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是个资本主义国家,为何西方还如此反对俄罗斯?

调调su


为什么还有人相信这种鬼话?不过可以理解,当年的叶利钦也同样相信,直到现实让他意识到自己上当了。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敌视首先来自于国家间的权力关系,俄罗斯作为欧洲大陆最大的国家,拥有着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有着威胁整个西欧、中欧和东欧国家的实力,这是西方国家将俄罗斯视为威胁的物质基础。其次,俄罗斯作为苏联继承者,也同时继承了西方国家的冷战记忆,苏军钢铁洪流对西方国家的直接威胁是他们很难抹掉的噩梦。第三,俄罗斯作为世界大国,这个身份和他的实力决定了他不可能甘心沦为二流国家,他有着大国身份的定位,自然也有着跟大国身份相匹配的利益诉求。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不可能成为一只跟西方没有利益冲突的小考拉,而只能是一只北极熊。

至于说俄罗斯是不是资本主义国家,跟西方是否把它视为威胁一毛钱关系也没有。当年的印度奉行社会zhuyi计划经济,西方争相拉拢,没有把它视为威胁,当年的我们更是地地道道的社会zhuyi国家,西方甚至把他视为准盟国。一切皆是基于国家安全利益的判断,当年罗斯福在被问道为何要支持尼加拉瓜独裁者索摩查时,他是这么说的:“他虽然是个狗娘养的,但是他是我们的狗娘养的。”美国对待索摩查是百般呵护,而对待民选的智利阿连德政府的则是中情局策动的政变和乱枪打死。一切利益之上的道德外衣有多么虚伪可见一斑!在国家安全利益上扯制度?还真有鬼信啊,傻鬼吧。

好吧,我知道喷子们一定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你们继续相信美国队长拯救地球吧!


照理说事


俄罗斯在欧洲始终是个异类,明明是欧系白人,信仰的也是基督教,但却始终不被欧洲彻底接纳。而之所以如此,除了俄罗斯文明发展程度的相对落后,其实也跟其体制有关。广袤的国土,使得俄罗斯除了用自身硬实力来维系国土的统治外,也需要在政治体制上进行调整来适应俄罗斯特殊的国情。

那么,俄罗斯的政治体制采用的是何种方式呢?

俄罗斯采用的是中央集权政体。在莫斯科公国时期就创造出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而这个中央集权制度在之后被沙俄、苏联、俄罗斯所继承。

虽然俄罗斯出现了杜马这个议会组织,苏联时代国家结构上采取加盟共和国等给予地方高度主权的制度,甚至在当代建立起三权分立的分权制衡形式。

但这并未改变俄罗斯中央集权的本质。沙俄末期,杜马制度很快被革命颠覆,并没有持续多久;苏联是在苏共一党专政的框架下进行的行政分权,其本质是被苏共严密管理;当代的俄罗斯联邦,其行政、司法、立法之上还有总统统筹管理。

综上,俄罗斯拥有西式分权制衡的表,但却是中央集权的里。

不过,俄罗斯并不承认。在俄罗斯的政权字典里,没有“集权”这个词汇。虽然俄罗斯在行动上用集权捍卫中央的权威,但在对外表述中却是极力排斥的。

为什么俄罗斯在国家结构和政治体制上会有这种不一致呢?云石君为大家进行分析。

首先,俄罗斯为什么能实施中央集权?

表面看来,俄罗斯没有实施中央集权的基础。俄罗斯的领土庞大。巨大的版图虽然规整,但也需要一个强大的核心区将版图整合在一起。

而俄罗斯的本部核心区(东欧平原)没有这样强劲的地缘实力。东欧平原在农耕时期是不毛之地,后来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地缘实力得到释放,成长为有一定实力的地缘板块。但其实力将两千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整合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还较为单薄。

而且,东欧平原的地缘区位并不理想。俄罗斯领土东西跨幅长达1万多平方公里,而本部核心区不仅位于俄罗斯领土的最西端,而且气候苦寒,开发难度极大,极难建成高效密集的地缘通道,因此东方领土接收到的地缘辐射影响力被大幅限制。

这样看来,俄罗斯的地缘结构决定了其较难形成中央集权的架构,反而更适合松散的联邦组织架构。

可是,俄罗斯依然建立起了中央集权架构。其主要原因,云石君认为有以下两点。

首先,俄罗斯在亚洲部分的实力非常弱——面积巨大,人口少,气候恶劣(不是酷寒就是干旱荒漠),文明程度极低。换句话说,其地缘实力极弱,俄罗斯本部核心区完全能凭自身硬实力,将在亚洲部分的领土牢牢掌控在手。

而俄罗斯领土的大扩张期在17-19世纪,此时是全球由农耕文明转型到工业文明的过渡期。俄罗斯因欧洲的先发优势,而拥有了远超自身地缘实力的“文明溢价”,因此在对亚洲进行扩张时,获得了华夏、伊斯兰两大地缘势力的许多地盘。

如果不是因为文明水平上的差距,即使俄罗斯实力强悍,也无法在伊斯兰和中国手里讨到如此大的便宜——伊斯兰和中国在面对俄罗斯的大举扩张中,可从侧面干扰,大幅消耗俄罗斯的力量,使其无法保持对亚洲领土的绝对控制,那么中央集权也就无法实现。

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国已走出曾经的泥泞,拥有强大的实力,但国家的组织结构已进化到现代形态。现代国与国之间界限分明,国家政治力量对文明交流有极大的限制。这样的背景下,即使中国对曾经的领土分割不满,也因不能同俄罗斯这个国家为敌,而迫不得已的接受。

俄罗斯除了特殊的机遇外,还拥有实施中央集权的必要性。

俄罗斯幅员辽阔、地缘结构复杂、民族和种族繁多。其内部的复杂性,使得俄罗斯的凝聚力存在天然不足的现象。

而俄罗斯凝聚力的不足,决定其无法给予地方过多的自主权。毕竟,如果边缘板块获得较大自主权,其本土化倾向将会增强,而更能被周边文明渗透。

任由这种情况长期发展,俄罗斯对边缘板块的掌控将会松动。因此,俄罗斯必须将权力集中,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层面出发对待地区内部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以及对外交流合作。

同时,俄罗斯的国家发展,同样需要中央集权来支撑。

就内部而言,作为本部核心区的东欧平原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发展,可是发展工业的矿产资源却集中在亚洲领土,而亚洲领土因恶劣的自然环境无法进行有效开发。这种资源带与开发带的高度分离的现实,决定了俄罗斯必须通过中央集权,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就外部而言,俄罗斯横跨亚欧大陆,地盘庞大,几乎与全球所有强势地缘势力都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矛盾。这代表,俄罗斯将同时面临多个方向的挑战。

俄罗斯要想在这样的情形下谋求自己最大的利益,只有在行动上保持一致性,集中力量应对外部威胁。如果地方拥有较大自主权,在面对多方向的外敌威胁时,不免会出现多个不同声音,这会分散俄罗斯的力量,以致全盘皆输。

国内国外复杂的局势,决定俄罗斯只有进行中央集权的整合,才能维护内部的稳定以及应对外部敌人的威胁。

不过,俄罗斯的中央集权并不彻底。这种不彻底不仅体现在态度与实际的表里不一,还体现在现实层面的政治架构上的分权设计。

如,苏联时代,苏联不仅将国家分为15个加盟共和国,还在《苏联宪法》中规定,加盟共和国是拥有主权的国家。而现在俄罗斯的22个自治共和国、9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也有一定的自主权。

当然,苏联以及俄罗斯的这些自治地区的自主权并没有法律授予的那么大。毕竟苏联是以党治国,而俄罗斯是“超级总统制”。不过这就表明了,在法律层面,俄罗斯的中央集权非常不彻底。

这也说明俄罗斯在政治层面上的不稳定。虽然俄罗斯的中央权力压制了地方权力,但这仅是动态平衡上的压制,不具有合法性。这种格局会随着当权的中央势力的衰落而被打破,进而造成政治动荡。

俄罗斯的这种不稳定性,造就了俄罗斯政治上出现较多铁腕领导者。从曾经的斯大林到现在的普京,俄罗斯的独裁特征异常明显,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在总统手中。

俄罗斯的政坛上为什么会出现政治强人独裁的风气,以至于不管怎么改朝换代,强人政治屡禁不绝?关于这一点,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将在下一节为您分析解读。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114章——俄罗斯之第三部分,解读大国博弈内幕,剖析政治深度逻辑,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收看全部云石君地缘政治系列文章。


云石君


主要是政治传统的不同和文化上的偏见,纽约州立大学教授欧文曾调侃到:“撕下一个俄罗斯人的脸皮,你就会发现一个鞑靼人”。任何学习过政治学的人都会明白,这句话绝不仅仅是一句调侃,而是一个对俄罗斯人极为精确的概括。


(普京是传统俄罗斯专制主义的延续,是蒙古式的君主)


蒙古的入侵使得俄罗斯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开始与西欧分道扬镳,并最终演化成了一个比奥斯曼和古代中国还要恐怖的专制主义怪物。


俄罗斯虽然外貌上和欧洲人相差无几,但是由于蒙古征服和地理环境的原因,俄罗斯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更像古代中国和奥斯曼的专制主义,与西欧的封建采邑制以及讲法治的政治传统完全相异,正因为政治传统相差如此之大,很多西方人宁肯将俄罗斯当做误入欧洲的东方人。


一、蒙古入侵彻底改变了俄罗斯的发展轨迹


蒙古人究竟对俄罗斯有多大影响,看看从未被蒙古征服过的斯拉夫国家诺夫哥罗德就明白了,诺夫哥罗德是一个地道的斯拉夫国家,与被蒙古征服的莫斯科公国同文同种,但是在蒙古入侵后,他与莫斯科公国趋向于专制的发展路线完全不同。


(蒙古入侵彻底改变了俄罗斯)


诺夫哥罗德虽然也由君主统治,但是却受市民大会的限制和监督,市民大会从贵族中选出市长,所有自由公民都可投票,他可以掌控税赋、外交和法律,甚至能解雇国王,可以说具有非常深厚的民主传统,与西欧的发展如出一辙,没什么不同。直到被莫斯科公国征服,贵族商人被大批处死,诺夫哥罗德才被迫走上了专制道路。


(15世纪莫斯科公国与金帐汗国的战斗,双方装备几乎完全一致)


可见,斯拉夫人并非天然倾向于专制,在蒙古人到来前,其和其他欧洲人无本质区别,但是蒙古人的到来摧毁了原有的政治体系,大批贵族被杀,俄罗斯人不得不屈膝臣服。


在这期间,莫斯科公国通过向金帐汗国示好而得到了后者的扶持,并仿效蒙古人的专制制度,开始兼并其他斯拉夫小国,最后推翻了自己的宗主国,赶走了蒙古人。


到推翻蒙古统治时,莫斯科公国的君主几乎掌握绝对的权力,没有任何机构和贵族能限制他。


二、俄罗斯的专制主义甚至强过古代中国,几乎草菅人命


秦以后的中国一直被西方学界视为专制主义的典范,但是就算是明清的中国,和俄罗斯的专制比起来也望尘莫及。


学者福山曾经提到,中国古代的皇帝虽然名义上掌握任何人的生杀大权,但实际上,自儒家思想确立后从未有人真正完全实行过这种权力。


(面对海瑞这样完全没有把柄的,皇帝也毫无办法)


儒家的教育以及天下对仁义的推崇,对桀纣、秦始皇、隋炀帝等暴君的厌恶一直限制着皇帝过分出轨。在中国,毫无罪名就滥杀大臣是不得人心的,皇帝通常要罗织其他罪名来处罚大臣,而对于海瑞这种油盐不进,完全没有把柄的,就算是嘉靖,也无法将其处死。


中国皇权的隐形限制,在万历年间的争国本中就显露无疑,皇帝名义上拥有一切权力,但连自由选择继承人的权力都无法正常实施,万历名义上可以杀死所有大臣,但他却没有这样做。


(伊凡雷帝的专制连朱元璋都望尘莫及)


相比于中国君主的道德和舆论钳制,俄罗斯的沙皇则几乎是为所欲为,比如俄罗斯历史上著名的伊凡雷帝,就以草菅人命著称,他毫无理由的没收了一半贵族的私产,并无故杀死了四千到一万的贵族,伊凡雷帝的可怕之处在于他杀人从不需要罪名,就算是朱元璋,也是以贪污的名义处死了大批官员(也确实贪污了),如果官员没有贪污,就算是朱元璋也无计可施,但伊凡雷帝的专制,却是毫无理由的屠杀,真正做到了想杀谁就杀谁。


这种恐怖的传统可以说是斯大林肃反的古代先例。


三、俄罗斯过于平坦,无险可守的地形加剧了蒙古式专制主义的盛行


与西欧有本质不同,俄罗斯从没发展出有效的制衡君主的机构,这一点,甚至连靠道德软约束的古中国都不如。


在西欧,贵族、教会对君主权力都有巨大钳制,前者演化成了如今的议会,其起点在于英国的大宪章,贵族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削减君主的权力。而教会自不必说,教会一直依靠欧洲的分裂在君主间纵横,甚至一度出现了教权大于王权的现象,专制主义在西欧,可以说是从未诞生过。


(俄罗斯从没出现过类似大宪章这种的情况)


西欧的制衡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险要的地形,贵族在险要之处构建坚固的堡垒,并储存粮食以支撑数年之久,面对如此城堡,国王往往束手无策,无力给予剿灭,这种地形注定了分权自治将成为主流,极大限制了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的扩张。


而俄罗斯则是一马平川,几乎无险可守,非常利于君主大规模的突然袭击,贵族们找不到能构建堡垒的地方,面对君主占优势的兵力只能束手就擒。


蒙古人带来的专制传统加上一马平川的地形,使得俄罗斯沙皇可以迅速完成中央集权,实现专制主义。


在欧洲,贵族可以制衡君主,但在俄罗斯,则是门第选官制,沙皇完全掌握贵族的升迁,贵族只是君主的奴仆。


(叶利钦和普京不过是新一代的蒙古式沙皇)


这种持续800多年的分道扬镳彻底破坏了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是俄罗斯与西方难以和解的最大障碍,对于欧洲人来说,俄罗斯人与蒙古、奥斯曼等专制国家别无二致,文化和政治上与欧洲截然不同,甚至被前者视为野蛮人。


这种骨子里的敌视在冷战时期达到了顶峰,800多年的分离加上冷战的敌对,除非俄罗斯出现重大转变,否则其与西方的和解肯定是遥遥无期。


沉思的托克维尔


所谓“西方反对俄罗斯”,其本质应该是美国反对俄罗斯!事实上,美国与俄罗斯的关系紧张,其根源并非双方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分歧,即便在从二战结束到伯林墙倒塌之间的将近50年里,美苏之间爆发冷战也不是因为前者信奉资本主义、后者信仰另外一种主义!

从根本上说,美俄(苏)之争是权力之争、利益之争,是谁能够最大限度控制世界之争。意识形态充其量只是这种斗争的一部分,或者只是挑起并延续这场斗争的一个借口。而从美苏冷战到美俄冷和平、再到美俄新冷战,其主要责任无疑在美国政府一方。

1. 传统上,西方视俄罗斯为落后而又与自己格格不入的国家,对其看不顺眼也不愿意打交道,因其“野蛮”、“强横”而对其加以防范,与此同时又觊觎其辽阔的土地、富饶的资源。

因此,才有了拿破仑和希特勒要征服俄罗斯的野心。而打败盛极一时的法国和德国,让西方世界见识到俄罗斯的强大,同时也对其争夺国际利益的实力感到担忧。

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丘吉尔在二战结束没多久就在美国发表了臭名昭著的“铁幕演说”,从此拉开了美英主导西方针对苏联及其东欧盟国的冷战。从斯大林到勃列日涅夫(其后的安德罗波、契尔年科因执政时间不长即去世而影响不大),苏联也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双方各显身手,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争夺,并且爆发了古巴导弹危机和苏联出兵阿富汗等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事件。

2. 美国为首的西方在技术上的优势,最终转变为经济和军事上的优势。苏联阵营则存在体制僵化、官僚主义盛行、特权腐败严重、经济发展停滞等问题,引发了国内政治危机,并最终导致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悲剧结局。

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及其班子,曾经天真地认为“意识形态壁垒”已被打破,美国(西方)可以与俄罗斯和平共处并帮助其恢复和发展经济。但正所谓“廋死的骆驼比马大”,拥有1700万平方公里国土、1.46亿人口和丰富自然资源的俄罗斯,仍然美国争霸世界的最大“绊脚石”。

乌克兰“橙色革命”

因此,美国一方面通过北约东扩计划将军事边界向俄罗斯推进,同时发动“颜色革命”瓦解后苏联空间内的俄罗斯盟友,并以民族-宗教矛盾为借口削弱、分裂了俄罗斯的兄弟国家南斯拉夫;另一方面,又试图通过支持车臣恐怖主义分子达到将高加索地区从俄罗斯分裂出去的目的。

3.这一切最终让叶利钦看清美国人的嘴脸,放弃了对美国为首的西方的幻想和奉行多年的“一边倒的”亲西方政策,并在1999年11月18日伊斯坦布尔召开的欧安组织峰会上愤然离席回国。这标志着美俄关系从冷战后的和解期进入了“冷和平”阶段。

叶利钦

普京入主克里姆林宫之后,美俄曾一度因为“911”恐袭事件爆发、俄罗斯在美国最困难的时候支持其反恐行动而有所回暖。

然而好景不长。美国此后继续压缩俄罗斯的国际空间,通过先后通过“玫瑰革命”和“橙色革命”推翻了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的亲俄政权,导致双方关系再度转冷。到2013年底乌克兰再度爆发“颜色革命”、俄罗斯为防止失去黑海舰队基地和出海口,而断然采取行动同意接受克里米亚回归,美俄重新跌至冰点。

普京视察黑海舰队

美乌加强军事合作

4. 特朗普与普京7月16日在赫尔辛基举行“历史性会晤”。尽管双方都强调修复两国关系的重要性,但种种事实表明这绝非几次对话就能解决的问题。干掉俄罗斯这个最大的竞争对手,仍然是美国精英的最大愿望。

特朗普虽然有“普京情结”,但深陷“通俄门”的他很难摆脱国内政治斗争的干扰,而“普特会”结束第二天就在“俄干涉美大选”问题上改口,既说明了美国政治斗争形势之严峻,也证明和做生意上的精明相比,特朗普在政治方面的低能、甚至脑残。

赫尔辛基峰会后普京与特朗普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

俄罗斯虽然在普京治下重新团结起来,并且在军事和外交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由于经济结构单一、过分依赖能源出口,其经济很难在短期内有大的起色。美国精英阶层对此自然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他们希望复制冷战时期压垮苏联的模式,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与俄罗斯修好、使其有机会在经济制裁的重压下获得喘息和重生机会。这也是美国国内一直抓住“通俄门”不放、极力阻止“普特会”的根本原因。


Andrei青山碧水共云天


因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名词体系,西方国家不用这一套名词体系他们用来区分好人坏人的,是“民主”和“专制”。在西方看来,“真正的民主”国家是朋友,“专制国家”是敌人,而“假冒的民主国家”则是更加险恶的敌人。而俄罗斯在西方人眼中,就是一个“假冒的民主国家”。

西方人臆造的“民主国家大家庭”


西方国家认为,“民主国家”之间是永远不会打仗的,他们之间即使有矛盾和分歧,也会用和平谈判来解决。另一方面,战争往往是发生在“民主国”和“专制国家

”之间,“民主国家”和“半民主”“假民主”的国家之间的战争概率尤其高。因此,如果全世界的国家都变成了“真正的民主国家”,那就是世界永久和平,人类大同了。

这种理论,起源于德意志哲学家康德,在80年代的美国被发扬光大,被称作“民主和平论”,并且立即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思维方式。

当然,在外交实践之中,美国人实际上是不折不扣的“双标狗”,玩弄双重标准,并不把“民主”、“专制”、“民主和平论”当回事。一个国家就算有民主制,只要是跟美国关系不好,就会被随便乱贴标签,被骂是“假民主”,甚至被武力干涉。一个国家就算是彻头彻尾的世袭独裁制,像沙特和新加坡;或者是军政府和寡头制,像埃及和泰国,只要乖乖跟着美国混,就安然无恙。


莱茵的黄金


现在的国际社会,哪里还有评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标准?主宰天下的是强权政治。

苏联(俄罗斯)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明灯在克里莫林宫的上空也仅仅亮了七十年。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的独立,叶利钦当上了俄国独立后的首任总统,选择了由西方人给他定下的发展道路。

俄罗斯由全民所有的公有制社会急转走资本主义私有化道路,经济转型并不成功。被叶利钦所打压的前苏共失利的众多基层干部和群众,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抗议示威活动,整个俄罗斯人民度过了长达十几年动荡不安的生活。

普京总统执政以后,首先稳定俄国内部局势。发展经济,强化已经开始没落的军工企业生产。把被叶利钦所搞乱了的工、农业经济带上了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上来。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当然不希望看到一个手握核武的国家再次强大,对俄国的打压就再说难免。

虽然说俄罗斯由叶利钦所选择,走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道路,但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西方国家不能容忍一个大国和他们分享世界经济发展的红利。

这本来就是资本主义国家大鱼吃小魚,弱肉强食的惯用伎俩,不值得大惊小怪,也没有什么新鲜内容。

普京总统带领俄国由弱到强,这当然是西方国家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反对俄罗斯、打压俄罗斯也就再正常不过了。(2019/08/10)


吉祥如意


可以肯定地说,国家之间的关系与国家制度体制没有必然关系,只有永恒的利益。俄罗斯属于本主义制度,应当说从体制制度上讲,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属于同一阵营,属于同一意识形态,那为何西方还要反对俄罗斯呢?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俄罗斯的国家性格让西方国家畏惧。从历史上看,俄罗斯的国土面积其实并不大。但由于俄罗斯人强悍的性格,扩张的本性,一直奉行领土扩张政策,逐渐成为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这不能不令西方国家生畏忌惮。

第二,俄罗斯和西方在近代属于不同阵营。一战时期,俄罗斯与和国家关系较好,还进行通婚。但

二战结束后,苏联迅速崛起。苏联组成华约集团,欧美组成北约集团,两大阵营之间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使全世界在较长时间处于冷战时期,西方国家常年处在苏联钢铁洪流的阴影之下。

总之,西方国家反对俄罗斯,不是因为社会制度问题,而是俄罗斯骨子里的扩张本性问题。为了防止俄罗斯的扩张,西方国家不得不与俄罗斯进行各种对抗,来保自身的国家安全。


小甜嘟爸爸


俄罗斯明明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还和西方国家这么僵?因为本来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关系不好就不是因为社会制度,社会制度只是西方国家当时为了遏制苏联找的一个理由而已,所以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关系也不会因为社会制度的改变而得到改善。


俄罗斯和西方矛盾的历史

其实从很早开始,甚至可以说从有了俄罗斯这个国家开始,欧洲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就从来没有顺畅过。比如在莫斯科沙皇国时期,和其接壤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就曾经和其发生战争,并曾经占领其首都莫斯科。

而俄罗斯国家建立之后,又反推波兰-立陶宛联邦,并从瑞典手中夺取了大量领土,而且最终还肢解了波兰立陶宛联邦。所以可以说俄罗斯的崛起就是伴随着和欧洲国家的冲突。到后来俄罗斯击败拿破仑,中止了拿破仑统一欧洲的努力,之后又因为克里米亚的归属和英国、法国、意大利撒丁王国以及奥斯曼帝国大打出手。

十九世纪俄罗斯和英国在中亚“大博弈”的形势

特别是俄罗斯和英国之间,可以说整个19世纪都在中亚进行着争霸,所以在英国在19世纪就长期弥漫着一种“恐俄症”。不过在19世纪末普鲁士统一德国之后,以德国和奥地利为代表的德意志民族称霸欧洲大陆的态势显现,而这对俄罗斯和英法等其它国家都是更为现实的威胁,所以在一战期间,俄罗斯和英法等国才短暂地捐弃前嫌,共同对德国和奥匈帝国作战,但这种短暂的盟友关系也随着俄罗斯退出一战而告终。所以其实欧洲国家和俄罗斯之间的矛盾有着深厚历史传统。

双方矛盾的实质是什么?

既然几百年来俄罗斯都和欧洲国家关系不好,那么双方关系恶化的本质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双方争执的核心主要就是两点,一是世界历史永远的主流,即资源的争夺,二是双方国家形态的差异。

俄罗斯在世界的上体量,仅仅其欧洲地区就和其它所有欧洲国家的总和相当,欧洲国家当然不愿意看到它始终维持如此之大的领土


资源的争夺在世界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始终是领土和人口的争夺,因为在古代,领土和人口就是最大的资源。通常情况下,有了更多领土,就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而有了更多的人口,就可以为这个国家提供更多的士兵,那么这个国家相对来说受到外敌入侵的可能性就小一些,国家的安全性就高一些。而到了近代之后,尽管工业和其它矿物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但工业的发展和石油等重要战略资源的获取其实也跟领土的大小有着直接关系。所以俄罗斯(苏联)和西方国家最主要的矛盾其实还是对资源的争夺,这个矛盾并不会因为俄罗斯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改变,无论俄罗斯的社会制度如何转变对此都不会有根本性的影响。

有些朋友可能会说西方国家之间怎么没有资源的争夺?为什么能够结盟?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西方国家之间能够结盟跟俄罗斯的存在也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无论是苏联时期还是俄罗斯时期,美国单凭自己的力量始终没有对苏俄取得优势,所以与欧洲的结盟其实也是为了在与俄罗斯的对抗中占据上风,所以美欧结盟是美欧在与俄罗斯的竞争中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方式,这样双方能够获得最多的资源,所以双方才能够结盟。而在近年来俄罗斯国力衰落之后,美欧之间的矛盾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趋势,可以说如果没有俄罗斯的存在,美欧之间也会越来越多的显示出竞争态势,甚至也可能成为公开的对手。但目前因为有俄罗斯的存在,双方还是利益大于竞争利益,因此其盟友关系还可以得到维持。


而另一个具体到俄罗斯和西方的差异就是双方国家形态的不同。俄罗斯因为其地理因素和历史因素,从公元15世纪诞生时起就是个多民族国家,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汇程度比欧洲国家要深入的多,因此俄罗斯始终没法像西方国家那样建立起民族国家。

俄罗斯的民族构成,其国内也有相当大区域少数民族占据多数

而西方在一战之后,将奥匈帝国这个多民族国家肢解,此后欧洲大陆几乎除了俄罗斯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多民族国家,曾经希特勒也想在欧洲再建立多民族国家,但很快就被击败。而美国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有很多民族,但美国的民族基本都是移民,并不存在其它民族有体系的社会结构,其主体民族是由欧洲各国后裔所融合形成的美利坚人,在现代其实美利坚人的民族性早就已经非常固定了,而包括黑人、西班牙裔和亚洲裔在内的少数民族在其整体人口比例里并不算特别高,而且被美利坚人同化的程度也很高,所以从这个角度,美国其实也是个民族国家。

如果把俄罗斯人除去之后的俄罗斯各地民族构成,可以看出复杂性也非常高

但俄罗斯却没法很快完成这样的转变,俄罗斯境内的众多民族很多是世居民族,其社会结构和文化习俗都一脉相承,俄罗斯将其完全同化的难度极大,而让其全部独立又不可能,因为那样俄罗斯的经济体系就会崩溃,国家也将无法维持。所以俄罗斯只能维持多民族国家的形态。但这一点是美欧很难接受的,因为俄罗斯维持多民族国家的形态,就意味着俄罗斯维持庞大的体量,这样就始终能对美欧造成很大威胁,所以除非俄罗斯再次解体,分裂成10到20个小国家,对美欧完全丧失威胁能力,可能西方和俄罗斯分裂所形成的小国家之间的矛盾才能基本缓解。


但到时的情况基本可以肯定,会是分裂之后的某个一、两个小国因为其经济的某些特点被美欧纳入其经济体系,迅速发达,但其它10几甚至20个小国则会陷入赤贫,长期很难得到发展。而这是俄罗斯肯定无法接受的,所以俄罗斯人也不会轻易放弃维护国家的统一。因此双方的矛盾还会持续,在可预见的未来恐怕都不会改变。


桃花石杂谈


小小小百科全书观点!

俄罗斯虽然现在是资本主义国家,但它的前身却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俄罗斯现在这个资本主义国家也并不完全是资本主义模式。最重要的是,现在国际上意识形态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现在国际之间讲究的是共同利益。意识形态这方面的东西早就被世界各国抛弃了。



俄罗斯是苏联解体之后的最大一个继承者,也可以说是主要继承者。其他国家最多也就是继承了一些武器以及工厂之类的。但是俄罗斯几乎继承了苏联的全部,武器装备,国际地位,国际资源科技等等。但除此之外俄罗斯还继承了苏联的所有仇恨。这部分仇恨就是在意识形态对立时期所产生的。

美国的刻意针对也是西方国家反对俄罗斯的原因之一。美国作为西方国家的领头羊自然会针对这个对它自身威胁巨大的国家。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虽然军事实力比不上美国了。但是也是紧随在美国之后的国家。美国肯定会打压对它地位威胁比较大的国家。而俄罗斯现在就是这个对它威胁很大的国家。虽然俄罗斯在经济上差美国十万八千里。但军事上俄罗斯一直紧随美国之后。而现在军事实力决定国家地位大时代。美国是每时每刻都不会小看俄罗斯这个曾经的对手。俄罗斯被压制也很正常。当年苏联巅峰的时候不也总欺负美国嘛。



历史原因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欧洲国家之所以一直反对或者抵制俄罗斯。就是因为俄罗斯这个民族的口碑一直都不是很好。总的来说就是贪婪,极度的贪婪。不管是在莫斯科公国时期,还是沙俄时期,或者是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贪婪的欲望一直都没有降低。貌似俄罗斯这个民族对于侵略对于土地来说有种病态的痴迷。而且历史上欧洲国家也没少受到俄罗斯的伤害。俄罗斯曾经历史上多次侵略欧洲,欧洲人对与俄罗斯的警惕是成为惯性了。


俄罗斯人多数都是斯拉夫人。而斯拉夫人在罗马帝国时期是奴隶民族,因此一直以来都被西方主体民族盎格鲁撒克逊人瞧不上,此外,俄罗斯人曾经被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的钦察汗国统治了200多年,混有非常多的蒙古血统,欧洲国家也不认为俄罗斯是欧洲国家。一直把俄罗斯排斥于外。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支持一下。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小小小百科全书


现在很少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封建主义来划分世界了。当然不是说世界不存在这些国家,而是说,除了几个个别的国家爱之外,目前全世界按照意识形态划定国家的界限并不特别明确。

木叔回答这个问题,先说说政体吧!

比如沙特,它表面是君主专制国家。

按照过去的划分,他们连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都不是,可能会被划分到封建主义国家的行列。但人家沙特的经济体制就是资本主义的体制,不仅有大量私营经济,还有股票市场等。那么也就是说,该国不是纯粹的封建主义制度,而是一种带有封建专制色彩的资本主义经济的结合体。

再比如叙利亚,它的国名是叙利亚共和国。但是该国50年来只有两任总统,而且是父子关系——巴沙尔和他老爸阿萨德。

这与共和国所要给予老百姓的民主共和权利完全不相关,因为叙利亚人50年来都没有真正的选举权和基本的结社、游行等人权保障。因此,你说这个国家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当然也不全面,它更像是一个打着民主旗号实行专制独裁统治的封建家天下的国家。

那么,对俄罗斯的分析也是一样。表面上俄罗斯实行了类似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但是普京能利用这个制度的漏洞长期控制政权进而实际执政18年之久,而且还要再统治6年到2024年。

换句话说,俄罗斯的法律似乎是为了普京长期能够成为事实上的统治者而“量身定做”的。比如梅德韦杰夫就曾把法律修改,给普京能够更长时间执政提供了很多便利。

因此,你说俄罗斯是资本主义国家没错,但西方评判一个国家的标准,已经不满足用这个标签了,而是更喜欢看实际到底是什么样子,不只是看这个标签的表象。从实际来看,西方看到的就是普京和巴沙尔的长时间执政有一拼,这让西方觉得俄罗斯本质上和他们不是一伙的,也就是不是一个“朋友圈”的。

第二,木叔再说说西方为什么不喜欢俄罗斯吧!

其实对比一下就不难理解。

为什么沙特这样家天下的王权国家,能和美国等西方走近,而普京这样似乎还有选举制度的国家,却成为西方的眼中钉?两个字——利益。

只要不损害美国和西方的利益,他们是不会管你的政体什么样的。就算你是社会主义,只要和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那也能做朋友。

举个例子。上个世纪70-80年代,中美苏大三角。中美制度完全不同,中苏制度非常相似,但中美关系要好于中苏关系,甚至有人说中美共同“对抗”苏联。更有学者分析,苏联解体就有中美共同抵制的结果,自然也有中方的“功劳”。

所以,俄罗斯是什么国家,对西方什么关系,只要别损害西方利益。但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在叙利亚问题上等经常和西方对着干。他们当然反对俄罗斯了。


你怎么看西方对待俄罗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