針對這個對它自身威脅巨大的國家。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雖然軍事實力比不上美國了。但是也是緊隨在美國之後的國家。美國肯定會打壓對它地位威脅比較大的國家。而俄羅斯現在就是這個對它威脅很大的國家。雖然俄羅斯在經濟上差美國十萬八千里。但軍事上俄羅斯一直緊隨美國之後。而現在軍事實力決定國家地位大時代。美國是每時每刻都不會小看俄羅斯這個曾經的對手。俄羅斯被壓制也很正常。當年蘇聯巔峰的時候不也總欺負美國嘛。



歷史原因也是很重要的一點。歐洲國家之所以一直反對或者抵制俄羅斯。就是因為俄羅斯這個民族的口碑一直都不是很好。總的來說就是貪婪,極度的貪婪。不管是在莫斯科公國時期,還是沙俄時期,或者是蘇聯和現在的俄羅斯。貪婪的慾望一直都沒有降低。貌似俄羅斯這個民族對於侵略對於土地來說有種病態的痴迷。而且歷史上歐洲國家也沒少受到俄羅斯的傷害。俄羅斯曾經歷史上多次侵略歐洲,歐洲人對與俄羅斯的警惕是成為慣性了。


俄羅斯人多數都是斯拉夫人。而斯拉夫人在羅馬帝國時期是奴隸民族,因此一直以來都被西方主體民族盎格魯撒克遜人瞧不上,此外,俄羅斯人曾經被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的欽察汗國統治了200多年,混有非常多的蒙古血統,歐洲國家也不認為俄羅斯是歐洲國家。一直把俄羅斯排斥於外。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小小小百科全書


現在很少用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封建主義來劃分世界了。當然不是說世界不存在這些國家,而是說,除了幾個個別的國家愛之外,目前全世界按照意識形態劃定國家的界限並不特別明確。

木叔回答這個問題,先說說政體吧!

比如沙特,它表面是君主專制國家。

按照過去的劃分,他們連資本主義的君主立憲制都不是,可能會被劃分到封建主義國家的行列。但人家沙特的經濟體制就是資本主義的體制,不僅有大量私營經濟,還有股票市場等。那麼也就是說,該國不是純粹的封建主義制度,而是一種帶有封建專制色彩的資本主義經濟的結合體。

再比如敘利亞,它的國名是敘利亞共和國。但是該國50年來只有兩任總統,而且是父子關係——巴沙爾和他老爸阿薩德。

這與共和國所要給予老百姓的民主共和權利完全不相關,因為敘利亞人50年來都沒有真正的選舉權和基本的結社、遊行等人權保障。因此,你說這個國家是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國?當然也不全面,它更像是一個打著民主旗號實行專制獨裁統治的封建家天下的國家。

那麼,對俄羅斯的分析也是一樣。表面上俄羅斯實行了類似西方的三權分立制度,但是普京能利用這個制度的漏洞長期控制政權進而實際執政18年之久,而且還要再統治6年到2024年。

換句話說,俄羅斯的法律似乎是為了普京長期能夠成為事實上的統治者而“量身定做”的。比如梅德韋傑夫就曾把法律修改,給普京能夠更長時間執政提供了很多便利。

因此,你說俄羅斯是資本主義國家沒錯,但西方評判一個國家的標準,已經不滿足用這個標籤了,而是更喜歡看實際到底是什麼樣子,不只是看這個標籤的表象。從實際來看,西方看到的就是普京和巴沙爾的長時間執政有一拼,這讓西方覺得俄羅斯本質上和他們不是一夥的,也就是不是一個“朋友圈”的。

第二,木叔再說說西方為什麼不喜歡俄羅斯吧!

其實對比一下就不難理解。

為什麼沙特這樣家天下的王權國家,能和美國等西方走近,而普京這樣似乎還有選舉制度的國家,卻成為西方的眼中釘?兩個字——利益。

只要不損害美國和西方的利益,他們是不會管你的政體什麼樣的。就算你是社會主義,只要和他們的利益是一致的,那也能做朋友。

舉個例子。上個世紀70-80年代,中美蘇大三角。中美製度完全不同,中蘇制度非常相似,但中美關係要好於中蘇關係,甚至有人說中美共同“對抗”蘇聯。更有學者分析,蘇聯解體就有中美共同抵制的結果,自然也有中方的“功勞”。

所以,俄羅斯是什麼國家,對西方什麼關係,只要別損害西方利益。但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在敘利亞問題上等經常和西方對著幹。他們當然反對俄羅斯了。


你怎麼看西方對待俄羅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